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今年申城梅雨期刷新了本世紀紀錄,防汛形勢也因此嚴峻。「85後」的張寧騰正是眾多防汛工作者中的一名青年人,昨天5時,天還未亮,暴雨預警尚未發布,他已經從家驅車趕往單位。
✦
✧
✦
✧
走進上海市水務大廈,推開辦公室大門,記者注意到每位職員都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嚴正以待。上海防汛防臺指揮系統的監控大屏上,一閃一閃地,市防汛辦的領導們時刻緊盯著屏幕,密切關注著各區雨量監測站以及風險關注諸如重點地區暴雨積水、地下空間雨水倒灌。即便暫未出現險情,但仍未有絲毫放鬆。
這裡早有全員作戰的氛圍。如果說水文站相當於布點在前線的『哨兵』,市防汛辦的工作人員們則相當於「偵查員」,緊盯數據變化,隨時進行匯總分析,供領導決策參考。
✦
✧
✦
✧
「85後」的張寧騰雖然在上海市水務局水旱和海洋災害防禦處工作時間不長,但是他已養成隨時關注天氣的「職業病」,也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工作狀態。昨天凌晨5時,申城依然夜幕籠罩。處於備勤狀態的張寧騰習慣性地早醒了。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機上最新的天氣預警情況:03時55分上海氣象臺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雖然此時暴雨預警信號還未發布,但是看著窗外雨勢逐漸增大的趨勢,張寧騰皺了皺眉毛,放棄了給家人做早餐的想法,趕緊驅車趕到市防汛辦。
6時15分,餓著肚子的張寧騰已經趕到了單位。此時,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信號。與值班人員交流了值班情況後,張寧騰查看梳理了包括實時雨量、水位、流量監測在內的最新綜合汛情信息,然後整理並匯報給了領導。「部門工作多年的『老法師』還會根據衛星雲圖,推測可能出現的降水情況。」張寧騰補充道。
✦
✧
✦
✧
防汛會商室是市防汛辦的「主戰場」,桌面上四部電話一字排開。看似其貌不揚的灰色值班電話,在汛期期間,卻好比是一座串聯起市民和防汛辦溝通情況和安撫情緒的橋梁。每當值班接到熱線時,張寧騰和他的同事們首先快速準確地記錄具體情況,並第一時間匯報給領導。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曾經一通凌晨3點打來的緊急熱線。當時,暴雨預警信號已經解除。電話突然響起,電話那頭是一位老奶奶,著急地反映積水情況。「不要著急,我們馬上派人聯繫街道相關負責人,一有消息馬上反饋給您。」溫和而又鎮定的聲音一定程度上安撫了老奶奶的情緒,隨後多次分階段地回電也讓老奶奶感到放心很多,最終積水現象被妥善解決。
踏著第一縷晨光上班,在夜色沉沉中歸家,隨意吃上幾口泡麵,這在防汛工作者眼中,都不值一提。「唯一感到有些遺憾地就是我給孩子買的玩具,已經連續三天忘了拿回家了,連包裝都沒來得及拆。」張寧騰笑了笑,補充道,「不過家人也已經習慣並理解了。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來源:青年報
原標題:《防汛「後浪」挑起大梁 | 一位85後青年的防汛「十二時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