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點撥:一個好命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大吉兆

2021-01-09 千面略懂先生

俗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為此,不少世人為了求得福報長久、命好福深,去信奉一些傳言。

例如開光掛件可以帶來好運,平日裡食用齋飯,燒香禱告可以讓佛祖看見自己的誠意,進而賜予自己福祿。

實際上這些都是沒有任何依據可言的。

作為近代佛門大德,印光法師就曾在給自己弟子開示的時候提到,一個人的命好與否其實並不需要通過禮佛禱告來作證,而是在於你的善業,即善心善念善行。

日常中每個人命到底好不好,其實也早有徵兆預示,只是自身不知罷了。

對此法師告誡道:

「一個人好命的人,身上往往伴有這四大吉兆,如有其中一點,哪怕不去求佛禱告,福運自當如影隨形。」

01敦倫盡分

所謂「敦倫盡分」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敦」,就是行使,奉行;「倫」,就是指倫理綱常,也就是君臣、父子、夫婦、朋友、兄弟五種人際關係。

「敦倫」就是說人要懂得奉行自己所扮演的身份角色和道德綱常。

關於敦倫二字,印光法師的解釋是,生而為人,遵守倫理道德是我們的行為軌範,該做的一定要去作,不該做的一定要堅決不犯,一旦觸犯了道德的底線,註定要遭受災禍苦難。

就好比如現實中,法律是倫理道德的最低底線,人們只要觸犯法律,危及社會治安,那就必受罰懲。

假如腦中存餘邪惡的思想意識,施行一些未及觸犯法律的小過,哪怕法律並不追究,但仍然要受到道德的評判,如此一來必定是口碑極差,導致諸善難行,命好之言又從何說起呢?

「盡分」就是說要盡到自己的本分職責。如果說敦倫是道德上的規範,那麼在法師眼中,「盡分」則是一個人立足於世的根本所在。

佛教中有五大戒律,即「不殺生與仁相通,不偷盜與義相近,不邪淫與理相通,不妄語與心相通,不飲酒與智相通。」

戒律的存在,是為了告誡提醒僧人,要想在佛道上有所成就,就必須要遵守,否則註定難有所成。同樣,一個人要想命好,也一定要盡到自己的本分。

就好比身為父母,兒女的教育就要重視,兒女教育不當,日後苦惱焦躁的一定是父母;

為人子女,孝敬父母就是天職,倘若沒有孝敬父母,難免成為別人口中譴責的對象;

作為下屬,就要學會服從命令,倘若經常與領導爭論辯鬥,事業也註定坎坷。

倘若自身該盡的職責沒有盡到,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好,又有什麼資格有什麼多餘的精力去投入到其他地方上。

這就是所謂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總而言之,要想命好,想讓自己活的有意義,「敦倫盡分」便是基礎。

平日裡謹言慎行,不要去涉足於違背道德倫理,觸犯法律的領域,時刻謹記自己的職責義務,做到盡忠職守,不忘初心。

這兩點其中一點沒有做到,那麼「好命」也不過是一句空談罷了。

02閑邪存誠

在提到這點的時候,很多人對此表示疑惑。

印光法師表示,所謂「閑邪存誠」,就是熄滅執著,伏斷貪嗔痴見思煩惱,保持正念。

「人之初,性本善」。

當我們剛剛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每個人都是純潔無暇,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走得越來越遠,見得越來越多。

在這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世界裡摸索,難免會受到一些世俗氣息的影響,慢慢地變得不那麼純淨了。

在這個講究物質至上的世界裡,我們難免會貪戀五欲,即財、色、名、食、睡,不斷地去追求錢財,美女,名譽地位,享用佳餚,懶散貪睡。

表面上這些可以滿足我們在生理、心理上的欲望,但實際上多是在為自己的墮落創造最佳的寄生條件。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如「食」,當一個人有了錢,貪慾之心過於膨脹的時候,就不會滿足於一些平凡的食物,為此不惜去食用一些野生動物。

