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只要不懶,正常去上班總能領到一份固定收入養活自己,可是上班每天出賣自己的時間獲得單一的重複性勞動。
年紀輕輕還能扛得住,隨著年齡不斷增長,你會發現越來越焦慮。焦慮的原因來自於,萬一年紀再大點身體健康問題隨之而來。
我想起來一句話:賺錢很容易,真正難的是輕鬆的賺到更多錢!沒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尋找有一種方法不僅做起來沒那麼無聊,還能夠輕鬆的賺錢。於是副業這個詞近幾年特別火,越來越的人想著法子給自己創造一塊額外收入。
當你沒有足夠賺到大錢時,不需要辭職,一旦辭職壓力會更大,人在任何時刻,信心與希望是最能夠幫助自己化解困難與挫折的法寶。
對於那些厲害的人短時間賺不到錢,或許是在等待一個機會,可是對於一些賺不到的人,但凡碰到什麼問題都會糾結於外部環境和埋怨別人的錯,尤其有這3種不好的行為習慣:
【一】天馬行空想法多,喜歡「動嘴」
朋友靜靜在一家大公司,以前總是會吹噓自己很厲害,想跳槽,說有幾個公司向她拋出橄欖枝,高薪聘請,還有人找她開公司,每次吃飯我們都假裝認真在聽,並且會吐槽某個朋友拿那麼點錢有什麼好幹的,不如辭職呢!
今年疫情,她再也不提這個事情,並且聽說她的單位經營困難,工資半年沒有發出來了,想要辭職又不敢,明顯感到講話再也沒有那般傲氣。
真正有能力賺到錢的人,一定不是只會「動嘴」,有那功夫已經默默付出行動了。有些人可能因為平臺大,以為自己的能力強,殊不知這種能力只是一種假想,一旦離開可能你什麼都不是。
於是便突然失去賺錢的能力,無法適應甚至不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職場拼的個人實力,而非「動嘴」能力。
【二】「病急」亂求醫,缺乏獨立思考
一個人越是賺不到錢,越容易「病急」亂投醫,很容易被割韭菜。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人的視頻,號稱全網運營某短視頻的高手,視頻裡將自己的部分經驗分享出來。
看到他的乾貨很多,說的內容確實有一定道理,於是加他聊天,說自己一對一做知識付費,價格比較高。
我心想能有多高,幾千塊了不得了,結果說了一句8萬塊學習一年,我頓時下巴快要掉了下來,我承認這已經超出我的認知之外。
翻看了他的朋友圈,竟然有30多個學員,簡單一算200多萬到手了。天啊,這就是自媒體會賺錢的那部分牛人嗎?後來我跟幾個大V朋友提到此事,也把他們嚇到了,讓他們長了見識。
對於付費的那些學員,且不說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下支付如此高的培訓費,在我看來不是「急病」亂投醫,缺乏獨立思考。
與其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去學習未知的可能性,不如腳踏實地來的做自己。
【三】死要「面子」,思想懶惰
你的身邊是否有這類人?明明很想賺錢,但是死要「面子」,拉不下臉去做。業餘時間我除了運營自己的自媒體帳號,也正在努力嘗試賣貨。
不想帶貨的自媒體人,稱不上是一個優秀的自媒體作者,再牛的大V最終也免不了要帶貨,帶貨能力決定了你的吸金能力。
當有個朋友酸溜溜的眼神對我說「我是做不來,你比較適合!」在我看來,賺錢這種事情,如果還要別人拿著小鞭子去抽你,那註定賺不了很多錢,歸根結底是由於思想的懶惰不願意挑戰、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