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北海艮嶽石,能觸摸到的800年滄桑史

2021-01-08 瀟湘晨報

艮 嶽

去北海遊覽,大多數人都會被白塔、綠樹、太液池和滿池荷花吸引,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瓊華島上的假山石。它們的存在似乎就是為襯託廟宇的巍峨、景觀的秀美。其實,與北海的亭臺樓閣比起來,這些假山石才是第一批入駐北海的「前輩」,而且其身世更加顯赫。它們就是宋徽宗舉全國之力打造的艮嶽石。

很多古代典籍,都有金人把北宋汴京艮嶽園中的奇石,運到燕京營造園林的記載。如果記載不虛,那麼北海瓊華島上的部分假山石,有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艮嶽石。然而,一切僅限於歷史文獻的記載,並無科學實據。直到2019年,北海公園與天津大學合作啟動「北海公園艮嶽石巖相分析與研究項目」,才給流傳800多年的傳說,找到了科學的註腳。

宋徽宗的艮嶽園既是中國園林登峰造極之作,又背負著一個政權瞬間崩壞的罵名,美與善無法兼顧。見證850載興亡的北海艮嶽石,給人們留下了言說不盡的感慨與遐思。

如果說到「艮嶽」人們還會感到有些陌生,那麼對「花石綱」的典故,大家就熟悉多了。《水滸傳》第十二回,「青面獸」楊志向眾梁山好漢自述身世時說:

洒家是三代將門之後,少侯楊令公子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太湖邊搬花石綱赴京交納,不想洒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裡,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處避難。

「綱」實際上是古代運輸貨物的組織編制。北宋時期,全國各地的貨物運往首都汴京(今開封),都要編成組,一組就被稱為一綱。這種成批運輸貨物的方法稱為「綱運」。為宋徽宗修建艮嶽園,運送奇花異石的交通運輸便被稱為「花石綱」。

楊志在押運「花石綱」途中,不幸遇到風浪而翻船,導致他無法回京復命,只好落草為寇。楊志是《水滸傳》裡「苛政吃人」的典型,而造成他不幸遭遇的正是當朝皇帝——宋徽宗趙佶和他營造的艮嶽園。

提到宋徽宗,今人總是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在歷代帝王中,愛好書畫、收藏者不在少數,但附庸風雅者居多,如宋徽宗這般對藝術有超高見解和造詣的卻鳳毛麟角。

宋徽宗

書法方面,宋徽宗的「瘦金體」獨步天下;繪畫方面,他的花鳥畫被歷代評論家譽為「神品」。他創辦的翰林書畫院,培養了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大批書畫奇才。他組織編纂的《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文獻,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就連被廣為詬病,乃至連累北宋亡國的艮嶽園,也被公認為中國造園藝術的巔峰之作。國學大師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宋徽宗無疑便是創造這一文化巔峰極有力的推手之一。

然而,萬事物極必反。當宋徽宗將精力、權力和財力更多地傾注於藝術領域,對於國家政務和民生的關注便不可避免地忽視了。如果說,創辦翰林書畫院、廣收天下文物,還無傷大雅的話,那麼營建艮嶽園,則將國家推到了危險的邊緣。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宋徽宗開始著手在汴京內城東北角建造新的皇家園囿——艮嶽園。據說,宋徽宗繼位後,後宮嬪妃一直沒有誕下男孩,篤信道教的徽宗問道士劉混康,有何破解之法?劉混康說:京城東北角地勢低洼,陰氣太盛,影響皇室繁衍子孫。如果將東北角墊高,「當有多男之祥」。

在八卦中,艮位代表東北方向,又代表山嶽,因此這座新的皇家御園便被命名為「艮嶽」。據說,艮嶽開始營建後,宋徽宗果然子嗣廣植。

其實,查閱一下史料就會發現這個說法十分可疑。趙佶17歲繼位,當年他的長子趙桓就出生了。他一生共誕育了32個兒子、34個女兒,絲毫沒有子嗣艱難的跡象。可見,建艮嶽園是為了多生兒子,這只是一個藉口,他熱衷造園才是真相。

與一般只是發起項目的皇帝不同,宋徽宗對建築和園林設計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有時候,他還會跟設計者進行討論,並給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可以說,艮嶽園完全詮釋了宋徽宗對園林藝術的理解。

據《宋史》記載,艮嶽「山周十餘裡,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東、西二嶺,直接南山。」這座周長十餘裡的山,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廣集天下奇石堆疊而成的「假山」。

在中國園林藝術中,假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不過,人們印象中的假山往往體量不大,只是園林中的點綴,但艮嶽園中用奇石堆疊的假山幾乎可以亂真。它連綿起伏,周長達十餘裡。最高的一塊巨石,高達15米,需要近百人手牽手才能合抱。這麼大一塊石頭並不是汴京附近就能採到的,它來自於距汴京千裡之外的太湖中。

中國古代賞石的種類很多,名聲最大,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太湖石。太湖石產於太湖、洞庭湖等水域中,由於長年受到水浪衝擊、侵蝕,產生許多窩孔、穿孔和道孔,形狀奇特峻峭,玲瓏剔透,姿態萬千。

宋徽宗趙佶所繪的《祥龍石圖》畫有一塊立狀太湖石,石頂端生有幾株異草。

宋徽宗畫的《祥龍石圖》,卷首畫著一塊奇石,石的頂端生有幾株異草。這塊奇石完全滿足了太湖石「瘦、漏、皺、透」的特點,足見宋徽宗對太湖石的喜愛。

將千裡之外的太湖石運到汴京是一項大工程,宋徽宗將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朱勔。在沒有大型起重機和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宋代,運送這麼大體量的石頭,只能靠人力和漕運。據《宋史·河渠志》記載,汴京附近的汴河不深,河道也只有十幾米寬,河上還有許多橋梁,運送漕糧已經很吃力,怎麼才能運送高達15米的太湖石呢?