雖然飽了一時口福,卻不知道那些野生動物身上攜帶著大量的細菌病毒,食用它導致自己疾病纏身,折損壽命,到頭來也是得不償失,自毀命道。

一個人要想命好,就一定要學會剷除自己的邪思邪念,培養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

在誘惑中磨礪自己的心智,時刻保持自己頭腦的清醒,不要為了貪圖一時享樂,反而放棄了更加長久的福分。

哪怕不能根斷邪源,但是能夠抑制邪念的增長,永遠保持一個「邪不壓正」的思想狀態,對往後給自己塑造一個好命道,培育福源良田來講,也是算是一種莫大的良善了。

03諸惡莫作

印光法師說道:

相較於前兩點,諸惡莫作更容易讓人理解,意思就是一切惡的事情,都不要去做。雖然看似很簡單,但是當我念叨這四個字的時候,我時常都會感到慚愧,因為究竟能做到多少,是自己心中也是沒有太多的把握。

事實確實如此,嘴上說不行惡很簡單,真正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古人常言「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生活中其實我們在無意間就會犯下惡行。這些惡行或許在我們眼裡看來無足輕重,但實際上也是在給自己埋下禍根。

就好比如日常中一個人愛說妄語,經常失信於人,那麼以後你說的每一句話別人都會去斟酌考察,哪怕你說的是真話,別人也不見得就會信任你;

又或者一個人喜歡恃強凌弱,那麼身邊的人也會對你敬而遠之,你就很難融入到別人的圈子中。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行言語上的「小惡」,還是行為上的「大惡」,到頭來也只是自己自食惡果自討苦吃罷了。

非常現實的是,現在的人們把「惡報」的大小,來當做衡量自己該不該行惡的標準。自以為小的惡事不會受到什麼懲罰,做做也無傷大雅。

殊不知「小惡不積,大惡不成」。沒有人的惡報是天生下來就有的,正是平日裡一點點的積累,才導致大災禍的誕生。

所謂「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一個人一生再怎麼積累福報,都耐不住惡行的消磨。所以平日中學會謹言慎行,心懷大善才能根斷惡緣。

用孔夫子的話來講,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是傷天害理、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都不要去觸碰,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長久的保持自己福運旺盛

04諸善奉行

緊接著法師說道,一切有害於他人的事情不要做,做則傷害芸芸眾生;相反,一切有利於他人要盡力去做,做則造福於天下,也是給自己的增添福報。

所謂諸善奉行,就是這個道理。

首先要相信的一點那就是,多多行善對自己是有好處的,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更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積累福源善報,不僅會給我們自身帶來受益,同樣也能影響到我們的後輩。

就好比如我們平日裡多行布施,樂於助人,不論行的大善還是小善,別人都會把你的恩德銘記在心。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或者是我們的子孫後輩們有難,他們自然也就會回報饋贈於你援助。

這便是行善能夠給我們帶來「福報」最好的詮釋。

至此法師還強調一點,行善除了可以增添自己的人緣以外,同樣也能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起到一個非常積極證明的作用。

因為你留下了財物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但是你用你的善行去影響子孫,培育他們高尚的品德,那便是給後代們留下最大的財富,讓他們終生受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善心善行,不願意去施捨自己的善心,不願意去付諸自己的善行。

只要是能夠利益他人、利益整個社會的正行,就放心大膽地去做,好人有好報這是絕對存在的事情,或許它會來的比較晚,但它永遠不會缺席。

所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前程自在前方。

生活中每個人的命道都不同,但是好命之人卻又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當你不知自己命道如何,倒不如借鑑一下印光法師所言的這四個徵兆,對自身加以完善。

