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春節的臨近,位於即墨古城南順城街109號的金麥穗花餑餑店,愈發忙碌起來。近日,記者走進即墨古城金麥穗花餑餑店,一覽花餑餑製作流程,伴隨著層層蒸汽,香噴噴、熱騰騰的花樣饅頭從蒸箱端出,饅頭的香氣也撲鼻而來,年味兒好似更濃了。
果蔬汁和面,蒸出花樣餑餑
早上8點半,金麥穗花餑餑的老闆韓彥和對象劉峰準時到店,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您需要什麼花樣的饅頭可以看下我們的微店或者我的朋友圈,裡面都是實物拍攝,現在也有新年套盒,花樣齊全,您根據自己需求下單就可以了。」一大早,韓彥就接到了來自北京顧客打來的電話,說是要預訂孩子百歲的花樣饅頭,從諮詢、挑選花樣、下單預訂不到15分鐘。
「她選的這組花餑餑大概有18斤左右,分量比較足,花樣也多。」韓彥說。而此時劉峰正忙著在廚房準備原料,打算和面。倒入純奶,打入雞蛋,再將紅曲米研磨成粉加入其中,緊接著倒入麵粉和適量白砂糖,劉峰開始用力和面,不一會,原本雪白的麵團漸漸變成紅色,劉峰將成團的麵團放入和面機,並時不時用手感觸和面的程度。
「這樣做是為了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麵團的柔軟度,麵團是不是光滑、細膩,用手一試便知。」劉峰告訴記者,「和面沒有固定的時間,得根據麵團的大小和程度來進行,得憑著『經驗』來。」
「今天要做福袋,需要紅色和黃色的麵團,我們的麵團都是用蔬菜榨汁調色,沒有任何添加劑,像我剛才用的紅曲米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非常適宜老人和貧血人群食用,而我們的黃色麵團是用南瓜汁調製而成的。」劉峰將和好的紅色麵團放入壓面機,反覆壓制,直至變得細膩光滑,他將和好的麵團放到案板用保鮮膜包好,防止裂開。隨後,劉峰開始準備黃色麵團,但這一次,他沒有將麵團放入和面機而是直接放進了壓面機,「10斤以上的面用和面機和,10斤以下的都是我用手和好直接放入壓面機就行。」劉峰告訴記者。
希望把傳統花餑餑傳承下去
經過了一個小時的準備工作,韓彥開始製作福袋,先將麵團等分稱重,保證每個做出來的福袋大小一樣,然後,取等分小麵團的其中一塊擀皮,將剩下的麵團包入皮中,根據顧客需求加入豆沙,包緊,用手捏成福袋狀,系上黃色的帶子。
隨後,韓彥用模具統一制好的「福」字用水粘在福袋的肚子上,一個萌態可掬,喜氣洋洋的福袋就被製作出來了。「有時根據顧客需求在福袋裡面加入大黃米、糯米和紅糖,寓意包金包銀包鴻運,福氣滿滿。」
「這是個有幸福感的工作,每當看著一個個花餑餑從自己的手中製作出來,我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韓彥說,「小的時候我就願意做這些手工的東西,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製作豆面燈和各種造型的花餑餑,我就願意去看去學著做,長大以後就覺得為什麼不可以把傳統的饅頭做得漂亮一點、時尚一點呢,然後就萌發了這個想法,去學做了花餑餑的製作理論和相關配方,慢慢也研發出了很多造型各異的花餑餑。現在,只希望把這種傳統的花餑餑傳承下去。」
不只講究形,顏色搭配很重要
「現在我也帶出了不少徒弟,很多來自青島、萊西、天津、黃島的年輕人專門到我這來學習製作,,一般半個月左右就可以熟悉製作手法和理論了。」韓彥說,「做花餑餑不能只講究形,顏色搭配也至關重要,顏色搭配好了才能好看,讓人一看就有食慾,想吃。」
「我們現在每天都挺忙的,銷量非常可觀,春節將至,訂花餑餑新年禮盒的顧客越來越多了,根據饅頭的大小和工藝,售價不同,一般七八斤的饅頭在200元左右,工藝複雜、耗時較長的價格會偏高一些,在不同的節日我們會製作出不同的花餑餑。」韓彥告訴記者,「今年是牛年,我們特別推出了一款福牛花餑餑,銷量非常好,深受顧客的喜歡,福牛的肚子裡還裝有元寶,寓意牛年大吉,『牛』轉乾坤。」
據了解,金麥穗花餑餑主要從事膠東花餑餑的設計製作,「我們秉承農家傳統工藝,採用天然原料,蔬菜榨汁調色,手工製作,無任何添加劑。」韓彥說,在膠東地區,花餑餑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家的花餑餑不僅在即墨當地非常受歡迎,而且還銷往北京、上海等地,深得廣大客戶的喜愛。」
作者 | 孫靜
原標題:《【年味兒】蒸蒸日上,即墨花餑餑蒸出濃濃年味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