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隊全名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是侵華日軍假借研究內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與飲水淨化為名,實則使用活體中國人、朝鮮人、聯軍戰俘進行生化武器與化學武器的效果實驗。1932年8月,日本在東京陸軍軍醫學校設立了細菌研究室,對外稱防疫研究室,負責人石井四郎,規模比較小,但卻是731食人魔窟起初的雛形。12月,陸軍撥款20餘萬日元,對這裡進行了擴建,防疫研究室改名為防疫研究所。石井四郎並不滿足於僅在日本本土研究細菌戰,於是他親自執筆撰寫報告,請求把他們調到滿洲,得到了批准。
1933年8月將防疫研究所遷往哈爾濱,同年在距哈爾濱市70公裡以外的五常背蔭河建立了人體實驗基地。由於背蔭河細菌實驗場經常發生越獄逃脫和彈藥庫爆炸事件,不利於加強保密性和隱蔽性和擴大細菌實驗基地的規模。1935年,石井四郎又選取哈爾濱平房區作為細菌實驗基地新址。1936年春,一項極為保密的巨大綜合性的工程開始動工,歷經兩年多才告完成。1938年6月30日劃定平房區為特別軍事區。從此,日本軍國主義違背國際公約,踐踏中國土地在中國土地上進行慘無人道滅絕人寰的活人凍傷實驗毒氣實驗,並發動了細菌戰。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解剖室復原場景,731部隊解剖實驗室主要用於對細菌感染者進行人體解剖觀察,同時也進行人體活殺解剖非常的殘忍。
這裡是人體野外實驗場景,野外實驗場主要有安達特別實驗室和城子溝實驗室。實驗者被綁到實驗場上專門埋入地裡的柱子上,然後通過特備飛機從上空投下20多枚帶有鼠疫跳蚤的炸彈,這些炸彈在距地100到200公尺的空中全部爆炸,於是裝到炸彈裡面的鼠疫,跳蚤就落到了地面上,從而傳染到受實驗者。
這是凍傷實驗,夏季把被實驗者趕到冷凍實驗室,冷凍後再用不同溫度的水進行解凍。冬季讓被實驗者赤裸身體或穿單衣到室外進行冷凍實驗,用來測試人在不同溫度下的抗寒程度。
眼前這個場景實驗者的雙手被冷凍,然後用木棍敲擊他的雙手,他的雙手就會直接碎掉,非常殘忍。
這是毒氣實驗,實驗者被推入密封的玻璃櫃裡,進行一度二度三度毒氣實驗,直至把他們毒死為止。
1939年6月,731部隊在諾門坎戰爭中首次使用了細菌武器。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敢死隊隊長帶領22名敢死隊隊員前往戰場前,向石井四郎遞交血書的場景。
這個場景是諾門坎細菌戰敢死隊隊長帶領敢死隊員秘密潛入哈拉哈河投撒細菌的場景。1940年至1942年,日軍在我國浙江、湖南及江西等地撒布過鼠疫和霍亂等病菌,造成了瘟疫大規模流行,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嚴重的危害了自然生態與人類生存的環境。1945年8月,731部隊敗逃之際炸毀了大部分建築,本部人員乘飛機或者專列逃回到日本,後來在東京審判中,由於美國的庇護,石井四郎等細菌戰犯免於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