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推薦:《隱秘的角落》
2020年6月一部國產劇上線僅一周,口碑炸裂,沒有流量明星加持,沒有過分的話題營銷。
自迷霧系列第二彈,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集合了秦昊、王景春雙影帝的懸疑短劇。
12集劇情三天就一口氣播完,一點不妨礙網絡劇《隱秘的角落》引發的關注度和熱議度 。
連章子怡發文感慨「終於有和美劇英劇抗衡的國產劇了」
可以說,《隱秘的角落》是2020年目前的網劇中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豆瓣超50萬人評價,評分高達到8.9分,甚至最高評分一度達到9.2分。
想找對象嗎?帶你父母爬山,換你藥的那種!朱朝陽時間管理大師成為全民熟稔的「網絡梗」
看了秦昊的《隱秘的角落》後,我果斷地拒絕了所有爬山請求。
一如劇名,這部僅12集的懸疑劇,儼然出現無數「隱秘的角落」,成為等待觀眾細心挖掘的「寶藏」。
劇情解析點分享
其實故事都在你跳過的片頭裡,《隱秘的角落》片頭可看度很高,雖然這個片頭動畫很壓抑,但是先把故事在片頭裡交待了。
這一幕是指,在最開始時,張東升在明,朱朝陽,嚴良和普普三個人在暗,這對三個白色人偶來說仿佛是一種有利的場景。這就指代了在這場冒險之中,嚴良和朱朝陽充當的角色是直面張東升,而普普作為一個幕後推手是不直面張東升的,在這裡這個類似普普人偶的姿勢,也是劇中普普第二次給弟弟打電話,得知弟弟病情加重之後孤身在船上哭泣的姿勢。
他追著三個孩子跑,追著追著有一個孩子回頭了,好像發現了什麼,寓意朱朝陽和嚴良、普普開始離心,他有了自己的心思。此時三個人偶中右上角的那個人偶動作十分奇怪,是一個手向前推的動作,與常人奔跑時的動作相差很大,這是在指代朱朝陽將自己妹妹朱晶晶推下樓的事件。
而片頭最後一幕正是這個孩子獨自躲在角落裡,和片名《隱藏的角落》呼應。在導演辛爽接受採訪說,片頭靈感來源於《魔方大廈》「我小時候看故事會,看鄭淵潔的東西,看《魔方大廈》,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它的具體情節,但你能記得它的感受,這些感受我都融入到了片頭中」
其實張東升是性無能。結婚八年,一直沒有小孩。禿頭、腰不好。第一集出現的熊孩子,還把水射在張東升的褲襠。如此種種,都是暗示,不得不說《隱秘的角落》基本每一集都能挑出來一些暗喻鏡頭,結合情節來看很有趣,
第6集,朱朝陽和朱永平在吃糖水的時候,給了一碗糖水上扒著蒼蠅的鏡頭,表達了一種變質的父愛。父愛,表面上是甘甜的水。其實,已經落入蒼蠅,徹底變味了。
泳池裡兩人怎麼也抓不到手的畫面,似乎是暗示父子關係的若即若離。
變態的母愛,劇裡只要周春紅在家中出現,總會讓朱朝陽要「喝牛奶」這一鏡頭,不管牛奶燙不燙都要看著兒子喝完變態的母愛。朱媽媽控制欲極強,對兒子態度時而溫柔,時而粗暴。不容許兒子有半點相佐的意見。
在《隱秘的角落》第9集片尾的彩蛋裡,沒有畫面,只有聲音,張東升跟徐靜說,咱們要個孩子吧。徐靜說:行啊,你喜歡男孩還是女孩?張東升說喜歡女孩,最好是眼睛大大的,頭髮齊齊的那種,像洋娃娃似的。
這個描述和普普很像,所以他其實是很喜歡普普的,也對普普起了惻隱之心,他費盡心思又殺了一個人拿回來30萬,為了普普去救弟弟。
