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時辰裡,藏著最詩意的中國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小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的那段日子裡,網上興起了「十二時辰」再創作的風潮……

北京十二時辰,除了堵還是堵

成都十二時辰,不要以為成都人整天都在喝茶搓麻,因為你以為的很可能是對的。

上海十二時辰,無時無刻不困於垃圾分類的水深火熱之中,時間在居委會阿姨面前也得靜止。

貴州十二時辰,別問問就是壕氣沖天。

……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慢慢地把十二時辰過成了一個模樣,似乎離「時辰」本身越來越遠。遙想古時候的中國人,卻能憑著自身的農業生產經驗及對自然天地的感悟,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幹支為紀」。

圖片來自:中國新聞網

每一時段有一個時辰名,這些時辰名或描繪天地間一景,或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這是我們自有的一套獨特且歷史悠久的時間系統,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感知,亦是我們對時間作出的務實又易懂的獨到解讀。

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十二個時辰起始循環,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 方 方 面 面 。「 日出 而作 , 日入而息 」, 是中國古人從時間中感悟到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節律。在十二時辰日復一日的循環往復中,在作物「一歲一枯榮」的生生不息中,人們早就認識到生命的有限與無限。

一生很短,也可以很長。

時間很輕,也可以很重

穿越時空的長河,

千差萬別的文化會催生出迥然不同的時間觀念,

而在對時間的感受方面,

傳統中國是有天人相印,自然與人心相合的美好經驗。

自漢代以來,古人為每個時辰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讀起來口齒生香。

沒有鐘錶的日子裡,

心裡裝著太陽和月亮,

兜著風,盛著雨,

知天時,順四時,

這是一個久遠的中國

它清韻悠長,

感應自然,

在無數個如梭的歲月裡起舞弄影,

這亦是祖先在指引著我們,

順天時而動,相地利而為,

生生不息的希望,

註腳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裡,

倘若隨便截取一段,

展開來,

都是藏在時光裡的詩意中國。

01

夜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夜半,即子時(23:00-01:00),這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燈火幽暗,夜色闌珊。

一個深秋的夜晚,一艘遠道而來的客船,停泊在蘇州城外楓橋邊。此時,燈火幽暗,夜色闌珊,幾聲烏鴉的啼叫,滿天寒霜。這清冷水鄉秋夜,陪伴著舟中遊子。

北京·故宮

歲月悠長, 山河無恙,

浙江·靈隱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02

雞鳴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雞鳴,即丑時(01:00-03:00),此時,輕風拂過夢境,萬籟俱寂。

夜空星星零零落落,公雞清啼,棚戶裡的牛開始咀嚼青草。

熟睡的人,美夢飄向遠方,或是田野,或是海洋,一切都在蠢蠢欲動。

內蒙古·阿拉善

那天在等待日出的微光裡

看到這兩顆胡楊樹

一顆已經乾枯了

另外一顆枝葉正茂

因為根枝相連

兩棵樹還是很努力依偎在一起

甘肅 敦煌

今夜,我只有星空和戈壁。

03

平旦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

江回兩崖鬥,日隱群峰攢。

——岑參 《早上五盤嶺》

平旦,即寅時(03:00-05:00),此時是夜與日的交替,天空漸漸泛起白光,夜色朦朧,尚未破曉。

平旦,熬過了黑暗,終於要迎來晨光,這天蒙蒙亮的時刻,屬於所有堅持著、飽含希望的人。

安徽·歙縣

開眼不知何處,

但聽滿耳松風。

河南·景室山

聞到安禪處 雪夜立江西。

04

日出

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

刺史莫辭迎候遠,相公親破蔡州回。

——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

日出,即卯時(05:00-07:00),在古代,卯時官員要上早朝、清點人數,是為「點卯」。此時,太陽躍出地平線,光耀大地。意味著新生與光明,新的一天,新的開始!

「日出」一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大意是太陽出來了就帶著明亮的光,羔羊皮袍在太陽下就像油似地光潤。日出,意味著光明,新的開始。街巷邊小吃攤,煙火氣漸漸濃烈,喚醒整個城市。

