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想念老臣晏嬰說真話;宋真宗在金殿牆上大書「魯直」

2020-11-15 騰訊網

提到說真話與納諫,首先想到的多數是唐太宗和魏徵。想起這二人之間的故事,總是令人愉悅和欣慰。其實,歷史上像唐太宗和魏徵之間的佳話,還有很多。晏嬰和弦章兩個敢於實話直說的人與愛聽真話的齊景公;魯宗道與宋真宗之間,真宗表現更乾脆,直接命人在金殿的牆上大書「魯直」二字,讓滿朝文武百官向魯宗道學習。這兩則故事都非常有趣,並令人感慨。

齊景公,在位58年,是齊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齊景公在位前期的優點是虛心納諫,能夠認真聽取、採納晏嬰、弦章等人的建議,並放手賢臣治理國家,從而使齊國在短短的幾年間由亂入治,人民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綜合國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他的文治武功使齊國得以強盛一時,也為後來田齊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後期的齊景公則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厚賦重刑。不僅生活奢侈、貪杯好色、好犬馬、大造宮室等,這主要是敢於實話真說的晏嬰走了,沒有人再出來與其較真用力,相反的是拍馬屁的人越來越多。齊景公自從齊相晏嬰死後,很長時間沒有人當面指責他的過失了,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真心渴望聽到真話。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後,大家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消遣。每當齊景公射出一支箭時,無論那支箭有沒有射中箭靶的中心,站在旁邊文武百官,總是一陣陣的高聲喝彩:「好呀!棒啊!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這也太輕浮而無聊了吧!

事後,齊景公不無感慨,就把這件事情與他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後下效。國王喜歡吃什麼,群臣也就喜歡吃什麼;國王喜歡穿什麼,群臣也就喜歡穿什麼;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聽了弦章的話,認為很有道理,並直接要害,有晏嬰實話直說的感覺。於是,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寶。弦章卻搖頭苦笑,對侍從說:「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為了想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讓侍從帶回了那些珍寶。

這才是地道的正直之人,可惜的是齊景公有晏嬰,晏嬰之後有弦章,但弦章之後不見來者。於是乎,悲催的齊景公只好在一片奉承中稀裡糊塗了。

魯宗道,為人剛正不阿,遇到原則問題,敢於直言,秉公處事,北宋著名諫臣,官至吏部侍郎、參知政事,世稱「魚頭參政」。「魚頭參政」,「魚頭」取的是「魯」姓上半部的「魚」字,稱他為「魚頭」,實質指的是他剛正不阿,比喻他的骨頭硬得像魚頭一樣。「參政」,參知政事是宋代最高政務長官之一。此外還有皇賜「魯直」美譽,為世人所極力推崇和稱讚。

魯宗道在任右正言諫章時,對於如何考察官吏、整頓吏治,他向宋真宗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搞得宋真宗見到他,就是滿腦子的厭煩。魯宗道見真宗如此,就對真宗說:「陛下你任用我,如果是僅僅為了收穫納諫虛名的話!而我卻以身居其位而不實際幹事為恥辱,這樣下去雙方都不自在,就請皇上罷了我的官吧!」真宗被他的敢於直言所感動,竟然命人在金殿的牆上大書「魯直」二字,讓滿朝文武百官向他學習。

「魯直」美譽就這樣傳開了。魯宗道還有一則說真話的故事。有一次,宮中緊急傳喚他進宮。送信傳詔的使者在他家等了一段時間,他才從酒鋪回來,到了宮門,使者對他說:「如果皇上怪罪咱們耽誤了這麼的時間,應該怎麼回答?」魯宗道對他說:「到時候你就實話實說。」使者說:「實說您會被定罪的,朝廷有明文規定不準大臣到酒鋪那一類地方去。」宗道說:「飲酒是人之常情,欺君可是為臣子的大罪呀!」

