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作惡多端,他親手設計除掉了兒子,留下一成語流傳至今

2021-01-08 歷史文社

大義滅親,是指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受之受到應得的懲罰。這個成語家喻戶曉,但很少人知道它的來歷。一切,都要從衛前莊公說起。

衛莊公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姬完、次子姬晉、三子州籲。其中,州籲是莊公寵妾所生,也最受莊公寵愛。溺愛下,州籲逐漸養成了殘忍暴戾的性格,無惡不作。衛國大夫石碏(què)為人正直,多次勸莊公管教和約束州籲,但莊公不聽勸告,任其胡作非為。

石碏有一兒子,名叫石厚。他經常與州籲一起鬼混,兩人狼狽為奸,為非作歹。石碏知道後很憤怒,用鞭子抽了他五十下,將其鎖在房間內,不得外出。結果石厚翻越窗戶逃走,一路逃到了州籲府內,還住在那裡,整日跟著州籲禍害百姓。

莊公死後,其長子姬完繼位,是為衛桓公。石碏見新一任國君懦弱無為,便辭官回鄉,不問朝政。此時州籲更加橫行霸道,驕奢淫逸。衛桓公繼位第二年,撤了州籲的將軍職位,州籲逃往其他諸侯國避難。

公元前719年,州籲聽從石厚的建議,偷偷溜回衛國,在一次宴會上殺害了衛桓公,自立為王,石厚也被封為大夫。州籲的王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為轉移視線,他和石厚開始攻打其他諸侯國。賄賂魯、陳、蔡、宋等國,大徵青壯年,以鄭伯不孝的罪名去打鄭國。雖然打了勝仗,但此戰勞民傷財,衛國人還是不擁護他。

石厚建議州籲去請自己的父親出山,共同掌管朝政。於是,州籲派大臣帶著一雙白璧、五百鍾白粟去找石碏。石碏以病重為由回絕,拒收禮物,州籲只好讓石厚親自回家請他。

石碏老早就想為民除害,趁機向石厚獻計說:「若州籲想要穩固自己的王位,必須得到周天子的接見,得到周天子賜封,國人才會服從。」石厚問怎麼才能得到接見,石碏回答說:「周王和陳國國君的關係不錯,陳王與衛國的關係也不錯。如果州籲親自去陳國,疏通好關係,周王接見他的事一定可以成功。」州籲覺得石碏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同石厚一起,帶著豐厚的禮品前往陳國。

但衛桓公的母親是陳國人,他被害後,陳國一直耿耿於懷。再加上石碏提前寫好血書,送到好友陳國大夫子針手中,讓陳國處死兩個殘害百姓的罪魁禍首。州籲一行一到陳國,就被陳桓公抓起來了,不久,衛國就派人殺死了州籲。

當時有人說石厚是石碏的親兒子,應當慎重行事,請衛國自己來問罪。石碏說:「州籲是主犯,但石厚助紂為虐,與他有很大關係。如果從輕發落他,是想讓我徇私情,拋棄大義嗎?」遂拒絕了陳國的提議,還派家臣羊肩親手殺了石厚。

