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寶寶說要把爸媽「煮一煮」然後吃掉寶寶會不會心理有問題?

2021-01-11 人要暗戀卑微

莫緊張,就您描述的情況來說,孩子的問題不大,有問題的反而是成人。童言無忌?童言有據。我們常說童言無忌,但其實從心理學來判斷的話,是「童言有據」,即孩子所表達的觀點,是根據他們的認知來的。之所以被我們認為「無忌」,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奶聲奶氣,以及所發表的觀點的不成熟、不合常理。孩子說要煮掉媽媽來吃,那麼孩子是基於什麼有這個想法的,這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臨時起意:孩子突發奇想地有這麼一個想法,口直心快就說了出來,但實際上他可能連「煮」是怎麼樣的一回事都不清楚,對「煮來吃」的認知只是一時興起的天方夜譚。

憤怒:孩子生氣的時候,發洩憤怒所說出這樣的話,那麼他對煮來吃的認知是:憤怒是可以煮掉的,吃掉的,只要這樣做,憤怒就會消失;喜歡:當孩子情緒積極地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他對此的認知是如果喜歡一個人、一件事物,煮來吃就是很好的示愛方式。這一點和孩子打人有異曲同工的意思,一些父母打完孩子後告訴孩子「打你是為你好,打你是愛你」,那麼孩子自然會對「打是親,罵是愛」深信不疑。而無論上述哪一種,其實本質問題是孩子對「煮來吃」的認知問題,要改變他的認知,就需要給他真正去認知這件事情、獲得體會。(當然不是讓你給她煮來吃= =1.)首先,我們需要找到孩子對煮來吃的認知是怎麼樣的(從上述三種可能性入手),她又是從哪裡獲得這份認知的。

其次,我們應該據此告訴她,這樣做的後果以及我們的感受。最後,告訴她還可以怎麼樣來表達(憤怒、喜歡)。舉個例子,孩子是因為喜歡媽媽而想到這種方式,通過溝通,我們了解到她是通過某動漫的某個片段建立了「煮來吃」是示愛方式,因為她認為要和媽媽融為一體永不分離,那麼她能想到的方式就是把媽媽裝進肚子裡。而我們需要據此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被吃掉的是食物,食物是會被消化和排洩出來的(充分利用繪本,同時也增加孩子的知識面),而不是融合,以及如果被她吃掉,媽媽會覺得很難過。最後,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如果她喜歡媽媽,那麼她可以親親媽媽,可以擁抱媽媽,還可以幫媽媽揉揉背,講講故事,和媽媽一起學習建立共同興趣等等。

(根據親子性別來,例如女寶之於爸爸則不能過度提倡親親)提示一點:在陪伴孩子做一些主觀陪伴的時候,要多給孩子做認知的引導,例如陪孩子讀關於細菌的繪本,難保孩子會突發奇想地有想吃細菌的想法並付諸實踐。父母的問題,過度緊張孩子的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形成一驚一乍那就是不健康的行為了。此時期的孩子,怎麼樣才能培養得心理健康呢?分三點來說。第一點:夫妻關係的穩定其實最重要的,是你們的夫妻關係,因為夫妻關係的穩定,孩子才有穩定的成長條件。而在你們夫妻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通過觀察你們的相處模式,學習和異性相處,學習和同性相處,學習怎麼樣表達愛……(所以孩子說「煮來吃」,同樣可以回憶一下是否在夫妻相處的時候有開過類似玩笑等等)第二點:擺脫戀母情結其次,孩子現在兩歲半,男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進入一個戀母/戀父情結,他們會認為自己才是異性父母的最佳伴侶,並展現出對異性父母異常的黏糊。

