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摒除成見,去監獄講佛法因果,促進囚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2021-01-13 吳學華看天下

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積德,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福報。那些處在人生迷茫中的朋友,建議你們沉下心來,好好看完這兩本書,看看這兩個得道的高僧,是怎麼做人處事的,相信你們對人生會有一個真正的領悟。)

話說大醒等人對整頓僧伽制度之事請求印光開示,印光對僧人不守清規的現象實在是見得太多了,甚至還曾當面斥責他們是「賤僧」。然而,大師始終不肯宣揚僧人過錯,只是說:「這件事情太大了,牽涉國家制度,非我等僧人所能為,還是自律自尊、老實念佛吧!」

且說民國15年(公元1926)夏天,印光大師應無錫僧俗一再懇求,來到無錫佛學會。聽說大師蒞臨,無錫的善男信女踴躍前往,三日之內,皈依的男女弟子多達兩萬餘人,可謂盛況空前,是無錫前所未有的大法緣。一時之間,大街小巷讚嘆不絕,一個皈依的屠夫逢人便說:「真箇是活佛臨凡,才能讓我這頑石點頭啊!」

晚上,居士秦效魯拜謁,呈上自己寫的《獄中讀莊老》,請求大師棒喝。

原來,大師的文鈔流傳,江蘇省監獄當局也很重視,請求大師派出弟子前去宣講佛法因果,以促進囚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印光大師欣然答應,出任江蘇省監獄感化院院長一職。當時,座下弟子表示反對,認為自己是佛門清修弟子,所謂「生不入牢門,死不入地獄」,豈能進入監獄跟囚犯等量齊觀?

大師對他們苦口婆心開導道:「普渡眾生是我等僧人的天職,佛祖說眾生皆可成佛,十惡不赦之徒尚且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豈能將他們拒之門外?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等拯救他們的靈魂,同樣功德無量哪!」

座下弟子這才恍憣然省悟,兩個修行好的弟子自願擔當重任,到監獄去宣講佛法因果,組織監獄囚犯學習文鈔。在大師的感召下,一些囚犯果真洗心革面,甚至還有好多人決心皈依佛門。這個秦效魯原是讀書人,曾因財產官司入獄,在監獄裡面想到莊子、老子「於世無爭」的觀念,便寫出這《獄中讀莊老》一卷。得知印光大師來到,專程前來拜謁請求皈依。

對秦效魯的事跡,印光大師早有耳聞,當即將他寫的書稿瀏覽一遍,直截了當地說:「居士能憣然省悟,足見居士心有慧根。你先別說皈依的話,且聽我給你說說前賢典故。那西晉時代,陶淵明本來也想跟隨慧遠大師學佛,卻始終難下決心。躊躇再三,便對慧遠大師說:『我生性酷愛杯中之物,首先違反了佛門大戒。』慧遠大師當即說:『他人不能寬恕,先生如果能來,我特意寬容於你。』那陶淵明怦然心動,終究想到一旦身入佛門,便得謹遵戒律,最終還是徘徊而去。千古以來,慧遠大師在佛門留下的成就,跟陶淵明留下的高士名聲,乃是聖凡異果,在於當下一念之間而已。莊老之學,講究的是應順自然於世無爭;佛學講究戒律自持往生淨土,二者修行各異而殊途同歸,請居士三思而後定奪。」

秦效魯原本崇尚莊老於世無爭,對佛家的往生淨土心存疑慮,一聽二者殊途同歸,便豁然領悟說:「大師學貫古今,熔儒佛莊老於一爐,令弟子豁然開朗,情願皈依座下!」

大師欣然含笑,收錄秦效魯為皈依弟子,並勉勵他說:「居士歷經劫難,能憣然醒悟,可喜可賀。老衲有一言相贈:從此修身養性,淡泊名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則終身心在淨土!」

這邊秦效魯欣然領命,那邊佛學會的侯三保求見,奉贈昔年旅行普陀山日記,懇請大師指點。大師知道侯三保是辦學校的,開口便問:「你是辦學校的先生,試述何為三太?」

侯三保猝不及防,一時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一張臉羞得通紅。大師微笑說:「老衲是陝西人,自幼對三太敬仰之至,故此隨口說及,居士切莫在意。老衲以為,周室能創下八百年宏偉基業,肇始於太任、太姒、太姜教化萬民。你正在辦學校,必須發揚三太的經訓,庶幾能救國救民,敬請居士時刻留心!」

