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社交k歌類應用,全民k歌擁有點歌、好友pk、練歌房等功能,使得時間碎片化的唱歌愛好者擁有平臺去練習唱歌與在社交圈子內做k歌互動。不論從用戶活躍度還是商業潛力來說,全民 K 歌正在成為騰訊在泛娛樂板塊布局中的重要力量。但由於短視頻的興起以及最近幾年競品平臺推出了越來越多的玩法,傳統線上K歌不再能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本文將以K歌與社區、遊戲的融合為核心,基於多種場景和參與形式對可擴展的業務和功能展開討論與優化。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產品功能結構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功能分析和優化總結一、產品功能結構全民K歌功能結構圖
從全民K歌的功能結構圖可以看出,目前主要的核心業務有【K歌】【社交】【直播】【商業化】【社區】五個模塊。
【K歌】作為最核心的業務,其多種模式以及玩法增加了用戶的體驗,各種不同的榜單以及打擂功能也加強了用戶之間的唱功博弈樂趣。在【社交】方面推出了家族功能,拉近用戶間的距離。【直播】業務十分迎合唱與玩的結合,入駐歌手的粉絲增加了平臺的活力。【商業化】業務通過開展大賽活動及其vip業務,增強了用戶的唱歌體驗。【社區】方面一直以短視頻MV和歌曲為主要形式為用戶推薦,具有優化與開發的潛力。二、競品分析2.1 產品定位網際網路的興起讓喜歡唱歌的人的唱歌需求從線下歌廳逐漸轉移到免費的社交k歌軟體中,海量的雲端曲目以及精良的優化美聲功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唱歌愛好者。在快節奏的現代化生活中,針對碎片化時間管理的用戶,一批K歌軟體陸續上線,並在娛樂與社交的路上逐步探索。
騰訊旗下的全民k歌雖起步較晚,但由於具有海量用戶的優勢,上線後便吸引了眾多用戶註冊。之後開拓了直播與歌房等業務,又增加了家族的社交方式,將用戶從熟人之間的k歌社交逐漸向標籤化愛好的圈子社交拓展。其產品定位是一款k歌社交的UGC社區平臺。
2.2 競品選取從用戶量和用戶活躍度來看,目前興起較早的唱吧憑藉一定的用戶基礎與眾多社交功能,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時音遇在2018年末發布後,在社交與商業化等業務中表現出不俗的競爭態勢。
剛剛上線不久的唱鴨用戶增速飛快,加入古風樂器彈唱模式引發了年輕用戶從聽唱到玩的全新升級,成為了潛在的競爭對手。因此選擇全民k歌的競品分析對象為:唱吧,音遇,唱鴨
2.3 業務分布全民K歌及其競品業務分布
上圖是四款產品的業務分布圖,可以看出總體評價:全民K歌與唱吧業務定位和分布重合度很高,在K歌玩法、社區社交方面、直播和商業化方面有較大的競爭。但相比之下,音遇和唱鴨則在K歌領域擁有自己的特色業務。音遇注重用戶「玩」的體驗,多種模式玩法吸引了愛pk的用戶。唱鴨則是發展了以彈唱為特色的K歌體系,支持多種樂器作為伴奏增加了用戶玩的體驗。
直播:全民K歌與唱吧不是以直播做主業務的app,但仍在唱歌基礎上發展了如才藝、pk等功能模塊,全民k歌增加了電商的入口使得直播賣貨在K歌平臺實現。
社區社交:在社交業務方面,全民K歌基於微信+QQ的熟人社交吸引了眾多用戶,而唱吧則是由於發行時間早佔據了用戶積累的優勢,因此唱吧挖掘了陌生交友的路線,打造以聲相遇功能。音遇和唱鴨以特色玩法仍在不斷吸引用戶中。
商業化:音遇和唱鴨由於發行時間較晚目前還處於成長期,二者還沒有開啟成熟的會員成長體系。音遇在近期開放了裝扮商城,而唱鴨還有待發展其商業業務。
2.4 發展歷程全民K歌與競品發展歷程
以上是總結的四款產品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
策略:全民K歌2014年上線後便開始通過活動與流量明星吸引年輕用戶入駐,通過微信QQ龐大用戶群體的優勢快速發展,又頻繁迭代增加新功能。結合綜藝節目K歌熱潮更是將自己作為官方app推廣,名氣持續上升。唱吧是最早開始進入K歌市場的,從最初的最時尚K歌平臺也逐漸向唱歌與交友拓展,線下ktv更是帶動了用戶交流,擴展業務邊界。音遇在初期利用自己的玩法帶動了用戶嘗鮮體驗,吸引了年輕用戶群體。唱鴨帶來了彈唱新模式,在用戶玩層面上吸引了用戶。
