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考古發現38座清代古墓出土文物460餘件

2021-01-09 新華社客戶端

考古出土的彩陶瓷碗。

新華社瀋陽7月24日電(記者趙洪南)精緻小巧的銀鎏金龍紋耳環,直徑不足1.5釐米,卻雕刻著活靈活現的龍頭;顫巍巍的鎏金銀花簪,簪頭搖曳著銀蓮花、銀荷葉、銀桃心……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在瀋陽發現清代墓葬38座,出土金、銀、銀鎏金、銅鎏金、琉璃等各類文物460餘件。

瀋陽水家村清代墓群位於瀋陽市渾南區東湖街道水家村東。為配合基本項目建設,今年6月,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瀋陽水家村清代墓群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770平方米。

考古出土的鎏金銀花簪。

發掘期間,歷經高溫烈日、暴雨洗禮,工作人員共清理墓葬38座,皆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葬具大多為木棺,個別墓葬有火葬罐。

考古出土的銀鎏金龍紋耳環。

負責此次考古項目的項目領隊付永平說:「我們在水家村墓群調查過程中發現了遼金時期、清代的遺物,通過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確定這裡是一處清代家族墓地。」

付永平介紹,水家村墓群的人骨保存情況普遍較差。其中一座單人墓內一個綠釉陶盆倒扣在泥土中,靜靜壓著墓主人的屍骸;雙棺合葬墓內隨葬品有金耳環、銅錢、銅衣扣等,應為一對夫妻。「這些細節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清代盛京城周圍家族墓地的分布規律和喪葬習俗。」