他帶普普去吃漢堡包,留意普普喜歡店裡的娃娃,說下次還要再帶她去吃,這句話並不是騙她的,只是他不得不除掉普普,所以普普哮喘發作的時候,張東升是真的想救普普,撥通了急救電話,但當對方問到地址的時候,他沉默了。雖然他沒有救下普普,但其實他是想救的。正片裡刪減了很多戲份,但是片方公開的花絮裡,張東升有一段吃漢堡的哭戲,非常有感染力,這其實就是普普的真實結局。第10集片頭開始講狐狸和三隻小雞的故事,對應張東升和三個孩子的故事。
但是故事的最後,在地上的三個頭骨裡,左右兩個是雞頭骨,中間是狐狸頭骨。狐狸本來想吃雞,卻被其中一隻雞反殺,暗示張東升即將被小孩反殺。
其實早在第八集的時候,書店的書架上,擺著一本書《三隻小雞》,書的封面是三塊頭骨,右邊兩個是雞頭骨,左邊的是狐狸頭骨。
《隱秘的角落》第11集片尾的彩蛋也很有意思,朱朝陽的爸爸朱永平在聽錄音的時候聽到了拉拉鏈的聲音,所以他知道兒子之所以和自己說那麼多感人肺腑的話,是因為看到了錄音筆,他看了看朱晶晶的遺照,刪掉了錄音,是為了保護兒子,打自己一巴掌,是覺得女兒既然死了,都要保護朱朝陽,不能給女兒一個清白,自己內疚。
另外隱蔽的角落裡歌曲算是劇情的延伸,每集都不一樣。導演辛爽在接受採訪也說:
「音樂是對整個故事的補充,所以我建議大家要聽片尾曲,它是戲劇的一部分。
比如說第二集片尾曲《猶豫》,實際已經講了朱永平最後的結局。
第三集片尾曲沒有歌詞,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歌名是什麼」
再次佐證,整部劇都是朱朝陽美化後的日記。
第1集:《小白船》小娟&山谷裡居民
第2集:《猶豫》木瑪
第3集:《Dancing With The Dead Lover》The Bad Molds
第4集:《DECENT》Anti-General
第5集:《因你之名》P.K.14
第6集:《人間地獄》Anti-General
第7集:《偷月亮的人》後海大鯊魚第8集:《GOOD NIGHT》Joyside
第9集:《死在旋轉公寓》發光曲線樂隊
第10集:《比一個年輕人小一點的鶴》丁可
第11集:《昔日,沒有光彩》丁可
第12集:《白船》秦昊
不過看完這部劇腦海應該對小白船記憶很深刻吧,
《小白船》是作於1924年的朝鮮童謠,又被翻譯做《半月》, 由尹克榮作詞作曲。
當時,他姐夫去世,姐姐悲痛異常,經 常在白天,孤寂地望向天空已出現的半月。
這也是為什麼,這首歌一直瀰漫著悲涼哀愁的氛圍。
裡面歌詞「飄啊飄啊,飄向西天」,真的適合當兒歌嗎?
第12集出現兩次的日曆,象徵兩個結尾。
第12集第一次出現日曆
第12集第二次出現日曆
第一個結局是朱朝陽相信的童話故事裡的Happy ending,老陳和嚴良說普普和弟弟配型成功,也就是最後一集出現的嚴良在船上對朱朝陽的忠告,還有老陳對嚴良說普普和欣欣配型成功的部分,都極可能是朱朝陽選擇「相信童話」自己臆想出來的內容。
另一次出現之後,是朱朝陽讀普普的信,告訴觀眾朱朝陽面對朱晶晶的墜樓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第3集朱晶晶墜樓,朱朝陽聽到普普的話
第12集朱朝陽回想朱晶晶墜樓時,他聽到普普的話
一個「要」字之差,兩個句子可是截然不同,
「她摔下去了」像是狀態的描述,
「她要摔下去了」更像是一種臨危式的勸誡。
而他到底壞到什麼程度,這就要取決觀眾怎麼理解細節了。
有網友願意把朱朝陽「一黑到底」,徹底讓朱朝陽這個人物黑化。
小孩子早已在大人世界裡學會虛情假意。
無知的,是我們成年人。
葉警官去調查的時候,同樣的位置的窗外掛著一片妹妹的衣角。
這似乎也證明了當時朱朝陽是有能力救下妹妹的。
朱晶晶墜亡之時,朱朝陽扮演的角色,到底是助推的兇手還是袖手旁觀的人?