如此,現在和未來都會「好運纏身」,你還用擔心自己命中沒有福報嗎?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與弘一大師的師徒緣
    印光大師(左)、弘一大師(右)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是當代淨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師,是民國時期佛門的兩顆巨星,他們之間的殊勝因緣,在佛門中流傳甚廣。弘一律師是位非常嚴謹的人,眼光很高,不會輕易地去佩服一個人,然而他對印光大師卻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星雲大師「命好」的人,往往有這2個特徵,你有一個都不會差
    傳遞人生智慧,分享正能量,好,大家好,我是東明。星雲大師說命好的人往往有兩個特徵,你有一個都不會差,第一個就是能認識自己,星雲大師說,找到自己認識自己,做一個明白人,才能有一個明朗的未來,年老後才不至於悔恨,才不會覺得虛度此生。人的一生只和兩種人相處,一是自己,二是他人。
  • 印光大師的孝道觀
    印光大師不僅勸人盡世間孝親本分,而且還勸人修學佛法回報多生父母的恩德。本文現擬簡略談談印光大師對孝道的觀點,還請方家給予指正。首先,印光大師認為,為人子女者,對父母一定要盡孝道。印光大師對孝道特別推崇,他對儒家的孝道觀念很有研究,他經常在開示弟子時運用儒家的經典語句作引證。大師引用《孝經》云: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 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3個「吉兆」,看看你有嗎?
    一個人命好不好,跟他過去種下的因果有關。俗話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人生的喜怒哀樂,福禍吉兇,都與命運相關,所謂命運,並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了凡四訓》中說:「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命運只是因果的循環,如果一個人經常種善因,他的命運就會越來越好,那些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3個「吉兆」,看看你有嗎?第一、存善心。
  • 佛說:命好福深之人,身上都有這4大「吉兆」,看看你有嗎?
    不是有多少多少財富,而是一生平安,活得自在。家財萬貫不如夢穩心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其實最終都不屬於自己,萬法皆空,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擁有再多名利,無常一到,什麼都帶不去,就像那句話說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終其一生,什麼都不屬於自己,真正時刻伴隨自己的唯有自身的業力。所以,人最大的資本就是多積福,積德行善,才能命好福深。
  • 佛說命好福深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大吉兆,福報自來!
    一個命好福深的人,一定在過去世中種下了許多善業,如今因緣成熟,自然得受善報。這些人的身上往往會出現以下的這三大吉兆,福報不請自來,看看你有沒有呢?一、清靜自在,少欲知足在生活中,一個人想要真正獲得快樂,並不是給他多少物質上的享受就可以的。這樣的享受在更深層次上來看,只是一種低級的物慾,與動物無異。
  • 佛教:命好之人,身上常有這五大吉兆,好運不斷!
    換言之,一個人生活如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他人能「算」出來的,也沒人能幫你「改」業力。生活當中,命好之人,他們身上常有五大吉兆,快看看你都有嗎?第一,深信因果。因果,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如是栽種,如是收穫」。佛家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分教,歸根結底,就是在以各種善巧方便,告誡眾生因果不空的道理。
  •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01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三晚,印光大師對大眾開示:「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初四日凌晨,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印光和尚是大勢至化身,四年後化緣畢矣,應該速去聞法!」 第二天,申報刊登印光在上海覺園主持法會,她便去聽法,同時皈依三寶。 一九三七年春,楊信芳去蘇州拜見印光大師,並將夢境告知印光大師,大師嚴詞呵斥:「莫瞎說,莫瞎說,以凡濫聖,招人毀謗,此夢萬不可對人說。」 直到1940年,印光大師往生往生之後,楊信芳才把觀音菩薩夢中所說,向大眾公開。
  • 佛說: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吉兆,你有嗎?
    若不明道理,不懂方法,誤以為初一、十五到廟裡面去拜拜,燒幾支香,供養幾根香蕉,福就來了,哪有這種道理!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心地清淨」就是最大的福報,這是福德的根基。一個人最大的貧窮是無福,沒有福報的人,會過得很苦很累。而天生命好的人,往往會一生衣食無憂,得善緣貴人加持,福氣滿滿。其實世間任何福禍都有緣由,福報是各人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各人自找的。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國學泰鬥錢穆親述印光大師的神通