業務與功能:全民K歌作為後起之秀,利用自己QQ微信群體優勢挖掘用戶,將熟人社交迅速發展,後又不斷提升唱歌體驗,通過好友打擂、伴奏調音等一系列功能使得社交層面發展迅速。唱吧則針對自己的劣勢開拓了陌生交友的模式,同時發展線下ktv與周邊遊戲不斷拓展邊界。音遇和唱鴨則利用自己獨特玩法吸引年輕用戶,在未來發展中也將不斷增加新的業務與功能開展競爭。
2.5 數據分析數據來源 – 易觀千帆
以上是四款產品的數據表現,來自易觀千帆,統計時間為2019.8,唱鴨由於上線時間不久並未有數據,單獨分析三款軟體,可以看出:在活躍人數上,由於全民K歌佔據微信QQ的用戶群以及騰訊的支持,其規模遠遠超過其他兩款產品,音遇由於發展較晚因此人數相對少很多
雖然全民K歌目前活躍人數最多,但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使用時長、月使用天數和次月留存率均不及唱吧,用戶粘性較低。
針對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全民k歌與唱吧二者雖然都有直播與歌房等提高用戶粘性的功能,但由於唱吧「以聲相遇」、「連麥交友」等陌生交友的功能使得用戶使用時間變長。同時刷短視頻的唱吧也增加了用戶在社區中不斷發現內容的欲望,因此表現良好。而音遇的用戶量仍然處於發展期,其雖然擁有多種玩法但業務較為單一,缺少直播等業務導致用戶圈子趨向於熟人社交與pk,缺少豐富的業務,因此時間較短。
針對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和月使用天數可發現唱吧領先於其他兩款產品,而全民k歌和音遇數據相差不大。因為唱吧擁有相對較多的獨立玩法,以及短視頻快餐文化加入的機制,增強了用戶粘性,而全民K歌缺少玩法以及較好的日常成長體系吸引用戶使用。音遇由於其獨特玩法因此使用天數和使用次數上不輸全民K歌,但由於業務數量少還是不能超過唱吧。
次月留存率上,唱吧表現佔優,由於其強大的黑科技支持保證了音樂的音質以及修音技術,讓更多用戶找到了唱歌自信,保證了用戶的發展。全民K歌由於和唱吧一樣都有直播業務,均有一批用戶關注主播,因此其留存率依舊錶現良好。但數據不及唱吧,其原因可能是缺少活動而用戶無法參與以及很多用戶嘗鮮後的退出有關,在這一點上唱吧由於運營時間長擁有相對穩定的用戶群體。同時,全民K歌在獲取龐大用戶的同時,也拉取了非目標用戶使用,存在一些用戶唱歌需求不強或是因朋友推廣做社交體驗而註冊,在新用戶量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用戶的流失。
行業獨佔率上,全民K歌遙遙領先,這是由於其龐大的QQ微信用戶群體在使用軟體上會優先選擇熟人常用的軟體,K歌市場被全民K歌壟斷與瓜分了大半。唱吧的很多用戶在向全民K歌與其他軟體轉移,因此獨佔率較低,處於劣勢。而音遇在功能上獨立於另兩款軟體,用戶群體重合度較大,因此獨佔率很低。
2.6 優劣勢總結優劣勢總結
如上列舉了全民K歌目前的優劣勢。由於其擁有龐大的用戶量,因此在K歌市場上可以通過高流量取得優勢地位,但人多的同時也會帶來參差不齊的內容。因此應加強內容篩選方面的功能,在智能推薦上給用戶帶來更優質的內容。海量的正版音樂版權與技術支持也增強了用戶體驗,在未來的競爭上需要通過AI技術繼續挖掘用戶需求,使得唱歌上擁有更加獨特與優質的功能與玩法。
在熟人社交如家族、歌房、通訊錄與微信QQ好友打擂交流送禮上擁有較大的優勢,但用戶目前缺少認識新朋友的渠道,缺少標籤化的社區增加用戶的交流。目前在內容發布上也缺少分類板塊讓喜歡某一類別歌曲的用戶參與討論與交流,因此存在很多隻關注收聽不參與討論和K歌的用戶群體。
由於作品在動態頁只有好友間的作品分享,推薦頁只有一部分vip用戶及認證歌手的作品會分享,且頁面不夠吸引用戶點擊收聽,導致陌生用戶交友困難。新用戶群體無法快速融入歌房直播間等原因也導致用戶留存出現問題,因此在玩法模式上添加功能,使用戶可以融入平臺內用戶的社交圈。
三、用戶分析3.1 用戶角色地圖3.2 用戶畫像四、用戶調研4.1 調研目的本次調研主要從社交、社區、留存三個場景展開,通過調研驗證優化方向的正確性並為下一步的功能優化提供依據和參考。本次調研以語音訪談的形式進行,每次調研時間在30到50分鐘之間,根據用戶畫像尋找5名典型用戶進行訪談。
4.2 調研問題(1)基本信息
a) 性別?