劇中朱朝陽害怕普普和嚴良把秘密洩露給張東升,早就動了殺心。所以他才故意給了空複製卡,藉此激化張東升與普普嚴良之間的矛盾。非常完美的一次借刀殺人。畢竟,嚴良和普普的到來,從一個假期開始破壞了他整個人生,讓他的生活開始背負謊言和死亡帶來的憂慮
最後在船上對嚴良說的話
張東升在船上與嚴良相遇撕打,已經徹底自暴自棄的張東升沒必要再把嚴良留下活口。
第12集嚴良推門而入,從白光裡走過來,走進學校的禮堂,只有朱朝陽能看見他,別人都無動於衷,這個鏡頭出現表明是嚴良和朱朝陽的一種告別。
另一邊,普普的死也有跡可循,
在張東升家裡,普普哮喘病犯了,張東升打了急救後卻不想留下地址,基本就表明他徹底不想救這個孩子了,而普普就此昏厥了過去,後面的劇情開始普普徹底領盒飯沒露過臉,可以理解為已經掛了。
在故事細節中就可以開展很多聯想,
對細節捕捉量的多少,決定了在觀眾眼裡全劇結局到底什麼樣。
在故事裡,細節繪製了人物的全貌,人物左右了結局的走向。
比如剛才看到的「扮雞吃狐狸」圖。
人性的複雜,墜入深淵和邁入陽光,僅僅在一念之差。
即便是像靈魂永遠墜入深淵的張東升和朱朝陽,
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靈魂當中,仍然有善的一面,哪怕這僅有的善也被惡的欲望所掩蓋。
事實上,《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其中對人物的遭遇和性格都做了諸多「刪減」,也就是說,為了避免觀看不適,電視劇弱化了小說中「黑色童話」的部分,強化了張東升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的細化。 就比如:
一、在電視劇裡,朱晶晶是失足墜樓,而在小說裡,是朱朝陽親手把自己的妹妹推下樓,就像當初張東升把自己的嶽父嶽母推下懸崖一樣。
二、在電視劇裡,由於朱朝陽有關於視頻證據複製卡的謊言,讓張東升將朱朝陽的父親和朱朝陽一同關入冷庫中,後來朱朝陽的父親因為保護朱朝陽被張東升殺害。在小說裡,卻是朱朝陽聯合張東升把自己的父親和繼母給殺死了。
三、同樣的,前面小K也提到,為什麼孩子們不顧一切也要逃出福利院,他們的遭遇其實遠沒有電視劇裡那樣輕描淡寫。在小說裡,他們在的福利院就是人間地獄,他們都是殺人犯的孩子,被人唾棄,誣陷,憎恨。好不容易逃出來,他們只能流浪,通過偷東西來活命。可想而知他們心裡積攢了多少黑暗,又積壓了多少情緒。
而關於在福利院的遭遇,在小說裡是這麼描述的:
「耗子(朱朝陽對劇中嚴良的暱稱),你們為什麼要從孤兒院跑出來?」
「這個嘛,丁浩(劇中的嚴良)看了眼普普,道,那裡的人太壞了,實在待不下去了。」
「怎麼壞了?」
「前年的老阿姨退休了,換來了現在的院長,是個男人,一個死胖子。」
「普普冷哼一聲,補充道:還是個噁心的大色狼。」
「普普也才剛剛開始發育,對男女之事並沒多少害羞感,很直接地說,他把我帶到單獨的房間,脫了我衣服褲子,要摸我。……不光是我,他還強拉其他女生去,很多女生都被他摸過。」
丁浩有次想救普普,被院長關進小屋裡一天一夜,不給東西吃。
短短的一段話,就能看出小說的色調陰沉,筆觸狠辣。在小說的最後,張東升將三個孩子約出來吃飯慶祝,卻心狠手辣的在食物裡下毒,不料朱朝陽早已識破,卻沒有提醒自己的夥伴,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夥伴毒發,然後找機會反殺了張東升,令人唏噓不已。
通過大力度改編與原著小說互相關聯又各自獨立,進而為觀眾參與深度解析與二度創作提供了一個在欣賞比對中生發更多可能性的文本空間。而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二度創作的內容同樣成為IP改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拓展了作品的內涵深度,同樣也提升了作品的傳播力與生命力,成為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
忠於原作又拓展原作,用「隱性敘事」激活作品多樣解讀空間。
饒是這樣,《隱秘的角落》仍然被審查了七次。 尤其最後兩集,刪了很多鏡頭。
故事上朱朝陽和張東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同樣喜歡數學,對笛卡爾的故事充滿謎之興趣,他們也都溫和的對待他人施加的冷暴力,但心底卻洶湧澎湃。朱朝陽最後會像張東升一樣,在任何冷暴力的情境中,都能笑得出來嗎?
如果會,那麼那種笑讓人心酸,也讓人膽寒,因為觀眾知道那面具之後,積蓄的是不知何時會大爆發的壓抑情緒。
根據中國健康委的數據,2012年大陸地區抑鬱青少年比例已達20.3%,如今數據更是高升不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
其實,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惡存在於孤獨的、隱秘的內心角落,受著來自周邊世界的擠壓與傷害,並在野蠻生長中。
朱朝陽是個未成年人,犯罪屬於法外之地,他寫日記,也可以粉飾日記,童話可以大咧咧的敞在紙上,真相卻隱匿在隱秘的角落,陰暗而冰冷。原生家庭所帶來一系列悲劇的連鎖反應,讓人唏噓,也讓人不安。正視惡的源頭,是減少惡的第一步。
說到人性,記得託爾斯泰曾這樣描寫:「人就好比河流,所有河裡的水都一樣,可是每一條河裡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狹窄,有的地方寬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個人都具有各種各樣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時候表現出這樣一種本性,有的時候表現出那樣一種本性,有時變得面目全非,其實還是原來那個人。」
也許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人身處陽光之下,有人身在隱秘角落,有人負重前行,有人輕裝上陣,但不管生活待我們如何,我們終還要努力——即便變得面目全非,內心依然向陽,保持原來的那個自己。
最後沒看過得小夥伴,預告片奉上,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