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故事中,「金豬年」的說法始於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幣制,參照西漢五銖標準進行貨幣改制,易銖為寶,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促使定都長安的唐朝進入長治久安的盛唐時期。因「銖」而現的貞觀盛世年,由於財富之盛被譽為「金銖年」。貞觀之治恰逢丁亥豬年,「金銖年」又被稱為「金豬年」,在民間流傳中,丁亥豬年也往往被認為是「金豬年」。
按我國古代的幹支紀年和民間五行學說,「金豬年」又有另外的說法。「幹支紀年」 對應「十二生肖」,「五行」對應五顆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代天文學家制定了「六十甲子別五行圖」,使每一年對應一顆行星,60年一循環。每60年中,每種生肖都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以豬年為例,共有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五年。我們所熟知的「辛亥革命」所在年份是1911年,就是「金豬年」。而上一個「金豬年」應該是1971年,再往後推60年,也就是2031年才是新的一個「金豬年」。2019年是己亥土豬年。
(左明仁)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