據《宋史·朱勔志》記載,船太重、河道太淺,朱勔就動用數千民夫在岸上拉縴;沿途橋梁太低、城門太窄,他便下令拆橋、扒牆。一船一船的太湖石如期運到了汴京,但是沿途百姓付出的血淚和生命無法計數。

有多少運送「花石綱」的船翻入河底,有多少走投無路的人像楊志一樣落草為寇,已經無法統計。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在江南起義,也與宋徽宗濫用民力、大興土木營建艮嶽園,直接相關。朱勔也因此被《宋史》列入「佞臣傳」,遺臭萬年。

犧牲無數人生命,甚至搭上了北宋國運的艮嶽園,創造了中國造園史的巔峰。《宋史》記載,艮嶽以南北兩山為主體,東西向伸展開來,並折而相向環拱,構成眾山環列、中間平蕪的形勢。北山稍稍偏東,名萬歲山,山周十裡有餘。峰巔立介亭,以界分東西二嶺。據亭南望,則山下諸景歷歷在目,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則景龍江長波遠岸,瀰漫十餘裡。介亭兩側另有亭,東曰極目、蕭森;西曰麓雲、半山。東嶺圓混如長鯨,腰徑百尺,其東高峰峙立,樹巨石曰飛來峰,峰稜如削,飄然有雲鶴之姿,高出於城墉之上。嶺下栽梅萬株,山根結構萼綠華堂,梅花盛開時有「綠普承跌,芬芳馥鬱」的境界。

宋徽宗在《艮嶽記》中不無得意地寫道:「清林秀出其南,則壽山嵯峨,兩峰並峙,列嶂如屏。瀑布下人雁池,池水清泚漣漪,鳧雁浮泳水面,棲息石間,不可勝計。其上亭曰噰噰,北直絳霄樓,峰巒崛起,千疊萬復,不知其幾千裡,而方廣無數十裡。」

行走在艮嶽園用奇石堆疊的假山中,竟會有置身於崇山峻岭中的感覺。艮嶽奇石數量之多,體量之大,可想而知。宋徽宗為那塊高達15米的巨石取名為「昭功敷慶神運石」,並封它為「磐固侯」。

據宋人周密寫的《癸辛雜識》記載,設計者在艮嶽主峰萬歲山的天然孔洞中,放置了雄黃和爐甘石。雄黃可以預防蟲蛇出沒,爐甘石在陰雨天能製造出雲霧效果。人走在其中,宛如進入深山窮谷,瑤臺仙境。艮嶽園毀於戰亂後,精明的阿拉伯商人聽說艮嶽園中有雄黃和爐甘石,竟然買走了上萬斤之多。

這座傾注了宋徽宗無數心血和大宋百姓血淚的人間仙境、萬園之園,建好之後,只存在了不到四年,便毀于靖康之難的戰火中。

炮 灰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兵分兩路,率軍攻宋。完顏宗望從平州(今河北秦皇島)出發進攻燕山府(今北京)。駐守燕山府的郭藥師本來就是遼國降將,沒怎麼抵抗就投降了。宋軍在燕山的防衛全線崩潰,金軍如入無人之地。不到一個月,金軍已經渡過黃河,直取汴京。

此時,身處汴京城中的宋廷上下已經完全亂了陣腳。宋徽宗把他26歲的兒子趙桓推到前臺,自己退位做了太上皇。據說,太子趙桓登基那天被眾人架著往福寧殿走。他一路走一路反抗,哭得幾欲氣絕,最後還是在眾大臣和父親的脅迫下,完成了即位儀式,堪稱史上最悲情的登基儀式。這位新皇帝便是宋欽宗。

欽宗登基如此心不甘、情不願,倒也不難理解,他面對的是父親留下的爛攤子。宋遼兩國籤訂澶淵之盟後,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但為了收回五代十國時後晉皇帝石敬瑭獻給遼國的幽雲十六州,宋徽宗在主戰派的慫恿下與新崛起的金國籤訂海上之盟,決定南北夾擊遼國。遼國雖然覆滅了,但金國卻是比遼更可怕與強大的敵人。滅遼不到三年,金國便把矛頭指向了宋。

歷來人們都認為,宋徽宗過於耽於藝術,玩丟了國家。元代詩人郝經就曾寫詩云:「中原自古多亡國,亡宋誰知是石頭?」

但近代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認為,將北宋滅亡完全歸咎於宋徽宗的荒淫奢靡,可能也失之偏頗。建艮嶽園雖然勞民傷財,但北宋的經濟直到金兵入侵時,仍然欣欣向榮——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便是寫照。宋徽宗雖然濫用民力,但在歷代帝王中絕不能算昏庸殘暴的。他在位期間甚至還開辦了專門的養老院。他最大的昏招——連金抗遼,也是出於恢復祖業的雄心壯志。

客觀地講,北宋亡國有其遠因,宋代自開國就推行的重文輕武政策。為了吸取唐末藩鎮割據、武將擁兵自重的教訓,宋太祖有意抬高文人地位,壓制武將,採取軍無常帥,帥無常軍的政策,兵力部署上也是「強幹弱枝」「守內虛外」。在這樣的治軍理念下,宋代成為中國古代王朝中武力最弱的一朝。

