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血與歌聲喚起民眾——追憶父親劉式昕的音樂抗戰生涯

2021-01-09 黨史頻道

原標題:用熱血與歌聲喚起民眾

抗戰期間,劉式昕與妻子在桂林合影。

上世紀80年代,劉式昕(左)在三江侗族自治縣與侗族歌手促膝暢談。

1 投身抗戰文化城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喜慶日子裡,聽人們再次唱響高亢雄壯的抗戰歌曲,我仿佛又看到敬愛的父親——從抗日烽火中走出來的音樂家劉式昕,聽到他指揮演唱的激情豪邁的歌聲。

父親1914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從小接受傳統音樂的薰陶和新音樂的啟蒙,跟隨老師黃源洛全面學習並掌握了和聲、曲式、對位等音樂理論。在長輩的影響下,中學時代的父親積極參加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讀書會」,編印進步刊物。

1934年,父親在家鄉認識了我國新音樂運動的創始人、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張曙,參加了張曙組織的音樂活動,在進步音樂社團中擔任合唱和樂隊指揮。1937年,父親在進步戲劇界人士桂公創組織的武漢「新興樂劇社」擔任音樂部負責人。1938年,父親又參加了郭沫若領導的抗戰救亡歌詠隊並擔任二隊隊長。從那時開始,父親就在黨的指引下,用音樂作武器,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1940年初,滿懷愛國熱情的父親與中共領導的抗戰文藝團體「新安旅行團」前往桂南前線崑崙關慰問抗日將士後,同乘鐵皮悶罐車來到桂林。秀美的山城,文化人云集,到處都可以聽到抗戰歌聲。振奮不已的父親在桂林忘情投入抗日救亡歌詠運動,迎來自己音樂創作生涯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 唱響「黃河在咆哮」

當時,音樂家張曙隨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三廳撤退到桂林,僅僅7天就在日寇的空襲中不幸遇難。音樂家林路邀請父親共同組織「樂群社」歌詠隊,協助創辦抗戰刊物《每月新歌選》,同時在桂林《救亡日報》開設專欄《音樂陣線》,發動群眾支持抗戰。

父親創作的抗戰歌曲《哥去當兵妹耕耘》《兄弟們,前進!》《源頭水》等都發表在《每月新歌選》上,深受群眾喜愛,廣為流傳。著名舞蹈家吳曉邦用《哥去當兵妹耕耘》的曲調創編同名舞蹈演出,更使這首歌曲深入人心。

當時,父親和「新安旅行團」的孩子們一起住在桂林郊區,他們腳穿草鞋,頭戴鬥笠,用竹子和樹皮搭建起簡易房,在住房周圍種植蔬菜。在清澈見底的灕江邊,他們每天卻忍受著蚊蟲叮咬,吃著「兩稀一幹」的簡陋飲食。然而,艱苦的生活絲毫沒有消損他們的鬥志。

這年3月,《救亡日報》總編輯夏衍傳來了冼星海在延安創作的《黃河大合唱》曲譜。音樂家林路、孟超、廖行健馬上策劃,決定在桂林音樂界紀念「七七事變」3周年音樂大會上首次演唱這首激動人心的組歌。這是《黃河大合唱》在國統區第一次唱響,必將有力鼓舞大後方軍民的抗戰鬥志。作為這次重要演出的指揮,父親興奮不已,終日廢寢忘食地組織排練。

1940年7月20日,桂林音樂界紀念「七七事變」3周年音樂大會在新華大劇院如期召開。在演唱抗戰新歌《渡長江》《打到東北去》和表演「廣西土風歌舞」後,200多人的合唱團齊步踏上舞臺,演唱8部樂章的《黃河大合唱》,林路指揮前半部分,父親指揮後半部分。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豪邁激昂的歌聲把滿場聽眾的激情點燃。當熱血沸騰的父親壓軸指揮到最後一個音符時,只聽身後頓時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父親轉身鞠躬致謝時,才發現在劇院大廳後排突然出現了滿滿一列荷槍實彈的國民黨憲兵。在滿場觀眾一刻也不停頓的鼓掌、吶喊聲中,一臉煞氣的憲兵不得不灰溜溜地撤離。這一幕,令父親終生難忘——這正是抗日救亡歌詠與愛國群眾聯合起來的力量呀!

