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闡述的就是佛家的因果之道,所謂善惡有報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許多人會發現,生活中許多好人並沒有善報,許多壞人也並沒有惡報,認為這些言論只不過是勸誡眾人要積極向善的雞湯而已。
曾經我也抱著這種想法,但是有一次與一位相識已久的老僧交流時,他的一番話改變了我的看法。
老僧說:「善惡之報與佛釋道三家文化中都有講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前人的智慧和經驗總結,能夠解決一個人人生中的諸多逆緣,所明示的真理,我輩應當深信不疑。」
當我說到一些善惡沒有得到相應報應的例子時,老僧笑道:「善惡因果的報應其實是很複雜,人除了對自己以外,這世間的任何事,誰敢說看得清看得全?
別人經歷過什麼,做過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人的看法永遠是片面的。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不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之人,往往是不懂這三點。」
01今生的好人,可能是前世的惡人
老僧說:「前世就是過去,一個人現在是好人,就代表他永遠都是好人嗎?」
著名作家老舍,是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他一生總是忘我工作,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若是說他得了大病,許多人或許就會覺得好人沒好報,然而很多人不知老舍年輕時沉迷於菸酒賭博,徹夜不眠,才導致自己身體有恙,容易生病。
所以說,一個好人如果當下沒有好報,不一定就能說因果是假的,因為有可能是這個人以前所做的「惡」,現在得到了體現而已。
佛門有句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句話就是勸導一些惡人懺悔行善,中國自古也有「迷途知返」「浪子回頭」這樣的成語,這也說明世上有那麼一些人曾經是惡人,後來及時醒悟,成為好人的。
在佛教看來,因果真實不虛,善惡因果是貫穿三世的。所謂三世,是指在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故而,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不會因為一個人現在行善因,那麼以前的惡因就消失了,不會有惡果了。一個人若不懂這一點的話,很容易對善惡因果之道產生質疑。
萬法緣起緣滅,有些人行善積德卻人生悽慘,這從佛學角度來說,其實是他在遭受以前做的惡事的報應而已。這恰恰說明了因果真的存在,善惡皆是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