有宋一代,文化、藝術、科技空前發達,為後代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可武力方面卻不堪一擊。開國不久,宋就不得不向遼納歲幣。事實上,在南北夾擊遼國的戰鬥中,金軍已經看出了宋軍的無能,被金軍打得落花流水的遼軍,打起宋軍來還是手到擒來。宋武力的孱弱,國家的富足,才是促使金軍悍然南下的誘因。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軍鐵騎開到汴京城下,此時順利甩鍋成為太上皇的宋徽宗趙佶已經帶著皇后和親信大臣逃到揚州。

城中的大宋朝廷仍然在主戰、主和兩派的不斷撕扯中猶豫不決。為了阻止金軍攻城,宋欽宗與金軍籤署了接近天文數字的戰爭賠款,並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

喪權辱國條約籤訂後,欽宗和大臣們才發現,就是在汴京城挖地三尺也湊不夠那麼多戰爭賠償。把汴京百姓家裡翻個底兒朝天,宋廷只湊夠了十分之一。為了湊足賠款,皇帝把皇宮大內收藏的珠寶、珍玩也都拿出來湊數。

二月初八,金軍押送著大批的金銀珍寶班師回朝。其實,陸續從全國各地趕來勤王的軍隊已經集結了20多萬人,此時若襲擊金軍,未始不能扳回一局。可是,宋廷還是在瞻前顧後中錯失了良機。

第一次汴京之圍只是噩夢的開始,嘗到了甜頭的金國不會善罷甘休。靖康元年十一月,金軍又一次開到汴京城下。這一次,金軍的兵力已超過15萬人,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多。汴京城內,除了參加過第一次汴京保衛戰的禁軍外,再加上陸續趕來勤王的軍隊,總數有二三十萬人。此外,朝廷還招募了許多城內平民、應試武舉和太學生。

宋軍在人數上雖然不輸於金軍,但是軍官的指揮能力和士兵的戰鬥力明顯遜色不少。金軍還沒有攻來,汴京城內就已經亂作一團,幾個城門燃起大火,不少流氓地痞趁火打劫。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初二起,金軍開始攻城。幾百門大炮向著汴京城猛轟,一百多斤的炮彈砸入城中,箭像雨點一樣從天而降。火梯、雲梯、編橋、鵝車……各種當時最先進的攻城神器,全用上了。

北海中的「崑崙」石,也是艮嶽遺石。背面刻著乾隆的詩:飛閣流丹切顥空,登臨縱目興無窮。北憑太液平鋪鏡,南接金鰲側飲虹。冬已半時梅馥馥,春將回處日融融。摩挲艮嶽峰頭石,千古興亡一覽中。後署:悅心殿即景作。

北海艮嶽石

戰鬥一連打了四五天,城內炮彈越來越少,宋軍漸漸支持不住。為了彌補炮彈的不足,宋欽宗想起了父親花費無數人力物力營建的艮嶽園。那裡連綿不絕的石山都是用各種奇石堆疊而成。儘管那些奇石有大有小,形狀也奇形怪狀,但是古代的大炮並不在乎炮彈是圓是方,只要通過槓桿原理髮射出去就行。

欽宗一聲令下,艮嶽園中的奇石被一塊塊投擲出去。傾注了宋徽宗無數心血,精心挑選,巧妙堆疊而成的艮嶽,在戰爭中成了炮灰。此時,在第一次圍城時逃到揚州的宋徽宗,已經回到了汴京,不知道他看著這一幕會作何感想。美和藝術在生死面前,變得那麼無足輕重。

山窮水盡時,欽宗竟然讓一名自稱能夠撒豆成兵的道士郭京,率「奇兵」出城迎敵。裝神弄鬼的郭京部隊,遇到金軍鐵騎後,瞬間作鳥獸散。欽宗所出的昏招,也被當做他昏聵無能的注釋,千百年來受人詬病和嘲笑。但面對那樣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局面,他還能依靠誰呢?

艮嶽石炮彈的抵抗,神棍的荒唐,都沒能抵抗住金軍攻城的腳步。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汴京外城陷落。此時,天上飄起鵝毛大雪,汴京城內一派末日景象。

幾天之後,欽宗親自出城赴完顏宗望的大營投降。這一回,金人開出的價碼更是宋廷與汴京百姓無法擔負的天價。為了逼迫汴京官民繳足金銀,金人下令關閉汴京城門,威脅要將全城人凍餓而死。

大雪已經連續下了幾天。汴京城中的食物和薪柴幾近枯竭。朝廷下令開放皇家禁苑,給百姓避難。生死存亡之際,汴京百姓顧不上欣賞從未有緣得見的艮嶽奇景。他們將園中的奇珍異木砍伐殆盡,充作薪柴取暖。宋徽宗從大江南北搜羅來的各種飛禽走獸,也被飢餓的百姓分而食之。僅僅存在了3年多的艮嶽園,毀於一旦。

「靖康恥」的結局眾所周知。徽欽二帝,連同宮娥、宗室、官員,乃至各種能工巧匠14000多人被金人虜走,押往塞北苦寒之地。一路上的慘烈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些宋俘最終活著到達金上京的只有500人。