此時,媽媽要適當和孩子保持距離,尤其是不能和孩子建立起過度親密的關係,而爸爸則更應該多陪伴孩子一些,讓他從父親身上多汲取「陽剛之氣」。更為重要的是,媽媽要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同時我們都很愛你,你無須和爸爸搶媽媽,你是個孩子,只需要安心成長就可以了。」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心理上斷乳,脫離嬰兒期並形成獨立自我。第三點:獨立自我的形成處於2~3歲的孩子,其會進入一個鏡面效應,即他會通過內化此時期母親的形象來形成「自我」。此時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媽媽此時在孩子面前表現為一驚一乍地、暴躁、不安、焦慮,那麼孩子同樣會內化這份一驚一乍成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也就是過分敏感。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展現一個積極樂觀的母親形象,孩子會在內化這個形象的時候,同時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因為性格是用來平衡與周邊環境關係的心理防禦武器,他看到媽媽一驚一乍,會認為媽媽感到危險,也就認為這個世界很危險;他看到媽媽總是積極樂觀、幸福快樂的,他同樣也會體會到媽媽的快樂幸福,並認為這個世界很美好。希望這份回答,能給題主帶來一些幫助。文筆有限,寫得不好的還請見諒。

相關焦點

  • 有聯想能力,會反覆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的兩歲半寶寶如何教育?
    一、兩歲半寶寶身體發育概述兩歲半(30個月的月齡)的寶寶的身高可在90.3-91.7釐米之間,體重在12.55-13.13公斤之間,寶寶現在已經出齊20顆牙齒。如果寶寶的體重高於標準的20%,是體重過重,有可能是肥胖。低於標準體重的20%是體重過輕,有可能是營養不良。
  • 寶寶快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看看下面這些問題你有沒有忽視
    朋友文靜的寶寶兩歲多了,基本上還是只會說:「爸爸媽媽」,看小區裡其他同齡孩子能說一些簡單句子,跟父母進行交流,文靜和老公可著急了,去醫院檢查,孩子生理方面都是正常的。那麼問題在哪裡呢?語言發育時間表當然寶寶說話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寶1歲就能開口說話了,有的可能會晚一些,1歲半左右才開口。只要排除排除生理和病理的可能,教養方式正確,我們就不必過於擔心和焦慮。在寶寶說話這件事上,有三大誤區,家長一定要注意。一、說話是本能,完全放任不管。「孩子大了,自然就會了」,在養娃路上,很多家長被這句老話坑了,在寶寶語言啟蒙上更是。
  • 孩子兩歲半要不要提前上幼兒園?看完這4個問題,相信你會改主意
    許多寶媽生寶寶之後,為了能親自帶寶寶,都會選擇放棄工作,在家當全職媽媽。當寶寶長到兩歲半時,寶媽為了能儘快回到工作中,會提前將寶寶送進幼兒園。對她們來說,寶寶提前上幼兒園,不僅能減輕她帶孩子的負擔,還能讓寶寶更早接觸益智教育,好處非常多。但是讓寶寶提前上幼兒園真的好嗎?
  • 寶寶兩歲半,很害羞不肯開口學說話
    黃老師,您好,我女兒現在兩周歲半了,但她還不是很會講話。她能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兩個相同字組成的詞,但要不是兩個不同字連在一起,她就不會說了,平時,我們也教她說話,她好象很害羞,不肯開口跟著學,您看,這孩子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有什麼辦法促使她學說話沒有?謝謝!黃繹霖老師回答:你好!你好!
  • 一張嬰兒發育時間表,對照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可謂「一天一個樣」: 哇,寶寶會對我笑了!哇,寶寶能自己坐了!哇,寶寶會叫媽媽了!…… 每個變化都讓我們欣喜不已。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也讓我們陷入各種焦慮:「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爬了,咱家孩子都不愛動彈?」
