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 臺立法機構24日院會處理美國萊豬進口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法案,展開"表決大戰"。國民黨原定於23、24日在立法機構外舉行大規模抗爭,後因臺灣爆出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而取消,僅保留23日晚間的直播開講,引發基層反彈與對美國"放水"質疑。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表示,國民黨不是在放水,而是大多為讀書人,不習慣街頭抗爭、草莽與機動性不足,像同黨"立委"蔣萬安認真要兇起來看起來也很兇,但也還是給人"文質彬彬"的感覺。
舒翠玲29日接受香港媒體訪問,針對萊豬表決國民黨取消原定抗爭,到底是不是在對美國"放水"?舒直言,國民黨內很多都是讀書人,始終給人"文謅謅"的感覺。
至於臺中市市長盧秀燕槓AIT(美國在臺協會),獲得高度民意,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卻擋不住萊豬進口9大行政命令,未來反萊豬戰火會否移轉到藍營縣市,甚至形成"地方比當局強"局面?舒翠玲表示,"令不出當局"是國民黨過去最常被詬病的地方,因為黨的組織實在太大,所以會給人"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的錯覺,但其實國民黨體質亟欲調整,而現在正是國民黨體質調整的關鍵時刻。
舒翠玲指出,如今為了反萊豬,當局、地方連成一線,那當局領導就必須要思想、行動、貫徹執行,藍營地方縣市與議會配合,才能夠形塑政黨政治、破除地方派系,才能展現出戰鬥力並讓基層感受到自己的聲音有被聽見。舒更強調,其實不論黨的運作如何,重點還是在"民心";得民心者黨自然會興盛,反之亦然,故在位者必須思考何謂"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