徽欽二帝再也沒能回到故土。1135年——被俘8年以後,宋徽宗死於五國城。欽宗則又掙扎了20多年,直到1156年才死於燕京。

汴京圍城的第二年,曾經與汴京百姓一起避難於艮嶽園的僧人祖秀,又一次來到了這座廢園。此時的艮嶽已經不復當初。精挑細選的太湖石在戰爭中化為齏粉;從南方連根移植而來的荔枝樹、椰子樹、杏樹……被當做薪柴砍伐一空;從四川深山捕來的長臂猿、幾百隻鹿和各種水禽,也死的死、逃的逃。

即便如此,祖秀仍然從廢墟中窺見了艮嶽園當年的盛景。他記錄下幾十塊奇石的名字:朝日升龍、望雲坐龍、矯首玉龍、萬壽老松、雕琢渾成、南屏小峰……通過這些名字,今人仿佛能想像到那些奇石的不世風姿。

北 遷

1141年,南宋小朝廷不惜殺害嶽飛,與金媾和,並籤訂《紹興和議》。喪權辱國的條約,為南宋謀求了近20年的喘息機會。金朝也完成了血腥的內部權力更替,後來被稱為海陵王的完顏亮弒君篡位,並下詔遷都燕京。

金人興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直到滅了北宋,他們仍以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市)為都。懷抱統一中原野心的完顏亮,決定遷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並改名為中都。

金中都的城址與明清北京城的城址並不吻合。金中都皇城位於今天廣安門南濱河路一帶,東西窄、南北長,方圓三裡。外郭城東南角位於今永定門火車站西南,東北角位於宣武門內翠花街,西北角在今軍事博物館南皇亭子,西南角在今豐臺區鳳凰嘴村。

完顏亮是中原文化的擁躉,金中都的布局規劃完全效仿汴京城。為了追求汴京當年的繁華勝景,他不但俘虜了大量北宋工匠,還令人去汴京拆下宮殿上鏤刻精巧的窗戶,運到中都,安裝在金廷新建的宮殿上。

《癸辛雜識》記載:「汴梁宋室宮殿,凡樓觀棟宇、窗戶,往往題『燕用』二字。」其實,金人看上的不僅僅是這些精巧的梁柱、窗欞,以及建築構件,還有艮嶽的奇石。

遷都後不久,金朝統治者便著手修建離宮,這回他們看上了位於金中都東北郊、今天北海一帶的水域。

北海一帶的水域古已有之,它原為古代永定河故道。河流遷移後,殘留的河床積水成湖。發源於紫竹院湖的高梁河水,流經「後三海」(即西海、後海和什剎海),灌注其中。很早附近居民就開始在這裡闢治水田,種稻植荷。天長日久,這裡便形成了一派獨特的江南水鄉風光。

元大都城皇城內的太液池(侯仁之《論北京舊城的改造》)

金大定六年(1166年),取代完顏亮成為金朝皇帝的金世宗完顏雍,命張僅言設計建造太寧宮。營建太寧宮時,工匠們將這段河道拓展加深,使之成為一處水域寬廣的湖泊。由於當時湖中廣植白蓮,故名「白蓮潭」。直到元代「白蓮潭」才改為今天的名字「太液池」(包括今北海、中海,南海是明初挖的人工湖)。

北海公園內的瓊華島,在最初營建太寧宮時就有了。中國古代神話中,東海裡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住著長生不老的仙人。歷代帝王沒有不希冀永生的,因此「一池三山」成為中國皇家園林中的典型模式。太液池中,最適合打造成蓬萊仙境的便是瓊華島(簡稱瓊島)。

若說打造的仙境,無人能與宋徽宗的艮嶽園相比。於是,金世宗開始命人從艮嶽中挑選奇石運往瓊島。

據說,金人為了加快運送艮嶽石的速度,規定「每石一準糧若干」,所以俗稱「折糧石」。不過,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其亨發現,「折糧石」一說最早見於嚴嵩的《鈐山堂集》。嚴嵩生活的年代去金代已有三四百年,可能只是道聽途說。

《癸辛雜識》記載一種運送艮嶽石的方法,即用膠泥把艮嶽石的孔洞填實,外面用麻繩綑紮,並用泥糊成圓球,再在太陽下曬乾,然後再用大車運到船上。到達目的地以後,將大泥球浸入水中,將外麵糊的泥去除。經過這樣精緻的包裝,才能保證艮嶽石在運輸過程中不被碰壞。

北海艮嶽石最為集中的楞伽窟

也許您想不到,最早見證瓊島上艮嶽石的,竟然是出現在武俠小說中的歷史人物——邱處機。太寧宮建成後不久,邱處機便受金世宗邀請到中都論道。當時他曾短暫居住於瓊島附近的道觀中。蒙古人佔領中都後,邱處機一直住在瓊華島萬安宮,直至仙逝。

在瓊華島居住期間,邱處機曾有詩云:「喬松挺拔來深澗,異石嵌空出太湖。」由於艮嶽石多為太湖石,所以歷來研究者都認為,這句詩是當時瓊島堆疊艮嶽石的寫照。

堆 雲

從北海公園南門入園,迎面便可看到矗立在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紅牆、綠樹、碧水、白塔,似乎一直是北海的經典畫面,亙古未變。其實,白塔是清順治年間才建成的。在此之前,瓊華島上的地標性建築是建於元代的廣寒殿。

明永樂年間,國都剛剛從南京遷到北京。一日,永樂皇帝朱棣帶著孫子朱瞻基遊覽北海。朱瞻基這樣形容當時的瓊華島:「北京之萬歲山在宮城西北隅,周回數裡而崇倍之,皆奇石積疊以成,巍巍乎、矗矗乎、峭峻削,盤迴起伏,或陡絕如壑,或嵌巖如屋……」可見,當時的瓊華島幾乎都是用太湖石堆疊而成的。

