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華潤萬家曾於2012年與Tesco樂購合作,並成立合資公司,隨後,華潤萬家對樂購中國業務進行了收購,樂購的所有中國門店統一更名為華潤萬家,但由於樂購的業務虧損,拖累了華潤萬家業績,華潤方已著手關閉國內部分運營不佳的樂購門店。
早在2012年8月份,就有傳言稱華潤萬家與收購Tesco樂購出售的中國區業務,而華潤萬家方面則態度曖昧,不予置評。該傳言是自樂購日本50%的股權給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永旺集團,準備退出日本市場後傳起的。樂購方面雖然沒有挑明,但面對沃爾瑪、家樂福等勁敵,已基本不可能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定地方。
而華潤萬家實現與全球第三大零售商樂購攜手是在2013年8月12日,華潤和樂購英國總部同時發布合作公告,並利用各自的零售資源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整合了雙方的業務,目標是包括華潤旗下華潤萬家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2986家門店,以及樂購在中國的131家門店和購物中心。
2014年5月,華潤萬家才正式收購樂購,華潤方面希望在2年內完成對樂購中國區130多家門店的整合,樂購中國區130多家門店將統一更名為「華潤萬家」,「樂購」這個幾經易手的超市品牌終不復存在。
2014年年初,華潤創業公司財務長黎汝雄在香港召開的業績會上表示,和Tesco樂購的合作,不只是為了它的100多個大賣場,而是看重它們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能力,包括物流能力、自有品牌、電腦系統、還有它的電子商貿。但是什麼時候可以令樂購扭虧為盈則難以預計,也不願多做預測。
華潤萬家2013年財報顯示,整個2013年的營業額為951.74億港元,較2012年835.06億港元,增加14.0%。股東應佔溢利為10億港元,較2012年減少65.2%。
最新的2014年三季度報顯示,三季度公司營業額上升17.17%至475.51億港元,但期內虧損7100萬港元,去年同期綜合溢利為9.2億港元。期內零售業務營業額為295.82億港元,同比增加23.7%;虧損7.02億港元,去年同期盈利8400萬港元,同比減少935.7%。華潤創業預計,零售業務將繼續受到影響,在中短期內,集團的整體盈利或有重大下降。
華潤萬家的東家華潤創業指出,三季度零售業務的巨虧主要是受2014年5月28日與Tesco樂購成立的合資公司初期階段的預期財務影響。
樂購起初是由臺灣頂新集團所創辦,2004年作為英國第一大零售商的Tesco收購樂購50%股權,2006年英國Tesco又斥資3.5億美元收購樂購40%股權,佔據絕對控股地位。2014年5月被華潤正式收購後,樂購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已不被看好。不僅樂購中國的130多家門店統一更名為華潤萬家,還被華潤萬家指拖累業績。
2014年10月23日,Tesco樂購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司2014年上半年銷售額下降4.6%,營業利潤下跌41%至9.37億英鎊,營收下降4.5%。稅前利潤比同期減少了超過90%,每股收益從10.17便士跌至0.07便士,跌幅高達99.3%。業績報告公布之後,Tesco樂購股價重挫5%。更有意思的是,在華潤萬家收購樂購中國門店的交易接近尾聲,爆出樂購公司的假帳門事件,壓力之下,公司CEO彼得·戴爾斯承認有2.5億英鎊的利潤虛報,即實際盈利只有8.5億英鎊。
2014年10月底,Tesco樂購公司英國總部正考慮分拆其亞洲業務,並成立一個獨立公司進行單獨運營,以此籌集10億英鎊來緩解目前所面臨的財務危機,但就現有狀況看仍難挽回這場危機。
華潤創業執行長洪傑首次回應了關於華潤萬家與Tesco樂購的種種問題,稱「融合時間不會長達五六年。」他還表示,目前樂購關店的範圍主要集中在山東。已著手關閉國內部分運營不佳的樂購門店,今後,華潤萬家和樂購兩家企業還有後臺等多方面的合併與對接,華潤系將開展O2O與自有品牌建設。目前已有600-700種樂購的單品進入了華潤萬家的門店銷售。除了整合樂購外,華潤萬家未來還有電商發展計劃。2014年底已經成立了一個獨立的電商團隊,以垂直模式運作,預計2015年1到2月就可以正式推出。
華潤萬家對外宣布,從2014年7月起開始首次嘗試「生鮮合伙人」制度,希望通過與生鮮員工做合伙人的方式,來提升商場員工的積極性與績效表現,並與員工分享超額業績所帶來的經濟回報。項目出臺後,只要生鮮部門團隊所有員工能在共同努力下超額完成公司預算指標,超過去年或同期業績,部門內所有員工就可以參與超額毛利的成果分享。
在這個過程中,生鮮員工的積極性和競爭力自然而然獲得提升,並且會養成自己做老闆、做好自己生意的良性思維,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獎勵績優」的原則,在實現公司業績目標達成的同時,提升員工個人收入,增加生鮮員工薪酬競爭力,保留生鮮關鍵技術人員,以應對電商挑戰。
華潤萬家對樂購的「整合」複雜程度已遠遠超過單一的實體門店的擴張,面對一家央企對一家外企的中國零售行業前所未有的整合,其過程沒有前案可循。而眼下的網際網路大潮,又將華潤萬家推入了網絡化、數據化的轉型融合大潮,龐大的線下業務如何轉型迎接新時代,對於華潤萬家而言又是另一個大課題。
華潤萬家CEO洪傑表示,樂購不是要「關店」而是在進行優化調整,華潤對樂購的「融合」是分步驟的,目前節奏都在掌握之中。
另外,在擁抱電商上,華潤萬家的步伐可謂遲緩,但並不是沒有嘗試,而是遭遇挫折後一直未曾找到新出路。華潤萬家CEO洪傑稱,華潤萬家將於2015年重啟電商業務,最快在2015年1月至2月全新的電商團隊有望開始上線測試,但他拒絕透露電商的具體模式,同時也坦承,華潤萬家做電商最大的挑戰在內部,畢竟實體零售階段與電商的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包括其自身在內也要轉變理念。
華潤萬家與樂購的門店合併後,還拋出一個關於電商的計劃,而這一計劃的具體名稱於2014年12月才開始首次披露,據了解,華潤萬家新的電商為e萬家,與官網域名統一(crv.com.cn),而LOGO也正在設計優化中,計劃在2015年2月份以後正式上線。此外,Tesco的電商業務部分也將於華潤合併,統一為e萬家。
華潤萬家的絕大多數新開門店都位於二三線城市,而在加速新開的門店也難逃關店潮。事實上,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中國零售業處於低迷狀態,一方面是人工、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業競爭激烈,一方面是電商「生猛」衝擊傳統渠道。 即便是實力不菲的國內零售龍頭華潤萬家,今年也沒逃過淨利潤下滑的命運。
告別大規模擴張的青澀年華,一步步在下沉渠道、埋伏二三線城市將是其下一步戰略布局。 華潤萬家的負責人表示,開店策略也在調整,華潤萬家目前的戰略方式是在關閉門店的同時繼續開店,但縮減開店數量,以達到瘦身的最佳效果。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run@ebru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