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才是中華民族最悠久的傳統節日,春節只有100多年歷史

2021-01-09 我本是貓

明天就是元旦了,元旦之後馬上就要過春節,在很多人的認知範圍裡,都會認為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元旦一定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其實不然,元旦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且已經超過了五千年。可以說中華民族從文明誕生開始,元旦就已經成為一個節日流傳下來了,春節雖然也是中國的節日,但是它這個時間很短,春節的名字到今天也就是106年的歷史。很多人對於元旦和春節搞不清楚,咱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元旦的來歷,以及它在5000年的歷史中有哪些變遷。

元旦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晉書》裡面,《晉書》成書到現在也已經1000多年的歷史了。《晉書》裡記載了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這裡的顓帝就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顓頊,講的是顓頊 定下了孟夏正月,每年的第一個 月的第一天為元旦。顓頊距今已經有五千年了,他處於一個神話傳說的年代。還有一個傳說是元旦開始於堯舜禹時代,堯舜禹我們都知道他們都是部落的首領,舜在接受堯禪讓的時候做了一個祭拜天地的儀式,後來就把這一天定位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這就是元旦的歷史。不管是傳說還是歷史事實,元旦最少也是有三千年的歷史。

在歷史的更迭中,元旦也是經歷了幾次的變更。我們第一個朝代夏朝它的元月是每年春季的第一個個月為正月,和現在是一樣的。但到了商朝就不一樣了,商朝使用的是陰曆,陰曆規定的是12月為正月,那元旦就變成12月1號。到了周朝規定每年的11月是正月,所以元旦變成11月1日。到了秦朝,秦始皇制定了每年的10月份是正月,所以元旦變成了10月1號,秦朝之後是漢朝,漢武帝重新把規定都回到了夏朝,還是每年的1月1日做元旦,所以從漢武帝開始,正月初一就是元旦,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前清朝的結束中間是2000多年。

我們了解完了元旦,它不是公曆的1月1日,而是中國農曆的正月初一。而且它有很多的名字,有叫元日,也有叫元正,還有叫元陳、開年、元春、上日、華歲,這都是元旦的別稱,我們還是叫元旦的比較多。那春節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春節沒有元旦的時間古老,那是在民國建立的時候,孫中山比較崇尚推行西方的立法,因為西方的立法實行感覺非常的方便。在1912年辛亥革命勝利之後,孫中山主張在全國推行曆法,實行公元紀年逐漸的廢除農曆。於是就把傳統的正月初一這個元旦改成了西曆的1月1日,就是現在我們現在每年的1月1日元旦,這樣就把大年初一這一天給空出來了。那這一天叫做什麼名字呢?後來袁世凱把它定為春節,我們要知道春節這個名字是袁世凱定的,當時規定的每年的農曆大年初一叫春節,端午節叫夏節,秋分叫秋節,冬至叫冬節,一年有四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裡公務員放一天假,從那時開始元旦春節這兩個稱謂也就固定了。

但是到了1928年的時候,還是因為受孫中山的影響,當時的國民政府就起草了一份就推行新曆法逐步廢除舊立法的一個方法,就是規定農曆的所有傳統節日全部廢除,包括春節在內,老百姓過春節連春聯都不能貼,不準過這些傳統節日了,一切都是按照公曆來生活和工作。這個措施在全國推行起來是困難重重,只是城市還稍微有點效果,在農村壓根兒沒有人理會這一套。老百姓過了幾千年的大年初一,突然強行不讓過了,肯定是執行不下去的。所以到了1934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不得不書面宣布,不再禁止民間過春節了。

直到新中國建國,我們還是繼承了民國延續下來的曆法,因為公曆是太陽曆,全是世界通用,這樣會非常方便和世界交流,所以咱們國家現在是用陽曆規劃工作,用陰曆規劃生活,陰陽互補萬事大吉。