b) 年齡?
c) 職位?
d) 收入?
e) 城市?
f) 場景?
g) 什麼時候開始用的?
h) 哪個渠道知道的?
i) 一般都用什麼功能?
j) 會把功能推給朋友嗎
k) 還用其他唱歌軟體嗎?哪個用的多一些?為什麼?
(2)具體使用場景
1) 社交
a) 你在唱歌的時候,會只保存本地作品還是發表呢?
只保存:如果不想讓別人看到,為什麼不以個人可見形式發表呢?發表:如果發表是僅個人可見還是公開發表呢?在發表後你會@好友或是分享到朋友圈讓大家看到嗎?你覺得這種分享方式如何?b) 你有在歌曲動態下互動(評論、送禮、分享)較多的朋友嗎?
有:這些朋友是你原本的朋友還是在平臺上認識的朋友呢?沒有:那你會和他人互動還是只獨立使用這款軟體呢?c) 除了好友動態外,還有來自「達人秀」的一些他人作品推薦給你,你會看這些作品嗎?
看:會送禮轉發評論嗎?通過這個渠道有沒有認識一些新朋友?d) 在你發表作品後,有沒有因此新增的陌生粉絲?你會和這些粉絲相互關注/收聽他們的作品嗎?你希望有更多人關注你嗎?
e) 看到你喜歡的作品你會轉發動態或是推給你的朋友們嗎?最終他們有收聽你安利的內容嗎?
f) 你有在「附近」的動態中收聽別人的作品嗎?會送禮轉發評論嗎?有沒有認識新朋友或成為線下的朋友?
g) 你玩歌房嗎?
不玩:是什麼原因沒有玩呢?(對這個功能不了解/不願意參與這種模式的線上KTV/不願意和陌生用戶在歌房互動)玩:你會和朋友一起玩還是會加入/建立歌房與陌生用戶一起玩呢?h) 你會和其他用戶合唱嗎?
會:你會和陌生用戶一起合唱嗎?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讓陌生用戶一起合唱嗎?不會:為什麼不喜歡合唱呢?(不了解/覺得唱功不匹配聽起來不和諧/不願意一起唱)如果有匿名合唱功能,你會嘗試和陌生用戶合唱嗎?2)社區
a) 你比較喜歡哪一類的歌曲呢?(英文、古風、說唱、二次元等等)是否對哪類歌曲不喜歡?你追星嗎?
b) 你有加入這種類別的相關家族嗎?
有:你會和這些朋友在歌房一起玩嗎?會在他們的作品下互動嗎?你覺得加入家族是否滿足你尋找志同道合朋友的目的?沒有:你會關注唱這一類歌曲的用戶或是喜歡這一類明星的用戶嗎?你是否希望自己的作品推給這一類作品的愛好者?c) 如果K歌平臺在推薦的作品有標籤化的社區,你是否會在此社區下收聽歌曲?如果聽的人唱的比較好會不會看?你是否會將自己發表的歌在這一社區展現給他人?
d) 目前作品展現方式大多以歌曲、MV、短視頻展現,而相關的文字類內容較少,你是否希望作品與文字結合以文章的形式發表在社區中?
