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要過年了,中國年又稱「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
你知道嗎?春節其實與《易經》有關,比如我們常常在春節的裡說的祝福語:
一元復始,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歸一等,都源自《易經》或與《易經》有直接的聯繫。
「一元復始」對應《易經》的「復卦」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復卦對應24節氣的冬至,對應農曆十一月(子月)。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因為在商朝,以子月為歲始,所以復卦在商朝對應的就是新年所在的月份。
二龍戲珠,是中國特有的吉祥符號,《易經》乾卦有「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爻辭,而「二龍戲珠」符號造型又神似「太極圖」。
三陽開泰,對應《易經》泰卦,俗話說否極泰來,「地天泰」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很吉祥的。
泰卦卦辭: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泰卦三個陽爻在內,三個陰爻在外,陰陽均等,天地和諧,而且陽氣升騰,陰氣下沉,象徵君子之道日益增進,泰卦正是正月的卦象,象徵冬天過去,春天來了!
由此可見,春節與《易經》的淵源,而《易經》顯然是與季節變換有關,與天地運轉有關,與人類對太陽等天體的崇拜有關。
《易經》12消息卦與12生肖、24節氣、五臟六腑及與太陽陰陽變化的關係圖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
對太陽的崇拜,是人類最早的自然崇拜之一。
山東日照莒縣出土的刻有太陽崇拜符號的陶器,距今約5000-7000年前
我們講人類文明,「文明」這個詞分開來看,「文」由「上」和「爻」的一半組成,本意是「天象」,而太陽和月亮是天空中最大的「象」;
「明」由「日」和「月」組成,本意是日月光輝,日月運行。
由此可見,「文明」一詞與太陽有關。
又如「年」的概念,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24節氣,是古人觀察太陽在黃道的運行軌跡總結出的一套指導農時和農事的科學體系;還有《易經》這部天書,也與太陽崇拜有關。
《易經》有三「易」:變易,不易,簡易。
既然太陽(陽,暘,煬)是「易頭」,《易經》的源頭,那麼《易經》的「三易」原則通過觀察了解太陽的運行規律就能理解:
第一,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每個時刻都在變換位置,俗話說「太陽明天都是新的」,這是變易;
第二,太陽這個東升西落的規律從未改變過,而且無論怎麼運轉,太陽黃道軌跡永遠是360°,俗話說「太陽照常升起」,《舊約》說「太陽底下無新事」,這是不易;
第三,太陽無論怎麼升落,地球上都呈現白天和黑夜,無論怎麼變化,都可以簡化也「陰陽」二氣,這是簡易。
我們為何要過春節?
春是春天,四時之首,在《易經》中對應「元亨利貞」的「元」;
節是節點,承前啟後,24節氣與《易經》的12消息卦對應。
春節,歸根結底也是源自太陽神崇拜。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的太陽年周期開始了,我們要秉承變易,不易,簡易的原則,重新規劃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中華民族其實是崇拜太陽,信仰《易經》的民族。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人合一,化育萬物。無論時空如何變化,只要有信仰,這個民族就會生生不息,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