侯三保開始以為,印光大師只是淨土泰鬥,以勸導世人信奉因果為己任,自己也就見識見識這個名動天下的老和尚罷,萬萬想不到大師不但精通曆代典籍,而且心裡想的是救國救民的大事,不由得肅然起敬:「弟子原本認為自己肩負教書育人之重任,而大師身在佛門遠離紅塵,二者之間風牛馬不相及,不意大師想的是救國救民,弟子慚愧萬分!」

大師微微一笑說:「老衲原本一心遠離紅塵而出世,歷經歲月滄桑,方才領悟出世還得入世,必須融會儒佛教化世人,方能實踐佛祖普度眾生的宗旨。」

那些僧俗人等聽罷,一個個對大師淵博的學識讚嘆不已,更對大師悲天憫人的寬闊胸懷敬仰萬分。正當他們讚嘆不絕的時候,諸希賢校長與過女士前來拜謁大師,懇求收為弟子。(預知印光大師會不會收下他們,請私信我,布施功德看全書)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國學泰鬥錢穆親述印光大師的神通
    老陽按:印光大師,是淨土十三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自己的修行也有很高的成就,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罷了。關於印光大師,其實是菩薩再來,這一點,在佛教界已經毋庸置疑了。今天老陽就給大家說說印光大師的故事。宣化上人講述印光大師的來歷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陝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
  • 印光大師的孝道觀
    印光大師是淨土宗著名高僧。他一生專弘淨土法門,接引無數淨業學人。他在引導弟子時,通常以書信的形式給予指正,他的這些書信被後人結集為《印光法師文鈔》傳世。印光大師在給弟子開示的過程中,常常結合儒家思想,提倡弟子在俗世生活中要盡人倫之道,認為這是一個人修行學佛的基礎。他的倫常思想之一是對孝道的關注。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說佛經讓人明三世因果出輪迴苦海
    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皆令人趨吉避兇、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
  • 印光大師:袁了凡原本短命卻長壽,命中無子卻有二子,因行善改變
    【印光大師開示】1、天下事,皆有因緣。其事之成與否,皆其因緣所使。雖有令成令壞之人,其實際之權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現緣也。明乎此,則樂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者矣。2、培德,當常看《感應篇》、《陰騭文》。善則隨分隨力而行,惡則如怨如仇而去。
  • 作家葉聖陶眼裡的弘一大師與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永懷錄》一書中有一篇葉聖陶先生描寫自己與弘一大師、印光大師交往的文章《兩法師》。弘一大師除到普陀山參禮印光大師外,再一次參禮是在上海太平寺。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適逢其會,對此有生動的描述:在到功德林去會見弘一法師的路上,我懷著似乎從來不曾有過的潔淨的心情,也可以說帶著渴望。弘一法師就是李叔同先生,我對於他的書畫篆刻都中意。
  • 印光大師與弘一大師的師徒緣
    印光大師(左)、弘一大師(右)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是當代淨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師,是民國時期佛門的兩顆巨星,他們之間的殊勝因緣,在佛門中流傳甚廣。弘一律師是位非常嚴謹的人,眼光很高,不會輕易地去佩服一個人,然而他對印光大師卻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懂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字的意義!
    小編語:即日起,蜀中淨土微信平臺,陸續為大家推出《印光大師永懷錄》。該書是歸元居士參考印祖文鈔全集、永思集、嘉言錄、文鈔菁華錄、年譜等有關印光大師的書籍,編排整理而成,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特譯成當代白話。
  • 印光大師:《準提咒》和《大悲咒》哪個更靈?心若致誠法法皆靈!
    印光大師:《準提咒》和《大悲咒》哪個更靈?心若致誠,法法皆靈!【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一目視之,則主亦非主矣。《準提》、《大悲》,豈有優劣?心若至誠,法法皆靈。心不至誠,法法不靈。
  • 自己知道自己前世是和尚,前去求見印光大師,大師指點他念佛
    民國十年,吳引之朝禮普陀山,會晤印光大師,自稱前世是個雲南和尚。第二年,印祖去揚州刻書,途經蘇州,順便與他會面,以為他還能明白過去生的業因,可見面才發現他已經絲毫沒有這種印象。  八年後,大師在蘇州報國寺閉關。同年十一月,吳引之和李印泉、李協和二位居士一同登門拜見。大師問他:「你怎麼會知道自己的前生是個雲南和尚?」
