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以一生視角,看待人生之內以及人生之間的種種,你會突然發現,人生竟有著如此多的規律。似乎能看到人的前世今生,能看到多數人的未來。我們歇斯底裡的掙扎,其實根本沒有對這些規律造成什麼影響,最終成了我們所謂的宿命。」
01人類命運共同體,於一萬年前,就已開始
在《賦靈》的開篇,便是這樣一段話:你我皆於萬年前,便已如今日這般聰慧。然而,我們還是用了兩千多年,才開始逐漸學會書寫心中所思。又通過近五千年的積澱,於軸心時代覺醒出,人類的第一套靈魂。之後,又用了兩千多年去迭代至今。如今等了一萬年,才等到你這般模樣:年紀輕輕,卻風華正茂,內藏萬年靈魂,待你去感知共鳴,可於這混亂世間造就一方安寧,可融「博愛、摯愛、真愛」三愛於一身,可集「神學、哲學、科學」三學於一體,可永葆「初見之心」以自由跨越時空和體制,擁抱完整的人類靈魂,通達體制之上的自由,享受身為人才能完整體會到的幸福。
只是這一路走來,我們歷經千辛萬苦。從逐漸能夠不再為生存而奔波,卻又要為了文明的開創與延續而拼搏,我們一路恐懼過,捍衛過,衝突過,迷惘過……我們有著不同的文化,但我們的內心極其相似,抗爭著相似的事情,並都受限於時代而形成相近的認知。事實上,自人類第一次覺醒,學會認知、解讀自我開始,人類的探索就始終沒能再突破認知1.0的局限,而本身這種突破,或許就需要數千年的積澱。雖然,我們在這個框架下衍生出了燦爛的多元人類文明,但始終沒有打破人類的認知階段,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似乎在衝擊人們的認知,直至「兩次世界大戰」。時至今日,全人類完全交流在一起,人口數量以及人類認知的爆炸,即讓我們陷入了混亂的極限,也讓我們走向了認知維度1.0的終點。
02時代下的人類主題,一直是絕大多數人的宿命
絕大多數個體的人生價值極限,都是以人類的階段為上限的。比如原始社會的人,絕大多數都會以求生存為畢生追求,可到了封建社會,人開始對立,進而又變得有些開始混亂。直至今天,人類達到了混亂的巔峰。我們常說,絕大多數人都是大環境的縮影。就是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能夠很快地與人類主階段相匹配,卻又很難真正的闖過去。會有很多人忍不住想要嘗試,但其實所謂的很多人,可能也只是佔據了同一個時代的人類的萬分之一不到。
這個表格是人類在幾個時代的主屬性,同時也是相應時代的大多數個人的人生境界上限。大多數人的行為水準,都是無法超越時代認知主體的,更妄談去接觸時代極限了;換句話來說,在每個時代,人的平均知行水平,代表著這個時代所處的人類歷史階段。比如,在母系氏族時期,人類的知行都要圍繞著生存開始,那麼所有個人的命運就必須是圍繞著生存的,一個現代人穿越過去,是格格不入,必死無疑的,也是不可能教會他們超越時代發展的。進入了父系氏族時期,也是進入了權力對抗、戰爭水平極具上升的時代。女人的地位越來越低,男人的地位越來越高,而混亂的程度也越來越失控。人們越是束縛感性,感性就越是脆弱,越是容易被煽動,造成更大的災難。而到了如今,人們的感性,顯然已經失控了,而時代也已經混亂到了極限。
從萬物三境的角度,人類這個物種,也將進入第三境,即形成統一場的「創合時代」,或許未來不久,人類就普遍會進入一個「沒有宿命,就是人的宿命」的時代了吧。
03世人三境,其人生各有上限,個人真的能逆天改命嗎?
人都會經歷這三段人生,而所謂的人生三境,其實是指在這三段人生中,所能達成的最好認知模樣,以驅動人生行為。但這也說了是最好的,對於每個時代來說,絕大多數人,是達不到的。
在個人的知行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對個人心境的影響非常大。首先,認知在傳遞的過程中,是降級的。即本原性認知會通過理念傳遞給世人,但世人往往並不能明白為何本原要定義為如此,而只是把產生一切理念的這個本原性認知也當成了一種理念去信仰,比如性本善。其次,是人的不再成長。由於認知是需要經歷產生共鳴後,才能順利傳遞的。可當一個人的經歷開始重複後,就只會去強化之前的認知,而不會共鳴到新的認知。於是,大多數人的境界通常會與年齡有明顯的掛鈎。
曾經,我的一位老師也說過:「你只是比別人先十幾年到了這裡,也許他們現在不懂你,但他們到了40、50,就會跟你差不多,也就明白你了。」最開始,我心裡確實多了一份平和。很快,我發現「人的成長是沒有封頂的」。如果大家都不突破,或許會是這幅光景:努力了一輩子,老了發現大家其實差不多,努力不努力,差距不大,自己和討厭了幾十年的父母,也是沒什麼不同。可一旦突破了,這些人只怕一輩子都無法理解了。
通常情況下,人都是被動前行的,如果一直有人推著,帶著,引領著,那麼這個人或許會沿著圖中所示的那種境界,緩慢前行,感知共鳴。可依然面臨著停下成長的風險。終究需要,化被動為主動,才可能提前抵達創境。對於這三境的人生,其人生上限差距太大了。
對於在享境中停下成長的人,他們的人生上限通常在社會體制附近。體制本是為了讓能力最差的人都活下去而制定的一些社會規則,是人生的下限,但卻轉眼成了部分純享受之人去努力的人生上限。當他們的能力,稍稍超出體制一點點的時候,都會埋怨這是對他們人生的浪費,埋怨那些不如他們的人在耽誤人生。反過來,他們口中又常常會說,社會就是如此的,勉強在體制中活著。
對於在搬境中停下成長的人,如今的人類主題就是混亂的,所以他們的內心或許終其一生也並不會跳出混亂。他們會與這個時代保持一致,但這個時代為他們埋下了宿命。
對於抵達了創境的人,幾乎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擁有了創境中的四創之源的,即:個人內心的永生,三愛一體,家魂,夢想。或許會有機會跳脫出去,把人類帶入下一個時代主題吧。
04新時代的主題:創合
魔丸版的哪吒說:去你個鳥命,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或許,這句話一下就喊出了深處搬境中的每個人,心中的憤怒、渴望。然而,哪吒知道束縛他的是什麼,我們呢?如果一直迷迷糊糊地被人生規律支配著,被動前行,在僅有的空間裡,手足無措,盲從的叫喊著,別用道德綁架我,別用你們的愛綁架我?難道就真的做自己了?做成了一個讓自己開心滿意的自己了?
其實,每個人的身邊,分布的不過就是三境的人。搬境的人,往往看不上享境的人,卻又會和搬境的人互相難以融合,然而,對於創境的視角又有些難以共鳴。即然人有三境之分,要想解決這些問題,自然也是需要去直面,渡世人三境,最終才能完成創合的。即如此,何不好好學習一下賦靈呢?逐漸讓你明白:人生三境、認知本原、成長本原、知行三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