3) 留存
a) 使用頻率高嗎?你了解日常活躍任務嗎?
了解:你覺得這些任務容易完成嗎?覺得給的獎勵是否合理?不了解:日常活躍中有贈送免費鮮花,在你沒有禮物送給喜歡的作品時,會去完成這些任務嗎?b) 你是否有體驗不爽的功能或bug存在,這些是不是影響你使用的原因?
c) 你有關注的主播嗎?
d) 目前其他平臺(如音遇)會有一些3V3或者隨機匹配打擂的玩法,你喜歡這一類玩法嗎?你覺得除此之外,還希望全民K歌出一些什麼類型的玩法?
e) 你覺得全民K歌有哪些你欣賞的功能,你是否有一些進一步優化的小建議?
4.3 用戶訪談結果4.4 調研總結本次調研的五名用戶是3名女生和2名男生,其中包含兩名學生和三名職場人,居住在北京、蘇州、齊齊哈爾等大中城市地區。
基本信息:
本次調研的四個用戶都是年輕用戶,他們的共同特徵是收入較少或沒有,在使用過程中幾乎沒有消費行為。其中仍有2名用戶開通過vip體驗服務,但並沒有持續消費。五名用戶的使用時間在3-5年間,屬於資深用戶,年輕用戶都是通過自己的唱歌需求查詢篩選後下載了全民K歌,而中年用戶則是通過年輕用戶的推薦而開始使用。
這些用戶普遍平臺好友較少,但提及微信好友中使用這個軟體的人並不少,因此在使用後的社交聯繫並不深入。他們一般也不會主動推這個軟體給身邊人,用戶B指出不了解身邊人是否有此類需求。
用戶使用場景主要是下班後回家或宿舍以及其他閒暇時間使用,所有用戶都會使用錄歌的基本功能,部分用戶還會參與歌房搶麥的遊戲,但其餘的功能用戶都有各自的理由而不去使用。
部分用戶有用過唱吧、酷狗K歌等軟體,但最後都選用了全民K歌作為自己的使用平臺。
下面是針對具體使用場景調研後發現的問題與需求:
(1)社交
用戶A較為不自信,發表的歌曲都設置為個人可見,因此在平臺上幾乎沒有和其他用戶互動。用戶B、C、E會公開發表一些自己較為滿意的作品,對於想留紀念捨不得刪的作品會個人可見發表。而用戶D所有歌曲都會發表,推斷中年用戶發表歌曲不會顧及質量好壞。
用戶C、E只在平臺內部分享,對作品沒有強烈的分享欲讓所有人知道,覺得唱歌重在體驗而不是收穫人氣。而用戶B、D則會定向發給某人或群,存在分享熟人的需求,熟人也會因此點擊收聽帶動社交。兩名用戶對分享方式表示沒有意見,歌曲可以在第三方平臺打開收聽而不自動跳進app內打開。除此之外,用戶B對於自己滿意的作品還是會參與投稿,可見其擁有分享需求。
用戶A雖然不公開發表歌曲,但她仍會在關注的朋友的作品下留言送花,也會和線下朋友在歌房唱歌,因此在熟人交友方面平臺會滿足用戶的一定需求,用戶使用存在一定被動性。用戶B、C、E雖然會發布作品,但卻很少和圈內好友互動,不會主動聽好友的歌,但如果有人單獨分享給她的話會去收聽與評論。
用戶D會和好友有較多的互動,並且表示有常互動的好友,通過這個渠道了解好友動態。這和個人的使用習慣有關,但也發現缺少鼓勵用戶主動收聽與互動的機制。
用戶B由於發現關注自己的號大部分是殭屍號,因此對於通過唱歌來交友的積極性有所降低。用戶D會查看粉絲作品但並沒有互相關注,在幾次作品的粉絲評論中可能會關注對方。用戶C、E則不會看新增粉絲,對此不感興趣。可見粉絲質量的提高有助於增加交友的機會。