1901年,北海堆雲積翠橋「堆雲」牌樓、瓊島永安寺白塔。小川一真攝

1906年~1908年,北海永安寺橋(堆雲積翠橋),橋南的「積翠」牌樓(南向)。菲爾曼·拉裡貝攝

遊覽中,朱棣看著瓊島上的太湖石,語重心長地對孫子說:「這就是宋代的艮嶽石,北宋因它亡國,金人不引以為戒,還千裡迢迢地把石頭運來;元人更追求奢華,重蹈覆轍。你一定要吸取教訓。」

雖然,朱棣的諄諄教導言猶在耳,但仍擋不住後代帝王造園的熱情,特別是明嘉靖帝和清乾隆帝手筆最大,甚至有人笑言北京城內的景觀十有六七都是這兩位皇帝在位時建的。

北海公園園長祝瑋說:「中國古典園林,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都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大自然高度結合的產物。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移天縮地在君懷』即是她的真諦所在。造園者通過對大自然真山真水的感悟和『因借』把中國詩、書、畫的意境,儒、釋、道的哲理,用疊山理水的手法營造、表達出來,在成就中國古典園林特質的同時,也彰顯了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載體作用。造園雖然昂貴,宋徽宗甚至付出了亡國的代價,但是後世帝王仍抵禦不住園林的魅力,前赴後繼地投入到造園活動中。」

「中國古典園林的掇山疊石藝術,宋徽宗的艮嶽園無疑是一個高峰,而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乾隆時期又進入到南北園林的另一個高峰期。巧的是,這兩個高峰期的疊石技藝都在北海園林中有所體現。」

去過北海的人都知道,連接瓊華島與團城的永安橋,南北兩端各矗立著一座牌樓,靠近瓊島的名為「堆雲」,靠近團城的名為「積翠」。

這兩個牌樓始建於何時,沒有明確記載,但至少在明嘉靖年間就已經建成了。明代皇帝經常賞賜大臣遊覽西苑,很多人都留下了關於西苑的遊記和詩。明嘉靖五年,翰林編修馬汝驥與大才子文徵明也被「賜遊西苑」。馬汝驥在「西苑詩」的題跋中提到了「堆雲」「積翠」二牌樓。由此推斷,至少嘉靖之前它們就已經豎立在這裡了。

北海公園文物科負責人嶽明告訴記者,「堆雲」形容的是瓊島上奇石堆疊的樣子,「積翠」則是形容團城裡茂盛的植物。

艮嶽石屬於南太湖石,在陽光下呈青白色,遠遠望去就像浮在天空中的一塊塊雲朵。不過,現在瓊華島上的植物太茂盛了,島上許多建築和景觀都淹沒在植物中,已經看不出「堆雲」的效果了。

植物豐茂的確是看不出「堆雲」效果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認瓊華島上的艮嶽遺石也確實比金元時期少多了。

嶽明告訴記者,目前北海的艮嶽遺石主要分布在白塔山南坡,最典型的代表是永安寺正覺殿月臺兩側石階、楞伽窟和矗立在引勝亭、滌靄亭北側的「崑崙石」和「嶽雲石」。

正覺殿後的石階是用艮嶽石堆疊而成,臺階夾在雲朵一般的疊石中,猶如通往仙界的階梯。石階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石洞,也是用艮嶽石堆疊成,石形纖瘦怪異,稜角畢現,玲瓏透剔,完美地詮釋了太湖石瘦、漏、皺、透的特徵。

北海楞伽窟

再往北走還有三個磚券門,券門內東西連通,狀若石窟,因此得名楞伽窟。楞伽窟內外也都是用艮嶽石堆砌而成。石窟內外,層層疊疊,嶙峋突兀,置身其中宛如穿越時空,感受到了當年艮嶽園的神韻。

嶽明指著一組疊石中一塊發黃的山石對記者說:「這種顏色發黃,孔洞比較小的是採自房山的北太湖石。」

太湖石分為南太湖石和北太湖石。南太湖石產自太湖、洞庭湖等水中,又稱水石,由於水流幾萬年的衝刷,形成天然大孔洞,顏色為灰白色;北太湖石產自山地,比如京郊房山山區,俗稱幹石,表面呈蒼青色或黃色,孔洞密但是比較小。

北海公園北坡的北太湖石。

「嶽雲」石也是北海艮嶽遺石

宋徽宗為艮嶽收集的奇石多為南太湖石。由於皇家審美的推動,許多民間園林也追逐造型奇異的南太湖石。千百年來不斷採集,使南太湖石資源日益枯竭。清代修建大型皇家園林時,已經很難收集更多新的南太湖石,只好用北太湖石代替。

不過,清朝統治者顯然更鍾情南太湖石,瓊島上的艮嶽石被移出主要有兩次。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為了修葺南海瀛臺,清內務府從白塔四周移走艮嶽石若干。到底移走了多少呢?時人高士奇在《金鰲退食筆記》裡描述:「辛酉冬,運是山之石於瀛臺。白塔之下僅餘黃壤,宜多植松柏,為青蔥鬱茂之觀。」

第二次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奏摺提及,拆白塔西邊南太湖石377塊修寧壽宮院內石山。

雖然不能確知,歷代修園子從北海移走了多少艮嶽石,但北海的艮嶽石肯定比最初營建時少了很多。白塔山北坡幾乎都是後補的北太湖石。

「尋 親」

很多歷史文獻都記載,北海的南太湖石就是宋徽宗的艮嶽遺石,但僅限於文字記載,有沒有科技手段可以證明呢?2019年,北海公園與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合作,啟動了北海公園艮嶽石巖相分析與研究項目。

