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在農村長大的青少年,後來考上大學走出了農村圈子。
出來以後才發現——人最怕有對比。如果我一直生活在農村,那麼很多習俗我可能會習以為常。
而走出農村,接觸城市以後,才發現農村大部分人的思想真的很可怕。
重男輕女這個現象是全國性的,不過在農村會相對嚴重一些。不僅僅是女性在幹農活方面弱於男性,更多的是祖輩上流傳下來的傳統觀念導致了這個情況的越發嚴重。男孩生來就是傳宗接代的,女孩生來就是去別人家伺候人的。中國有很多古話,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等。無一不說明在老一輩心中,女兒遠沒有兒子重要的這一事實。
生孩子重男輕女這個情況很嚴重,但是在農村還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生孩子。基本每家每戶兄弟姊妹都是四個起,發展農業需要大量勞動力是一個因素,還有就是上面講到的「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問題。多生幾個總沒錯,多一個人就多一雙筷子。以至於後來國家實行「計劃生育」以後,各村各戶的標語基本都是「計劃生育」。
我窮我有理,你不幫我就是不把我當一家人記得小編有一個遠房親戚,自從年輕時遊手好閒花光了積蓄,後來聽我爺爺奶奶勸導開了一家理髮店,但是每月收入也僅能保證日常開銷,甚至每天關門後還會去打牌喝酒,從來沒有儲蓄計劃。每到付房租的時候就找親戚朋友,倘若別人不幫,就撂下狠話,背地裡還對別人說三道四。幫助弱者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幫助」需要他人自願,而不是向他人索求。別人幫了你,理所應該的感謝別人,但倘若別人不幫,也沒有理由對別人指手畫腳。
面子比天大老話說「死要面子活受罪」,小編周圍就有很多人和朋友交際的時候不量力而行,而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惜啃老,甚至借錢也要在朋友面前顯擺,就是為了收穫別人幾句不痛不癢的恭維。但是人基本是越缺什麼就越要顯擺什麼,好面子恰恰體現出了一個人的膚淺與內心的不自信。「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親戚一籮筐每逢過年過節,如果不去串親戚,就不是一家人,就是不給臉面。親戚朋友不論遠近,熟絡生分,一律領進門,各種好吃好喝的拿出來好生招待,吃飯如果去餐館會顯得招待不周,只有在家做才顯誠意。今天七大姑來問你工作、工資、上班情況,明天八大姨來問你對象、結婚、有沒有房。親戚的數量也跟他們的八卦程度成正比。
對女性的偏見這個話題就聊得多了,重男輕女不必提。小編曾經聽說有父母教導女兒:「女兒不要嫁外地」,但是教導兒子的時候卻是「一定要娶外地的」。如果有認識的朋友家女孩嫁去外地就會說那個女孩是傻子。對於教導兒女來說,這種雙標行為也是難以理解的。還有女性穿著問題。女生穿衣服千萬不能露肩、露大腿,不然就是不檢點。
在農村,許多人家會認為讀書沒幾個用,浪費錢,還不如種地,幫忙家用。在女生沒有讀書以後,家裡人第一件事就會替她安排一個對象,儘快把女兒嫁出去。
倘若女兒在外工作,事業有成,這些父母便會每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口婆心勸導之:「女孩工作再好,賺那麼多錢都沒有用,嫁得好才是王道。」
小結:其實農村腐舊的思想不僅這些,而且這些問題全國範圍都有,不區分農村和城市,不能以偏概全。不過農村一般都是偏遠地區,思想方面都會比較傳統,固化思想會相對嚴重許多,從而導致大家認為農村基本都一個樣。其實也因為農村處於偏遠地區,與外界交流甚少,所以才保留下了諸多淳樸的民風和習俗。以上有哪些說中你周圍的人和事了呢?留下你的評論吧。如果對相關話題有興趣,可以關注小編,每日都會給大家帶來三農相關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