五名用戶都表示不會瀏覽這一類ugc內容,對此作出的解釋是覺得作品良莠不齊,存在很多人氣高但是質量差的問題。這其中也包括用戶更喜歡聽音樂平臺的原唱作品,但平臺更應考慮如何鼓勵用戶從先入為主的「原唱更好」想法中脫離,轉向嘗試並接受ugc作品。
用戶C會選擇一些優質作品,主動唱別人的歌,但不會自己發表;用戶A、B則相反,自己唱的滿意的作品會發表允許別人合唱。用戶E可以雙向接受,擇優唱與發。用戶D不喜歡合唱功能,更喜歡一人獨唱,表示唱功相差較大,帶來的效果也會變差,用戶E也提出了同樣的想法。
與此問題相類似的,用戶B還提出了:
由於和歌曲合唱的人中有很多大爺大媽,因此合唱的作品聽來十分奇怪。為了提高他人合唱意願,用戶B使用虛擬貨幣懸賞合唱,但帶來的「刷錢」的惡意用戶行為,這是由於懸賞沒有篩選和規定,只要參與就可以拿分成。由於以上兩點原因,用戶B的社交積極性大大降低,表示自己的歌曲只是希望別人欣賞,而不想通過此渠道來交友。因此ugc內容的質量的確有待加強,應對其展開篩選機制。
A、C、E表示可以參與,B也表示在不侵犯著作權的情況下可以參與,D由於不喜歡合唱功能因此在此問題上不發表意見。可見匿名合唱功能可以嘗試讓用戶體驗使用,鼓勵用戶參與合唱。
(2)社區
用戶A、B、D在歌曲喜好上沒有特殊的偏愛,但存在一定的排他性,對於某一類歌曲不喜歡,因此在原本提出的「某標籤下的作品頻道」也可以換成「不看某標籤下的作品廣場」。用戶C喜歡古風類音樂,而用戶E則不好描述自己喜歡的帶有同一特質的歌曲,因此在作品推薦上除上述描述的頻道外,還可以設計AI智能推薦的作品廣場,或是鼓勵用戶自己創建標籤。
對於提出的標籤化社區,五名用戶仍表示不會去聽,原因在於作品質量差,更願意聽原唱,結合社交模塊的調研,可以發現如果不解決ugc作品的質量問題,作品社區建設將存在阻礙。
A用戶表示自己願意獨立唱歌而不和他人交流,結合A用戶在社交類問題的回答,該用戶幾乎沒有對陌生用戶社交的需求。而用戶B則表示會考慮加入學校的家族,推測這和年齡段、線下交友可能性大和隔閡較小等原因有關,可考慮為大學生單獨建立「校園家族」的模塊,讓學生用戶找到歸屬,增強社交和用戶粘性。用戶C雖然沒有加入過。但由於其擁有喜愛音樂的類別並追星,因此可以在不對活躍要求的前提下接受加入家族,進入大家庭。
用戶D由於工作忙碌,因此並不願意加入這類群體,認為是耽誤時間的。用戶E則是加入過家族的用戶,但加入原因是想體驗功能,通過排行榜加入了某一家族,但參與內部交流與活動並不多。
用戶A認為有熟悉的朋友的話會很願意加。同樣是學生用戶的用戶C表示對此很感興趣並願意加入,畢業幾年的用戶E表示曾搜索過自己學校的家族,但沒能找到。4名用戶的反饋中,可以發現,校園家族會是學生群體及校友群體的一個需求開發點。
用戶A表示興趣並不大,這和在推薦中觀看ugc歌曲內容興趣不大出於同樣的原因:作品的良莠不齊。日誌的初衷是讓用戶抒發自己對於某歌曲的感情,聽的場景,或者自己對於這個作品/歌手的見解。
用戶B肯定了這一功能,提出了如果「日誌」可以讓熟人看的話,也可以通過這個渠道讓好友看到他的故事,豐富自己的社交形象。
