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逆行,宋真宗向王旦行賄

2021-01-08 蔡駟問好

皇帝逆行向手下臣子行賄,給予的不是官位,而是實實在在的珍珠首飾,而且還是裝在酒罈子裡以酒的名義,就像心懷鬼胎的老百姓將金項鍊之類的塞進魚肚子裡一樣去行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有必要像一般人低三下四的行賄、偷偷摸摸的幹見不得人的事嗎!歷史上還真有這麼回事,就是宋真宗與宰相王旦之間幹的「好事」。

在歷史上,宋真宗的業績在歷代皇帝們中還是不差的,應該排在中上流的水平。如果把他放到今天的世界舞臺上,趙恆先生就憑「澶淵之盟」,在局勢完全有利於北宋時,趙恆卻為了和平而率先舉手,一反常態地以每年給遼國一定銀絹為條件,於澶淵達成和解的盟約,與遼國稱兄道弟,這「澶淵之盟」應該是歷史上最講和平的事件之一。趙恆理應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並且是第一人才對。

宋真宗也許是借叔叔趙匡胤、父親趙光義的餘威,作為大宋的第三位皇帝趙恆在「澶淵之盟」之後,基本解決了北方和平問題,大宋國內進入了發展經濟和文化事業的高潮,北宋很快就進入經濟繁榮期,史稱「鹹平之治」。但趙恆先生在位後期,背不住王欽若、丁謂等馬屁官員的瞎忽悠,整天在歌功頌德中陶醉。這二人還以天書、符瑞之說蠱惑趙恆和朝廷內外,愛虛榮的趙恆更是樂得沉溺於其中,然而對皇帝歌功頌德最高檔次就「封禪」,按照老黃曆這既要自身有突出的業績和舉國上下一致擁護,還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不是一件鬧著玩的小事。

如果不搞「封禪」這事,如果只是寫一寫歌功頌德文章,畫一畫歌功頌德畫兒,也無所謂了。舉國上下,喜歡吹牛拍馬的文人墨客多了去了,也不費什麼過大的資金投入,把糖抹這些人的鼻尖上就行了,個個小狗一樣歡快而勤奮,讓怎麼吹就怎麼吹。可是,搞封禪就不一樣了,要舉全國之力廣建宮觀等,實在是勞民傷財的花架子。這麼一來,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贊成的拍馬派,反對的務實派,做和尚撞鐘混日子的中間派,說什麼的都有。但務實派還是佔上風的,當官就要為社稷著想,其代表人物就是王旦,不支持搞封禪。

王旦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登進士第,以著作郎預編《文苑英華》,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澶淵之戰時,權任東京留守事。澶淵之盟後,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並監修《兩朝國史》。他善於知人,多薦用厚重之士,力勸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變。掌權十八載,為相十二年,深為真宗信賴。但受真宗恩惠及王欽若等人的說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書封禪之事,頗受後世詬病。這詬病,轉折點就是被一壇珍珠首飾給拿下的,實在是太輕浮了。

面對封禪,其實宋真宗心裡也很虛,他知道自己不太夠格,也知道這樣做得不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和支持,可又不死心。當朝宰相王旦就很冷淡不支持,怎麼辦呢!叔叔趙匡胤留下規矩「不殺士」,王旦工作又不錯,也不好為封禪之事擺了他的官。但趙恆有趙恆的辦法。有一天,宋真宗請王旦喝酒,用酒文化改善一下,關係融洽到一定程度什麼事就都好辦,皇帝與大臣同老百姓之間是一樣,常用這種方法。王旦覺得皇帝把自己真當人物了,心裡爽快極了。宋真宗一點也沒端皇帝的架子,兩人如兄弟般親密,喝著吃著,其樂融融。宋真宗不愧是官場高手,他並沒有提封禪的事,而是吃完了酒,對王旦說:「王愛卿既然如此愛喝酒,我就送給你一壇,帶回去與妻子兒女共同享受吧。」

這可把王旦感動到骨子裡了,吃了喝了,還拿了,他連忙叩謝萬歲,然後帶著酒,美滋滋地一路哼著家鄉莘縣的小調。回到家裡,打開罈子一看,他大吃了一驚——我的天啊!這罈子裡面哪裡是什麼美酒呀,而是一壇價值連城的珍珠首飾。王旦是聰明人,而且在官場上混了這麼多年,他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也就是這一壇東西,他徹底地被打倒了,從此以後,凡是宋真宗提議封禪,搞天書祥瑞,他不再表示反對了,還十分積極地參與,從而上演了宋真宗封禪泰山的鬧劇。