3 溫暖的棉大衣

1940年9月,父親欣然接受邀請,為著名舞蹈家吳曉邦編導的舞劇《虎爺》作曲。《虎爺》是我國表現全民抗戰的第一部大型多幕舞劇,講述號稱「虎爺」的惡霸地主趙福依仗當官女婿權勢發國難財,欺壓百姓;「虎爺」的大兒子趙德光加入國民黨當上參謀,小兒子趙德興受愛國抗戰思想影響,在家鄉被日寇侵佔時,不隨「虎爺」躲避,毅然投身遊擊戰爭,直到最後把日寇趕走,重建家園。這部舞劇由「新安旅行團」出演。接到劇本,父親馬上將行李搬到排練場,從早到晚與演員們同吃、同住、同排練。吳曉邦排舞之時,父親同步按場景譜寫配樂,長達2個小時的舞劇,全部用西洋管弦樂隊伴奏。父親一邊指導演員掌握旋律,一邊為音樂旋律逐項配器。

1940年10月21日,由父親擔任樂隊指揮,由當時桂林最大的管弦樂隊伴奏的舞劇《虎爺》,在桂林國民大戲院首演,5天演出6場,場場滿座,引起巨大轟動,成為桂林抗戰文化城的一件盛事。演出圓滿結束,雖然沒有報酬,但父親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為表彰父親的貢獻,「新安旅行團」特別給父親獎勵了一件厚暖的棉大衣,這對當時只有一套破舊西裝的父親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這件珍貴的棉大衣,伴隨著父親奮戰在抗戰音樂舞臺上,他一直穿到1949年進京。

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被迫撤銷,周恩來指示「新安旅行團」的骨幹力量分期轉移到蘇北。在惡劣的情勢下,「新安旅行團」想方設法公演抗戰舞蹈,父親為流行的愛國童謠配上動人的曲調,純真清亮的小曲在桂林街頭傳揚:「源頭水,山下留,流到東江野渡頭……上戰場,保家鄉,趕走鬼子享安康……」

4 難捨「廣闊的天地」

抗戰勝利後,父親回到湖南從事音樂教育,他依然不顧個人安危,支持黨的地下工作,組織進步歌詠活動。1949年春,父親與一批知名文化人一道,受戲劇家歐陽予倩之邀,繞道香港奔赴北平為建設新中國獻力。在乘海輪往天津轉北平的大海上,心潮澎湃的父親趕寫了新歌《回到新的祖國》,他領大家一路高歌前行,迎接新中國的勝利曙光。

新中國成立後,父親擔任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音樂教研組組長、副教授,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院前身)音樂教研組長,為發展民族音樂開創了多項堪稱經典的「第一個」。

1958年,父親被錯劃「右派」下放到廣西,先後在廣西歌舞團、桂林地區文工團工作。在音樂創作不能署名的日子裡,父親依然嘔心瀝血地忘我工作。他精心創編,為一部部民族歌舞進行音樂設計及配器,開創彩調劇配器先河。

上世紀60年代初,在廣西歌舞團排演歌舞劇《劉三姐》時,負責配器的父親獲得了一個美稱——「劉快手」。此後,他到桂林地區文工團工作,配器任務十分繁重:桂劇、彩調、歌劇、舞劇、表演唱、獨唱——一個接一個任務急迫地壓過來。父親對所配的每一個音符都琢磨再三。樂器不全,他就想方設法用別的樂器代替。為了趕任務,常常連續工作好幾個鐘頭不休息。長期苦幹、硬幹,使父親患上了嚴重的痔瘡病。但他總是忍著疼痛工作,經常在排練現場流出鮮血……

1979年,父親的錯劃「右派」問題終於得到平反!北京的一些領導熱情請父親重回首都工作,父親認真思考後,真誠地謝絕了,他說:「廣西的生活條件差一些,但那裡少數民族多,民歌多——那裡有我廣闊的天地!」

1980年起,父親擔任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室(民族藝術研究所前身)主任,為研究發展廣西民族藝術繼續貢獻才智,直到1983年9月因病辭世。

父親雖然早早離開了我,但他留給了我最珍貴的財富——愛國、奮進的抗戰精神!(劉克玲)