項目負責人、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張鳳梧告訴記者,這一項目的啟動,源於2016年北海公園建園850周年的專家座談會。會上,著名古建築學家王其亨、孟兆禎提出,北海有850年的歷史,比元大都的歷史還要悠久,但能夠見證北海歷史的實物佐證卻不多。如果能有與北海歷史相當的實物佐證,既可以提升人們對北海悠久歷史的認知,也有利於釐清北海發展的歷史脈絡。

可是,北海經歷金、元、明、清四代帝王的不斷拆改、修葺,早已看不出建園之初的模樣,到哪兒去找最初的實物佐證呢?專家們說:「文獻裡不是說,北海的南太湖石就是宋徽宗的艮嶽遺石嗎?可以用巖相分析的手段,把北海的南太湖石和散落在全國各地的艮嶽遺石進行對比,看看它們的親緣關係。」

張鳳梧對記者說:「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艮嶽石指的是宋徽宗艮嶽園中的石頭。艮嶽園中的石頭有很多種,既有產自太湖的南太湖石,也有其他種類的賞石。南太湖石外貌特徵比較明顯,天然孔洞比較大,顏色呈灰白色,簡而言之就是『瘦、漏、皺、透』。從宋徽宗留下的繪畫作品可以發現,他畫的賞石大部分都是南太湖石。從艮嶽園中運到北海的艮嶽石可能有很多種,但這次我們主要分析的是其中的南太湖石。」

「物體是由元素組成的。我們可以通過反光顯微鏡、偏光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差熱、失重、紅外光譜等技術手段,觀察和分析巖石的物相組成和顯微結構。看看北海的南太湖石與散落在河南開封龍亭公園和各大江南名園中的艮嶽石,是不是來自同一產地。」

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取樣。開封龍亭公園原址便是北宋皇宮所在地。明代這裡為周王府花園的煤山,清代在此修建萬壽宮時,煤山被埋在龍亭殿下面。後來,在維修大殿時發現了兩塊艮嶽遺石。這兩塊出自艮嶽園原址的奇石,應該說是最確鑿無疑的艮嶽遺石了。研究團隊從龍亭公園的艮嶽遺石中獲取了6個樣本。

科研人員在取樣

除此之外,江南名園裡的太湖石也是取樣對象。

金兵南下時,一些剛從太湖中採來的太湖石,沒來得及運到汴京便被遺棄在途中,還有的是後來從艮嶽園中散失到民間的。江南流行民間造園,這些太湖石被當地文人、名士收集起來,成為江南園林中的珍貴景觀。研究團隊先後在網師園、留園、拙政園、獅子林、寄暢園等5所江南名園中取了樣。

幾年前,北海公園也曾與一些著名園林聯絡過,想從這些園中的太湖石取樣,進行對比研究。可是,當時各家園林反應都不太積極,但這次不一樣,一聽說是北海艮嶽石的研究項目,大家都積極參與。

張鳳梧告訴記者,近些年隨著人們對文物保護的認識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10年之後國家陸續召開了全國文物保護科技工作會議。在此之前,人們對文物的態度只是通過文獻研究與實物調查,這次會議之後,「科技文保」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以前,人們對給文物做科學分析還有點牴觸,現在給文物做科學檢測變成了文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獻給出信息就那麼多,而且存在主觀判斷,科學分析是客觀的,所以很多單位都希望給自己的文物做一次系統的科學檢測。」張鳳梧說。

從《西苑北海艮嶽石巖相分析報告》可以看出,此次研究從取樣到分析是非常嚴謹的。工作人員先選取類型取樣對象,拍照記錄取樣的位置,再標定取樣的位置是哪塊石頭的哪個位置。進入實驗室之前,科研工作者們先用手持元素分析儀對樣本表面的元素構成進行採樣,做一個初步的科學檢測。然後,再用500倍、甚至幾千倍顯微鏡看它的元素構成,從不同層級研究樣品的物相特徵和元素特性。為了預防取樣位置特徵不明顯,科研人員在每個地方都會取三塊樣板。

此次研究中,科研團隊共取了40個樣本。研究發現,北海太湖石與江南名園、開封龍亭公園中取到的樣本,元素組成比例基本維持在一個區間範圍內,可以判定為同一類型巖石。艮嶽石為代表的南太湖石與北太湖石、青石,在巖相上明顯不同。由此可見,北海艮嶽石確實來自宋徽宗的艮嶽園。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對所取的石樣磨片。

艮嶽石是北海乃至古都北京城市發展史的重要見證。北海公園艮嶽石巖相分析不僅從科學的角度將北海太湖石的歷史與來歷進行了考證,也從科學角度解釋了它的起源。

張鳳梧說,這次對北海艮嶽石的研究,只是他們通過科學方法溯源北京城建城史的第一步。

上世紀九十年代,頤和園進行昆明湖清淤的時候曾經做過一次非常詳盡的地下沉積物測試。那次科學分析,不但搞清了北京西郊昆明湖水系的形成年代,而且揭示了西山地區自然環境的變化,成果非常豐富,是文化遺產多學科研究的重要見證。

在金代,北海只是一個離宮,而元大都的皇城則是以太液池為核心營建起來的。眾所周知,今天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北海可以說是北京城的原點。在北海做地下探測,是研究北京城的營建史的重要一步。未來將進一步藉助科技手段探明北海的秘密,將北海乃至北京城的歷史展現在世人面前。

