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古韻】一日思君十二時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如風歲月,似水流年。

  古人分割晝夜,

  以十二地支為序,分而記之。

  故而,

  以時針、分針與秒針為主導的,

  中國人的計時生活裡,

  還存在另一個,

  美得醉人的十二時辰。

  夜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張繼《楓橋夜泊》

  23:00-01:00丨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燈火幽暗,夜色闌珊。楓橋邊漁火人流連,寒山上鐘聲陣陣。

  《左傳·哀公十六年》中的「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是迄今所見到的,「夜半」一詞作為時間使用的最早用例。

  雞鳴

  夢裡風雲翻海嶽,覺後狂歌墜帽。

  嘆幾度、荒雞誤曉。

  ——宋·劉壎《賀新郎》

  01:00-03:00丨丑時

  雞鳴,或曰荒雞。此時,輕風拂過夢境,萬籟俱寂。偶有幾點寒鴉驚起,繞樹三匝,飛掠皎皎明月。

  「雞鳴」一詞作時間使用,源於《春秋左傳正義》。古代,漢人將雞褒稱作「知時畜也」。贊曰:「守夜不失時,信也。」

  平旦

  深夜湓浦月,平旦爐峰煙。

  清輝與靈氣,日夕供文篇。

  ——唐·白居易《題潯陽樓》

  03:00-05:00丨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日旦。此時,天色朦朧,尚未破曉。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發白。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氣」,是迄今所見到的「平旦」一詞的最早用例。此時為五更,或雲五鼓。雞仍在打鳴。

  日出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唐·李白《日出行》

  05:00-07:00丨卯時

  日出,亦稱破曉、日晞。此時,太陽躍出地平線,光耀大地。古代官員上早朝。衙門口點名時,恰是卯時。故而將「點卯」稱為上班報導的說法,沿用至今。

  「日出」一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食時

  一寫落第文,一家歡復嬉。

  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

  ——唐·皮日休《三修詩三首》

  07:00-09:00丨辰時

  食時,亦稱早食、宴食。這一時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秦漢時期,民間一天兩頓,以」朝食「為主餐。

  「食時」一詞,早在《禮記》中便已出現。如:「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隅中

  巳時紅日過山坡,

  孤單隻影淚如梭。

  ——民歌時調·清·華廣生《白雪遺音》輯

  09:00-11:00丨巳時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時,臨近中午,大霧散去,豔陽當空。

  「隅中」一詞最早出現於《淮南子·天文訓》:「至于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日中

  暑煩人困妝時午。午時初困人煩暑。

  新詩得酒因。因酒得詩新。

  ——宋·王齊愈《菩薩蠻》

  07:00-09:00丨午時

  日中,又名日正。此時,太陽行至中天,烈日當頭。上古時期,人們把這一時段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

  舊小說、戲文有「午三刻開斬」之說,百刻制時值多有改動,至清初,最終定為九十六刻制。如此計算,午三刻約為現在的11:45。

  日昳

  未時思君嘆獨居,

  文君久不見相如。

  ——清·周蓮仙《十二時思君》

  13:00-15:00丨未時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此時,太陽偏西,以中天為界,與隅中相對。

  《史記·天官書》中:「旦至食,為麥;食至日昳,為稷。」最初作為時間名詞出現。又《漢書·遊俠傳》有:「諸客奔走市買,至日昳皆會。」

  晡時

  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

  芹泥隨燕觜,花蕊上蜂須。

  ————唐·杜甫《徐步》

  15:00-17:00丨申時

  晡時,或曰夕食、餺時。是古時漢人吃第二頓飯的時段。

  古時「晡」與「餺」相通。「晡時」始見於《淮南子·天文訓》篇:「(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文學作品中,古人常以「晡」字來代替「晡時」。

  日入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四》

  17:00-19:00丨酉時

  日入,又叫日沒、日沉。此時,太陽即將落山,夕陽西下。古人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元史·日曆志》云:「日出為晝,日入為夜。」

  日入始見於《春秋左傳正義》:「日入而說,許偃御右廣。」

  黃昏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

  ——唐·馮延己《清平樂》

  19:00-21:00丨戌時

  黃昏,亦稱日暮、日夕。此時,夕陽沉沒,萬物朦朧,一更欲黑而未黑。

  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初次使用黃昏一詞:「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

