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專家澄清:「9月1日御夫座下流星暴雨」的說法很不嚴謹
新華網南京8月31日電(記者 蔡玉高、周潤健)「9月1日晚,御夫座流星雨將會大規模爆發,每小時的天頂流量將達到1000顆以上」……近日,關於「御夫座會下流星暴雨」的這則消息在網上流傳甚廣。對此,我國天文專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這一說法很不嚴謹,公眾千萬不能受其誤導。
王思潮說,有關人士對此次御夫座流星雨的預計過於樂觀地認為「每小時的天頂流量會達到1000顆以上,屆時,公眾可看到其大規模爆發」,這是沒有根據的。
王思潮從兩方面對這一說法進行了反駁:首先,對流星雨每小時的天頂流量預計過大。根據國外有關天文專家的理論歸算,此次流星雨每小時的天頂流量在200顆左右,並不像網上流言所說的「1000顆以上」。
其次,「流星暴雨」的說法也不準確。每小時的天頂流量只不過是天文學家的理論歸算量,而公眾每小時實際能看到的流星數量要遠遠低於歸算的數量。因此,即使每小時的天頂流量達到1000顆以上,公眾也不可能看到「流星暴雨」的壯觀景象,更何況預計的天頂流量只有200顆左右。
王思潮表示,9月1日晚將於天宇上演的御夫座流星雨是今年星空奉獻給公眾的一道大餐。儘管由於受月光影響和觀測位置所限,我國觀測該流星雨的條件不是很好,但由於其一向披著神秘面紗,預計的流量也比較大,因此,此次流星雨還是值得公眾觀測的。
王思潮提醒,有興趣的公眾可在9月1日晚22時至24時,尋一處開闊之地,儘量避開城鎮燈光的影響,面向東北方向抬頭仰觀。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每小時可看到10多顆流星划過夜空。
「不過,由於目前人類對流星雨的預計還不如日食、月食預報那樣準確,因此,公眾在觀測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屆時可不要過於失望。」王思潮說。
責編: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