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首歌來形容《劍來》,我想應該是樸樹的《平凡之路》。
這裡是指這兩個作品的境遇。
烽火不是靠寫《劍來》才火的,正如樸樹也不是靠《平凡之路》才出名。
寫《極品公子》時,烽火已小有名氣,到《陳二狗》時已經火了,更積累出一幫妖孽死忠粉。
再到《雪中悍刀行》,更上層樓。
一步步走來,方有今日《劍來》之勢。
樸樹也一樣。
99年的白樺林傳唱全國,04年的生如夏花口碑極佳,但都沒有達到平凡之路如此誇張的地位和熱度。
這是因為,99年有張信哲林憶蓮那幫世紀金曲,04年周杰倫林俊傑這些新生代也很能打。
而平凡之路誕生在14年,是一個《小蘋果》橫掃全國刷屏拿獎的時代。
這時候,前者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當下劍來風頭一時無兩,大致也是如此。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也怪同行不努力。
這事兒當然也不是單靠同行襯託,就像說相聲的老郭說的,另一邊也得觀眾捧。
劍來的成功,也少不了包括王思聰在內讀者的力捧,但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是不是有點過了?
而且某些讀者經常在捧的時候,還要順帶踩一踩別人。
其實這本來也沒什麼,畢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鄙視鏈。
哪怕是正兒八經的文學也一樣,讀馬爾克斯的瞧不起讀村上春樹的,讀但丁的又看不上讀馬爾克斯的。
但正如這些搞鄙視鏈的是偽文青一樣,那部分劍來讀者沒有意識到,他們在鄙視小白文的同時,自己也開始媚俗了。
你會發現在這本書的貼吧,幾乎看不見找不到不同的聲音。
是這本書真的已經好到如此地步了嗎?
或許一部分讀者也知道它有種種的不足之處,只不過他們選擇了迴避。
另一些讀者,則更會激進一點,通過給對方貼上「沒看懂」「小白文讀者」的標籤,來消除質疑、意見這些雜質。
而實際上,大部分人所接觸到的許多小白文讀者,他們反而是很寬容的。
一方面,是他們很清楚這些小白文就是看個爽,相當於我們男人看某些電影一樣,這是個工具。
另一方面,又由於他們把這些書當成了工具,不會在上面投射過多的情感,所以當別人揶揄這些作家老灌水,沒有內涵、深度、文筆時,他們也能有較為容忍的態度。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劍來的讀者或許真的應該聽聽烽火在書中一再提及的處世方法。
拳頭再大,也要能靜下心來,聽一聽別人的道理。
至於劍來這本書是否像這條題下面的某些讀者說的「網文無出其左右」或者是能和金庸相提並論。
相信等烽火把它完本之後,整部作品祛魅了之後,大部分讀者自然會給出一個公正合宜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