  人定

  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

  ——唐·白居易《人定》

  21:00-23:00丨亥時

  人定,即人靜。也叫定昏、夤夜。乃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此時,二更夜已深,人們安歇入眠。

  《孔雀東南飛》有「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的詩句。

  知天時,順四時,擇時日。

  時間即文化,

  歲月蘊詩意。

  傳統的中國時間,

  雖被滴答滴的時鐘節奏所衝擊,

  朝暉夕陰間,仍無處不在。(來源:地道風物)

相關焦點

  • 喜迎戊戌年 談十二時對應動物屬相的由來
    至於用地支來紀一日中的時辰,可能遲到漢代。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重定曆法,稱為「太初曆」,明確將一日夜分為十二時,而以地支為紀,以後一直沿用,所以十二地支又習稱「十二時」。   十二時開始都用文字表述。漢代流行的「四神十二時」紋銅鏡上,「四神」(即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是用圖像表示,而十二時一般還是用文字。
  • 十二時辰大概在什麼時候 十二個時辰所對應的時間段
    導讀:古代計時是由時辰來記錄的,一天一共有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十二生肖來對應命名,一個時辰所對應的現代時間是兩個小時,那麼十二時辰大概在什麼時候?十二個時辰所對應的時間段是怎樣的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十二時辰對照表查詢,快點來看看吧。
  •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京城十二時計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作為黑馬電視劇的熱播,一直到這兩天久居不下熱門話題的《花木蘭》真人版電影。其實這兩年的華劇,從《琅琊榜》開始,無論是劇中的搭建、人物形象的衣著服飾、妝容和歷史細節,中國風的話題,都備受大家的關注。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十二時」,在古代有何意義,它是如何得來
    十二時的計時概念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它由十二個代表特定時間的專業名詞構成,充滿了古人對自然宇宙的深邃認識,在一定程度具有啟蒙科學的非凡意義,開創了人類社會對自然規律認知並加以利用的先河。在先秦時期,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變化、日月更替並結合自身生產活動、生活習慣,通過長時間的記錄總結,尋找歸納出日夜交替的基本規律,最終形成把一晝夜劃分成為十二時辰,並作為一種記錄生活的曆法傳承至今。先秦之前,對十二時的稱謂名詞沒有固定的叫法,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每個國家的文化、習俗、生活規律大同小異,因此在十二時的叫法上也各有不同。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和崔六郎,一兵一賊,命運迥然不同
    書中記載崔器具有吏才,性格獨特與人少交往,在天寶六年,也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事件三年後,崔器任萬年尉,這是張小敬曾經擔任過的職位。對於這樣一位歷史人物,《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崔器的表現算是有血有肉,比較豐滿,既不拔高,也不貶低,就是如實反映人物的真實本能,有喜有悲,有軟弱也有勇敢。
  • 高三備考十二時辰
    家長師生都很著急,為了助力同學們有序有效複習,提醒大家科學準時作息,本人特編定《高三備考十二時辰》,供大家參考!日出卯時(05—07)起床,早讀旭日東升,光耀大地,空氣清新,勃勃生機。唐.白居易《憶江南》食時辰時(07—09)洗漱,早餐,上課古人早飯,謂之「朝食」,迅速洗漱,吃好早餐,準時上課,專心致志。家長心願,「望子成龍」,大家發揚,「龍馬精神」,「龍飛鳳舞」,努力學習。生肖屬龍:辰時霧起,龍最喜歡,騰雲駕霧。
  • 頂呱刮新票「幸運時辰」「三疊字」江蘇上市
    本周,江蘇彩市迎來兩款古色古香的體彩即開票,一款是票面10元的「幸運時辰」,該票最高獎達25萬元;另一款是票面2元的「三疊字」,該票最高獎為3萬元。歡迎大家前往身邊的體彩網點嘗鮮。  「幸運時辰」充滿歷史文化的厚重感  「幸運時辰」是一款幸運祝福類即開票,每張10元,共有12次中獎機會,最高獎金為25萬元。
  • 命理關煞書 六十甲子年十二時命理一覽 推男女十二生命所犯神煞