文物勘探現場。

「進入盛夏,一陣暴雨,墓穴就灌滿了。大太陽再一曬,那些金耳環、銀戒指以及各種各樣的陪葬品就散落在骨骸之間,鑲嵌在龜裂的泥殼之中。」付永平說,只有撥開塵封其上的泥土,拿回實驗室做分析,才知道具體是什麼文物。(圖片均由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相關焦點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而墓葬文化也是我國歷史中無數文化的一種,同時,如今的考古學家經常會通過出土的古墓來研究歷史進程。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
  • 重大考古發現!黃埔發現100多座先秦墓
    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墓葬!13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發掘現場,向媒體發布了黃埔沙嶺遺址考古的最新發現。一系列紮實的發現證明,距今4000年前後這裡就有先民居住生活!2017年8—12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工程範圍內的沙嶺遺址西區展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28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越人墓葬67座,出土文物100餘件套。
  • 重大考古發現!​黃埔發現100多座先秦墓
    13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發掘現場,向媒體發布了黃埔沙嶺遺址考古的最新發現。一系列紮實的發現證明,距今4000年前後這裡就有先民居住生活!2017年8—12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工程範圍內的沙嶺遺址西區展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28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越人墓葬67座,出土文物100餘件套。
  • 韓國古墓中發現星座圖!韓國又要申遺了
    最近,韓國文物部在韓國慶尚省哈曼的一座皇家陵墓中發現了1500年前的星座圖。慶生南路仙安縣境內,有莫依山古墓群,大小墓葬1000餘座,韓國輿論對星座圖興奮不已,在第13座石棺墓中發現。目前,當地政府正在推動申請世界遺產。
  • 河北農民發現遼代古墓,出土文物讓人震驚
    河北農民發現遼代古墓,出土文物讓人震驚 2020-06-20 0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九層妖塔」原型古墓新發現,跟你聊聊考古那些事兒
    近日,青海省「九層妖塔」原型古墓考古又有了新發現,讓不少網友大呼:「《鬼吹燈》誠不欺我!」在青海省都蘭縣的荒漠戈壁上,聚集著中國最大的吐蕃墓葬群。一千多年前,這裡曾是吐谷渾王國的繁華都城。這片戈壁下,埋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歷史。1982年,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後,考古學家又在其附近發現數百座古墓,這片古墓群被命名為「熱水墓群」。
  • 考古人員打開西漢古墓,掀開槨板那一刻,時間仿佛停滯了千年
    在荊州的周圍有著數量極多的楚國古墓,至今還有封土的就有幾十座之多,小型古墓更是不計其數。幾年前,在荊州郊外的一片空地中,工人們正在緊張的施工,由於大型機械的作業,一處土層發生了塌陷,很快這裡發現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當時活躍在荊州的盜墓團夥得到消息後,很快就趕到了此處,由於荊州古墓眾多,文保工作相當周密,但貪婪的盜墓者面對古墓的誘惑,還是決定鋌而走險。
  • 真·古墓派!廣州建汽車產業園挖出100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
    (原標題:真·古墓派!廣州建汽車產業園挖出100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 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州考古又雙叒叕有新發現!
  • 古墓出土「雙魚玉佩」,會再次發生神秘事件嗎?專家:沒那麼邪乎
    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青龍山水庫建設期間,工人無意間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專家卻說是僅次於皇陵的貴族墓;考古隊不僅發現了三千餘件珍貴文物,還找到了一塊千年前的「雙魚玉佩」。到1985年,內蒙古通遼奈曼旗青龍山鎮東北10公裡,斯布格圖村的山南坡上,當時正在建設青龍山水庫;為配合建設,考古隊先行勘探,偶然發現了一座沉睡地下近千年的「合葬」古墓。
  • 小布播報:河南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 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
    小布播報:河南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 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 2020-06-05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木壘考古意外發現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圖)
    亞心網記者 記者 馬永平 霍延磊 攝  亞心網訊(記者 馬永平 霍延磊)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對坐落在距木壘縣城約14公裡的照壁山鄉河壩沿子村六十餘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考古人員在墓葬中共挖掘出73件春秋戰國、漢、唐等朝代的文物,同時,還在該古墓群所在地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一處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將此地人類活動時間比史料記載推前了近千年。
  • 山東田野出現72座高大封土,全是漢代古墓,村民:我曾經下去過
    造型精美、規模宏大的帝王陵自然深受遊客的推崇,而那些隱藏在荒野中的古墓墳冢也有好奇者前去探訪。山東陵城歷史悠久,從秦始37年(公元210年),在本縣神頭鎮置厭次縣,距今已有近2000多年歷史。悠久的歷史,自然也留下深厚的人文歷史。在陵城神頭鎮的田野中,有著大大小小几十個封土堆,這些都是有著兩千年歷史的漢墓。歷經久遠,曾經的豪華大墓如今只剩下一個個高大封土堆。
  • 廣州考古發現多座先秦時期墓地
    原標題:廣州考古發現多座先秦時期墓地 記者14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廣州黃埔沙嶺遺址發現多座先秦時期越人墓地。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月至11月對位於廣州黃埔的沙嶺遺址東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
  • 6000多座古墓都窩在成都這個踏踏
    2020年3月,自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復工以來,一直埋頭苦幹鑽地刨土……考古成果一個接一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今兒上午對外宣布在成都10.34平方公裡的園區內(新川創新科技園),埋葬著超過6000座古墓。古墓時間軸從戰國到秦代,到兩漢六朝,再到唐宋時期,最後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
  • 真·古墓派!100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現身廣州黃埔沙嶺
    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州考古又雙叒叕有新發現!出土文物百餘件,隨葬品數量較少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王惠介紹,目前部分文物已搬至文保實驗室,待化學加工後再進行清理和修復。據統計,該考古發掘面積共約16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灰坑41處、柱洞86處;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墓葬37座、溝3條;宋代墓葬1座、溝2條;明清時期墓葬15座,出土文物百餘件。
  • 韓國古墓中發現星座圖 網友:看年代好像……
    韓國古墓發現的星座圖,左邊是人馬座,右邊為天蠍座。(「朝鮮TV」)星座圖,刻在安置死者的墓穴天花板上,共有125顆星星,可識別出人馬座和天蠍座。目前,韓國入選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20件,包括江陵端午祭、傳統民謠《阿里郎》和韓式摔跤等。(編譯/海外網 劉強)延伸閱讀古墓發掘出房產證 考古人員:人死之後在陰間用這個買地幾個月前,江西南昌市西湖區一處工地裡發現了古墓,最近幾天,記者從南昌市博物館了解到,這是一處古墓群,其中最早的一處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1934年,河南發現一古墓,揭開千古大秘密
    1934年,河南發現一古墓,揭開千古大秘密文|小望帶你看歷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龍嗎?1934年,河南發現一古墓,揭開千古大秘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廣州逛街,一不小心就是在古墓蹦迪
    最近,廣州又雙叒叕挖掘出60座新古墓 via 咩事 據悉,此次考古隊在越秀區橫枝崗附近再一次發掘出近60座漢至清代墓葬
  • 古墓挖出「二十八星宿」,改寫中國天文史,考古家:這是宇宙模型
    可以說,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早起源於商周時期,但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與二十八星宿的相關文物是發現於東周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說到曾侯乙墓,大家也非常的熟悉。這是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墓,是我國考古史上考古挖掘最重要的古墓之一,出土的文物多達2萬多件,是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之一。
  • 靖安古墓:一墓坑47具棺木
    元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靖安縣很快聯合組建了李洲坳考古隊,進入現場展開搶救性考古發掘。這時,考古人員得知,在墓葬東北面約500米處,有一個李家自然村,1979年,當地農民在修道路時發現3件有銘文的古代徐國青銅器,後被文博部門收藏。專家們據此猜想,李洲坳墓葬與東周后期消亡的古代徐國會不會存在某種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