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為什麼要貼春聯?短短十幾個字,寄託了太多中國人的文化信仰

2021-01-21 隨手談詩

早在上古時期,中國先民就有在歲首祈禱祭祀的習俗,逐漸演變成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被稱作「百節之首」,可見春節傳承了多麼豐厚的歷史底蘊,每到農曆歲末,中國人就沉浸在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中,從臘月開始,全國各地就有各種習俗,如臘月二十三送灶神、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臘月二十六殺年豬,這種歡樂的氣氛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鬧元宵。

在這個傳統佳節裡,人們盼著與家人團圓,小孩子盼望著穿新衣、壓歲錢,大人則更講究傳承傳統習俗,雖顯老套,卻依然充滿敬畏之心,在眾多傳統習俗中,最方便也最熟悉的,莫過於貼春聯了。

門神傳說

「東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裡。東北有門,名曰鬼門,萬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鬱壘,主閱領萬鬼。若害人之鬼,以葦索縛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這段記載來自於《山海經·海外經》,講的是一個傳說中的鬼域世界,其中有山,山上覆蓋著三千裡的大桃樹,桃樹的東北方有個鬼門,是萬鬼聚集之處,天帝命兩個神人守護,一名神荼(shēn shū),一名鬱壘(yù lǜ)。他們管理著萬鬼,如果發現有害人之鬼,就會將其捆起來,送去餵老虎。

天下所有的鬼都害怕這二神,於是老百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樣子,放在家門口,具有驅鬼闢邪的作用,後來人們也變懶了,直接將其名字寫在桃木板上,過程簡單了,功效不變。

這便是中國最早的門神,寫著他們名字的桃木板,就是桃符。

桃符與春聯

「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後漢書·禮儀志》

至早在秦漢時期,已經有了過年造桃符的禮儀習俗,直到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命學士辛寅遜(一說其子孟喆)在桃符上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10個字都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副春聯。

五代時期後蜀的宮廷趣事傳到民間,在宋代形成了春節習俗,王安石《元日》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中描繪的新年習俗,大致上與今天的春聯相當,人們在家門兩側貼上貼上桃符,以祈求來年吉祥如意,桃符原本具有的驅鬼功能,繼續由門神掌管,桃符和門神有了明確分工。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時的桃符與現今的春聯在形式內容上已經大致相同,但名字依然較「桃符」,直到明朝——相傳朱元璋是個鐵桿桃符迷,每到春節前後他都喜歡微服出巡,看看天下百姓門前的桃符,後來乾脆下旨,讓金陵(南京)的老百姓都用紅色紙張寫成聯貼在門口,迎接新春,在朱皇帝的大力推廣下,「春聯」這一名稱也得到了官方認證。

最早的春聯

前文說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副春聯,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著「中國第一副春聯」的殊榮,隨著後來考古學家在莫高窟藏經洞發現敦煌遺書,其中記錄了十二副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排列第一,是唐朝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春聯的歷史被提早了200餘年。

遺書中,還記錄了「門神護衛,厲鬼藏埋」、「書門左右,吾儻康哉」等聯,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唐朝時期的春聯也是貼在門上的,並且在原先驅鬼闢邪的作用之外,還加入了祈福迎春等含義,也為宋朝門神、桃符的分工奠定了文化基礎。

形式與內容

中國人向來認為紅色有吉祥之意,所以一般來說,春聯是紅底黑字,顯得大氣而穩重,常見的春聯包括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組成,有些地方還有「鬥斤」,貼在春聯的中央,或其他地方,呈菱形,現今人們愛貼的「倒福」就屬於鬥斤。

內容方面就太博大了,首先,春聯是對聯的一種,自然與對聯一樣,不但要言簡意賅,並且要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是一種獨特的漢語藝術形式,春聯的內容有幾個基本點:

1、字數相等,這一點不用多說;2、平仄押韻,通常應為仄起平收;3、詞性相對、位置相同,簡單說就是實對實、虛對虛、名對名、動對動等,而且詞所在的上下聯位置要一致;4、內容相關,並且有聯繫,但意思、字詞不能重複。

中國古代為農耕社會,大多數家庭期望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就會貼與農業相關的內容,如:槽邊不乏千裡馬,倉內常存萬石糧。

如果是商人,自然希望多賺點錢,便貼生意興隆的內容,如: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家中有讀書人,希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光耀門楣,就貼學業進步相關的內容,如:錦鯉飛身酬遠志,祥羊跪乳感親恩。

如果是當官的,希望步步高升,早點當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要貼步步高升的春聯,如: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

另外,中國還有獨特的幹支紀年文化,有十二生肖,所以在春聯中,往往含有當年的生肖屬相,2020年是鼠年,便有「子歲人奔新富路,鼠歲三春報好音」等應時應景的春聯。

總之,春聯的內容豐富多彩,通過觀察春聯,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應出一戶人家的幸福觀,還可以考察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

春聯的貼法

在貼春聯的時候,可千萬不要貼反,否則就貽笑大方了。

一般來說,春聯是豎著寫,平仄方面基本與律詩一致,講究「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準則,對於現代人來說,隨處可買到現成的春聯,所以創作方面不需太過講究,難點在於,買回家一副春聯後,如何區分上下聯?