安徽 盧村

遠處的雲霧是炊煙

抑或是山風蕩起的水霧

此刻已經分辨不清楚了

就看得群鳥排著一字

慢慢變成一個一個的小黑點

然後消逝不見

甘肅 敦煌

茫茫戈壁,

孤煙長河,

敦煌一夢,

再回大唐。

05

食時

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

——唐·皮日休《三修詩三首》

食時,即辰時(07:00-09:00),亦稱早食、宴食。

這一時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一頓美好的早餐,收拾行裝,忙碌的人開始追逐夢想。

新疆 禾木

連綿的白樺林,

嫋嫋炊煙,

圖瓦人的小木屋閃爍著溫暖的晨輝,

一切宛如夢境。

新疆 伊寧

聽人說,

一個人的記憶是有限的,

如果想要記住一些人,

都得忘記一些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過,

總有會有些人,

有些景色,

是你無論如何都是不會忘記的。

06

隅中

飯已茶三啜,隅中粥一盂。

陶然詠皇化,安用東封書。

——程珌《粥罷》

隅中 ,即巳時(09:00-11:00),此時,此時日光將盛未盛,將暖未暖,猶如飲一杯薄釀,醉倒在漫漫天光裡,滿面酡顏。

蘇軾曾有詩: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吐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清秀的女子,山間的白雪,和氤氳的茶氣,相映成了醉人的景致。巳時的光景,正是醉人的酡顏紅。想必此刻,掩映下的學堂,此刻亦是光影婆娑,朗朗的書聲隨風而來。

湖南 小東江

水霧瀰漫的江面上

晨起的漁民正奮力撒開漁網

漁民是個古老的職業,

應早於農民,

在原始社會未進入農耕文明之前,

應該就有捕魚的人了,

不過對於內陸的民居來說

捕魚大多都是農民日常農耕之外

補貼家庭經濟收入的一個副業了

河北·蔚縣

一位老人在在木器上雕刻花紋

木雕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

它的美是獨一無二的。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就出現木雕魚,

唐代木雕工藝更是達到了發展的巔峰。

歷經數千年傳承的木雕工藝依然需要年輕血液去傳承和保護。

07

日中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縷衣》

日中,即午時(11:00-13:00),太陽運行到天宇之中,光線最強烈。

日中時段,也是一上午的工作暫歇之時,宋代詞人王齊愈就有詩一首《菩薩蠻(初夏)》:

暑煩人困妝時午,午時初困人煩暑。

新詩得酒因,因酒得詩新。

縷金歌眉舉,舉眉歌金縷。

人妒月圓頻,頻圓月妒人。

時午炎熱暑煩,以詩詞與酒自得到不失一個妙法。

江蘇 周莊

冬日裡的小鎮

就如同蕩在河面的這輯搖櫓船

慢悠悠的

但這又何妨

來日方長

何懼車遙馬慢

江西 婺源

這裡有古典中國的模樣

08

日昳

未時思君嘆獨居,文君久不見相如。

——清·周蓮仙《十二時思君》

日昳,即未時(13:00-15;00),過了正午,太陽偏西,以中天為界,這時的太陽位置與隅中是相對的。

午後時分,人們剛從睏倦中慢慢醒來,午休小憩的美人恰恰亦從帳中甦醒,雲鬢鬅鬆眉黛淺,自是明豔不可方物。宋代詩人姚勉有《聽箏》一首:

春簷雪乾初日長,簾花深壓梅影香。

美人帳中午睡起,釵橫鬢嚲慵添妝。

四川 杜甫草堂

聽山河把春風釀成千言萬語 吹過舊人故裡

浙江 靈隱

我們都是風雪中趕路的人

09

晡時

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

芹泥隨燕觜,花蕊上蜂須。

把酒從衣溼,吟詩信杖扶。

敢論才見忌,實有醉如愚。

——杜甫《徐步》

晡時,即申時(15:00-17:00),先秦時期人民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據說這時的猴子叫的最為清亮。

在夕陽西下之前,抓住一天中這大好時光,靜靜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刻吧。

新疆 禾木

漫山的白樺林

圖瓦人的小木屋

嫋嫋炊煙

江山如畫

廣西 桂林

一位農民牽著水牛走過倒影的水面。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變革,

如今很多鄉村都實現了機械化,

耕牛已經慢慢被機械取代。

水牛,在農村也已經慢慢變成了稀有物種。

其實,不僅僅是耕牛,

很多農民的工作也被機械取代。

這種南方農村最田園的畫面,

以後只會留存於我們的記憶中。

10

日入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陶淵明《飲酒·其四》

日入,即酉時(17:00-19:00),此時,太陽即將落山,夕陽西下。人們開始收工返家,飛鳥也回到了叢林裡的窩。

古人將 " 日出 " 和 " 日入 " 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古人認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便是《莊子 · 讓王》中所說:"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

北京 故宮

帝國的餘暉

西藏 珠峰

這一生一世。

11

黃昏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方平《春怨》

黃昏,即戌時(19:00-21:00),此時,太陽落去,天地昏黃,萬物朦朧,一更欲黑而未黑。

敏感而多愁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詩歌中多次抓取黃昏意象寄寓時光易逝、人生無奈、仕途失意、人世滄桑等深沉悲涼的憂患意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安徽 塔川