    白虎煞,天狗煞,浴盆煞,無情煞,埋兒煞,夜啼煞,六十甲子年十二時命理一覽。
  • 京東與你一起「十二時辰長安秀」
    京東冠名的首個24小時不間斷城市秀「十二時辰長安秀」,約你夢回千年古長安。8月25日14:45到8月26日15時,相聚京東,共同品味千年孕育的詩酒風流、國風古韻,共同回味那一份濃濃的人間煙火氣、讓人垂涎不已的陝味美食,共同探秘碑文裡的歷史故事、體驗穿越古今的視覺盛宴。
  • 十二時辰圖與詳解,原來時間這麼美!
    十二時辰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一晝夜被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原來每分每秒都大有來歷,都那麼美……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 鐘聲到客船。
  • 不息的晝夜,未央「生態人」的十二時辰
    從清晨到日暮,從夜半到平旦,從未央十二時辰的時間軸裡,我們看到未央生態人的晝夜不息的工作,和他們攻堅克難的縮影。站在2021這個新起點,未央生態人將開啟新徵程。WEIYANG卯時·日出 5點~7點壹日出紅光散,分輝照雪崖。
  • 宋風古韻丨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八和宋風古韻系列之雙鳳杯】通體施汝瓷釉,青花手繪漢代風格的雙鳳。自秦漢以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后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漢代成為出現鳳凰最多的朝代,仔細端詳,杯內底部繪製一對如意鳳凰,有詩為證,唐蘇頲《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詩》:「簫鼓宸遊陪宴日,和鳴雙鳳喜來儀。」
  •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今天小編所分享的這組照片是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 十二時辰裡藏著的詩意中國
    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的那段日子裡,網上興起了「十二時辰」再創作的風潮……成都十二時辰,不要以為成都人整天都在喝茶搓麻,因為你以為的很可能是對的。上海十二時辰,無時無刻不困於垃圾分類的水深火熱之中,時間在居委會阿姨面前也得靜止。
  • 京杭泛舟,古韻風採 杭州市星辰幼兒園工會開展教師秋遊活動
    杭州市星辰幼兒園工會組織全體教職工們乘船感受京杭運河文化,欣賞古韻風採 。  一早,老師們在武林門碼頭集合,一起乘坐槽坊船泛舟京杭大運河。  抵達餘杭塘栖古鎮後,工會組織老師們開展古韻風採活動,深宅大院,水路碼頭,特色老街,水榭樓臺,老師們穿街走巷,用手機、相機共同分享美好的心情,在古鎮裡留下了一道道靚麗的身影
  • 在十二時辰裡,藏著最詩意的中國
    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的那段日子裡,網上興起了「十二時辰」再創作的風潮……貴州十二時辰,別問問就是壕氣沖天。……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慢慢地把十二時辰過成了一個模樣,似乎離「時辰」本身越來越遠。圖片來自:中國新聞網每一時段有一個時辰名,這些時辰名或描繪天地間一景,或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 十二星座專屬奇蹟暖暖婚紗,天秤座夢幻唯美,射手座古韻十足!
    《奇蹟暖暖》是時下比較火熱的換裝養成手機遊戲,講述的是暖暖在奇蹟大陸經歷的故事,人物精美,服裝也都非常漂亮,在女生中間非常受歡迎,婚紗也是其中一類服裝風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專屬奇蹟暖暖婚紗,天秤座夢幻唯美,射手座古韻十足!
  • 好看的古韻單字 讓寶寶的名字詩意有韻味!
    推薦一些有出處的好看有韻味的寶寶單字好看的古韻單字【瑩】——風清月瑩,天然標韻,自是閨房之秀【鐸】——讀音為duó,不論是用於雙名還是單名都新鮮有內涵,原指古代宣布政令的大鈴,因此有尊貴,位高權重
  • 時辰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教你如何看日晷圖導讀(目錄)十二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的讀音十二時辰詳解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更」和「鼓」的區分十二時辰養生法(黃帝內經時辰養生)比時辰更小的古代時間單位時辰歷史唐詩宋詞裡的十二時辰十二時辰對應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