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正坐在飛機上,突然發現四周的乘客都在不停的咳嗽,而且就像傳染一樣人數不斷增多,病情愈演愈烈,甚至還不斷有人稱自己發燒、頭痛···對此,你會聯想到什麼?這就是標準的喪屍片開局啊。
然而這種情景昨晚上卻在現實中發生了,一架從杜拜起飛的航班在紐約甘迺迪機場被緊急隔離,這架飛機屬於阿聯航空公司,上面搭乘了521名乘客。隔離現場除警察外,緊急集結的還有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工作人員,至少5名醫生,7輛救護車。原因是有消息稱機上的一些乘客可能患病,具體病症種類不明,同時疑似傳染給了更多乘客,而患病人數最初被傳為恐怖的100人。
(素材來源自Larry Coben)
想像一下,上百人在一架飛機上同時發燒、咳嗽,甚至有乘客描述「感覺他們的胃部都要吐出來了」。如果你是唯一的那個正常人,估計就能親身感受到末世片中男一號的心理壓力。
(影片Train to Busan)
據說乘客Srinivasa Rao就深有體會。他表示大多數人在飛機起飛前就已經生病了,這些乘客不停的咳,同時機上沒有配備任何口罩等防病裝備。「乘務人員也無可奈何,因為他們也病了」。持有相同看法的還有Hadi,他看到不少乘客不僅咳的嚴重,同時還在餐巾紙中吐痰,貌似病情嚴重。
(素材來源自Erin Sykes)
而事實上這份「早期數據」有些誇大了,確實有不少乘客在生病乘客影響下表示不舒服,但數量並沒有這麼誇張。紐約衛生部表示目前檢測出19人患病,10位病人已經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同時病情穩定。阿聯航空公司今天2點發布了一份聲明,確認了10人前往醫院就醫這一點,其中3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另有9位患者在飛機附近進行了就地檢查後離開,其餘乘客經過當地醫療機構的嚴格檢查後已獲準離開和辦理入關手續,「危機」暫時解除。
目前醫院方也已經採集了疾病的相關樣本,專家推測有可能是流感或者是食物中毒。另外就目前情況推測,流感的機率更大,這趟航班曾在麥加停留,而那裡正在爆發這類疾病。同時正常乘客要與生病乘客相處長達10個小時以上,而密閉空間中傳播疾病的機率也會更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確切的病因尚未得到證實。飛機中的另一位乘客Erin Sykes對這次旅行表示心有餘悸,他認為如果有人真的攜帶病毒,那麼所有人都將被感染。而不少網友也被該消息嚇的不輕,因為這個劇本實在太過眼熟。
(美劇《血族》)
所以問題來了,如果真的存在某種病毒能夠導致人類病變成某種喪屍類生物,我們的科學家能夠提前發現麼?其實科學家們也很好奇這個問題,雖然電影是科幻的,但這類腦洞對於研究流行性疾病的預防策略很有幫助,例如幫助專家們思考疾病如何傳播、疾病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
首先要用科學視角明確「喪屍」的概念,其實這是一場喪屍病毒的繁衍戰爭。Zombie的種說法起源於16世紀和17世紀的海地巫毒教文化,傳說中他們可以讓屍體成為奴隸。而影視劇中常見的形象是易怒、思維單一、咬人。
但從科學的角度看,死去的人並不會復活,但人類也確實有可能會做出類似「喪屍」的行為,原因是人的大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BuzzFeedBlue在2014年根據一些病例與對大腦功能分析,總結出了人類是如何向「喪屍」轉化的。在他們的講解中,杏仁核、前額皮質受損都會導致情緒失控、表現暴躁,或者做出一些看似「毫無感情」可言的行為。
頂葉部分的損傷可額能會導致身體部分缺乏知覺,不懼刀槍。
另外一些化學物質也會造成大腦損傷,例如最近臭名昭著的「殭屍浴鹽」甲卡西酮,食用會導致人類產生嚴重幻覺、急性健康問題。之前重慶輕軌咬人事件就被認為是疑似吸食了這種物品。
(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
所以如果有一種「病毒」可以對人腦造成以上類型的傷害,那麼其實就可以將其當做是一種喪屍病毒。同時在很多科學工作者眼中看來,影視劇中的喪屍病毒的很像是狂犬病,這種病毒的目的並不是要至你於死地,而是通過傷口進入身體,再通過劫持神經元逆行而上攻擊大腦。
當大腦被喪屍病毒攻擊後,就會對人類的行為產生影響,而這種病毒的最終目的理論上並不是為了讓喪屍吃飽,而是通過不斷攻擊傳染他人繁殖自己,而被感染的人就變成了專門傳播病毒的「機器人」。
這種行為很類似喪屍螞蟻,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行屍走肉」。它是一種喜歡入侵昆蟲身體的寄生真菌,螞蟻在中招後會逐漸被接管身體,然後控制螞蟻遠離族群,爬到高出並在某片樹葉上安頓下來,直到死去,並在螞蟻死後破體而出。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真菌能夠更好的繁衍。
所以,科學家有能力預防住這些病毒麼?在一些流行病學家看來大規模的喪屍病毒爆發機率並不高,相比空氣傳播的防不勝防,他們認為通過咬人進行傳播病毒的行為其實是非常低效的。
一個原因是繁殖率低,病毒必須瞬間爆發在人口稠密地區才能夠有效傳播,另外喪屍捕獵人類的成功率其實也是一個問題。
同時病毒自身的強弱也很關鍵。真正的病毒其實很少像電影那樣強大,可以達到100%的傳播率,同時人類還必須對其完全缺乏免疫力、恢復力和治療能力。
科學網站livescience今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些傳染學專家對於提前發現「喪屍病毒」頗具信心。影視劇中出現的大規模爆發往往是因為人類對於病毒忽視造成的,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傳染病專家Eliah Aronoff-Spencer博士認為,現代科技對於識別病毒並不困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識別它們的核酸,無論是脫氧核糖核酸(DNA)或者核糖核酸(RNA)都可以,目前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辨別數百種已知病毒。
同時這種方式很效率,他表示以現有的技術可以在30分鐘內就能獲得血檢結果,另外他也堅信科學家在理論上能夠在喪屍病毒大規模爆發前就檢測出它的存在,並做好防禦措施。當然,前提是這種病毒擁有DNA或者RNA。
總之希望飛機上的乘客真的僅僅是感冒而已,能夠早日康復。當然就算真的讓科幻片搬進現實,狂丸也並不方,誰讓我已經早早種好了向日葵和豌豆射手呢。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national.ae/uae/transport/emirates-dubai-to-new-york-flight-three-passengers-and-seven-crew-taken-ill-1.767393
https://www.livescience.com/63302-zombie-virus-detection.html
http://theconversation.com/how-to-stop-a-zombie-apocalypse-with-science-63976
享受閱讀 理解未來
當今各種各樣的科技創新應用層出不窮,無不與對科學和未來的理解有關。而實際上不管是哪個國家,有多久的歷史,都需要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個動力我想就是科學。希望閱讀這本書對各位讀者而言,是一場收穫滿滿的旅程,見微知著,在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未來的模樣,也可以看到未來的自己。
(本期編輯:小文)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