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億書
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納蘭容若和一個女子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這個女子就是他的初戀。這個初戀有說是他的表妹,也有說是和他家族有某種關聯的女子。總之納蘭容若和這個女子很相愛,最後卻因為各種原因被拆散了,愛而不得的痛苦讓這位翩翩相門公子傷透了心。
初戀總是令人難忘的,人們也願意相信初戀的美好。但撥開歷史的迷霧,重讀納蘭的詩詞,發現很多都是悼亡詞,他一直在懷念一個人,追憶往昔歲月。那麼他到底在懷念誰呢?那些飽含深情,唯美動人的愛情詞到底是寫給誰的呢?真的是寫給他的初戀的嗎?
其實納蘭容若除了有一個聞名天下的初戀,還有一個生死相依的原配妻子——盧氏,那是他一生的摯愛。她是他心口永遠的硃砂痣,是他忘不掉的白月光。
很遺憾歷史對盧氏的記載很少,她連名字都沒有。影視劇也懶得去寫她,人們更喜歡看他和初戀的八卦。我們也就只能從納蘭的詩詞中找尋到他對亡妻的追憶和思念,以及他對妻子的無限深情。
可以說妻子盧氏成就了納蘭,她是他創作的靈感源泉,是她使納蘭的詩詞造詣達到了巔峰。他實在是太愛自己的妻子了,他把一生的深情都留給了妻子。
那麼這樣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女子,憑什麼得到了大才子一生的痴戀呢?她又憑什麼成為納蘭心中的白月光和硃砂痣呢?
1、具有林下風氣的氣質大美女
納蘭在經歷了與初戀的生離死別後,不得已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康熙十三年,納蘭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盧氏。
如果說與初戀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那麼納蘭與妻子就是日久生情,是溫情脈脈的。他對妻子的愛是始於顏值,忠於才華。
盧氏的容貌是美麗的,否則納蘭這樣的大才子也沒多少心情去感受她的才華。從後來納蘭寫的「洛神風格麗娟肌」來讚美妻子,就可以看出盧氏絕對是一個大美人,納蘭是把盧氏當作洛神那樣的美女了。
當然盧氏也是個滿腹詩書的女子,作為重視教育的盧興祖的女兒,這樣的家庭環境註定她的文化素養不會低。況且盧氏從小跟隨父親從京城到南方,再從南方回到京城。一路風土人情,見多識廣,使她不僅讀了萬卷書,還行了萬裡路,這樣造就了她的性情不同於一般的閨閣女子。
納蘭在跟妻子相處一段時間後,就漸漸喜歡上了父母為他安排的這個女子。兩人經常詩詞唱和,談天說地,並且效仿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倆「賭書消得潑茶香」。他們盡情地比試著各自的才華,閨房裡充滿歡聲笑語,茶香四溢。可以想像盧氏若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又怎敢與名滿天下的大才子納蘭容若比試才華呢?
