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節說眾弟子問師父有何困惑,印光大師眼裡露出失望的神色道:「區區數萬,何足為喜?想我中華國民四萬萬,這區區數萬,不過是滄海一粟。而今國事艱難,蒼生饑寒交迫,何時才能實現『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祥和景象呢?沒想到這些,印光實在深深憂慮。」
那些前來請教的弟子個個嗟嘆,其中一個說:「師父時刻心念蒼生,讓弟子汗顏慚愧。」
印光大師嗟然長嘆說:「當年諸葛孔明先生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來印光也只能如此了。俗家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你我師徒不可灰心,盡人事聽天命吧!」
「弟子謹遵師父法旨,以天下蒼生為念,鞠躬盡瘁普渡眾生!」那些弟子禮拜而去。
1933年的春天腳步兒勤,似乎來得比往年早。新年剛到,蘇州報國寺前面的桃花就迎風怒放。
正月十五上午,照規矩是大師給本地人開示的日子,可是本地人都在忙著鬧元宵,印光大師的關房沒有一個人前來拜謁。眼看到了中午,忽然走來一個年輕女學生請求開示。
「小妹子,你有什麼疑問,儘管說出來好了。」大師和藹地讓她坐下來。
這個女學生名叫楊信芳,正在蘇州女子中學讀書,她並不像其她姑娘那麼羞澀。她照規矩,給大師合掌頂禮三拜,然後說:「弟子作了一個奇特的夢,請求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聽後覺得很有趣,遂道:「做了一個夢,也要專程前來請求開示,是個什麼夢,你且說來聽聽。」
楊信芳說:「我有一個同學張孝娟住在西門路潤安裡,我與她兩人情同姐妹。張孝娟的母親也很喜歡我,把我當作親生女兒一樣看待。俗話說『滴水之恩當報湧泉』,所以我也把她當娘一樣的敬重,連稱呼都是叫她『阿媽』……曾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每天放學都在她家吃飯住宿……就在去年十一月初三那天夜裡,我跟張孝娟同床而臥,也不知到了什麼時候,就沉入了夢鄉。夢中,我來到大海邊,遠遠地看到觀音大士出現在一個小島上,小島周圍都是茫茫大海,那蔚藍的海水跟萬裡藍天渾然一色,顯得分外美麗。我清清楚楚看到,觀音大士身高大約一丈,頭頂垂掛著纓絡顯得格外莊嚴,手持淨瓶,和世間描繪的大士像簡直一模一樣。我當時坐在一葉扁舟之上,趕緊划動船槳前往膜拜。就在小舟靠近小島的時候,只見觀音大士對我招手說:『你不必過來。大勢至菩薩現在上海教化眾生,你為何這樣昏迷,不去聆聽大勢至菩薩說法?』我張口結舌無以應答。觀音大士又說:『我點化你吧,印光老和尚,就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四年之後,他的塵緣就完畢到期,還不快去!』大士說罷,即隱沒在祥雲裡。轉瞬間,果然見海面上驚濤駭浪鋪天蓋地。我乘坐的小舟幾乎傾覆,趕緊大喊『救命……』就在這時,只聽得張孝娟將我推醒過來,大聲說:『信芳,你大概作惡夢了吧?』我在驚駭之餘,把自己剛才的夢境說給她聽,她還格格直笑。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又把那個夢告訴張太太,問她有沒有大勢至菩薩,有沒有一個叫做印光的老和尚。張太太原本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頓時驚詫地告訴我:『大勢至菩薩,乃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至於印光和尚的名字,過去曾聽孝娟的父親說起過,是普陀山得道高僧。』我又問:『那個印光老和尚如今在上海嗎?』張太太搖頭說不知道。我心裡很納悶,恰好看到當天的《申報》,上面有新聞說:上海各界舉行丙子護國息災法會,上海請來了印光法師,在上海覺園住持法會……我把《申報》拿去給張太太母女看了,我們都驚詫不已。所以才趕來聆聽大師說法……」
楊信芳說完以為印光大師會給她開示,沒想到印光大師突然臉色一沉道:「莫瞎說!莫瞎說!以凡濫聖,必定招人毀謗。你這個夢,絕不許對任何人說起!」
楊信芳一聽連忙頂禮道:「是……弟子聽師父教誨絕不外傳,若再與人說起必不得好報!」
印光大師這才回嗔作喜,收錄她為皈依弟子。直到後來印光大師涅槃之後,她才寫了回憶文章披露於世不提。
可是,對於前來請求出家的年輕人,印光大師一概堅決拒絕。
就在給顧德馥居士開示不久,一個學佛青年來到報國寺請求剃度。印光大師熱情接待了他,首先詳細詢問家裡的情況,那青年不敢隱瞞,只得說母親還沒有允許。
聽到這青年的話,印光大師驀然回想自己決定出家的時候,母親既沒有反對,可也沒有明確表示支持,而今天人兩隔,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由得深感愧疚,喟然長嘆說:「出家是大事,切莫率性而為!印光當年背棄父母捨身佛門,至今心常愧疚。《論語》說得好:『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你慈母在堂,不能須臾離開,不宜出家!」
「老法師,弟子虔心皈依佛門,就在家裡掩關修行,請師父成全!」那青年再三堅持。(預知印光大師如何勸說該年輕人,請看下一節)
湖南省文聯為《大和尚虛雲長老傳奇》、《印光大師傳奇》等三部佛家專著,開了一個文學研討會,與會的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譚談,作家未央、梁瑞郴、水運憲、王躍文、閻真、蔡測海等人一致認為:讀懂了這「佛家三部曲」,就會對佛學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每一個誠心向佛之人,不可不讀!
三部佛家專著的原作者是我的師父靈悟法師,俗家名:向延兵,中國作協會員。本人已經獲得師父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