首先,你當然可以從內容中去辨別,但春聯就十幾個字,信息量太少,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內容中辨別上下聯還是有些難度,更重要且更準確的方式,是通過平仄判定,四個字:仄起平收。也就是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

現代漢語普通話有四聲,與古漢語不一樣,為了方便區分,大致可以將普通話的一二聲歸納為平聲、三四聲歸納為仄聲。

舉個例子,你買了一副春聯,回家打開一看「子夜鼠歡爆竹樂,門庭燕舞笑聲喧」這兩句,蒙了,不知道怎麼區分上下聯。套用前面講的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樂」字四聲為仄,「喧」字一聲為平,根據仄起平收的原則,是不是很容易就區分上下聯了呢?

必須注意的是,這種區分方法只是在現如今大多數情況下適用,如果要學習對聯、詩詞創作,切不可以此為依據,因為普通話與古漢語的平仄有所變化。

小結

春聯是一種獨特的漢語藝術,也是中國人迎接新年的獨特習俗,從門神傳說、發展成桃符、定型為春聯;從驅邪避鬼、到祈福求平安、成為傳統習俗。一副小小的春聯,少則數字,多則十數字,蘊含了太多的中華歷史文化,寄託著中國人對幸福安康的美好追求。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你貼好春聯了嗎?

也可自話祝大家鼠年吉祥,萬事如意!