用戶C則進一步描述了作品中加入朗讀和vlog將會更加激勵瀏覽,用戶D、E表示雖不會看但仍支持該功能。可見在保證作品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嘗試展開熟人日誌圈和公共日誌圈,並加強公共日誌圈的審核力度。
(3)留存
用戶A、B、E使用頻率都不高,A用戶在好友發布作品時會登錄收聽,偶爾會自己錄製喜歡的歌曲。B、E用戶則是情緒波動時會登錄,而且每次登錄都會一次性錄製多個作品,可見三個用戶的粘性都較低。用戶C、D則是重度與中度用戶,是平臺的常駐用戶。
針對其活躍情況進一步詢問,發現以下問題:
由於用戶A好友較少,因此沒有禮物需求上線活躍領取。而B用戶卻表示自己會因為鮮花不夠而上線主動做活躍任務,並且對於平臺給予的免費禮物十分滿意,給不付費用戶一個渠道表達對作品的讚賞。用戶C經常使用軟體,但對於日常任務的鮮花也只是有了就點,因為日常領取保證了鮮花庫存足夠。用戶D做任務情況取決於時間,而用戶E由於不和好友互動因此偶爾領取的鮮花都給了自己的作品。
可見,用戶雖然通過這個渠道獲得了道具,但並沒有很好地激勵用戶積極去做,這和獎勵的單一性有關。
四名年輕用戶都有興趣,可見年輕用戶對於唱歌娛樂方面存在需求。用戶B表示自己對於好友組隊「開黑」的玩法十分感興趣,可以很好的增加好友的互動。用戶C與E對此也表示感興趣,還提出自己設計遊戲規則做PK,增加活動趣味性。
而用戶D則對此不感興趣,這可能和年齡段有關,中年用戶對於K歌競技的需求不大。因此在玩法上,全民K歌可參照競品的玩法設計出獨立的新玩法,鼓勵年輕人活躍登錄。
五、功能分析與優化方案5.1 優化思路5.2 推薦頁優化存在問題:
根據調研結果,用戶在推薦頁看不到滿意的作品,因此不會主動點擊推薦頁查看作品,也缺少相應的分類機制讓用戶尋找相關作品。
優化方案:
(1)在初始登錄app時會彈出選擇感興趣的內容細化用戶的畫像,根據用戶喜好在推薦頁推送內容,用戶可選擇跳過。
(2)在推薦下增加作品形式分類,對於想收看某一類別內容內容的用戶提供篩選。
初始登錄選擇內容與推薦作品優化界面
(3)發布動態時可以通過添加標籤將作品分類到某一話題中,通過添加話題進入話題庫進行選擇,系統將會為用戶推薦使用較多的話題,若沒有滿意的話題也可以通過搜索創建新話題。同時經常使用的話題將會記憶在常用話題中,方便用戶挑選使用。
話題標誌將會出現在作品動態頁面中,將在下面展示:
發表動態優化界面
添加話題界面
5.3 UGC作品播放優化存在問題:
根據用戶調研發現用戶認為ugc歌曲質量差,吸引度不高,不能激發用戶瀏覽興趣。由於播放和暫停繁瑣, 用戶認為操作麻煩,會因此錯失很多作品。對於不喜歡的作品或類別,用戶沒有渠道反饋不推薦此類作品。優化思路:
將熱點評論顯示在作品下方,觸碰更多評論可查看評論詳情;點擊作品後小框播放與暫停,對於不感興趣的作品用戶可以不必在詳情頁面暫停,簡化操作;提供作品反饋操作,對於不喜歡的作品可以選擇不喜歡,從而根據算法會減少推薦類似作品。同時也可以屏蔽作者和話題,讓推薦的作品更符合用戶的口味。推薦頁作品信息優化界面
5.4 活躍獎勵優化存在問題:
用戶收聽好友作品較少,缺乏互動的積極性;每日任務的獎勵只有鮮花,用戶收益顯得單調,沒有回饋的福利激勵用戶在平臺活躍。優化思路:
(1)在任務中心新增互動任務,用戶按照收聽時長/數量獲取獎勵,在和好友作品互動的同時可以獲取U幣。互動任務主要包括收聽時間、收聽數量、評論、送禮、合唱等內容。其中收聽時間與數量共有三檔獎勵,例如:用戶完成收聽15分鐘後,即可解鎖收聽30分鐘任務,完成後可獲取第二輪獎勵。
任務中心優化界面
(2)用戶可使用U幣兌換商品和7天vip。其中限制7天vip每月只能購買一次且需付部分現金,這樣即可以讓用戶體驗vip又可以增加用戶活躍度。U幣商城為平臺和其他品牌建立廣告合作關係,用戶可使用U幣或U幣和部分現金兌換商品。
U幣商城界面
5.5 合唱優化存在問題:
合唱作品差,主要體現為合唱參與者沒有門檻,存在惡意靠懸賞刷禮物的用戶,發布者積極性下降;用戶對自己唱功不自信,由於合唱作品必須公開發表,怕作品發表後被人聽到引起尷尬,因此很多用戶不會嘗試參與合唱。優化思路:
懸賞優化,增加評分可選限制條件。發布者中對作品質量有高要求的用戶可以限制作品評分獎勵門檻,從而實現滿意的懸賞。推出匿名合唱,在發布者允許匿名的情況下,鼓勵用戶參與合唱提升參與度,從而達到練習唱歌與娛樂的目的。合唱懸賞優化界面
合唱發布優化界面
5.6 作品內容形式優化存在問題:
作品類別匱乏,沒有平臺特色內容,用戶可在其他平臺看短視頻或聽音樂等,ugc內容較為單調。
優化思路:
(1)新增音樂日誌,主頁搜索時也可搜到相關關鍵詞的日誌作品。
在點歌頁面上方滑動第二頁可進入音樂日誌發表界面,具體功能解說如下:
標題,正文可自擬;添加朗誦可以錄製語音或添加平臺朗誦作品,為文章添加有聲閱讀;圖片、視頻可通過相機拍攝或直接添加本地作品,除此之外視頻還可以添加自己的平臺MV作品或已有的平臺官方MV資源;標籤可從標籤庫裡添加,然後將呈現在分塊的推薦作品中;音樂可添加自己或他人的平臺作品;地點可定位添加。音樂日誌入口與編輯界面
(2)日誌顯示為日誌卡片,觸碰卡片即可進入日誌頁面查看詳細內容。
對主頁說明如下:
日誌圖片或視頻顯示在頁面上方,如果上傳多張圖片,則圖片將自動翻頁展示。音樂與朗誦不可同時上傳,但兩者都可與圖片和視頻同時上傳。日誌在右下角顯示音樂(朗誦)與作者(若音頻為用戶作品,則作者顯示用戶暱稱),觸碰則可進入查看引用同一作品的其他日誌。音樂日誌展示與詳情界面
5.7 校園家族存在問題:
校園家族於去年12月份推出,但一直以來廣大學生用戶並不知道這個功能的上線,由於家族廣場中的分類是在興趣家族、校園家族、朗誦家族、歌友會裡隨機推兩個,因此用戶有概率不會發現校園家族,對於家族分類有待優化。缺少專門的校園認證入口,目前家族認證只有主唱類、榜單類和特色類三種,廣大學生群體加入校園家族後缺少歸屬感。且會有廣告或營銷號進入惡意騷擾,缺少學生認證渠道。在添加家族好友頁面缺少添加同校好友的渠道。缺少特色玩法吸引學生用戶加入家族以及在平臺活躍。優化思路:
(1)家族廣場分類優化,最初的廣場是通過下滑看家族分類,且顯示不全。由於全民K歌的家族分類並不多,因此可以將固定類別放在界面上方,方便用戶查找,同時將搜索欄放在類別下面方便搜索.