夕陽下 古道邊

雲南 大理

故人江海別,

幾度隔山川。

12

人定

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

——唐·白居易《人定》

人定,即亥時(21:00-23:00),是十二時辰中最末一個時辰,奔波一日後平靜如初。傳說這時候豬睡的最香,發出鼾聲最為響亮。

人定,也是人靜,夜深人靜,人們停止活動、安靜的思考,平靜的入眠的時候。

西藏 定日

一約既定, 萬山無阻。

浙江 南潯

原來,

有些事有些地方,

離開了想再回去卻沒那麼容易。

挖掘藏在時辰中的生活美學,詮釋每一天的生活智慧。

編輯:王璐 黃泓

觀點資料參考:《中國十二時辰》

原標題:《在十二時辰裡,藏著最詩意的中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十二時辰裡藏著的詩意中國
    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的那段日子裡,網上興起了「十二時辰」再創作的風潮……成都十二時辰,不要以為成都人整天都在喝茶搓麻,因為你以為的很可能是對的。上海十二時辰,無時無刻不困於垃圾分類的水深火熱之中,時間在居委會阿姨面前也得靜止。
  • 十二時辰,詩意中國
    把無涯的時間平分進瑣碎尋常的日子裡把每一個日子劃分為時序分明的十二時辰是祖先應對生活的智慧時光倏忽作息易變在朝九晚六的今日再次回顧十二時辰總覺時輪井然,光陰寬綽隨便截取一段展開來都是藏在時光裡的詩意中國
  • 西安十二時辰·寅時 | 燈火闌珊,萬籟俱寂!詩意...
    西安十二時辰·寅時 | 燈火闌珊,萬籟俱寂!詩意...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西安十二時辰
  • 藏在高校裡的十二時辰,每分每秒都有詩意丨微言夜讀 · 經典
    近日,「時辰」這一古老又充滿智慧的計時方式再次被大家所關注。古人白天觀日、夜間觀星,將一天平均分為十二個時段,將天穹以北極星為中心劃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方位。太陽每晝夜繞北極星旋轉一周,分別經過十二個方位。
  • 廣東十二時辰,哪一刻最讓你心動?
    古城長安的十二個時辰已經落幕,廣東的十二時辰還將繼續上演,快跟南方號一起回顧一下「廣東十二時辰」吧!◆廣州十二時辰——上帝的調色盤從子時到亥時,天地像一個巨大的調色盤,繪出絕美廣州24小時。有人在最靜謐的夜裡堅守崗位,用職責照亮夜的黑暗;也有人在最活潑的清晨揮灑汗水,用朝氣描繪美好的未來。廣州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追夢的人,只要你想,就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色彩!
  • 中國十二時辰之美,每時每刻皆有詩意!
    中國最美的十二時辰,讓你在這塵世的浮華中,找回內心深處的寧靜,探尋那被忽視的美景。——最愛子時的半畝君當中國的十二時辰以時間為軸以空間為面又是怎樣的震撼? 十二時辰,一個輪迴。每一刻都是古人智慧,每一筆都是中國絕色。
  • 中國十二時辰
    這個時候龍的傳人都起來吃早飯了,所以十二時辰裡稱辰龍。禮記裡說,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意思是人不能太貪,有俸祿就不要去耕田,要耕田就別打魚,有飯吃就別總追求珍饈美味。可以說,儒家的價值觀,也是相當的佛系。
  • 《中國十二時辰》: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
    十二時辰,十二種美,歲月流轉間,儘是詩情畫意。近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十二時辰》一書,挖掘藏在時辰中的生活美學。將十二個時辰層層分解,每個時辰都配有相應的文化隨筆,解讀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感知。可以說,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
  • 我在24小時裡,打撈十二時辰
    近日一部熱播劇,引發了觀者對中國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制」的關注。你或許才驚覺:時間之外還有「時間」。十二時辰,時序分明,映刻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洞察與感知,睿智而長情。夜半時分,於正在你面前流逝的24小時,打撈古老而詩意的十二時辰,給生命以時光,給時光以美好。
  • ​子醜寅卯,鐫刻2019中國大連服博會三十六時辰時尚記憶
    古人將一晝夜分十二時辰,後以十二地支為序,分別記之:子時始,亥時終,循環往復。十二時辰,時序分明,映刻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洞察與感知,睿智而長情。打撈古老而詩意的十二時辰,給生命以時光,給時光以美好。當亙古不變的十二時辰遇上異彩紛呈的大連服博會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又會鑄就多少屬於大連服博會的心動瞬間呢?