這便是「大義滅親」的典故,後世很讚許石碏的做法,史學家左丘明記載了此事,一直傳頌至今。

相關焦點

  • 兒子誤入歧途,他毫不猶豫斬殺兒子,還因此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而在歷史之上,第一次大義滅親之人是石碏,此人在兒子誤入歧途之時,將其毫不猶豫地斬殺了,因此留下了「大義滅親」這個成語,並且流傳至今。衛前莊公姬揚是衛國的第十二任國君,也是一個對兒子寵溺無比之人。而莊公姬揚寵愛的這個兒子名為州籲,是他和一些非常喜歡的小妾所生的。正是因為如此,州籲自幼便被姬揚當作是寶貝看待,即使他做錯了事情,姬揚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有發生過。
  •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於皇帝,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於皇帝,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文/華兵的歷史屋中國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給我們後代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詩詞,文字以外就是成語了。基本上在小的時候就著手開始學習起了成語,有關於成語的小故事也是非常之多,記得在小學時期就有講故事說成語的小遊戲,在當時覺得也是一大樂趣。有許許多多的成語都有著一些對應的故事。小編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因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懷孕的妻子送給皇帝,產生一成語流傳至今這麼一個故事。這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黃歇,此人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名大臣。
  • 韋端的兒子有出息,孔融寫信誇讚,首創一句成語流傳千年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荀彧傳》注引《三輔決錄》,具體時間不詳,主人公是孔融和韋端。原文如下:康字元將,亦京兆人。孔融與康父端書曰:「前日元將來,淵才亮茂,雅度弘毅,偉世之器也。昨日仲將又來,懿性貞實,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
  • 此人是一國之相,一計滅敵四十萬大軍,還創造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首功當屬商鞅,商鞅打下了大秦帝國的基礎,其次是張儀,他以連橫破合縱,解除了秦國的僵局並且在他任上秦國滅巴蜀,使得秦國國土壯大了一倍並且以計大大削弱了秦國勁敵楚國的實力;除了商鞅和張儀,接下來就是今天要說到的範雎了。
  • 他殺死兩任君王,還逼死丞相和王后,臨死前發明一成語,流傳至今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發生了很多事情,也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的故事,比如很多成語便是一段歷史的體現。我們在電視劇中,倘若出現一個因為被冤枉而入獄,並且很有骨氣誓死不願意退讓的人的話,他們往往會對著想要屈打成招他們的人說一句「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 將軍沒給車夫分羊肉,次日被車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開戰前犒賞大軍時,宋國一個叫華元的將軍親手給將士們分肉,但這個將軍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給自己駕車的車夫。因為將軍沒有給車夫分羊肉,次日直接被車夫拉去敵營,主將都被活捉,成敗可想而知,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心高氣傲的車夫春秋戰國時期,強盛一時的楚國慫恿自己的盟友鄭國,出兵攻打宋國,宋文公派士大夫華元掛帥出徵。
  • 那英調侃周杰倫:我兒子至今沒聽懂"龍捲風"是啥
    那英更直言:「我兒子女兒至今沒聽懂《龍捲風》歌詞是啥!」引發爆笑。  日前網路上流傳一支趣味影片,4個外國學生接受「中文測驗」,聆聽中文歌曲並進行歌詞填空,未料播到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時,因為聽不出周董唱了什麼,當場崩潰摔筆大呼「為什麼」,爆笑影片成為微博熱門話題。  對此,周杰倫在錄製《中國新歌聲》時,也開玩笑問參賽者:「你知不知道外國人都聽我的歌練中文?」
  • 中國古代的這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歷史上,有這樣三個奸臣,他們分別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會經常使用。01司空見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著名的"憫農詩人"李紳的作品。這便是成語「司空見慣」的由來,如今,人們常用"司空見慣"來形容很常見的事物,其實其最初是含有貶義的。除了宴請他人時的大肆鋪張,李紳在生活中也是可詬病之處眾多。據僖宗年間文人範攄所著的筆記《雲溪友議》記載,李紳當年默默無聞之時常常到李元將家中拜訪叨擾,並尊其為"叔"。後來,李紳步步高升,而李元將再想與之交往,就不得不自稱為"孫",李紳才願意搭理他。
  • 諸葛亮臨終前,給後代留下「8字祖訓」,流傳至今被世人讚頌感慨
    說到名人在三國裡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人當屬諸葛亮了,他足智多謀,幾乎大家都知道他。01足智多謀的人三國裡有很多有名且聰明的人,著名的謀臣也很多,但是從一而終的人很少,都不只效力過一個人。尤其是賈詡,他效力過很多人,頻繁跳槽,雖然很多人都和他一樣頻繁跳槽,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投奔到了曹操營下,隊伍越來越壯大。
