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籍空乘的春運:向外籍乘客說中國文化 用燈籠剪紙布置客艙

2021-01-10 金羊網

【新春走基層】這些外籍空乘的春運:向外籍乘客說中國文化 用燈籠剪紙布置客艙

金羊網  作者:李佳文 代國輝  2019-02-04

荷蘭籍空乘扮演「空中文化大使」

保供電發電車班組7年來保持零差錯

停機坪上開車站立五六小時

年年都有春運,春運路你感受到平安順利,可曾知道有誰在默默付出?記者近日採訪了三組春運路上的守護人,他們分別是扮演著「空中文化大使」的南航荷蘭籍空乘人員、7年來保持零差錯紀錄的廣州火車站保供電發電車班組、在白雲機場停機坪上開車站立五六個小時的裝卸平臺車司機。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正是他們放棄休息時間,為保障春運平安、順利而努力。

■記者 李佳文 代國輝 通訊員 南宣 王穎 許若筠 機場宣

■來自南航的5名荷蘭籍空乘向媒體介紹他們眼中的中國春運。 通訊員南宣供圖

故事1

外籍空乘經歷了多次春運 學會用燈籠剪紙布置客艙

外籍空乘在中國航空公司服務隊伍中越來越常見。這些外籍空乘是怎樣看待中國的春運的?他們在服務過程中有哪些難忘經歷?1月28日,5名來自南航的荷蘭籍空乘介紹了他們眼中的中國春運。他們經歷了多次春運,已經學會了用中國結、紅燈籠、剪紙等中國傳統物件布置客艙。

向外籍乘客「解說」中國文化

目前,南航共有23名荷蘭籍空乘,主要在廣州-阿姆斯特丹航線上服務。其中,Joost Zeijlmans(約翰)和Nicolaj Zevenberg(李克)已在南航工作了7年;Ismay Sanne van Boven(尹梅)、Commeren Tessa(湯莎)、Speelman Tamara Desiree(譚瑪)在南航工作了5年。

約翰告訴新快報記者,文化差異給外籍空乘的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難。為避免因彼此的文化差異和乘客產生誤會,約翰在每次飛行前都會耐心和中方乘務員溝通,將之前聽取、收集的旅客飛行感受,反饋給當班乘務長,並適時提出自己的意見。

隨著工作經驗不斷增加,這5名空乘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時候,尹梅還給外籍乘客當起了中國文化「解說員」。尹梅在和中國乘客的接觸過程中漸漸發現,不少中國人喜歡熱鬧。「春運期間,乘客心情十分興奮,語氣自然會熱烈一些。」尹梅說,如果有外籍乘客反映中國乘客喧譁,她會提醒高聲說話的中國乘客,也會耐心地向外籍乘客解釋。

李克告訴記者:「我認為,我們是中西方旅客溝通的橋梁。」約翰則說:「非常樂意在航班上扮演『中西方文化大使』的角色。」

在春運中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南航乘務員是譚瑪的第一份工作,她告訴新快報記者,她一直想到國外看看,感受不同的文化,所以當初看到南航的招聘信息,就投簡歷了。在此之前她曾學習過中國文化,了解了中國人的習慣與喜好,這為她現在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這些民俗知識在空乘工作中派上了用場:一到春節,譚瑪就和中國的同事一起,在客艙內掛上了中國結、紅燈籠、剪紙等年味十足的掛件。「春運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國過年的熱鬧氛圍。」她說。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經歷了多次春運後,5名荷蘭籍空乘已經熟悉了中國結、紅燈籠、剪紙等寓意美好的中國傳統物件,能夠熟練地與中國乘務員一起布置客艙、與旅客互動,營造春節的濃厚氛圍。

雖然荷蘭沒有春節習俗,但看到航班上中國旅客的激動和喜悅,李克也頗為開心,他說:「看到旅客臉上帶著回家的幸福笑容,我感同身受。」尹梅也說:「我非常樂意參與到這種活動中,這不僅可以給旅客送上春節祝福,也使我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回到家鄉,我很樂意向親朋好友們介紹中國和中國文化。」

