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解讀一:千年之前對天文自然的啟蒙,現代人不一定完全了解

2021-01-20 高山碼字

前期,我們一起研讀了《朱子家訓》和《弟子規》共計15篇,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點讚、推薦、分享和收藏,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謝!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大吉大利,幸福安康!

有了大家的鼓勵,@高山碼字就更有動力繼續研讀國學經典。

今天,我們研讀啟蒙經典《千字文》的第一部分:天文自然知識。

一、原文欣賞

《千字文》是千百年來的啟蒙教科書,四字短句,字不重複,句句押韻,前後貫通,知識量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大聲吟哦,享受一下朗讀帶來的韻律美感!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崑岡。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鹹河淡,鱗潛羽翔。

二、天文自然的啟蒙中對世界有哪些認知

在遠古時代,中國人就進行了天文觀測,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對天文自然有了很全面的認識。在天文自然的啟蒙中,蒙童對世界會有哪些認知呢?根據以上內容,我們來整理一下:

(一)對宇宙星辰的認知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是混沌蒙昧的。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了太空。(二)對四季曆法的認知寒和暑循環變換,秋天收割莊稼,冬天儲藏糧食。曆法中有閏餘,並成一個閏月,用律呂調節陰陽。(三)對自然物產的認知雲氣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露水遇冷就凝結成霜。黃金產在金沙江,玉石出在崑崙山崗。最鋒利的寶劍叫「巨闕」,最貴重的明珠叫「夜光」。最珍貴的水果是李和奈,最重要的蔬菜是芥菜和生薑。海水是鹹的,河水是淡的,魚在水中遊,鳥在空中飛。

三、你可能了解不全面的曆法

千年以前,古人就將宇宙自然、四季曆法和自然物產的認知納入到啟蒙教材,充分說明了天文研究早已是一門十分成熟的學科,這些知識放在現代社會,更是一個常識了。

比如宇宙的混沌、天地的顏色、太陽的升降、月亮的盈缺、寒暑的變換、雲雨的形成、秋收和冬藏等等,都是我們的基礎知識。

但是,傳承至今的曆法,你不一定完全了解,今天與大家一起來深入學習一下。

什麼是曆法曆法是推算年、月、日,並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是協調歷年、歷月、曆日和回歸年、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

現在的兩套曆法大家應該對我們的現在使用的曆法很清楚,那就是公曆和農曆。

公曆過元旦,農曆有春節、端節和中秋等重要節日。

公曆是在1911年建立民國時才剛剛開始使用的,又稱陽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

而農曆一直是我們的傳統曆法,歷史典籍記載始於黃帝時代,是至今沿用的曆法;

兩種曆法共存,充分說明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包容並蓄,不斷融合,和諧發展的一個特性。

「閏餘成歲」詳解1911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只用農曆,一千多年以年的啟蒙教科書中,閏餘成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當然是講我們傳統的農曆了。

農曆還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是按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和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而制定的曆法。

月亮圓缺一次共29天半,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只有354天左右,而太陽回歸年有365天5小時48分46秒。

這個相差部分即是閏餘。

為了協調閏餘天數,農曆加入了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閏年中多一個閏月,因此閏年有383天—385天,所以在19年之內的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

所以就有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隔19歲,你的農曆生日可能會和公曆生日重合。

比如你的生日是1980年元旦,農曆是十一月十四,你在1999年元旦的時候,農曆也是十一月十四。

但是由於19年中加7個閏年的原因,這個精確度不是絕對的,再到2018年元旦的時候,你的農曆生日就是十一月十五了。

時間相差只在一至兩天之內。

四、寫在後面

第一部分裡還有一個律呂,指六律六呂十二音,是古代對不同音律的稱呼,跟現在的「do、ri、mi、fa、sol、la、si、do」一樣。

由於篇幅的關係,在這裡不再一一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自己生日是不是19年重合吧。

我是七零尾的@高山碼字,平時喜歡讀書和寫作。

喜歡我的朋友請加關注吧,我會及時為您碼出更好的文字。

你們有什麼想說的,請在下面留言討論吧。

您的點讚、推薦、收藏和轉發也很重要哦!