「摩挲艮嶽峰頭石,千古興亡一覽中。」乾隆皇帝在北海御苑遊覽時,摩挲著艮嶽遺石,留下了這樣的詩句。艮嶽石既代表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最高峰,又寄託了人們對王朝更替、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如今艮嶽遺石穿越千年靜臥在白塔山上,等待人們發現更多的故事與傳奇。

圖 | 張鳳梧、北海公園、陶然野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五朝離宮北海公園:低調是我的名片
    近代史上很多名人都曾在這裡或長期或短期的居住過,比如梁啓超、傅作義,可以說,北海公園也曾見證過近現代史上許多故事。北海公園裡的太湖石被稱為「艮嶽石」。 於是,許多年後,艮嶽的太湖石變成了北海公園的一處風景。在乾隆皇帝御筆的「瓊島春陰」碑背面,便提有律詩一首: 「良嶽移來石發峨,千秋遺蹟感懷多。倚巖松翠龍鱗蔚,入牖篁新鳳尾娑。
  • 嶽飛背上「精忠報國」四字,竟被誤讀了800年,至今還有人會讀錯
    嶽飛背上「精忠報國」四字,竟被誤讀了800年,至今還有人會讀錯中國的歷史上充滿了保家衛國的傳奇故事,要說到這方面的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嶽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嶽飛,都曾聽過他的故事。嶽飛是一代忠臣良將,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 夜讀北外灘|走向東南亞的「雙喜」牌香菸——南洋兄弟菸草公司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舊址外牆1994年2月15日,南洋兄弟菸草公司舊址被公布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END●2020-04-12 夜讀北外灘 | 「上海,那麼下海在哪裡?」●2020-04-15 夜讀北外灘 | 郵政大樓外牆玻璃上的彈孔●2020-04-19 夜讀北外灘 | 「S」型河濱大樓●2020-04-22 夜讀北外灘 | 曾經的上海觀景臺—上海大廈●2020-04-26 夜讀北外灘 | 外白渡橋誰人題名
  • 北海的龍捲風來得太快!就像愛情
    北海的龍捲風來得太快!「龍吸水」又稱「水龍捲」,是一種偶爾出現在溫暖水面上空的龍捲風,它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一邊旋轉,一邊移動。飽含水氣快速旋轉的氣柱狀「水龍捲」,危險程度不亞於龍捲風,內部風速可超過每小時二百公裡。
  • 警方「馬拉松式」規勸 北海2名在逃數年逃犯投案自首
    警方「馬拉松式」規勸,北海兩名在逃數年逃犯投案自首「現在感覺好輕鬆,再也不用提心弔膽過日子了!」黃某崛、黃某復兩兄弟相繼到北海海關緝私分局投案自首,結束3年逃亡生活。▲2020年11月30日在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田濤攝2017年5月24日,北海海關緝私分局開展打擊汽車走私專項行動,破獲一起以唐某雄為首的團夥走私汽車案。經查明,該走私團夥通過繞越設關地偷運的方式,從越南經中越邊境非設關地走私進境舊汽車6輛,案值273.68萬元。
  • 歡樂北海,同樣的冬日不一樣的幸福
    當北方開始下第一場雪時,很多人就開始迫不及待的到南方躲避嚴寒,在海濱城市暢快的呼吸新鮮空氣,自由的感受自然美景。那我們應該去哪呢? 「2020網紅城市百強榜單」北海值得你一探究竟。北海具有典型的亞熱帶特色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在寒冷的冬季也讓長達24公裡的「北海銀灘」陽光普照,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等特點,而被稱為"中國第一灘"。廣西則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銀灘"而自豪。在第一屆"中國十大最美海灘"網絡評選,北海銀灘位列第三名。北海老街,歷經滄桑、見證繁華
  • 北海雞嘴荔枝竟賣出1600塊一公斤的天價!
    今天上午(6月16日),2019年北海市香山荔枝節,在合浦公館舉行。荔枝節上,最勁爆的環節就是荔枝拍賣環節。一箱2斤裝28顆的荔枝,從底價200塊,一路競標,最終1600塊成交!這個價相當於57塊錢一顆,!
  •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800步,姜子牙:我將保周朝江山800年!
    中國古代歷史,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不僅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很多歷史故事也極具神話色彩,更讓人驚嘆古人的智慧。姜子牙在歷史上,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其經典故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雖然在當時,普通人很不理解,殊不知,姜子牙卻是在等一位千古明君的到來,之後,便有了「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的歷史故事。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800步,姜子牙:我將保周朝江山800年!大家也都知道幾個周代的人物,比如說妲己,商紂王等,圍繞他們也發生了很多故事。
  • 北海民宿購房,目前怎麼選?前景如何?
    北海的民宿購房,好像是突然興起的。2018年5月2日,北海銀灘決定收費:外地100元、本地10元。消息傳出,一片譁然,銀灘頓然冷落。到7月8日,頂不住了,收費停止。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恢復免費的銀灘,遊客井噴,周邊民宿火爆。以前經常接問:「哪些樓盤適合越冬和養老?」