■廣州越秀供電局保供電部發電車班班長王志文和班員們在廣州火車站廣場來回走動值勤。 通訊員王穎供圖

故事2

他們日夜值守火車站廣場 讓旅客感受不到停電

1月29日是春運第九天,在廣州火車站,旅客們拎著行李準備回家過年,安保人員來回巡邏,秩序井然。

在火車站西側,南方電網廣州越秀供電局派駐的一組UPS(不間斷電源)隨時待命;在東廣場,一臺200千瓦發電車已接入電源,現場建立應急倉庫,以備春運高峰階段使用。

廣州越秀供電局保供電部發電車班班長王志文和班員們在站前廣場來回走動。

他們日夜值守,設備摸了無數次,線路巡了無數次,就是為了讓旅客感受不到停電的存在。

廣州火車站歷來是廣州春運的主戰場之一。王志文和他的發電車班在這裡一幹就是7年,春運對於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每年春運,他都會提前把女兒送回老家。

王志文不善言辭,幹起活來特別認真,不容許有半點馬虎。

王志文和他的班員們平時不僅要守護各種保電神器,包括7臺發電車、2臺UPS、1臺磁飛輪發電車等特種設備,還承擔著佔廣州供電局68戶重要用戶(佔了總數的35%)的保供電工作。這7年來,他們一直保持著零差錯的紀錄。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春運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共有159個保供電點,在廣州火車站、廣州南站等地建立了現場指揮部和值守點,應急發電車全部到位並接入電源,應急照明設備也全部就位。在1月21日至3月1日春運期間,廣州供電局投入保供電人員3000多人、搶修車300多臺、應急發電車40多臺,隨時待命,確保緊急情況發生後,人員車輛及時到位。

■司機楊鎮川在白雲機場操作裝卸平臺車。 通訊員機場宣供圖

故事3

入職後已13個春節沒回家 春運中每天保障十餘航班

1月31日上午,隨著又一架飛機緩緩滑進相應機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停機坪上早已經準備就緒的擺渡車、客梯車、拖頭車迅速啟動。唯獨龐然大物裝卸平臺車在機務人員舉起拇指的示意後才慢慢靠近飛機,司機保持著站立開車的姿勢,這已經成為了停機坪上獨特的一景。2003年入職後已經有13個春節沒回過家、春運期間每天保障十餘航班的楊鎮川就是這樣的一名裝卸平臺車司機。

「我們(在工作中)不能坐,只要離開值班室,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楊鎮川介紹,裝卸平臺車司機是機場停機坪上唯一站著開車的,因為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裝卸平臺車升高可達5.6米,重達30噸,車身長達11米,最大可載重30噸,對於這樣的龐然大物,楊鎮川已經駕輕就熟。「操作這個傢伙兩三個月就能學會,但是要做到快、準、穩,只能通過反覆練習。靠接的速度不能超3km/h,平臺前端與貨艙門的距離不能小於3釐米,也不能大於10釐米。距離太近,容易剮蹭飛機;距離寬了,對操作人員、設備的進出貨艙造成安全隱患……」楊鎮川說。

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憑藉出色的表現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楊鎮川成為白雲機場地勤裝卸保障首架A380、A350飛機的平臺車司機。

楊鎮川平均每天要保障五六個航班,到了春運高峰期,楊鎮川每天要保障十餘航班,出車60餘次,保障貨物近200噸,保障旅客行李2000餘件,平臺車裝卸機升降頻次近3000次。

