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守恆與信息變化是所有預測者面臨的最大考驗。按照命理原則相同的八字應該是信息相同,可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往往不是這樣的,這就涉及到能量守恆與信息的變化。有些人,他們的出生時辰相同。
在這些時辰相同的人中,有一些人,他們後天的命運很相似,另一些人,他們後天的命運不那麼相似,還有一些人,他們後天的命運,則相去甚遠,這是難以理解的。
理論上說,命理推論,對於同一個時辰,應該只有一個答案。傳統的命理學相信,人的生辰與命運之間具有嚴格的對應的關係。依此推論可是,假如我們面對幾個,甚至更多的同辰的案例,我們有多大的把握去用同一個結果來解釋所有人的命運呢?我們總不能為同一個生辰準備若干不同的結論吧?
命理學研究的是人的出生時辰,而與具體的個人特徵無關。換句話說,命理學研究的是人的時辰特徵,而不是個人特徵。只要時辰相同,理論上說,他們就應該具有同樣的命理學結論。
如果我們為若干個同辰的人,準備若干個不同的結論,就等於說,我們為同一個人,準備了若干個結論,這是可以接受的嗎?顯然,對於一門學科來說,這是基礎研究的內容。通過對命理學的基礎理論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獲得一系列全新的發現。從研究方法來說,同辰是一種理想條件。
使用同辰的案例,在邏輯上就控制了時辰的變項。換句話說,當時辰不變的條件下,我們可以觀察人們的命運是否也不變?如果我們發現,同辰的人可以具有不同的命運結果,那么,傳統的命理學的基礎理論,就需要反省。
正是由於存在著同辰的人之間,包括孿生之間的命運存在著差異,所以命理學長期受到各方面的質疑。道理很簡單,同辰,包括孿生,具有完全相同生辰,理論上,按照時辰與命運的對應關係,這些人應該具有相同的命運,至少也應該極為相似。
如果發現同辰的人之間存在著命運差異,有時,這種差異還頗大,這就形成了對命理基礎理論的巨大挑戰。實際上,在命理學中,學者常常使用模糊的手段,來回答類似的問題。
概率策略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說,命理推論的準確率為「十之八九」,等等。顯然,命理學界是承認命運的差異的。可是,誰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下面的研究,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的背後,隱藏著若干極其重要的理論奧秘。
案例分析 《命理用神精華評註》(王心田原著、鍾義明評註)中有一個案例:
四柱:癸酉 癸亥 丁丑 壬寅大運: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王心田:「此命一式二人,一為銀行行長、一為中等商業帳司。然而行長生有二子,帳司則無子。推此八字,子息本少。何以一有一無?莫非妻妾分上,或陰陽宅之關係也。不過成敗方面,以個人之命為主。子息非一人之能力,是故有應、有不應者也。然,應驗居多。此二人,壽元亦不同。帳司亡在巳運中,尚可理解。蓋巳酉醜會金局,而傷寅木用神。衰火之根既被損,豈不亡哉?行長亡於丁初,正在佳運之中,莫非亦在宅基及心田之關係也?所以談命最不易定壽元,於此可見一斑」。藉此案例,我們可以對以上事實作出若干討論:二者相似之處:事業,命理稱「祿」,同為金融高層主管。二者差異之處:子嗣,命理稱「子」,一個兩子,一個無子;壽元,命理稱「壽」,二者相差至少5年以上。在妻、財、子、祿、壽等項,以上兩人,除了「祿」項具有相似以外,其餘諸項完全不同。下面作個假想實驗:如果將上面二人的生辰,先後交給同一個分析師去分析,難道這個分析師可以對同一個時辰給出兩份不同的答案嗎? 1,如果這個分析師給出的是同一個答案,那麼,說明命理學的推論方法與實際情況不符,因為這兩個人的命運存在著顯著的差異。2,如果這個分析師給出的是不同的答案,那么,說明命理學的推論方法是前後矛盾的,因為同一個時辰,可以看成是一個人。我們總不能說一個人的命運,既是這樣,同時又不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