入宮後,真宗果然問了,使者實話回答。魯宗道也立即向皇帝謝罪,說:「有老朋友從家鄉來看望我,我家境貧寒,沒有招待客人的酒杯菜盤,所以就到酒家去了。」

真宗聽後,不但沒有怪罪魯宗道,反而認為他是忠實可靠的人,後來一路提拔重用。魯宗道敢於說真話,實事直說,真宗重用,劉太后臨朝重用,仁宗重用,可謂一路飄紅而節節高。這是魯宗道的福氣,遇上好人了。(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徐賁:說真話首先得讓人說話
    十八大後,多家官媒改變「報喜不報憂」的刻板形象。《人民日報》1月1日開始改版,周一至周五每天推出一個評論版,稱要「說真話、寫實情」。除了宣傳「偉大、光明、正確」的官方報導外,該報用一定篇幅報導網民關注的官場負面事件,如日前在頭版追問山西南呂梁山事故中當地的瞞報。說真話首先得讓人說話,說真話是讓真實的情況顯示出來。
  • 皇帝也逆行,宋真宗向王旦行賄
    宋真宗也許是借叔叔趙匡胤、父親趙光義的餘威,作為大宋的第三位皇帝趙恆在「澶淵之盟」之後,基本解決了北方和平問題,大宋國內進入了發展經濟和文化事業的高潮,北宋很快就進入經濟繁榮期,史稱「鹹平之治」。但趙恆先生在位後期,背不住王欽若、丁謂等馬屁官員的瞎忽悠,整天在歌功頌德中陶醉。
  • 宋真宗荒誕的「造神運動」
    宋真宗但就在外患解除的同時,北宋帝國的官員又開始了內鬥。他看出宋真宗好大喜功,又害怕戰爭,於是就找了個機會假意向真宗提議說:「陛下若出兵收復燕雲,就可以洗刷澶淵之盟的恥辱了。」宋真宗還是挺現實說:「還是想點其它主意吧!」王欽若乘機說:「封禪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力圖藉助符瑞,昭示天命、粉飾太平。宋真宗一聽對這個主意動了心,於是問王欽若說:「自古封禪泰山要有「祥瑞」出現才行,現在沒有「祥瑞」怎麼辦?」
  • 紫禁城裡的社稷江山金殿
    圖2-乾清宮西側的社稷金殿圖3-乾清宮東側的江山金殿西邊的這座亭子叫做社稷金殿,裡面供著社稷神。東邊的則叫江山金殿,裡面供著江山神。兩座亭子合起來呢,統稱為社稷江山金殿(其實兩座金殿長得基本一樣)。也就是說,社稷江山金殿是國家的象徵。這兩座金殿什麼時候建造的呢?順治(圖4)十三年(1656年)五月。
  • 僅高1.4米的江山社稷金殿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乾清宮東側的宮殿稱為江山殿,西側的宮殿稱為社稷殿,合稱為江山社稷金殿。在這裡,「江山」是指江河和山川,寓意國家政權;「社稷」是指穀神和土地神,寓意國土。清代官書《日下舊聞考》卷十三所載「(乾清宮)東西丹陛之下有文(紋)石臺二,上安設社稷江山金殿」,可說明江山社稷金殿名稱的來源。另據《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順治十三年(1656)五月,順治帝下令安設江山、社稷神位於乾清宮前,並派遣官員祭祀。
  • 宋仁宗推行改革的原因:除「三冗問題」,他爹宋真宗也是罪魁禍首
    有一天退朝,王欽若看到宋真宗目送寇準時流露出敬佩的感情,就開始挑撥真宗與寇準的關係了,說陛下敬重寇準,是不是因為寇準對社稷有功?宋真宗當然回答是。但是,王欽若卻說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反而說寇準對社稷有功。城下之盟,《春秋》書中都認為是可恥的事,澶淵之役,是皇上以萬金之軀而訂城下之盟,有什麼比這更可恥的呢?
  • 故宮裡,僅高1.4米的「袖珍」版宮殿:江山社稷金殿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幹青宮東側的宮殿稱為江山社稷殿,西側的宮殿稱為社稷殿,統稱江山社稷金殿。這裡的「江山」指的是河山,意思是國家政權;「國」指穀神和土地神,意為土地。清代正史《日下舊聞考》卷十三曰「東西丹位下有(文)石階二,頂上安有一國江山金殿」,可說明江山國金殿名稱的由來。據《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順治十三年(1656年)五月,順治皇帝下令將江山社稷之神設在幹青宮門前,並派官員祭祀。
  • 中國武當山金頂的金殿,是如何建造的呢?又有什麼巧妙之處呢