家族廣場優化界面
(2)在個人設置中可以進行校園實名認證,學生或校友均可以通過學生證、畢業證等證件進行認證。認證成功的用戶可以加入校園家族,且創建家族後有資格申請校園家族認證。
實名認證界面
(3)在主唱類、榜單類和特色類三種家族認證的基礎上增加校園類,組建校園家族難度下調,對人數要求降低,但家族成員必須完成學生實名認證,保證家族可靠性。由於目前添加家族成員只能邀請好友,廣大學生群體會存在沒有渠道被邀請加入校園家族的情況,因此在家族首頁增加「邀請校友」的入口。進入頁面後,可以邀請校友並可查看校友的校園信息。
家族認證規則優化界面
校園家族邀請校友界面
(4)新增校園家族的獨立社區,包含「校傲江湖」和「跨校約唱」兩個模塊。
校傲江湖:全民K歌每年都會舉辦「校園星歌聲」活動,旨在選拔校園優秀唱將挖掘音樂力量。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校園PK活動中,為該大賽新增校園此類PK玩法 。
不同於其他大賽,本功能是為了調動大家的集體參與感以及校園榮譽感,因此設置模式為團體總分PK以及個人人氣PK。
每位成員可以在此頁面錄製單人或合唱作品,由於各個作品評分滿分不一,因此取滿分一百分,得分和滿分按比例計算相應分數,按照團體總分排名家族榜,鼓勵家族成員來參加為自己的學校排名做貢獻。
同時為了鼓勵個人歌手的唱歌熱情,同時設置男生榜、女生榜和合唱榜,具體表現為通過獲得禮物進行人氣排行,暱稱後顯示學校,為學校增加人氣。
獎勵方面:周常玩法的活動獎勵為U幣
校園家族廣場界面
校傲江湖界面
跨校約唱:為了將K歌從線上帶到線下,學生用戶可指定實體KTV店發出邀請函,可以設定人數和時間。其他距離不遠的高校用戶可以參與進來,也可以邀請自己認識的校園好友活動,拓寬自己的校園交友渠道。
跨校約唱界面
5.8 趣味玩法存在問題:
音樂是表達人內心感受的一個良好渠道,根據調研用戶的唱歌場景往往是即興的情感抒發,而這種情感有時並不想直接被好友或他人看到,但又渴望被人關懷和注意,缺少入口為用戶提供即時性情感分享。平臺上的合唱模式大多是一方已經唱完的成品歌曲由另一方後期配合完成,這樣缺少了實時互動性,也讓先唱的一方感覺不到合唱的快樂。為解決這一問題,K歌平臺在歌房功能中可以讓用戶感受ktv一般的點歌合唱,但由於在不熟悉的陌生歌房中用戶不會隨便找陌生人一起合唱,因此歌房在陌生人合唱社交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優化思路:
(1)音樂樹洞:不同於突出文章或視頻特色、展示用戶個性的音樂日誌,音樂樹洞為不願公開,其中部分用戶渴望傾聽與幫助的用戶實現互動。用戶可以匿名發表樹洞信息,向別人傾訴自己的故事、遇到的困境或是開心的事,並添加一首自己的作品或平臺作品(也可以是歌曲片段或朗誦)。
音樂樹洞及其創建界面
(2)唱友廣場:用戶可以在頁面展示自己的唱歌信息,接受其他用戶邀請後可以進行實時合唱。每個用戶可以錄製30秒以內的清唱並寫一段話作為招募信息,其他用戶如果對該用戶的聲音或文字信息感興趣可以選擇歌單中的一首歌,邀請合唱並且留言,留言內容包括文字信息和一段清唱。
該用戶可查看留言信息,同意後即可實現雙向篩選,建立實時歌房開始合唱。為了避免用戶等待時間過長,發布者或邀請者的在線信息可見。發布者可以忽略或接受邀請信息,如果邀請者等待過久暫時離線可以對其提醒上線。
唱友廣場及發布信息界面
五、總結全民K歌一直致力於將K歌與社交融合進去,為此設計了合唱、家族、歌房等多個功能模塊。在社區建設方面一直處於瓶頸期,龐大的用戶量並沒有帶來平臺優質作品的瀏覽與播放量,因此筆者在作品推薦與播放上進行優化,保證用戶使用方便且能看到自己喜歡而滿意的作品。
面對目前競品平臺上逐漸興起的彈唱、多人PK等玩法,全民K歌不能以龐大的用戶量而自滿,應保證用戶的留存並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活躍度。
為此,在原有歌房玩法的基礎上又針對不同畫像的人創建了一系列新的玩法。為了提升用戶活躍度,激發用戶的社交活躍度,筆者設計了與社交相關聯的每日任務,同時結合電商為用戶提供福利,保證用戶對產品的依賴與滿意度。為了更好的開發陌生人社交與社區的業務建設,又設計了音樂日誌、音樂樹洞、唱友廣場等新形式,加強用戶間的交流與互動。
面對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K歌平臺也要在校園場景下深度挖掘新玩法與建立新圈子。針對學生群體這一特殊的用戶群,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的同時也注重圈子間的交流互動,增強校園歌手之間的互動,也不斷吸引更多高校入駐平臺,帶來更多活力,為平臺創造新生音樂力量。
作者:Carlos(微信號:zaiming-lonelyBOY),新人pm求職中,郵箱:zaimingYu@163.com
本文由 @Carlos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