相關焦點

  • 以陽曆計算的「元旦」,應該算「外來節日」還是「傳統節日」?
    慶祝了這麼多年的「元旦」,不知道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慶祝的「元旦」,是以公曆的1月1日來計算的,而我國明確規定使用公曆紀年的時間是在1912年。那麼,此前有「元旦」這個節日嗎?說到這裡就應該清楚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元旦」,實際上就是今天的「春節」,只不過是因為陽曆在日常應用上更為廣泛,所以就把新曆法的一月一日稱呼為「元旦」了。那麼,之前的「春節」怎麼辦呢?剛才我們提到過,在陽曆施行之前,「春節」這個稱呼幾乎是不使用的,通常的叫法是「元旦」。
  • 天文專家:春節歷史幾千年 現行"春節"只有"96歲"
    江蘇省天文學會天文專家嚴家榮介紹說,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現行的「春節」卻只有「96歲」。中華民族傳統曆法歲首為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嚴家榮介紹,歷史上「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
  • 歷史悠久的的元旦怎麼只有68年?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 天文學家:現行「春節」稱謂只有95年歷史
    新華社南京2月4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有關資料記載,春節在我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然而,江蘇省天文學會的天文學家卻表示,現行「春節」稱謂才有95年歷史。    中華民族傳統曆法歲首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
  • 洋旦•春節•元旦
    點開微信,賀詞祝語往往以「元旦」將至起筆。但是,有些問題需要正本清源,名實相符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振興之道。比如:公曆第一天、農曆第一天,叫什麼?春節,指啥?這種名實之亂,始於500年前來華傳教士的一些中英翻譯的誤導,比如將dragon譯為「龍」,顛倒了善惡。新文化運動,又將這種誤導泛化為更普遍的過激行為;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縮影和薈萃,因此成了重災區。
  • 「春節」歷史才100多年?民國時還曾被禁止,這是為什麼?
    大家知道,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所以在許多人的認識裡,春節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恐怕許多朋友也知道,春節在古代並不叫春節,它就是新年,所以「春節」這個名稱其實歷史並不長,而且在它誕生之後,還曾經一度被禁止。那麼為什麼農曆新年在近代會被改稱「春節」,它又為何會被禁止呢?
  • 有著五萬年歷史的古老節日元旦的六個來歷:中國元旦只有72年歷史
    (公元前5萬年,古埃及的農耕文明,根據尼羅河漲水的規律,確立了新年的開始,也就是元旦的雛形)今天元旦,是2021年的第一天,也是新一年的開始,而在中國曆法中,陰曆的正月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世界公曆的新年,而春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農曆新年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那么元旦這個公曆(陽曆)新年是怎麼來的呢
  • 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中國,曆法,陽曆,陰曆,袁世凱...
    原標題: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  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說文·禾部》中將「年」解釋為「谷熟也」,華夏先民將穀物的生長周期命名為「年」,據記載,春節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春節的起源,現今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
  •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原標題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 【節日特輯】元旦
    元旦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夏曆(陰曆,又稱農曆)正月初一。 元旦節日小貼士 由於現在的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並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風俗習慣大多是春節的縮小版。新中國成立後,將元旦定為法定節假日並放假一天。一些公益或媒體會組織活動,比如元旦聯歡會等。
  • 今天是公曆1月1日,大家正慶祝元旦節,元旦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今天是2018年1月1日,國家法定節假日元旦節,大家都在放假,在微信大都會說聲」新年快樂「,但節日的氣氛並不熱鬧,這究竟時為什麼呢?現在的元旦節究竟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一、現在的元旦節和古代不同:元,就是「首」,旦,就是「日」,「元旦」的原意就是「首日」。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的起源和習俗!
    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為「初始之日」。其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元旦來源元旦在不同時代,所指的具體時間也不一樣。
  • 農曆過年、立春和元旦,哪個才是生肖屬相的劃分依據?
    又到年關,聊聊中國文化中具有悠久歷史的生肖屬相文化。俗話說,西方有星座,東方有生肖。生肖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關乎人潛質的文化符號,起源於遠古時代人類觀測天象時用以標記年月日時的天幹地支記錄法,後逐步發展為用十二類動物相配十二地支,以區分人的出生年份,隨之形成十二生肖體系。
  • 元旦、立春和正月,哪個才是生肖屬相的正確劃分依據?
    正月十五吃完元宵看完花燈,年也就算過完了,狗年之際,談談中國文化中具有悠久歷史的生肖屬相文化。西方有星座,東方有生肖。生肖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關乎人的運勢與性格潛質的文化符號,起源於遠古時代人類觀測天象時用以標記年月日時的天幹地支記錄法,後逐步發展為用十二類動物相配十二地支,以區分人的出生年份,隨之形成十二生肖體系。
  • 元旦與春節的歷史溯源
    」才是」歲首」?開始為「元」,天明即「旦」,元旦應該是古代文人雜合了「正旦」「元正」等詞彙要素,慢慢叫出來的。「元旦」固定組合在南北朝時已出現。南朝梁蕭子云《介雅》詩中有「元旦」一詞。雅,系當時的「國樂」,逢重大節慶、祭祀活動時才演奏,《介雅》為十二雅中的一雅,格式為三曲五言,樂名取自《詩經·大雅·既醉》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給天子祝壽便要唱《介雅》。
  • 2021年春節調休嗎 2021年春節是幾號
    導語:春節是我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且也是很有特色的節日,但是現在很多人對於春節的印象就是一個傳統節日而已,再加上到了春節就可以放長假和拿壓歲錢,現在距離2021年也沒有多久了,所以很多人就特別的好奇2021年春節調休嗎?2021年春節是幾號?
  •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 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旦的來歷及習俗 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建議家長講給孩子聽 元旦節是什麼節日,只有中國人過元旦節嗎?關於元旦還有哪些知識、風俗習慣,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呢?
  • 韓網友:我們有5000年歷史 為什麼沒有傳統節日
    而對於韓國自己的歷史,有韓國網友認為:「本來,五千年歷史就是個彌天大謊。」但是更多的網友則將其歸咎於朝鮮「封建」統治,認為「國家正常化也才30年而已」,而在韓國的「朝鮮時代」:「兩班(朝鮮貴族)跟兩班玩,奴隸跟奴隸玩兩者沒有互相往來的文化 。」有網友說被稱為「朝鮮」時期的韓國:「可是個生活痛苦的國家哦?那樣的國家會有節日嗎?
  • 韓網友:我們有5000年歷史 為什麼沒傳統節日?
    泥水節、玩手機、首爾市的Hanwha焰火等,都不是傳統節日,都是過去10年內開始的文化吧?而且所有節日都是喝酒爛醉如泥大吵一架結束……而對於韓國自己的歷史,有韓國網友認為:「本來,五千年歷史就是個彌天大謊。」但是更多的網友則將其歸咎於朝鮮「封建」統治,認為「國家正常化也才30年而已」,而在韓國的「朝鮮時代」:「兩班(朝鮮貴族)跟兩班玩,奴隸跟奴隸玩兩者沒有互相往來的文化。」有網友說被稱為「朝鮮」時期的韓國:「可是個生活痛苦的國家哦?那樣的國家會有節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