  • 如何為1歲半到2歲的寶寶做輔食?
    一直都是我們每天都會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在寶寶的餵養過程中,小寶寶的成長,飲食是非常關鍵一環,自從寶寶已經可以吃輔食的時候,媽媽們都要不斷地給寶寶安排各種各樣的輔食搭配。寶寶吃得好,身體才能長得好。,並且,寶寶的日常活動量增加,在飲食上就更需要注意營養的攝取,那麼,媽媽們又要如何為1歲半到2歲的寶寶做輔食?
  • 寶寶長得胖=養得好?小心寶寶生命有危險!
    最近有寶媽留言說現在都不敢出去「遛娃」了,就怕被比下去!這是什麼情況?最近有什麼寶寶比賽嗎?原來,「遛娃」時寶媽們最常做的事就是——看看誰家的娃養得好,要怎麼比呢?似乎誰家的娃更肉乎一些就養的更好一些,寶媽也更驕傲一些,而那些個頭沒那麼大、看著也沒那麼肉的寶寶家長紛紛「躺槍」——一定是寶媽照顧得不好、媽媽奶水不養人。而老人們更是如此!看到寶貝孫子(女)瘦了,就會用責怪的語氣問:你怎麼這麼不會養孩子?每次看到別人的大胖寶寶都會稱讚「養得真好」,甚至還會向人家取經:「你們都給孩子吃什麼呀?我家的怎麼就這麼瘦?」
  • 從19年的「豬寶寶」們看爸媽給孩子取名有多隨意 對不起隔著屏幕我...
    從 19年的「豬寶寶」們看爸媽給孩子取名有多隨意 對不起隔著屏幕我笑出了聲時間:2019-02-11 15: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從 19年的 豬寶寶 們看爸媽給孩子取名有多隨意 對不起隔著屏幕我笑出了聲 爸媽給孩子取名有多隨意?
  • 寶寶兩歲仍舊不會說話,多數和語言環境有關,三種情況寶媽需注意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 寶寶的成長都是有一定的規律,但有時候也會因為外界因素發生變化,當寶媽發現寶寶成長有一些小特別,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多用心,就比如出現下面這種情況。
  • 寶寶兩歲半上幼兒園好,還是三歲上好?寶媽的回答很在理
    小雨著急回去上班,想讓兩歲半的女兒上幼兒園,但是老公卻堅持女兒太小不能上幼兒園,要等到女兒過了三歲才可以,否則女兒很容易受欺負,而且還很容易生病。就因為這個事情,小雨和老公差點兒就離婚了。小雨對我和鄰居寶媽哭訴,對於還沒有孩子的我而言,這個事情我確實不懂,但是旁邊的這位鄰居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了,而且大寶已經上小學了,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這位寶媽是最有資格給意見的。
  • 兩歲多的寶寶,到底能不能看電視呢?很多媽媽不知道,早知早好
    一出生寶寶就會面對著來自電視節目的吸引的,很多父母家長們就會擔心起來的。到底是順著寶寶的意願讓他適當地看看電視好呢?還是就是看電視對寶寶百害無一利的堅決制止的?那好,我們現在就來聊聊關於寶寶看電視的事來。一、寶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1、通常都是建議按著寶寶發展的自然規律來指導、引導寶寶去做適當與自己年齡段的事情。
  • 一歲半女寶寶身高82cm,體重8.2 kg,寶寶算太矮小嗎?該怎麼辦?
    正如一位網友留言的那樣:一歲半女寶寶身高82cm,體重8.2kg,寶寶算太矮小嗎?該怎麼辦?一歲半也就是18個月,而這位網友家的寶寶是個女寶寶,18個月女寶寶正常身高在77.9—84公分之間,18個月的女寶寶體重應該在9.7—12公斤屬正常。  而她家的女寶寶身高82公分其實是正常的,所以不必擔憂。我們再來看看寶寶的體重,她家寶寶體重為8.2公斤是偏輕了大約3—5斤的樣子,那該怎麼辦呢?
  • 弟弟女友怕辣 吼奶奶「要說幾次」哥忍多年:她連衛生紙都搬回家
    (圖/)「隱忍多年,不吐不快!」一名男網友昨晚po文抱怨,老弟有個公主病女友,除了看到長輩不會打招呼外,還不斷搜刮家中的日用品或食物,身為主人的他被迫東藏西藏;更氣的是,因為全家都吃辣,唯獨女生不吃,弟弟竟為此大聲斥責掌廚的奶奶,甚至要求大家配合她。
  • 兩歲半寶寶不喝奶怎麼辦?專家:超過這個年齡就該「斷奶」了
    兩歲半寶寶不喝奶怎麼辦? 茜茜家的寶寶2歲零6個月了,最近寶寶突然特別抗拒喝奶,這可讓寶媽急壞了,換了好幾個奶粉的牌子,孩子依舊「厭奶」。 為此,她專門問了一個有經驗的同事,這位同事是一個二胎媽媽,她告訴茜茜有的寶寶確實會「厭奶」,如果寶寶只有