「大家對於地勤裝卸的印象最多的就是兩個字:辛苦!因為冬天寒風細雨似刀割,夏天機坪溫度達50℃熱辣似火,我們都無處可『逃』。」楊鎮川稱,遠在汕頭的父母曾問過他,平常工作那麼辛苦,為什麼到了春節也不能休假回家。「我對家人說,春節不休假是因為工作需要,春運期間回家過年的人和出來旅遊的人都多,公司需要我在這裡,我就必須在崗。」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空乘的飛行箱裡都有什麼秘密?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一下空乘的飛行箱裡到底裝著什麼呢?裡面裝的東西不僅取決於每個空乘還取決於此次航班,是長途飛行還是短途飛行。短途飛行短途飛行是指能在當天就來回的飛行航班。在短途飛行中,一個飛行箱和一個小拎包是空姐們的標準裝備。飛行箱裡裝的就是飛行的必備用,:一本萬能的客艙乘務員手冊,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專業知識。
  • 鮮花燈籠剪紙 成都街頭年味濃
    鮮花裝點的天府廣場中國年畫及剪紙等元素的裝置給寬窄巷子增添了節日氣氛現代感的燈飾裝點著太古裡街區  距2020年農曆除夕還有幾天時間,成都的大街小巷都裝點一新,每個角落都透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 板橋故裡 這群外籍友人沿著城市名片感知泰州興化
    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孟加拉國等8個國家的10位外籍粉絲切身感受興化的小康生態、早茶文化和特色農業。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楊力群在啟動儀式上介紹,為了讓更多外國朋友了解江蘇、愛上江蘇,從2018年4月起,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中國日報網共同舉辦「Go Jiangsu"海外社交媒體外籍粉絲線下行活動。
  • 鮮花燈籠剪紙 蓉城街頭年味濃
    在太古裡,以中國剪紙為設計元素的巨型裝置作品,為農曆新年增添了濃鬱的傳統色彩;在春熙路商業街區,商家也將展位布置成以大紅燈籠為設計亮點的中國風;在長順上街與寬窄巷子交界處,一座被紅色鬱金香等名貴花卉裝飾的過節天橋,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前來打卡;在人民公園,2020天府迎春賞花節和迎春花市讓市民在節日期間可以觀花海、逛花市、過一個鮮花裝扮的多彩春節;在天府廣場,用鮮花製成的巨型燈籠吸引市民紛紛留影
  • 「冬奧冰雪·吉致視界」外籍友人分享會舉行
    歷經3天,足跡走遍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脈撫松河、露水河、二道白河等極具特色的東北冰雪小鎮後,12月29日,「冬奧冰雪·吉致視界」外籍友人新年吉林行交流推廣活動,進入了外籍友人文化旅遊分享交流活動環節。現場,外籍友人們展示了旅途中自己拍攝的圖片,結合自己對吉林省文化、旅遊的理解,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和分享。來自巴基斯坦的王力說:「這次的外籍友人新年吉林行交流推廣活動,讓我們外籍人士有機會深入了解吉林文化和吉林旅遊,機會非常難得。」 阿富汗人哈裡裡表示,通過參與此次活動,自己感受到了吉林文旅產業的發展,也感受到了中國的快速發展。
  • 空姐的這些「小動作」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另外,有些飛機行李架下是有凹槽的,可以用手扶住,方便固定身體保持平衡,在巡艙過程中,一旦遇到突發的氣流和顛簸可以保護好自己,以防意外事件發生。03為什麼採用蹲式服務?「蹲式服務」指的是空乘為乘客服務的時候運用的一種特定的身體姿勢。在服務中,空乘為賓客撿拾物品、或給賓客其他必要服務時都要用到蹲姿,讓旅客感受到充分的尊重。
  • 港澳臺及外籍用戶在內地可使用微信支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港澳臺同胞及外籍人士選擇來中國內地旅遊、工作、生活。據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據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介紹,中國正日益成為世界各國人才創新創業的理想棲息地,2018年中國累計發放外國人才工作許可證33.6萬份,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已經超過95萬人。
  • 大紅燈籠高高掛,歡天喜地迎新年,分享紅燈籠剪紙教程
    這一天爺爺要為孫子扎制各式十二生肖燈和魚、龍、蝦、蟹燈,奶奶忙著為孩子們剪貼燈籠的剪紙花兒。到了夜晚,一盞盞燈籠點亮,紅光四射,顯得隆重熱烈、喜氣洋洋,同時綻放出了中華民族的燦爛光彩。本章節我們便來分享燈籠的剪紙方法,這次選舉的是兩個一組的燈籠,為啥要剪兩個燈籠,除了有成雙成對的好寓意,還因為兩個燈籠地方寬敞容易寫字,比如,這次我們要在燈籠上寫「新年快樂」四個字,一個燈籠是寫不下這麼多的字,所以,我們要至少剪出兩個並排的燈籠,這樣,寫出來就不會覺得 擁擠了。
  • 太原街為外籍人士檢測採樣配愛心翻譯
    1月7日,記者在瀋陽市和平區太原街一核酸檢測採樣現場看到,這裡專門為外籍人士開闢了綠色通道,還配備上了專業的外語翻譯志願者。當日13時,美村等外籍人士來到南京街附近一處商業大廈一樓,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他手拿護照完成登記後很快就完成了檢測採樣。
  • 在冀外籍人士代表迎新年聯誼會在石召開
    長城網記者郭甜肖 攝長城網訊(記者郭甜肖 趙君華)12月29日,元旦氛圍愈加濃厚之際,河北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外宣介暨在冀外籍人士代表迎新年聯誼會在石家莊召開。30多名外國專家代表、部分外企代表、在石高校外籍教師和留學生代表相聚一起,共敘與河北的情誼,盛讚河北取得的成就。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但皆因是河北人的朋友,彼此之間也成了朋友。