    老陽按:印光大師,是淨土十三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自己的修行也有很高的成就,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罷了。關於印光大師,其實是菩薩再來,這一點,在佛教界已經毋庸置疑了。今天老陽就給大家說說印光大師的故事。宣化上人講述印光大師的來歷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陝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
  • 作家葉聖陶眼裡的弘一大師與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永懷錄》一書中有一篇葉聖陶先生描寫自己與弘一大師、印光大師交往的文章《兩法師》。弘一大師除到普陀山參禮印光大師外,再一次參禮是在上海太平寺。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適逢其會,對此有生動的描述:在到功德林去會見弘一法師的路上,我懷著似乎從來不曾有過的潔淨的心情,也可以說帶著渴望。弘一法師就是李叔同先生,我對於他的書畫篆刻都中意。
  • 印光大師:善心助人,福報連綿;不願付出而求佛保佑,何來福報
    上一節說到有一個人因事業受挫,前來報國寺求見印光大師。他剛剛走進寺院門口,一個五十歲上下的出家人招呼說:「居士,你是遠方來的吧?」「你何以知道?」這教員對寺院出家人故弄玄虛的行徑很是反感,耿直地反問。那出家人並不生氣,仍然和藹地說:「大師有規定,每逢初一十五,接受當地人的皈依,遠地而來的居士,則隨時為之說法皈依。
  • 高僧說:有大福報之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吉兆,看看你有嗎
    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有福氣之人。那天,我和朋友在飲茶,談起了有福氣的人,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有福氣呢?我和朋友各有見解,一時沒得答案,這事一直就放在了我心裡。恰巧有次去外地出差,當地有一所非常出名的寺廟,香火鼎盛,人聲鼎沸。
  • 老僧說: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4大吉兆,看看你有幾個?
    何為「命好」?所有人對其都有不同的理解看法。有人認為身無重疾就是命好;有人認為大富大貴亦是命好;有人認為做到達官顯貴是命好;還有人認為兒女雙全,為人中龍鳳是命好……或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詮釋它,但是我相信這些美好的願望是人人都嚮往憧憬的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
  • 信徒們認為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轉世,但他不承認,更勸人勿謠傳
    上一節說眾弟子問師父有何困惑,印光大師眼裡露出失望的神色道:「區區數萬,何足為喜?想我中華國民四萬萬,這區區數萬,不過是滄海一粟。而今國事艱難,蒼生饑寒交迫,何時才能實現『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祥和景象呢?沒想到這些,印光實在深深憂慮。」那些前來請教的弟子個個嗟嘆,其中一個說:「師父時刻心念蒼生,讓弟子汗顏慚愧。」
  • 星雲大師說:命好之人往往有3個特徵,有一個運氣也不賴
    人生在世,常常離不開一個「命」字,佛門有雲「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大多數人對「命好」「命壞」的界定也大不相同。有人認為命好是吃飽穿暖萬事不愁,也有人認為命好就是飛黃騰達一朝成龍成鳳。其實,這都是因人而異的事情。有福自然是好事,但是如何迎福才是最為重要、最需要了解的。
  • 「命好」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常說:「命好」的人,都是有福的人。但沒人天生就好命,一切皆有心生。命好的人,到哪都會受歡迎,有人愛,有事做,有福享,生活也會善待他們,讓他們在平凡中感受幸福的美好。
  • 「命不好」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點!快看看你有哪一個
    寫在前面:「命不好」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點!快看看你有哪一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怪事,有的人做事勤勤懇懇,做人八面玲瓏,成功的條件他都具備,但最後就是沒有成功,一直到最後也是籍籍無名。有的人在前半生獲得了想要的榮華富貴,但是到了中年以後,好運氣似乎就沒了。不僅生意不景氣,到最後還飛來橫禍,中年就去世了。有的人就說,這種人一定是命不好,我可不是這樣的人。但是,佛家講了,命不好的人,都是前世造孽,今生享苦果。究竟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是「命不好」的人呢?小編認為,所謂命不好的人,他們身上往往會有三大特點。
  • 印光大師摒除成見,去監獄講佛法因果,促進囚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積德,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