在歷史上,真正搞過封禪的皇帝有六位,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宋真宗、唐玄宗、唐高宗。排排隊,宋真宗應該是站在隊尾的吧!拎一拎分量,一隻小雞似的感覺特濃。這都是一壇珍珠首飾搞定的,王旦也跟一塊兒成為歷史笑話,實在是不值得。這正是我們的社會存在的一大通病,至今依然存在,哪裡存在賄賂,哪裡就不會幹出好事。這自古存在的毒瘤,為何一直沒有革除!值得整個社會、家庭和每一個人深思。(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宋仁宗推行改革的原因:除「三冗問題」,他爹宋真宗也是罪魁禍首
    當年,遼國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參知政事(副宰相)王欽若就勸說宋真宗南逃,遷都金陵。當時,寇準聽說了這個事後,就激動地對宋真宗說:「是什麼人替陛下出這樣的歪點子?要先把他殺了,取他的血來祭旗,然後再商議北伐的事情」。寇準將王欽若臭罵一頓後,將他趕出了京城,管天雄軍去了。從此,王欽若就與寇準結上了梁子,對寇準恨得牙根痒痒。
  • 宋真宗荒誕的「造神運動」
    洛書河圖王欽若回答道:「這『祥瑞』不是說要就有的,陛下以為,前代那些什麼『河圖』『洛書』難道真有這麼回事嗎?那不過是人力為之的『神道設教』而已。」宋真宗聽後,立刻會意。宋真宗又說:「宰相王旦能同意這麼幹嗎?」王欽若自稱說服了王旦。宋真宗心裡還是不踏實,就把王旦召來宴飲,飲宴正酣時,命人取出一樽酒來賜給王旦說:「帶回去同妻兒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後打開酒樽,發現哪是什麼美酒,裡面盛的全是寶珠,他只得對即將到來的封祀沉默不言。「自是不復持異」
  • 宋史112:寇準離開朝廷後,丁謂等五鬼橫行,宋真宗日漸昏聵
    這一般人專門設法迎合宋真宗。王欽若入朝時,必備奏章數本,看哪本合真宗的意便拿出哪本上奏,其餘帶回。樞密副使馬知節痛恨王欽若的奸佞。他當著宋真宗的面,指著王欽若說:「何不把懷中的奏議都取出來?」王欽若大驚失色,二人爭執起來。馬知節見王旦時還恨恨地說:「本來要用笏板打死這個奸賊,可是當著皇帝的面不敢貿然。王欽若這個奸賊不除掉,朝廷不會有安寧的日子。」
  • 他是南宋第一位皇帝,任用秦檜殺了嶽飛,最後屈辱向金人求和
    南宋第一位皇帝,夥同秦檜殺了嶽飛,屈辱的向金求和要說我國上千年的歷史,哪個朝代最盛,哪個皇帝最好,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對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要說我國上千年的歷史裡,哪個朝代最屈辱,哪個皇帝最被唾棄,我想宋朝是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宋高宗絕對是最被唾棄的皇帝
  • 赤光、異香繞室,出生是個小金人,宋朝皇帝誕生吉兆令人大開眼界
    出生時天有「吉兆」的帝王非常多,這一幕也經常在影視劇被演繹,很多小夥伴們最熟悉的應該是演員寧靜主演的《孝莊秘史》中,順治皇帝誕生的一幕,彩霞滿天,照亮了天空,也因此他被賜名「福臨」。漫漫歷史長河中,皇帝他媽生皇帝的時候天降「吉兆」,順治皇帝福臨絕對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 宋真宗:籤訂澶淵之盟,改年號鹹平為景德,賜名小鎮為景德鎮
    這跟北宋的一位皇帝有關。他就是宋真宗趙恆,他有一個年號叫景德,就把當時的昌南鎮改為景德鎮。一、 天子難做否?宋真宗出生於宋太祖開寶元年,太宗為他取名德昌。他出生的時候身上就自帶紋身,左腳指頭上有個"天"字。他小的時候就長得很帥。童年時和別的貴族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就喜歡軍事遊戲,自己當元帥。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親自帶兵打仗,事實上他後來也如願以償。
  • 宋史115:寇準被貶,宋真宗居然不知情,誰敢如此矇騙皇帝?
    等到宋真宗病癒以後,環顧左右問:「怎麼我很久不見寇準呢?」左右以有罪被貶為辭。宋真宗這才知道是劉後所為,無可奈何,只是嘆息而已。
  • 行賄大學校長逾百萬後又向其敲詐千餘萬,這名商人獲刑16年
    行賄逾百萬,又以此為要挾,向行賄對象敲詐千餘萬。44歲的陝西商人鄧偉朝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將自己送進監獄。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2019年12月1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鄧偉朝詐騙罪一審刑事判決書》(以下簡稱「判決書」)披露了上述案情。
  • 宋真宗即皇帝位,呂端以身犯險驗明正身,昭示「大事不糊塗」
    一、太宗去世,因果輪迴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趙光胤突然去世,宋皇后命宦官王繼恩將趙德芳請來,而王繼恩沒有聽從皇后的命令,反而將趙光義帶來,趙光義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做了皇帝。二十一年後,還是那個王繼恩,他再次背叛了他的主人。
  • 齊景公想念老臣晏嬰說真話;宋真宗在金殿牆上大書「魯直」