  • 上海一外籍男子超市偷東西被發現後罵人:我是美國人,罵你怎麼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國去別的國家學習文化知識,參觀一些建築,順便在國外旅個遊。同樣,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很多外國人都擠破頭想要來我們國家學習,我們作為中國人也非常歡迎他們的到來,可是我們歡迎歸歡迎,但是並不代表我們中國人好欺負。
  • 中科院外籍人士發表不當言論,兩小時後就被開除
    現在是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國家的國力也一天比一天強,不少外國人都跑到中國尋求工作機會,本來中國向他們敞開大門,歡迎新鮮血液,但是有的外國人卻並不珍惜這些機會,還在網上發表歧視侮辱的言論,覺得自己很厲害,站在「高處」污衊歧視黃種人。
  • 海南外籍人才服務保障政策最全解答 涉及住房購車子女入學等問題
    (6)圍繞海南旅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醫療健康、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對在海南就業的高端星級酒店廚師、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醫療醫護人員等外籍技術技能人員,可發放與工作合同期限一致的工作類居留許可。  20. 外國留學生、外國高校畢業生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創新創業有便利化的出入境政策規定嗎?
  • 揭秘美國政客「獵巫」行動:不分青紅皂白驅趕外籍科學家後,美國能...
    他們向MD安德森癌症中心總裁出示了所謂「調查結果」,指控包括頂尖癌症科學家吳息鳳在內的四位外籍科學家「沒有完全披露他們在外國的有償工作」。言外之意,拿了人家的手短,用科研成果和外國做了利益交換。這些話,美國沒有聽進去。相反,他們的表態越來越情緒化。
  • 北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迎首次年檢 不通過將無次年招生資格
    來源:央視新聞央視新聞1月13日消息,近日,北京市教委發布通知,將對經審批在北京行政區域範圍內開展辦學活動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進行年度檢查。這是自2020年6月《北京市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管理辦法(修訂)》公布以來,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首次迎來年檢。
  • 嘉義外籍勞工殺狗犯眾怒 怯生生持香拜狗求饒
    嘉義外籍勞工殺狗犯眾怒 怯生生持香拜狗求饒 2013年04月13日10: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北京二外組建志願者服務隊 為438名外籍旅客提供多語種翻譯
    他們主要為外籍旅客提供多語種翻譯服務,同時配合完成物資發放、數據統計和文案處理等工作,平均日工作時長10小時。起初幾天人手不足,有的同學接連上了3天夜班,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2個小時,最晚的一次,直到凌晨一點半才下班。截至今日,二外志願服務隊累計服務時長2703小時,共為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438名外籍旅客提供了多語種翻譯。
  • 甲午海戰中為清國奮戰的外籍軍官,兩人英勇戰死一人兵敗自殺!
    此戰中除了中國官兵外還有數位外籍海軍教官參戰,他們在戰鬥中表現英勇竭盡全力,始終履行了職業軍人的責任。鎮遠大副美國人馬吉芬費裡奧·諾頓·馬吉芬,美國人,畢業於著名的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中法戰爭期間來華,先後在天津水師學堂和威海水師任職,甲午戰爭期間擔任鎮遠號大副,在戰爭期間與中國官兵一道與日本艦隊奮戰,在戰鬥中馬吉芬始終在一線指揮,被炮火波及身負重傷,後回到美國,終日四處奔走演講,敘述中國艦隊的英勇作戰經歷,1897年2月12日,在丁汝昌,楊用霖自殺2周年的紀念日,馬吉芬在美國悲憤自殺,用生命證明了他對於中國海軍的熱愛與忠誠
  • 「活著就好」——哈空難倖存中國乘客的12月27日
    視頻:哈薩克斯坦空難倖存中國乘客憶驚魂時刻:像災難片 活著真好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阿拉木圖12月28日電 題:「活著就好」——哈空難倖存中國乘客的12月27日  作者 文龍傑 金聲  12月27日,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氣溫回暖,陽光很好。對搭乘Z2100次航班的98名乘客而言,卻是心驚膽寒的一天。
  • 90後和外籍人士怎麼說?
    現在覺得浦東很大,不只有這些地標。受訪者J(1995年出生於廣州,居住於徐匯)相比起廣州的CBD珠江新城等地,浦東的城市規劃、功能分區,做得更完備。受訪者X(1994年出生於河南省,居住於徐匯,軌道交通出行)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加深,浦東潛力的釋放才剛剛起步,未來應積極向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中心邁進,將浦東打造成為全球城市發展樣本。在科學規劃和決策的基礎上,加大開放力度,擴大開放領域,積極接納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