9月3日據媒體報導,有網店在出售隱形的醫生防刺白大褂,和普通的白大褂不同,防刺白大褂使用特殊的材料,可以防護頸部、胸部等重點部位。雖然防刺白大褂售價上千元,但月銷也達數十件。
買家秀裡的故事心酸又溫柔
白大褂,是為減少交叉感染、保護醫護人員和病人身體健康而誕生的;防刺服則是為防刀割、防刀砍、防刀刺等銳器傷害。兩者本沒有交集,而這家店每月數十件的銷量,卻透露著一個頗有些心酸的現實。
來淘寶店裡買防刺白大褂的,大都是醫生或其家屬。
6月份的時候,河南鄭州一家醫院的泌尿科主任被患者捅傷後,有一個買家來店裡諮詢,因為自己的愛人和受傷醫生同一科室,她決定給愛人購買一件。在得知對方的情況後,店鋪給這位買家打了折扣。「有時候看買家評論,心酸又溫柔,只要是醫護人員,店鋪全部打9折。」
「男朋友擔心我哪天遇到亂鬧的患者家屬對我行兇,送了一套防刺白大褂。」
「現在上班天天穿著,心裡多一道安全防護,希望再無傷醫襲醫事件出現。」
一位網友在微博發帖稱,逛淘寶時看到了這款商品,心裡不由得有些難過,「一開始還以為是玩笑,越看評論越心酸,醫生真是太難了」。
希望這件衣服的銷量為0
於現實而言,白衣執甲,在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妙心仁心的醫務工作者仍要警惕傷醫事件的困擾,實在令人憂心。
2020年3月27日下午2點左右,兩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在發熱通道候檢,認為等候時間過長,踢門吵鬧並衝進掃描室,對湖北省漢川市人民醫院CT室技師黃騰進行毆打。
2020年3月19日中午12時45分許,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東勝部血液淨化室主治醫師湯萌醫生準備給病人做透析時,病人突然持刀捅向湯醫生,導致湯醫生左上臂、脛骨、腹部多處受傷。行兇者被當場控制。
2020年1月20日下午1時55分左右,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共有三名醫護人員被砍傷,另有一位患者受傷,其中陶勇醫生受傷最為嚴重,後腦勺胳膊多處被砍傷。
據天下網商報導,研發出防刺白大褂的這家公司的技術負責人內心其實也很糾結:他有時候甚至希望這件衣服的銷量為0,因為不想看到有更多糾紛產生,「但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希望這件白大褂能給好人以保護。」
這種採用防刺複合材料的醫護人員白大褂今年5月在網店上架。產品介紹中這樣寫道:防護區域包括領口(立起可防頸部)、肩膀、胳膊、前胸、後背、腋下兩側、腰胯部;可以輕鬆抵禦減輕菜刀、匕首、水果刀、瑞士軍刀等有刃刀具砍劈切割傷害,重量僅950克,不到1公斤。
民法典給「醫鬧之痛」開出新處方
防刺白大褂更多只是起到一種調侃作用,保得了一時,卻解決不了矛盾的根源。要想減少暴力傷醫,民法典給「醫鬧之痛」開出新處方。
「民法典有利於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務人員所享有的生命健康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都被納入到民法典的保護中。」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檢察官助理張藝馨表示,民法典第1228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幹擾醫療秩序,妨礙醫務人員工作、生活,侵害醫務人員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醫鬧行為嚴重妨礙了醫療秩序,侵害了醫護人員身心健康,違反了上述條款的規定,輕者,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重者,則可能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或者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張藝馨看來,民法典將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納入保護範圍,不僅僅是一扇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保障門」,更是一種尊醫重衛時代新風尚的引領。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六章醫療損害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還針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領域出現的新情況,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張藝馨告訴記者。
「民法典第1219條特別規定了醫院對患者的說明義務,第1225條規定了妥善保管病歷及提供查詢的義務,第1226條規定了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的義務,第1227條規定了禁止給患者『過度檢查』的相關內容。」張藝馨介紹說,這些規定都能有效緩解醫患矛盾,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權,讓患者去醫院看病看得放心,買藥買得安心。
「醫療損害責任適用於過錯原則,除民法典第1222條規定的推定過錯情形外,患者應當就醫療機構存在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張藝馨解釋道,1222條明確規定了患者所受損害需是在診療活動中,同時將遺失病歷及違法銷毀病歷情形作為過錯推定的法定事由,較侵權責任法而言更為細化和完善。「此條款適當減輕了患者的舉證責任,有利於患者維護其自身的合法權益。」
「民法典這些規定都能有效防止醫生被醫鬧所傷的悲劇。」張藝馨說,以暴洩憤的方式絕不可取,患者及家屬應當採取合法合理的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3月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劉凱在護送病人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人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落日餘暉下的這個瞬間,才是醫患關係最美的樣子!
封面新聞李春 綜合觀察者網、天下網商、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