相關焦點

  • 過年貼春聯,哪些內容專屬於「家神」?相關春聯需貼在哪裡?
    過年貼春聯習俗,是自古就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對聯裡不僅有對家國的祝福;也有對天地萬物,鬥轉星移,四季交替的感念;更有以自然萬物復甦的欣欣向榮之態,寓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期望。但關於春聯的張貼,自古也都有相關的講究,不光是左右聯的順序,更多的是一些事物的專屬春聯,以及民間神仙信仰中的所用聯;以上這些都是不可貼錯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與「家神」和相關的春聯內容和張貼位置。
  • 春聯有何講究?過年亂貼春聯,容易鬧笑話
    過年了,很多注重傳統的朋友又該計劃著今年春節貼副啥春聯了。春聯是咱們最傳統的過年習俗之一,不但讓「年」過得吉祥紅火又凸顯出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味兒。在古時候貼春聯可不僅僅是件「應景」的事兒,貼春聯不光是要貼出喜慶來還要貼出對傳統的敬畏。
  • 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來歷 有關春聯的歷史傳說故事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那麼春聯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中國人為什麼都在過年的時候貼春聯?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傳說故事。
  • 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關於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介紹
    馬上到新年了,人們會有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如祭灶、掃塵、置辦年貨以及掛燈籠、貼春聯、窗花等。貼上春聯和掛上燈籠就增添了幾絲過年的氣氛。那麼,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呢?一起來看看吧!春聯什麼時候貼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其和、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一起統稱為「年紅」。在春節期間,貼年紅也是很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一般來說,家家戶戶「貼年紅」是在農曆臘月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在門窗上貼上年紅,不僅可以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表示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望。
  • 楹聯家:春聯是高雅藝術 寫對聯要追求「三美」
    擬春聯,內容比形式更重要,要有個性,家裡的新變化、新氣象,個人的收穫和感受都可以寫到聯裡去,讓看的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樂,了解你的情懷志趣。  過春節,貼春聯,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年俗文化之一。春聯對於中國人、對於過年,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為此,本報記者專訪我省著名楹聯家孫丕任先生。
  • 農村過年貼春聯都有哪些忌諱?什麼時候貼最好?
    有些地方是不貼春聯的農村過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貼春聯的習俗的。比如我老家商河那邊,貼不貼的都可以,如果手頭恰好有春聯,那就貼上,如果沒有,也不會刻意去買或者是寫。貼春聯的時間在我婆婆這邊,棗莊這裡,家家戶戶都是要貼春聯的。
  • 春聯怎麼分上下聯,「福」字究竟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答案來了
    馬上要過年了,現在處處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慶氣氛。在咱們中國過年,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貼對聯和「福「字,「福」字年年貼,家家貼,但很多人往往就弄錯了。那麼對聯和「福」字到底 應該怎麼貼才是正確的?小編今天就帶您抓緊時間學習一下,避免貼錯!
  • 過年,春聯一定不要「貼錯」!不懂這些,顯得沒文化!
    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全國各族人民,各家各戶都要面臨一件大事,那就是「貼春聯」,雖然各地的風俗不同,但是基本的講究還是基本相同的。尤其是今年,2019年,講究更多。主要是今年的除夕,和24節氣的立春日正好重複了。在傳統的八字系統裡,立春就算新的一年了。另外,今年的2月4立春日還是壬申日,到了立春還是寅月,為月破日。所以,除夕之日,是不適合貼對聯的。
  • 年俗|春聯:貼在門上的「錦鯉」
    這種半娛樂半認真的祈福方式,寄託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期待。 春節將至,「貼春聯」也可以稱得上是人們心中的「錦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家每戶將對新的一年的祝福與祈願工工整整地寫下來貼在門上,期盼吉星高照,好運降臨。一幅幅筆鋒遒勁、紅紅火火的對聯,寄寓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與祝福。
  • 新年貼春聯,福氣到萬家
    貼春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傳統。新春伊始,人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貼春聯、貼福字。臘月二九或三十(部分地區或者更早)當人們在自己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字的時候,這就標誌著我們的春節已經拉開了序幕。所以,春聯成了春節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 越南早已廢除漢字,但新年還會貼春聯,那他們的春聯用什麼字寫?
    春節馬上就到了,大家應該也都準備好了今年要貼的新春聯了吧?貼春聯是中國的一項傳統活動,由來已久,其實除了中國之外,越南也有貼春聯的習慣。在很多越南人眼裡,過年就是冬天和春天的分水嶺,過年這一天如果不貼春聯,就失去了辭舊迎新的意境了,所以很多越南人也會在元旦農曆新年這一天張貼春聯,下圖就是幾十年前越南人過年要出售的春聯,可以看得出來,當時越南的春聯還是用漢字寫的!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何越南人當時會用漢字寫春聯呢?
  • 貼春聯左右分不清?看一個字瞬間搞定!
    要注意用詞恰如其分,不要過於浮誇、渲染。上下聯字數要相等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最需要注意的事項。上下聯不單要字數相等,書寫的時候也要注意字間距相等,這樣貼出來的春聯才顯得工整。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最基本的要求。
  • 上聯貼左邊還是右邊 過年了你會貼春聯嗎(圖)
    「貼春聯時,到底是左邊貼上聯,還是右邊貼上聯,真讓人犯難。」昨日,西安習武園社區的李女士剛把春聯貼好,又給撕掉了,因為她覺得自己貼錯了。  擔心貼錯,剛貼好的春聯又撕了  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是中國人傳統的過年風俗。
  • 臘月二十九是「絕日」,三十立春,哪天貼春聯呢?
    現在民間和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的農曆臘月二十九是「絕日」,大年三十是立春,都不適宜貼春聯,因此貼春聯最遲要在臘月二十八貼好。這種說法有沒根據呢?是謠言還是真有其事呢?筆者喜歡搜集瀏覽歷史上的傳統文化、習俗,本來對網上傳的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 千萬別這樣貼春聯,一定要知道!
    眼看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亂貼可是會不吉利。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那就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
  • 我家春聯貼完了,但「福」字卻貼「反」了,你家的福「到」了嗎
    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了,返鄉的人們也都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開始和家人們一起買年貨、準備年夜飯,家家戶戶殺雞宰羊準備過年,在農村,過年是有很多傳統習俗的,這兩天除了準備年夜飯,最重要的就是貼對聯了,家家戶戶都要拿出準備好的春聯、「福」字貼上,我家今天也貼了春聯和「福」字,但朋友卻說我家的福字貼「反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貼春聯,要注意這三點,很多人都貼錯了,你貼對了嗎?
    貼春聯,要注意這三點,很多人都貼錯了,你貼對了嗎?大家說到貼春聯,想必津津有味。春聯的寓意有很多種,研究起來會感覺像詩句,但又更有意思。有的詼諧幽默,有的喜慶吉祥,蘊含道理淺顯又貼合我們生活。然而,貼春聯還是要注意這三「不貼」。
  • 春聯發明之前,古人往門上貼啥?
    已經上班的你,是不是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氣中無(bù)法(xiǎng)自(jiǎn)拔(féi)?沒關係,年雖過完了,但年味兒還在呀!就看各家各戶貼著的一幅幅鮮豔喜慶的春聯,不僅散發著濃濃的年味兒,還預示著新一年的春意常在。相信在每個人的春節記憶中,貼春聯都是一項充滿儀式感的大事。
  • 貼春聯的10大禁忌:福字正貼、倒貼各有講究?貼反了才真找晦氣
    裝扮新年的東西除了大街小巷的紅燈籠、中國結,春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貼春聯不光是為了遵循傳統,更是為了驅邪敬神,寄託希望。可你知道春聯怎麼貼才對嗎?今天,寶姐就給大家好好講一講這其中的「門道」~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要貼上一副新春聯,那就得把舊春聯給撕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