  • 法證先鋒4:蘭姨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母子倆生活舉步維艱,上天仍沒有玩夠,命中小人王明禮出現了,這個記者為了寫勁爆的新聞無所不用其極,叫蘭姨跟他配合,說兒子走失,博得大眾同情,就能得到很多捐助,生活所迫的蘭姨信以為真,可是捐助還沒得到,小麟卻真的走失了。
  • 努爾哈赤親手殺了大兒子褚英,二兒子代善直言「死得其所」
    我叫代善,我是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我親眼看著我的父親給我哥哥褚英的監獄送去了一杯酒,那應該是一杯毒酒吧,緊跟著就傳來哥哥死訊。 我哥哥生性殘暴、心胸狹隘得罪了很多人,父親第一次囚禁他的時候希望他能夠反思悔過,結果他居然心生極大怨恨,公然詛咒父親和我們,父親是一個好的政治家,為了讓自己的政權能夠統一和諧,便殺了他。
  • 二子殘疾,一無腳,一無手,哪個兒子將秘密說給外人聽?猜一成語
    二子殘疾,一無腳,一無手,哪個兒子將秘密說給外人聽?猜一成語---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這個家庭真可憐,兩個兒子都殘疾,可能他們的父母是近親結婚吧。也許二子遭受了火災或車禍,那就成了殘疾人。嗯,家裡有了兩個殘疾兒子,那可就苦了,二子的日常生活要有人照顧,而且兒子是殘疾人,工作不方便,那家庭的收入就要靠父母了,父母年輕還可以,父母老了那這個家該怎麼辦?幸好現在有了低保,可以保障這家人的生活。那麼,這兩個兒子哪個喜歡把家中的秘密說給外人聽呢?這樣不好呀,家醜不能外揚。
  • 宣太后用美色誘殺義渠王消滅義渠國,他們生育兩個兒子什麼結局?
    秦武王死後,沒有留下子嗣,她就開始各種運作,先後除掉了秦惠文王其他有繼承權的子嗣,把兒子秦稷推上了王位,自己做了太后。羋八子成為秦宣太后以後,一直把權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裡,開始了她長達四十多年對秦國的統治。秦昭襄王秦稷即位時,義渠王前來道賀。義渠國是秦國西北交界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民風彪悍,經常與秦國有軍事摩擦,是秦國的一大威脅。
  • 真實故事,作惡多端對子孫後代不好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村兩個村民因看沂縣一年輕人不順眼,二人便強迫人家上山頂!那人便哀求道: 「我和你們兩個也不認識,和你們無冤無仇,求你們別殺我,放了我,家裡有老婆孩子,還有年邁的父母!」這兩個村民並沒有放此人的意思,便將此人從山頂推了下去,摔死了!此人的家人因畏懼這兩個村民的兇惡,怕報復,並未報警,便草草收屍,發了喪事!
  • 孫莉頻帶倆女兒拍大片,卻至今未曬小兒子正臉
    12月24日,有網友發文好奇黃磊為什麼只讓兩個女兒露面卻不讓兒子露臉,諸多問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該網友還分享了黃磊發布在社交平臺上的內容,二女兒兩歲的時候就曬出了照片。而2017年出生的兒子黃磊至今也沒有主動曬過他的正臉。
  • 此人是性情中人,只因做了3件事,便創造出3個流傳至今的成語
    西漢有個有趣的人物,也是個性情中人,只因做了3件事,便創造出3個流傳至今的成語,實屬難得!這個人就是漢宣帝時期的一名政府官員——張敞。這一簡短的回答反駁有力,加之漢宣帝也很欣賞張敞的才能,也就笑笑不再過問了,而「張敞畫眉」雖然成為小人攻擊他不自重的理由,從更大程度上凸顯出張敞的風雅和機智,「張敞畫眉」也因此成為張敞所創造出的最出名的一個成語,比喻夫妻感情很好,家庭和諧。
  • 朋友夫妻不和,蘇軾隨口作了一首打油詩,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歷史釋疑 第66期/奉天玉)提起蘇軾蘇東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才華不容置疑,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則表明了他的氣節。然而,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中,蘇軾都不是古板正經的正人君子形象——他經常揮毫潑墨,與家人鬥詩,與朋友相和,為偶像李白與人pk,等等。在這些軼事中,他曾洋洋得意,也曾吃過悶虧,這些故事大都能搏一笑。可是,估計他自己也不曾料到,有一次他隨口作的一首打油詩,不僅誕生了一個專門用來調侃甚至批判女性,並流傳至今的成語,還導致一個女子被嘲諷了千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三哥沒結婚時,算命的說他命裡有九個兒子!現在他兒子上初中了……
    然後揪著我的脖領子,上來就一頓削。當初生兒子的時候,把他戶口跟我媳婦的落在一起,因為我媳婦農村戶口,說不定什麼時候能給兒子分到地。後來兒子大了,知道了這件事,總以為我不是他親生的。女友和我玩了一下午的遊戲,忽然悠悠地說:現在那些往上爬,當領導的人,都是不玩遊戲的人。我知道女友要我上進了,趕緊把遊戲戒了。
  • 劉恆髮妻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漢書》中記載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在劉恆登基後的幾個月中相繼離世,所以立了尚存皇子中最年長的劉啟為太子。司馬遷在《史記·孝文本紀》中對代王后的生平、其子之死隻字未提,只在《孝景本紀》中講到「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就是說代王后生了三個兒子,在竇太后得到寵幸之前就都死了。
  • 那怎麼解釋,曹雪芹唯一讓他生了兒子
    一提賈雨村,幾乎所有的讀者都罵他是個忘恩負義、見風使舵又落井下石的小人。《紅樓夢》小說裡,凡和賈雨村相關的,幾乎都是悲劇,他逐漸黑了心肝,親手製造了好幾個人的悲劇。曹雪芹甚至借平兒之口,罵他是「哪裡餓不死的野雜種!」要知道,這時的賈雨村已是朝廷的大員,是舉足輕重的,到了賈府,也是備受禮遇的本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