  •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01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三晚,印光大師對大眾開示:「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初四日凌晨,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印光大師慈悲付囑:「汝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 自後即不再說話,只是唇動念佛而已。 約五時許,笑容宛然,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往生。 世壽八十,僧臘六十。02一九三六年十月,印光大師在上海覺園舉行丙子護國息災法會演講。 一天晚上,年僅十八歲的上海女中學生楊信芳,夢見觀音菩薩向招手,對她說:「大勢至菩薩現在上海,教化眾生,汝何昏迷不去聞法?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
  • 牛人在監獄:囚犯偷偷自製的致命武器,令人難以置信
    在戒備森嚴的監獄,囚犯們居然能腦洞大開,用看似無害的常見材料製造出致命的殺人武器。這是一組德國、美國監獄裡囚犯的自製致命武器,令人難以置信。湯勺匕首:這是從新澤西監獄沒收的,用不鏽鋼湯勺製成。勺子裡裝滿蠟用線包裹起來作手柄,尖端被磨尖。
  •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注釋本》正式出版
    佛教在線訊  由北京大方廣華嚴書局重新編輯整理的《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注釋本》近日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華嚴同仁敬錄印光祖師自述《文鈔》有關法語,是為代序。並邀請部分古籍研究、社會歷史文獻研究、佛學文化研究等專家、學者,對書中有關佛教名詞、名相;古漢語名詞、生僻字、通假字;佛教各宗大師、儒道以及歷代社會名人;民國時期與印祖有密切關係的諸位高僧大德、護法居士及對佛教事業做出貢獻的社會名流;佛教各宗公案、故事,各類歷史成語、典故、引語注處;《文鈔》中提到的各宗書目,特別是印祖親自編纂、鑑定、提倡、推薦和作序作跋的佛教典籍及因果善書,均進行了較詳盡的注釋及校勘
  • 印光大師: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則諸戒均可圓持
    印光大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兩句,包羅一切戒法,了無有遺!世間人聽到佛法要求修行者要持戒就敬而遠之,似乎持戒會害了自己,殊不知持戒完全是給自己帶來無量的利益,如印光大師所說:「至言持戒,且先守佛兩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兩句,包羅一切戒法,了無有遺。
  • 為了改變兇神惡煞的囚犯們,監獄引進了一大波喵星人,結局亮了!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印第安納州監獄開展了一項特殊的項目——讓囚犯養貓咪!追根溯源,這個想法其實是當地的動物保護聯盟(APL)提出的,主要是將收容所的貓咪送到監獄讓囚犯來照顧。收容所大多數都是被拋棄的流浪貓,它們也無家可歸,而且許多貓咪由於各種原因,對人類的牴觸心理很強,讓它們與囚犯相處,其實是在考驗雙方。
  • 印光大師答念佛600問(381-382)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27頁 復神曉園居士書)382、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算是敦倫盡分嗎?果能如是,又能以此自行,復以化他。則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至凍餓。可謂真佛弟子矣。又修淨業人,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這樣學佛,很難得到佛法的實際利益。《印光法師嘉言錄》91、92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三、示修持方法】白話文:乙、明對治習氣91.心向外馳求,不知迴光返照。這樣學佛,很難得到佛法的實際利益。孟子說:「學問的宗旨沒有別的,就是把丟失的本心找回來。」《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乃至六度萬行。《心經》說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都是指人的活動離不開境識心三者結合的妙法啊。如果你一向專欲博覽,並不是沒有一點利益。奈何你業障未消,還沒有得到利益,卻先受到傷害了。【書二】三一92.做事情的時候,心不能專注。因為不到一心不亂的境界,那麼心很難不二用,難免間斷隔離。假如能常存覺照,也沒有什麼大的障礙。
  • 印光大師推薦書籍:《青年修養箴言》《覺後編》《達生編》
    2013年1月,弘化社經編輯和校對義工前期的編校努力,對部分民國年間出版的印光法師推薦書籍進行了文字、標點繁體轉簡體,並以32K版本現代排版方式進行規範排版,使祖師推薦著作得以重光。現已經正式流通,特面向廣大佛教蓮友和佛學愛好人士免費贈送,結極樂緣。
  • 官方公布訥河監獄囚犯微信騙財騙色案詳情 共3名女性受騙
    22日,黑龍江省監獄管理局通過東北網,就訥河監獄服刑人員王某涉嫌敲詐勒索案情況進行公布。  2014年11月11日,齊嫩地區檢察院派出調查組對訥河監獄服刑人員王某涉嫌敲詐勒索進行立案調查。11月28日調查終結,對監獄下達了《齊齊哈爾市齊嫩地區人民檢察院糾正監管違法檢察建議書》,訥河監獄據此對服刑人員王某涉嫌詐騙一案已偵查終結,將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依法加刑懲處,對相關民警和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經齊嫩地區檢察院調查和訥河監獄獄內偵查科偵查認定,共有3名女性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