    晏嬰和弦章兩個敢於實話直說的人與愛聽真話的齊景公;魯宗道與宋真宗之間,真宗表現更乾脆,直接命人在金殿的牆上大書「魯直」二字,讓滿朝文武百官向魯宗道學習。這兩則故事都非常有趣,並令人感慨。齊景公,在位58年,是齊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 五大屬龍皇帝:仨開國皇帝有個「真命天子」,倆宋帝一個被馬踩死
    龍是中華圖騰,在古代代表皇權,故皇帝穿龍袍,坐龍椅,使的用的都掛上一個龍字。如果再加上屬龍,這皇帝就更牛了。中國古代還真有不少屬龍的皇帝,下面介紹五位。晉武帝(236年-290年)。236年是農曆丙辰龍年,所以司馬炎屬龍。
  • 安徽反貪局大數據查案:3個行賄人供出80多官員受賄
    綜合上述信息,偵查人員大膽判斷,孫某某、李某某極有可能給安徽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和規財處有關人員行賄。  2012年10月8日,反貪局在靈璧縣檢察院對孫某某、李某某進行依法訊問,二人很快交代了給環境監察局原副局長魏繼伯和規財處原副處長汪國良行賄的犯罪事實。  2013年年2月,魏繼伯、汪國良二人被立案偵查。
  • 「廉政文化」克己奉公向敏中
    向敏中(949年-1020年),字常之,河南開封人 。向敏中的父親曾任符離縣令,以嚴肅剛毅、為官清廉被百姓稱讚。在良好家風浸潤下,先後擔任大理寺、左僕射等官職的向敏中,能夠始終持正守法、不徇私情,並以「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而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 朱國楨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那究竟這三個皇帝何德何能,能得到明朝這位歷史上頗有聲譽的大學者稱讚呢?劉邦在親徵平定代地陳豨的叛亂後,就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都於晉陽。其後劉恆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間,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代地由是大安。另一方面漢初複雜的政治環境養成了他謹慎、沉靜的性格。更重要的是這為他即位後成功應對功臣問題與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中國歷代皇帝順序表匯總,附各朝地圖,建議珍藏
    #歷史#皇帝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秦朝的秦始皇,上古三皇五帝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
  • 孫河鄉原書記澳門豪賭輸1500萬 商人行賄後寫"日記"
    其中,商人葛某向紀海義行賄次數、款項最多,達5300餘萬元,且寫下「行賄日記」。據悉,紀海義3次在澳門賭博共輸掉1500餘萬元。記者昨日獲悉,市三中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紀海義無期徒刑。   □金額   一商人累計行賄5300萬   根據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紀海義受賄案中,葛某的行賄數額最大,高達5300餘萬元。除行賄的現金1185萬元外,葛某還向紀海義行賄一套房產及上千萬元的賭資。
  • 貪官的「小九九」:為升官行賄55名官員 開價2億買副省長一職
    貪官的「小九九」:為升官行賄55名官員 開價2億買副省長一職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4月11日 17:00 A-A+ 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原廳長王登記曾自述:「當官要當到省部級,賺錢要過十個億,我離副省級就差一步之遙了。」隨後,他讓「金主」陝西商人高置林出了5000萬,找到自稱中央退休官員親戚的「掮客」王登廣為其買官,希望升為副部級幹部,並承諾如果升職為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出1個億費用,升職為副省長出2個億費用。但官位豈能是花錢買來的,最終,王登記未能當上自己心目中的「成功人士」。
  • 宋朝軍事不行,皇帝發下陣圖,結果將領紛紛逃跑
    宋真宗繼位之初,西部李繼遷不時擾邊,四川戍卒又發生兵變。遼朝便乘真宗新立,內外矛盾加劇之時,在鹹平二年(999年)、四年(1001年)、六年(1003年)連續三次發動大規模進攻。面對遼軍的進攻,宋真宗依然對外採取消極防禦戰略,對遼作戰的態度是「不須力戰,但控扼備御,不失機便可也」。對將帥更是嚴加防範控馭,制陣圖授將帥的做法比之父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假若說宋太宗還略有戰場經驗其制陣圖還尚有一定知識背景的話,那麼真宗則是長居深宮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然而在戰事屢敗的情況下依然頻授將帥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