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每一個家長都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望,但是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孩子智商不夠怎麼辦?
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競爭這麼激烈,若是孩子的智商不夠,那在社會上可能會吃大虧,不過孩子的智商夠不夠其實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特徵來判斷。
李玟瑾教授,是專門研究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專家,經常在節目中向大家分享自己對育兒的看法和經驗。作為國內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玟瑾教授的觀點還是存在一定參考性和權威的,她提出看法和理解,對很多父母都有著大幫助。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專門提到了孩子智商的問題,並表示: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聰明的孩子一般都會有這3個特徵
特徵一:愛做惡作劇
德國漢堡一位非常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託馬斯卡爾博士,經過調查發現:那些愛做惡作劇的孩子更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他們在日後取得成功的概率會比那些乖巧聽話的孩子大。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愛做惡作劇這件事情,可是很少抱有積極態度的。他們總認為孩子如果喜歡做惡作劇是不尊重人的表現,也是不懂事的表現。所以一旦他們發現自家的孩子做惡作劇,肯定會先責備孩子,然後再對孩子進行教育。
託馬斯卡爾博士指出:惡作劇並不是孩子天生就會的。如果孩子想要設計出一個比較新奇的惡作劇,那麼他們肯定要先動腦筋,而且動腦的程度也非常的高,這非常有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
而創造力和想像力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懂事,但是卻不知道在這懂事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會過早的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孩子不敢有獨立的思考,也不敢做一些超越規矩的事情。
特徵二:問題非常多
有的小寶寶剛剛學會說話,就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天天跟在媽媽後邊問好多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其實特別聰明,因為他問完一個問題,媽媽回答完之後,他很快又會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因為他有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還有的孩子家長說一句,他會接一句,有時還可能會反駁大人的意見,而且說的還特別有道理。這樣的寶寶想法特別多,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這樣的寶寶思維也更跳躍和連貫,每次思考問題都特別深入,而且能串聯起來,想像力也更好一些。
特徵三:喜歡拆東西、探索自然
家裡有個淘氣的熊孩子,無論玩具還是家庭用品,只要寶寶伸手能觸摸到的,他都會趁大人不注意去拆零散了,沒有一件是完整的。這說明孩子喜歡探索思考,他的好奇心非常強,在拆玩具等東西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同樣也需要用腦,這個時候孩子手腦並用,一定是特別聰明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說,每當卡爾玩搭房子的遊戲時,爸爸都會幫助他。並且對搭建的東西給予充分的想像,會告訴他如何順利的進行。這樣能夠開發了孩子對形象的思維能力。還有很多孩子都特別喜歡捏泥巴玩,他們在玩泥巴的過程中,堆出來自己想要的形狀,這也是孩子用比較原始的玩具來表現自己的創造力,但很多父母怕孩子的衣服弄髒,不願意讓孩子玩泥巴,可是這阻止了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教育專家指出,與其阻撓孩子玩泥巴,不如創造條件和孩子一起來玩。只要告訴孩子不要把髒手放進嘴裡,玩完以後把手洗乾淨就可以了,這也是他們表現自己個性和創造力的好機會。所以說,別小看動手能力強的寶寶,這樣的孩子都特別的聰明。
我是璐璐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