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學校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階段的另一個"家",是除了家庭以外停留時間最長,同時也是鍛鍊人際交往能力的一個開端。
我想各位家長,應該很大一部分都特別關注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會主動的去跟管理孩子的老師打好關係,通過老師了解到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
對待孩子的教育,不同的家長有著不同的觀念想法,有的家長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只要孩子在校努力認真的保證學業優秀,其他的也不會過多幹涉。還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在保證學習不是那麼差勁的基礎上,其他綜合素質方面也可以得到鍛鍊提升。
我們經常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的社會,對於孩子來說,踏進校園的那一步開始,他的人生也是開啟了新的篇章,要開始接觸面對人際交往問題。
不得不承認,因為呆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接觸的人或事更加多,所以孩子的情緒也更多可能受到影響,做家長的肯定也不希望孩子在學校裡受欺負受委屈,不願意看到孩子成為校園霸凌的受欺對象。
我有一個在學校擔任班主任的朋友,關於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問題,他說:這三類孩子在學校遭人討厭,可惜的是,父母還很自豪。
一:仗著成績好就貶低他人的學生
學校給人最直接的回憶應該是考試和分數,作為考核的一種方式,在校學習期間的大考小考都是對孩子某一階段學習質量的檢測,不可避免的,根據每個學生得學習水平能力不同,分數方面也會存在高低差距。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是同學心目中的學霸人物,也可能是學科老師的"愛將"
不過有的孩子學習成績是很好,不論是天生聰慧還是花時間精力去刻苦鑽研了,但是如果仗著自己學習成績好就洋洋得意,並且以此來貶低嘲諷比其成績低的同學,這就不太妥當了。
可能按照家長的角度看到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內心感到自豪,但孩子如果站著成績好就貶低嘲諷他人,這樣的行為,直接就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惹人反感。
一般這樣的孩子,如果有一朝一日在考場失策,一時之間就會成為眾人笑柄。
二:喜歡拉幫結派唱反調的學生
小明是一個性格非常豪爽且有趣的孩子,在班級裡,乃至學校裡都是小有名氣的人物,人緣非常的好。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每次只要學校或者老師有什麼安排,他如果帶頭抗議唱反調,肯定就會有一大批"擁護者"抱團,讓老師下不來臺不知如何是好。
而凡事都有兩面,有支持者肯定是有反對者,小明的行為雖然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但註定還是會侵犯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來看,確實不太建議孩子在學校表現的過於高調,至少不要總是跟老師唱反調,這樣對校方的領導工作造成阻礙不說,也很容易和其他同學之間產生矛盾。
三:太過於活潑好動、隨心所欲的學生
人都是嚮往自由的,我們也不倡導對人進行束縛,在教育方面,也鼓勵家長們多給予孩子自由發展成長的空間。
不過尊重歸尊重,孩子是可以有自己想法和個性,但如果太過於活潑好動,過於的隨心所欲,可能就會導致孩子在學校裡遇到麻煩。
主要說這類孩子在學校出現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因為過于堅持無拘無束,孩子或許不能保證對他人是否造成了侵擾。
比如別人都在午休,就自己孩子大聲說話製造出噪音,其本人無知覺,但影響了別人的休息質量。
所以孩子性格陽光活潑並不是說非好事,但在學校這個環境裡,該遵守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與人交往之間也需要多一些互相體諒,不能因為的只注重自身需求。
四:總結
以上三種性格類型的孩子,可能在家長眼中看來是成績優異、人緣好、有個性,但是如果處於團體生活環境中,真的可能會成為他人反感的對象。
對此,問題其實關鍵就出於孩子是否有感同身受、換位思考的能力,家長需要做的是多引導孩子觀察和留意他人的想法感受,不要一味的只注重自我需求。
這也是一種同理心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的培養,幫助孩子在學校少一些人交往上遇到的問題,更多享受到開心愉悅的校園生活。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