  • 2008高考浙江作文題目:觸摸城市或者感受鄉村
    2008高考浙江作文題目:  以「觸摸城市」或者「感受鄉村」為題的作文。  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  全國1 與「抗震救災」有關的材料作文  「抗震救災」有關的材料作文。  全國2 海龜和老鷹  有個好心人在海邊發現一隻小海龜從沙穴裡往出爬,這時過來一隻老鷹要抓小海龜,遊客把小海龜護送到大海,把老鷹趕走。這時一群海龜從沙穴裡爬出來,爬向海裡,原來這隻小海龜是個偵查兵。等好心人走後,馬上來了一群老鷹。根據此發表議論,自擬題材。
  • 北海一公司64萬買來的「吉祥」手機號碼被停用
    ,將廣西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和廣西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北海分公司雙雙告上法庭,索賠巨額損失。  北海市郵電局於1993年6月10日舉辦了優選電話號碼拍賣會,北海眾多實力雄厚的公司參與角逐,北海新亞洲物業有限公司以60萬元的天價,競買到了最「吉祥」的手機號碼「901888」,該手機號碼諧音「九十年代要發發發」,後升位為「9001888」。該「吉祥」手機號碼的拍賣成功,創下了全國拍賣「吉祥」手機號碼的最高紀錄。
  • 樓市年底衝刺 12月北海新建商品房成交創月度新高
    受疫情反覆的影響,2020年北海樓市總體一直處於低溫運行的狀態,但是臨近年底,樓市一如既往地進行了最後一波衝刺,使得12月份北海土地和新房成交環比大幅上漲,且創下了年內月度新高。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北海土地和新城成交環比均處於上漲的態勢,其中新房上漲幅度近4成;而二手房成交則環比下跌,跌幅為6.97%。
  • 今年九日十分晴且同北海邀佳客
    作為西南地區著名的沿海開放城市自古為對外通商口岸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北海一直都是一塊投資沃土今天跟著投促君一起探秘走進園區·發現新商機第4站北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堅持以升促建,開啟園區發展新篇章北海高新區成立於2001年,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覆正式晉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北海新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召開2005 …
    1995年12月~2000年2月 於華能伊敏煤電公司財務處任副處長;  2000年2月~2002年5月 於北海新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發展部任經理;  2000年11月至今 於北海新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會秘書。
  • 廣西北海海鮮美食大全
    北海,這座被海鮮包圍的城市,也屬最美味的就是海鮮了。北海現有經濟漁類500多種,蝦類30多種,主要特色產品有海參,鮑魚,沙蟲,石斑,魷魚,墨魚等,是我國的四大漁場之一。一般來說,北海的海鮮大排檔基本集中在外沙島、銀灘景區以及華僑風情街。北海海鮮也比較貴哦,一般有宰客的傳統!
  • 遇見你丨一杯熊爪咖啡:看不見你 觸摸到愛
    顧客:因為已經長大很多年了,所以說還可以再重溫一下小時候被人那種能暖暖地撫摸的感覺其實蠻好的。來排隊的顧客中,有不少殘障人士。店裡會給他們一杯免費的咖啡,不過很多殘障人士都堅持要付錢。 △聽障者和記者用手機打字交流:我支持聾人好朋友,我感覺熊爪有趣,蠻好。 一隻毛茸茸的熊爪,引發這麼大關注,這是創始人沒想到的。
  • 撥打「114」,查詢電話號碼、觸控螢幕能立刻對人的觸摸作出反應
    當你間到她熟知的號碼時,她便立即告訴你,否則她就得翻閱卡片,找到後再回答你。這樣,你查詢號碼時往往需要等待一些時間。現在的查詢業務基本上由計算機來完成。計算機裡存儲了比電話簿上多得多的信息。當查詢員接到你的詢問後,她只要簡短地在計算機上按幾個鍵,計算機就會很快查找到你所要的電話號碼,並通過專用的「模擬器」,模仿人的聲音報出號為了使計算機迅速、正確地完成查詢工作,通常需要在其內部建立一個「資料庫」,將千千萬萬個電話號碼按一定規則有條不紊地排列存儲在裡面,以備隨時查詢。
  • 大樂透重慶800萬得主亮相 中獎竟靠"神奇託夢"
    800萬獎金差點「毀」在西雙版納遊  侯先生個子不高,中年人,偏瘦。在辦理兌獎手續過程中,他一直保持著非常愉悅的心情。據他講,這個800萬獎金差點就毀在了雲南:按照原計劃,買彩票的那個時間,他正和公司同事在雲南西雙版納旅遊自己是跑業務的,因為近段時間業績出色,老闆獎勵他和幾個同事到雲南去旅遊。同來的親友也證實所言非假。
  • 【文化北海】北海「功夫王」事跡知多少?帶你探冠頭嶺上的封誥碑
    朱紅色的碑座鑲嵌著碑版,經歷歲月衝刷,渾然一體的菸灰色碑面記錄澱積的滄桑氣息,內中的碑文不花點功夫辨讀不出來。封誥碑約立於光緒末年。封誥,是我國古代帝王對有功官員及其先輩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誥命。碑上受封為兩位女性,是兩位官員的先一輩。第一位誥命授封是官居「兵部籤掣衛分府加一級,辛卯(十七年)科舉人洪定揚之生母(李氏)」為「宜人」。
  • 北海算命哪裡準:女人肩膀有痣好不好
    這恐怕也是很多肩膀有痣的女人都很想全面了解的吧,比如說前幾天一個北海的網友就在網上詢問:北海算命哪裡準,北海哪裡算命準,為什麼這位北海網友會問這種算命問題呢?因為她的肩膀長痣了,而且是左右兩個肩膀都有痣,因此很想尋找一位北海算命很準的大師了解一下,女人肩膀有痣好不好。下面本文接著就從肩膀痣算命比較準的方法給群眾仔細介紹女人肩膀有痣好不好,一起往下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