  • 人文地理攝影師陳帆:讀懂中國十二時辰,就讀懂了我們的一生
    古時候的中國人,憑著自身的農業生產經驗及對自然天地的感悟,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幹支為紀」。每一時段有一個時辰名,這些時辰名或描繪天地間一景,或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這是我們 自有的一套獨特且歷史悠久的時間系統,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感知,亦是我們對時間作出的務實又易懂的獨到解讀。
  • 十二時辰之「雞鳴」
    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太陽出沒的規律、天色的變化、日常活動及生活習慣歸納總結出的一套計時方法,充滿了中國智慧。先民將一天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從西周起,又為每個時辰各自取了優雅而詩意的名稱。
  • 唐詩宋詞裡的十二時辰,一起了解下?
    唐詩宋詞裡的十二時辰近日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時辰」這一古老又充滿中國智慧的計時方式再次被人們關注。我們的祖先白天觀日、夜間觀星,根據當時的生產生活情況,將一天平均分為十二個時段。又因古人將天穹以北極星為中心劃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方位,他們認為太陽每晝夜繞北極星旋轉一周,分別經過這十二個方位。於是,表示十二方位的地支序數,同時也就表示了時間,從子時、丑時直至亥時,這就是十二時辰。
  • 長安十二時辰
    而街道的人聲鼎沸裡,飄蕩的燈籠突然失火,倉促的路人甲急促地滅火。然後是路人乙和高樓之上的古風宣讀。我們在當下的盛世裡焦灼不安,彷徨而憂慮。而《長安十二時辰》,極力地還原著唐朝盛世的風光,以及在風光之下潛藏的危機。長安,燈籠失火裡預示著同樣的焦灼不安。一個永遠回不去的唐朝,我一直在心底覬覦:那究竟是一個怎樣可以夜不閉戶的盛世?一個李白杜甫縱橫天下的詩意國度?
  • 詩意杭州的十二時辰 從白天到黑夜的每一幀都是一幅畫
    杭州網 首席記者 王川 記者 方建飛 閆雨婷 近日,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超高口碑,節奏緊湊,貼合原著,電影質感,都是這部劇的亮點,劇中長安街坊的市容市貌、長安百姓的生活日常、長安風情的美輪美奐震撼還原了大唐盛世。 優異的製作讓這部劇廣受好評,由此引發了全國十二時辰的話題討論。
  • 職場人十二時辰,你在哪個時辰裡最扎心?
    就在眾人就《長安十二時辰》最終BOSS是誰而眾說風雲之時,似乎沒有人意識到「時辰」才是這個故事最大的「幕後推手」。無論是月薪數萬的企業高管還是勤勤懇懇的業務人員,都難逃「職場十二時辰」的統治。這些職場趣聞,或許能為你提供一些精妙的「合作夥伴」,讓你的「十二時辰」變得不那麼繁雜枯燥。  巳時(9時-11時):辦公桌精靈上線,開工不急!
  • 詩意杭州的十二時辰 從白天到黑夜的每一幀都是一幅畫(組圖)
    近日,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超高口碑,節奏緊湊,貼合原著,電影質感,都是這部劇的亮點,劇中長安街坊的市容市貌、長安百姓的生活日常、長安風情的美輪美奐震撼還原了大唐盛世。優異的製作讓這部劇廣受好評,由此引發了全國十二時辰的話題討論。
  • 悅讀|我在24小時裡,打撈十二時辰
    近日一部熱播劇,引發了對中國古代紀時法「十二時辰制」的關注。你或許才驚覺:時間之外還有「時間」。十二時辰,時序分明,映刻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洞察與感知,睿智而長情。夜半時分,於正在你面前流逝的24小時,打撈古老而詩意的十二時辰,給生命以時光,給時光以美好。
  • 對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血色殘陽裡,一隊黑騎漸漸逼近,拉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序幕。一時間,大廈雲譎波詭,聞者驚魂動魄,他們是西域胡商,抑或是突厥狼衛?此行究竟目的何在?答案正在逐步揭曉,案件始末也漸漸明晰,他們是心懷不軌陰謀的突厥狼衛。那麼,歷史上真正的西域胡商究竟是何面目,粟特商旅又與神秘的絲綢之路有何淵源?
  • 十二時辰之辰時詩詞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一年分四季,一日別日月,時辰,區別於小時、時刻,是中國古人對於時間的完美刻畫,而翩翩詩意對應分時別辰,異常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