相關焦點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我打賭,這首詩全國人民都會背,記憶深刻啊)國學啟蒙應該百花齊放,只學古詩詞怎麼能夠呢,傳統文化經典作品都得了解啊,古代蒙學經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聲律啟蒙》,《唐詩三百首》,《笠翁對韻》,《增廣賢文》……都得安排上呀。但是買回來之後,我自己翻了翻,發現了一些問題,並不是所有的經典書籍都適合國學啟蒙。
  • 微信版《千字文》,全文解讀一目了然,經典珍藏版!
    原標題:微信版《千字文》,全文解讀一目了然,經典珍藏版! 《千字文》是中國早期的蒙學課本,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其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常識,用四字韻語寫出,很適於兒童誦讀,後來就成了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
  • 千古流傳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全文帶拼音.解釋……典藏版
    《千字文》為南朝周興嗣所編,它的撰作,相傳還有一段故事;原來是當年梁武帝令殷鐵石在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中拓下不重複的一千個字,供皇子們學書用的。但由於字字孤立,互不聯屬,所以他又召來周興嗣囑道:「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只用了一個晚上就編好進呈武帝。這便是傳至今日的《千字文》。周興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構,知識豐瞻,音韻諧美,宜蒙童記誦,故成為千百年蒙學教科書。
  • 李陽冰篆書《千字文》高清欣賞(楷篆對照版)
    《千字文》乃四言長詩,首尾連貫,音韻諧美。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複,句句押韻,前後貫通,內容有條不紊的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性、人倫道德、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
  • 《千字文》解讀(4):辰宿列張
    我們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團,一疙瘩一塊的,根本數不出有多少個,只能叫一宿,一個星宿。中國天文學最鼎盛的時代是隋唐時期,那時的星域分區,把視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牆,就是把星域分成三進的大院。然後再按東西南北,像切西瓜一樣把星域分成四塊,每一塊選擇七組星辰,每組都是恆星。
  • 與其關心西方星座,不如花兩分鐘了解下中國星座與古代天文
    現在年輕人聊起星座可謂是滔滔不絕,星座已然成了現代人標籤之一。然而星座可不是西方專利,我國古代也有自己的星座專利,古人稱之為十二星次。你說巧不巧,都是劃分了十二星區,可能有人質疑,會不會涉嫌抄襲或者借鑑成分?這個傳正小二要嚴肅地告訴你,不存在這種可能,原因如下。
  • 《千字文》女孩起名:探究千字文中的奧秘,這些名字都是學問!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的。《千字文》,究其字面來看顧名思義,是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易誦易記,是我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與《三字經》、《百家姓》合稱「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國蒙學之經典。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暑假生活》中的「觀月題」。(資料)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現代人研究和學習?
    「中華傳統文化」值不值得現代人研究和學習?如果你覺得這個值得,那麼《易經》就值得。這是因為《易經》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比較核心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談到「易經」,人們自然會聯繫到佔卜預測、命理、風水等各類神秘之術而斥之為迷信,這是現代人懷疑其價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和癥結所在。
  • 如何在家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我們和堅持了三年的媽媽聊了聊
    從過去的小學到現在的幼兒,英語啟蒙的年齡在逐漸幼齡化。市場上紛繁多樣的線下、線上英語啟蒙班,給家長提供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讓他們變得迷惑。對於幼兒英語啟蒙,事實上不少家長較傾向在家庭中進行。來自上海的Cherry認為,在孩子6歲前,英語啟蒙是完全可以在家庭環境下進行的。
  • 中華傳統文化9書,每個國人都不應忘記的經典
    蒙學蒙學,是對中國傳統的幼兒啟蒙教育的一個統稱,是中國傳統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以下書籍為蒙學經典讀本。本書看點:◎本書是系統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極佳讀物,堪稱「國學瓊林」。◎內容囊括了社會生活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婚姻家庭、朝廷文武、服飾飲食、技藝製作、釋道鬼神、醫術佔卜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 為什麼古人能寫出《易經》等奇書,而更智慧的現代人還很難參透?
    相反,現代人有太多分散注意力的思想,每件事都伴隨著利益,研究成本也越來越高。現代科學與《易經》代表的東方文化是兩種不同的體系我們都知道,古人當然不能理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同樣,不了解現代人的著作也是正常的。這是無法理解的,因為《易經》與其他古代古典研究理論體系和現代科學完全是兩個沒有特定背景環境和相同意識形態原理的情況。
  • 西域古國的天文曆法,先進到讓你不敢相信
    很多人都了解曆法對於農業社會的重要性其實對於商業城邦,天文曆法也至關重要(圖片:RicherdFU / 圖蟲創意)▼在與同時代的唐朝中原曆法做了詳細對比後,專家們有了驚喜的發現:高昌國雖然也是一個漢人王國,但在漫長的適應過程中,高昌國的曆法算法已經與唐人有了一些不同,其中包含了不少高昌人自己的觀測結果
  • 「20200202」千年一遇的完全對稱日!在西安能領結婚證嗎
    最近有網友發現,2020年,將要迎來一個特殊的日子,就是2020年2月2日,這組數字倒過來也一模一樣,「20200202」,網友們稱這是是難得的千年一遇「完全對稱日」。這一天,成雙成對的美好寓意想必能讓準備領證的新人們心動。不巧的是,那天是周日。在西安可以領證嗎?
  • 關於孩子的英語啟蒙,爸媽知道這些,再也不用焦慮了!
    所謂英語啟蒙,環境最重要,不要太在意說的有多少或者有多好。對於英語啟蒙,父母應該有以下基本認識: 英語啟蒙,父母的角色是陪伴者,而不是老師 爸爸媽媽的身份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陪伴者。孩子的很多知識、行為、習慣等並不是從老師這裡學到的,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個學習場所,因此爸爸媽媽這個陪伴者的角色是世界上任何老師都代替不了的。
  • 《春牛圖》裡藏玄機 天文歷算專家解讀春播時間的由來
    原標題:《春牛圖》裡藏玄機 天文歷算專家解讀春播時間的由來   農時不等人,在農業生產中,勞動者按節氣時令來安排農事。3月16日,隨著春耕第一犁在拉薩翻起溼漉漉的泥土,人們將希望的種子播撒,祈盼豐收。至此,青藏高原也即將迎來一年中氣候最宜人的季節。
  • 千字文帶拼音全文以及創作背景和對中國的影響,育兒早教國學經典
    【注釋】①閏餘成歲:中國古代曆法以月亮圓缺變化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但人們實際經歷一年(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圈所用的時間)和它之間存在差額,這個時間差額被稱為「閏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每過幾年就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閏餘」相加,合成「閏月」,插入該年份中,有「閏月」的這一年就是「閏年」。閏,餘數。歲,年。
  •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原創天文主題展 「星空之境」—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館2017全新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9月26日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1臨展廳免費對遊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