  •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不會爬,正常嗎?
    我家寶寶 7 個月了,總是愛往後爬,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家寶寶 10 個月才會爬,正常嗎?7~9 個月,看著別人家的寶寶能爬得很利索,甚至會站會走,自家寶寶總是慢了半拍,不禁擔心,我家寶寶正常嗎?簡單的爬行動作,大有門道7 個月齡的寶寶,就會開始嘗試「爬行」了。
  • 化解2歲半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
    化解2歲半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2009-11-18 10:23作者:佚名來源:出處:搖籃網錄入:liuchanjuan   收藏本文導讀:我的寶寶現在兩歲半了,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找我,並說:「媽媽不要上班  問:我的寶寶現在兩歲半了,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找我,並說:「媽媽不要上班,在家裡陪寶寶玩。」如果醒來後看不到我,他就從床鋪上跳下來,衣服也不穿,撕心裂肺地哭,道理講了不少也不管用。
  • 寶寶兩歲前有這5個表現,說明寶寶智商高,寶媽們要重視
    如果寶寶在兩歲之前有以下五個表現的話,那就證明寶寶可能是高智商寶寶,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了。喜歡刨根問底有些寶媽可能會發現,自家寶寶遇到每個問題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而孩子不停的問,家長就要不停的解釋,很多家長在這時候可能都會有些厭煩,但其實寶寶有這種表現說明寶寶智商可能比較高,因為寶寶對任何事情都非常有興趣,所以才會刨根問底,這是寶寶的一種求知慾,所以寶媽們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不停的問而厭煩,否則可能會扼殺掉寶寶的求知慾!
  • 煮月亮-中新網
    他累了,對我說:「順哥,能不能把月亮再放回水裡。」我看著他累了,就說,不行,還是放在一個盆子裡比較好。  在菜園的河邊,我們找到了一個搪瓷盆子,高興地讓軍停把月亮放到盆子裡。他把雙手放到盆子裡一會兒,那水就平靜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裡了。  接下來呢?煮月亮吧,我忽然有了一個好主意。我想,會不會在煮月亮的時候有意外的收穫,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姐姐給煮下來呢。
  • 2歲寶寶不會說話,寶媽擔心出問題,醫生給的建議卻是多「溝通」
    2歲健康寶寶不會說話,究竟為何小李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現在已經快兩歲了,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女寶寶,最近小李有些憂心,別人家的寶寶2歲已經可以說話了,可自己家的寶寶只會「咿咿呀呀」。看著寶寶的可愛模樣,小李真擔心寶寶有什麼「毛病」,於是小李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醫生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寶寶身體非常健康,並沒有什麼問題。
  • 2歲寶寶離不開尿不溼,如廁訓練,讓媽媽不為寶寶大小便煩惱
    看著眼前還穿著尿不溼的大寶,佳佳忍不住嘆氣: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已經試過幾次給娃戒尿不溼,都失敗了,到時候不能讓娃帶著尿不溼上學吧?相信很多媽媽都會遇到跟佳佳同樣的問題,讓寶寶戒掉尿不溼,你最需要的是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什麼是如廁訓練?如廁訓練,簡單點說就是教寶寶在廁所大小便。如廁訓練就是讓寶寶自己覺得有排便感覺的時候,能夠憋住便意,然後到廁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