相關焦點

  • 黃磊談心中「最美抗戰歌曲」:聽著《長城謠》長大
    《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長城謠》……在抗日戰爭期間,曾有一大批經典的抗戰歌曲響徹中華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愛國將士和民眾奔赴抗日救亡的戰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些旋律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無限激情與感動。
  • 草根評《熱血合唱團》:劉德華風採依舊歌聲治癒
    治癒人心,溫暖開唱,寒冬來臨,熱血復活。@青平十四 8分歌聲唱出心聲,音樂治癒人生。非常幸運參加新浪觀影團組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超前場,各個小故事濃縮成一個社會,主人公們以音樂為紐帶,找尋自我,熱血前行,影片中的音樂都很打動人心,溫暖開唱,名副其實。
  • 《圍爐音樂會》:溫暖歌聲中的心靈聚會
    對許多人而言,所謂溫暖,或許就是三五好友約飯聚會、分享喜好、追憶青春、暢談人生,而《圍爐音樂會》恰恰是將這些小確幸糅合在一起,不僅為每位嘉賓提供了一個純粹用音樂講述人生、分享故事的溫暖舞臺,也為所有觀眾打造了幾十場沉浸音樂、回味經典的暖心音樂聚會。  一方面,從節目的框架板塊來看,《圍爐音樂會》將好友相聚、談心聊天的設計貫穿始終。
  • 原創音樂《七月的生日》 | 歌聲獻給黨的生日
    原創音樂《七月的生日》 | 歌聲獻給黨的生日 2020-06-30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三周年暨鐵血川魂英烈合土儀式舉行
    他們將取自近30處抗戰將士犧牲之地的熱土與紀念碑合土,共同追憶為抗戰犧牲的將士們。紀念活動上,川軍抗戰將士後人獻花  三年前,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如今就在「鐵血川魂」紀念碑下,已經安放著數十處抗戰將士們拋灑熱血戰場之熱土,包含了從淞滬戰場、滕縣戰場、東陽關戰場、皖南戰場、江西戰場等各地取來的泥土。
  • 熱血街舞團RMB舞蹈時歌曲名叫什麼 熱血街舞團背景音樂是什麼歌
    近日《熱血街舞團》也是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在該檔節目中也是出現了眾多街舞界的大神級別人物,其中就有國內知名舞團RMB,在節目中RMB也是有多名成員被選中,而且他們跳舞時的歌曲也是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那麼熱血街舞團RMB舞蹈時歌曲是什麼?
  • 中國新歌聲低調組合兩人什麼關係 夫妻音樂組合為什麼很少
    在周五結束的《中國新歌聲》中,周杰倫戰隊PK汪峰戰隊,周杰倫戰隊的低調組合現場演唱了一首改編版的《平凡之路》,高水準的RAP和美妙的人聲瞬間燃爆了全場的激情,最終戰勝汪峰組選手鄭迦文毫無懸念進入鳥巢總決賽。低調組合一時間也成為了網友熱議的焦點,那麼究竟這兩個人是什麼關係。
  • 追憶父親的往事
    凝望過去,有多少人用熱血和忠誠鑄就豐碑,又有多少人為人民空軍的建設發展奉獻畢生。儘管,先輩們的背影已漸漸遠去,但他們的事跡被人們口口相傳,他們的精神如晨鐘暮鼓,叩擊時空,悠然迴響。這些,是我們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這期長空晚霞,我們推薦一篇原濟空司令員吳宗先女兒寫的回憶文章。
  • 推薦5本熱血抗戰小說,重溫那段崢嶸歲月,看革命先烈的赤誠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一隻手玩遊戲,小編帶你進入文學的奇妙世界,每天給你推薦各種有趣的好文,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抗戰題材小說,每一本都是熱血的故事,看看都有什麼吧一、《抗戰之還我河山》作者:漢唐風月1精彩集錦:直到這時,一直躲著的劉浪翻身而起。
  • 風靡亞洲的丹麥樂隊 邁克學搖滾音樂全紀錄
    「做音樂就是場冒險,重要的就是過程本身」----MLTR.。Jascha在最艱難的時刻創作出《演員》,重新點燃了三個人的熱血與夢想.MLTR帶著錄音帶飛到洛杉磯,在世界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曾出品過不計其數的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國會工作室錄製專輯,他們被認為是下一個理察•馬克思。「我們迅速竄升為著名的樂隊之一,人們排著長隊在外面等候,只為聽一聽我們的歌聲。」1992年MLTR登冠丹麥音樂排行榜。然而命運之神再次以殘忍的方式出現在他們面前。