盧氏不僅有很高的文化素養,還具有飄逸灑脫的林下風氣,她淡泊名利,神清散朗。納蘭曾在詩詞《眼兒媚》裡形容妻子「林下閨房世罕儔,偕隱足風流。」或是寫「急雪乍翻香閣絮」來懷念妻子。在納蘭的心中,妻子是可以與謝道韞媲美的。她不僅出身高貴,才貌雙全,還有飄逸脫俗的氣質。妻子同自己一樣淡泊名利,這樣的人生知己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她才是真正能與自己進行靈魂交流的女子。前面的表妹不是這樣的女子,後面的大才女沈宛也不是這樣的女子,真可謂是「一生一代一雙人」。
盧氏和納蘭之間不僅門當戶對,志趣相投,還都具有林下風氣的人生追求,真可謂是一對神仙眷侶。
2、胸懷寬廣,善解人意的妻子
當初納蘭娶盧氏是迫於家庭的壓力,結婚之初他的心中還留存著對初戀的深情。雖然妻子盧氏是像洛神那樣美麗的女子,但是初戀在心裡的印記太深刻了。納蘭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完全放下初戀,剛開始納蘭對妻子也是忽冷忽熱的。
聰慧的盧氏也隱約感覺到了丈夫心裡藏著另一個女子,面對丈夫的冷遇,盧氏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她知道這樣只會讓丈夫遠離她。她的性情和視野註定她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女子,走南闖北的生活足以讓她養成寬廣的胸懷。
她知道一個初戀女子在男人心中的地位,可是她從來不去追問丈夫的過去,也不去質問那個女子是誰。她默默地守護著自己的丈夫,用她寬廣的胸懷去包容著丈夫的過去,也包容著那個女子。她小心收藏著丈夫為另一個女子寫下的詩詞,因為她知道這些詩詞對丈夫的重要性。通過這些詩詞,盧氏打心底裡同情丈夫和那位女子的遭遇。
作為一個妻子,她只能盡心盡力照顧好病弱的丈夫,而對於丈夫對另一個女子的思念,她心中沒有絲毫的芥蒂。
盧氏的寬廣胸懷和善良漸漸融化了納蘭心中的堅冰,這樣一個美麗端莊,善解人意的妻子,納蘭如獲至寶,他開始在心裡感激父母為他安排了這樣一個女子。
3、性情溫柔,賢良淑德的好妻子
盧氏的美麗和才華,以及她清新灑脫的氣質徹底徵服了大才子納蘭容若。這個女子寬容大度,善解人意,她孝順敦厚,盡得公婆歡心;她善良寬厚,寬待下人,所有封建禮教需要的品質她全都有,實在是一個完美的妻子。
盧氏雖然是個有才華的女子,但是她在婚姻生活中一點都不強勢,從來不因自己的才華而恃才傲物,反而是個很溫柔的可愛女子,為人比較低調。
在納蘭的《臨江仙》中他回憶起跟妻子在一起的往事:「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這是納蘭在妻子過世後,偶然發現了妻子留下的鴛鴦小字。這是回憶盧氏在書寫這些象徵愛情的鴛鴦小字時,在被丈夫發現後所表現出的嬌羞可愛。
她雖然有才華,也只是在閨房裡寫一寫鴛鴦小字,平時她是不怎麼表現自己的。盧氏雖然見過大世面,但骨子裡還是一個傳統的女性。她不會像李清照那樣大膽表達愛情,和男人去比試文採,也不會像謝道韞那樣和男人雄辯展示自己的才華,她不會遮擋丈夫的光輝。
所以當她寫的鴛鴦小字被丈夫發現後,她露出了小女子的柔情。她會遵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準則,做公婆心中的好兒媳,做一個符合道德傳統的女子,她滿腹的才情只展示給丈夫一
婚姻中沒有一個丈夫願意妻子的風頭蓋過自己。盧氏擁有李清照一樣的才華,也擁有謝道韞一樣的林下風氣,可是她沒有作品流傳於世,我們認識她只能通過納蘭寫給她的詩詞,其實這就是她溫柔賢良的性格決定的。她不會像李清照那樣把自己的丈夫比下去,也不會像謝道韞那樣看不起自己的丈夫。
盧氏這樣溫柔多情,又性情低調的女子贏得了丈夫一生的愛。
盧氏像一束光照進了納蘭的心,當陽光明媚又溫柔的盧氏走近憂鬱的大詩人時,納蘭的心也明亮了起來。可以說與妻子盧氏在一起的那三年是納蘭最幸福的幾
可是這樣的幸福太短暫了,盧氏在生完兒子海亮後,纏綿病榻,沒多久就香消玉殞了。從此,納蘭的心中只剩下冰冷的冬天,他在無盡的淚水中用詩詞來追憶自己的妻子,再沒有一個女子能走進納蘭孤獨落寞的心。
盧氏亡故後的八年忌日,納蘭也在這天追隨妻子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