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節後什麼時候上班?2018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安排是2月22日,也就是今天!
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許多人結束了長假的愉悅、往返的辛勞,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在開春後首篇《今日談》中,我們要向大家送上新春祝願,也要發出溫馨提醒:人回來,更要心回來;在崗位,更要在狀態。「開年加油幹」,應該成為全市上下的新春新氣象。
每逢春節長假後,不少媒體都有兩個「保留節目」:一是派出記者到一些單位暗訪,看它們的人員到崗、辦事情況;二是採訪醫衛專家,介紹怎麼克服節後症候群。據報導,南京近年來節後首日人員到崗情況總體良好,但還是有少數單位沉浸在過年氛圍中,開年不開工、半開工,一些辦事窗口還不同程度存在著開小差、效率低的情況。這說明,節後症候群的「病灶」還沒有完全得到消除。
人已在上班、心還在過節,對工作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松松垮垮、懶懶散散,這些都是節日症候群的典型表現。從個人的角度看,節後症候群屬於自我角色轉換和適應能力暫時性失調;而從社會的角度看,這也反映了一些單位的內部管理還失之於鬆軟,工作作風還不夠嚴實、擔當意識還不夠過硬。人不在狀態,事就很難辦好;出工不出力,也難言有效率,更談不上卯足勁攻堅克難、俯下身為民服務。
「百種弊端,皆由懶生。一處弛則百處懶矣」。如果要用一個字概括節後症候群,那就是「懶」;如果要用一個字揭示其成因,那就是「松」;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做藥方,那就是「嚴」。一年之計在於春,開春之際尤其應當戒懶倡勤。在我國不少農村地區,至今仍有開春後鞭打春牛的習俗,其用意就是要打去牛身上的慵懶之氣,馬上準備好春耕生產。節後上班,我們也應該從嚴、從緊狠抓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力倡馬上就幹、幹就幹好的勤勉之風,力戒慢慢騰騰、磨磨蹭蹭的慵懶習氣,堅決克服等一等的「遲滯效應」、緩一緩的「時差反應」,從開年之初就緊起來、嚴起來、幹起來。
人勤春來早,春來人更勤。現在,全市上下肩負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推進「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這兩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時間不等人,任務不等人,發展不等人,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前的兩場掃雪除冰攻堅戰中,全市幹群展現出了良好的精氣神、高效的執行力,取得了令人讚嘆和欽佩的戰果。現在已經開春,開春就是發令槍、開工號,我們要以上下一心掃雪除冰的良好狀態,儘快急起來、動起來,讓開年加油幹、比學趕幫超成為各部門、各單位的普遍風氣,力爭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贏得新春開門紅、全年開局順。(南平)
原標題:開年加油幹 贏得開門紅
責任編輯:朱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