  • 追憶「水木年華」,那逝去的流年
    2020年7月,中國內地民謠歌唱組合水木年華,參加愛奇藝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演唱《青春再見》首輪淘汰。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昔日的水木年華到了首戰便淘汰的地步, 對比昔日成員李健在《歌手》裡的表現,不禁令人唏噓。
  • 中國第一座抗戰紀念碑矗立西湖邊 八十八師抗戰史9月出版
    暴行之下,浙江的英雄兒女發出「我生國亡,我死國存」的抗爭誓言,與全國人民一起,用血肉鑄成了抵禦外侮的鋼鐵長城。  回望過去,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可曾經的記憶卻依然清晰。鮮血和淚水、不屈和抗爭,展示著浙江人民絕不低頭的個性,描繪出浙江抗日禦侮歷史的雄壯畫卷。
  • 大提琴巨擘林恩·哈雷爾去世,不久前曾用琴聲為中國觀眾送來祝福
    1944年,林恩·哈雷爾出生於美國紐約的音樂之家,父親麥克·哈雷爾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男中音歌唱家,母親瑪喬莉·富爾頓是小提琴家。八歲時,林恩·哈雷爾從鋼琴改學大提琴,因為這件樂器像是「結合了父親和歌聲和母親的琴音」。他曾師從大提琴家海恩裡希·約阿希姆、列夫·阿倫森,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求學時,他隨當時最為著名的大提琴名家之一萊昂納德·羅斯學習,後來又赴柯蒂斯音樂學院求教於奧蘭多·柯爾。
  • 她不僅歌聲美心更美,不僅歌聲傳遍大江南北,愛心事跡也傳遍全國
    她不僅歌聲美心更美,她不僅歌聲傳遍全國,她為慈善作出的貢獻更贊,她為慈善做出的貢獻是令人難以置信。她是誰?她就是曾經坦言為慈善從來「不要臉」的韓紅,她就是歌壇上家喻戶曉的一姐韓紅,歌聲美心更美,歌唱得好聽,人又這麼好的明星在娛樂圈真的不多啊!韓紅唱過哪些歌?
  • 抗戰中的湖南力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
    湖南共產黨人堅持團結抗戰、堅持民眾動員,擔當起中流砥柱重任作為大後方的湖南,一直是中國抗戰的糧倉和兵源地。隨著華北、上海、南京、武漢的相繼淪陷,湖南也被推到了對日作戰的最前線。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介紹,抗戰以來,中共中央和湖南黨組織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全面抗戰、堅持團結抗戰、堅持抗日救亡、堅持民眾動員、堅持敵後遊擊,號召和組織湖南人民踴躍支援前線,擔當起中流砥柱重任。「十年徵戰沙場血,高舉紅旗赴國讎。」
  • 《歌聲的翅膀》混血兒從小姥姥帶大 英語差不能與父交流
    中新網6月17日電 6月17日,原創少兒民歌成長音樂真人秀《歌聲的翅膀》節目中中英混血兒Ashley憑藉一首《大海啊,故鄉》打動了臺下的輔導員們,婉轉動聽的歌喉包含了濃濃的依戀之情。Ashley更用一口帶著「海蠣子味兒」的大連話拉近了與全場觀眾的距離,原來從小由姥姥帶大的她說英語並不流利,還報了英文補習班。
  • 竟讓七位才女麗人成為我們一生的追憶
    然而,她們的音容笑貌,依然歷歷在目,她們的歌曲,依然被我們吟唱,她們的一顰一笑,依然歷歷在目,成為我們一生永恆的追憶和懷念。一、翁美齡: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射鵰英雄傳》中的小魔女黃蓉,聰明伶俐、調皮刁蠻,活潑開朗,但現實中又為何為情所困,年少自殺?逝者已去,她那清脆的笑聲,如銀鈴一般,依然在我們的耳邊響起。
  • 冰塊先生IceNova《原本色彩》微暖上線 用音樂找回原本自我
    Yes娛樂9月14日綜合報導 在各大音樂平臺擁有超高人氣和流量的陽光urban音樂人冰塊先生IceNova,籤約索尼音樂後開啟新的徵程,即將推出2018年全新創作專輯《雲層溫度》,首波單曲《原本色彩》於今日正式上線!
  • 夢見音樂老師上課是什麼意思
    夢見音樂老師上課夢裡聽音樂(樂器聲或歌聲),預示你會有好運。夢見很多人在奏樂、歌唱,則暗示可能家裡年長者要去世。音樂和旋律代表夢者的內心活動以及和現實環境的關係。夢見自己聽音樂表示自己有能力處理好這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