    武當山是道教的聖地,這裡環境優美,仿佛進入了仙境,來武當山的話一定要去的地方是武當山金頂,在武當山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的地方,這裡周圍的雲霧隱約而壯觀,這裡周圍的所有山峰都傾向於金頂,這是72峰的早山,在武當山頂,除了欣賞萬景來潮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這裡的金殿,可以說是武當山整體的精華。首先介紹一下,這個金殿是銅純度高的金模木結構的建築,明代花了多少錢?
  • 宋真宗:籤訂澶淵之盟,改年號鹹平為景德,賜名小鎮為景德鎮
    宋太祖曾經說亂世要靠武功,他也很喜歡自己的這個侄子。他把德昌接到宮裡來撫養,對他有很高的期望。有一次,德昌跑到了太極殿坐到了龍椅上。宋太祖趙匡胤看到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摸著他的小腦袋問他:"天子好做嗎?"他稍作遲疑,緩緩的說:"命好就好做,命不好就不好做"。太祖微微一笑,心想這個孩子有點見識。當他開始讀書的時候,稍微看一遍就可以倒背如流。
  • 「曾子殺豬」:哄小孩與說真話;「曾子殺人」:不說真話與講誠信
    譬如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兒子哭著要跟去,她哄兒子說:「你別哭,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小孩不哭,也不跟她去了。她從街上回來後,見曾子正在準備殺豬,就勸阻說:「我不過是哄孩子,何必當真呢?」曾子卻說:「如果不殺豬的話,那是欺騙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說謊。」曾子堅持把豬殺了。我們現在教育小孩,哄哄小孩子,幾乎是常有的事,有時說說就完了,心裡其實也不太當回事。
  • 活得小心翼翼,不敢說真話的星座
    說了真話,可能會暴露自己的缺點,在人前丟了面子,被人看笑話;說了真話,可能會受到打擊、傷害,甚至被控制,變得不自由;說了真話,可能會傷到別人、讓別人的幻想破滅;說了真話,怕破壞了當下的氣氛,搞得大家都很尷尬……太多太多的理由,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敢講真話,活得太過小心、太過謹慎!今天,摘星工廠—星吧就來聊聊,哪些星座總是活得小心翼翼,不敢說真話?來看看你所在的星座上榜了嗎?
  • 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其中有真話,有謊言,該如何過濾,又該如何傾聽,可謂是一種智慧。莎士比亞說:「一個人寧願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願聽一句直白的真話。」為人處世,最難得的,是敢於聽真話,更懂得珍惜說真話的人。02假話好聽,真話難得。《罪與罰》裡有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比說真心話更困難的事,但也沒有比阿諛奉承更容易的事。」
  • 宋史112:寇準離開朝廷後,丁謂等五鬼橫行,宋真宗日漸昏聵
    這一般人專門設法迎合宋真宗。王欽若入朝時,必備奏章數本,看哪本合真宗的意便拿出哪本上奏,其餘帶回。樞密副使馬知節痛恨王欽若的奸佞。他當著宋真宗的面,指著王欽若說:「何不把懷中的奏議都取出來?」王欽若大驚失色,二人爭執起來。馬知節見王旦時還恨恨地說:「本來要用笏板打死這個奸賊,可是當著皇帝的面不敢貿然。王欽若這個奸賊不除掉,朝廷不會有安寧的日子。」
  • 何偉失業律師:堅持說真心話 努力說真話 拒絕說謊話
    竊以為,符合事實的真心話是真話,不符合事實的違心話是謊話。發自內心並成功說出來的話是真心話!真話是對善良和智商的考量,真話成就了人類的文明。人類文明因探索求真活動而成就及演進,真話成就了人類文明的今天並保障著文明繼續前行。探索求真的能力不僅體現了人類的文明程度,也體現了每一個參與個體的向善意願及認知智慧。
  • 老鬼:想說點真話,不想裝蒜
    大饑荒、性壓抑,還有觸及靈魂的「思想革命」,出自本能的欲求與被革命激活的表現欲糾纏交織,令他陷入層出不窮的困境而難以自拔。革命就是生活,而革命在遠方,遊行,串聯,打砸搶自己的親人,革命迷狂主宰了發育中的老鬼;去越南,闖西藏,搞刀槍,蹲班房,最後自願去內蒙古大草原插隊,一代人的夢想與破滅……作者把一顆赤裸裸的心交給了讀者,坦率到令人不敢正視的程度。近日,本報記者對老鬼進行了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