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逼格地談論一部電影: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

2021-01-10 新周刊

《銀翼殺手2049》的每一幀劇照都可以當屏保。

文/鶴本

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

《銀翼殺手2049》看了嗎?

如果你想參考一下網上的大眾評分,《銀翼殺手2049》並非同檔期最高分的電影。在貓眼電影上,《銀翼殺手2049》只有7.0分,連《逐夢演藝圈》都有7.5分!

即使是在較為公允的豆瓣網,《銀翼殺手2049》也只得到了8.5分,與9.2分的《盜夢空間》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銀翼殺手2049》迷霧籠罩的氛圍與前作一脈相承。

實際上,前作《銀翼殺手》剛上映的時候,大眾評價也不太友好。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至今記憶猶深:「老天,評價一塌糊塗。他們簡直把我們貶成了一坨屎。」

1982年的人一時還無法接受文藝科幻片,畢竟那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是《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銀翼殺手》上映35年後,已經成為了電影史上最經典、最重要的科幻片之一,它直接為人類打開了賽博朋克的大門,對後來的電影美學、流行文化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2017年的電影觀眾,也對文藝科幻片有了更高的鑑賞能力和接受能力。在IMDb上,《銀翼殺手2049》排名59,超過排名145的《銀翼殺手》。

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將《銀翼殺手2049》的光影和構圖提高到了新的美學高度。

全球大多數電影人和影評人都牆裂推薦的電影,你當然得去看一看。人活一輩子,也許並沒有多少次機會能夠在電影院裡看到一部勢必留名青史的電影作品。

看完後,真正的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談論《銀翼殺手2049》?35年來,對這部電影的分析已經足夠多了。在這個影評多如牛毛的年代,還能怎樣把影評寫出格調、品位和逼格?

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

《銀翼殺手2049》用CG動畫將前作的女主角瑞秋還原了出來。

1/多讀點小說,以防導演出招

如果一部電影有原著作品,你必須要讀原著,才能理直氣壯地說:「這部電影不行,比原著差遠了。」假如電影評價比原著還好,你也可以怡然自得地說:「你們就是跟風,沒看過原著,懂個屁哪裡好?」多讀幾本書,任何時刻都能用上場。

這一點可要向李歐梵學習——看完伍迪·艾倫的《迷失決勝分》(又名《賽末點》),李歐梵立刻回到家裡的書房,找出那本已經翻得殘破不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罪與罰》英譯本,迫不及待地翻到該書第一部最後一章(第八章)仔細閱讀。沒錯,影片中的情節就是直接引用了這一章!記得要讚嘆伍迪·艾倫的用心,開場不久就讓男主角睡在床上看《罪與罰》。

身為《銀翼殺手》的粉,如果沒聽說過《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立即掉兩個檔;如果不懂一點倫理學與烏託邦哲學,你就當看了個小清新科幻片吧。

《銀翼殺手》(1982)劇照。

2 / 談論導演就像談論你家親戚

稱呼導演,要像稱呼某個你熟得不能再熟的人。王家衛不能叫王家衛,要叫墨鏡王;杜琪峯要叫杜sir;賈樟柯要叫科長;至於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尊敬點可以叫「雷德利·斯科特爵士」,親近點可以叫「老雷」。

《紅》《白》《藍》三部曲已經被談論過無數次了,如果你能不百度、不google就把導演的名字——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一字不誤地寫下來,你已經贏了第一步。記住了,一個字兒都不能少,也不能多,不然會起到反效果。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當然了,這只是第一步。接著你從1989年的《十誡》談起:他的風格如此鮮明,難以效仿。記得要提起《十誡》中那個沉默寡言的目擊者,還有《紅》《白》《藍》中的老嫗,簡直就像他的化身。

最重要的是,你要準確地說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才華所在——既反古老的人文主義,又對後現代社會的反人文現實有著人文主義的思考。接著搖頭感嘆:可惜啊,成名太晚,去世太早。最後,你要學戴錦華說一句:「在歐洲電影作者中,他堪稱伯格曼後第一人。」

《十誡》劇照。

3/搭配N本歷史書

人人都看過《阿甘正傳》,但只有了解美國當代史,才能好好解釋《阿甘正傳》。

請正確數出阿甘見證過的美國1950—1980年代的大事件:包括遇見了音樂界靈魂人物貓王;與反戰前沿的核心人物約翰·列儂一起出現在電視臺;甘迺迪總統遇刺;參加了越戰;還有桌球外交;等等等等。

總之,電影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懂得花邊越多越顯得你比別人更了解這部電影。你看,甘迺迪遇刺事件又有新的秘密文檔公布了,到底誰是兇手?你必須能夠侃上幾句。這可不是陰謀論,而是理解《阿甘正傳》和那一代美國人的鑰匙。

不過嘛,最終還是得說,這故事故意抹去了黑人運動的反抗與鬥爭,也把嬉皮士「詹妮」的結局寫成了失敗(得了愛滋,當服務生),最終也還是太保守主義了。

阿甘與甘迺迪總統會面。

4/黑白片才是裝X的最高境界

千萬不能承認《鐵達尼號》是部經典影片,「不過是部場面宏大的浪漫片而已」。如果別人問道,那什麼才是經典呢?說出一系列黑白片,你就是人生贏家。

如果對黑白片的印象只有卓別林、黑澤明,逼格又降了兩個檔次。起碼也要認識比利懷特,納努克,劉別謙,戈達爾,小津安二郎。記住了,越小眾,就是越高級。

接著你可以如數家珍:德萊葉的《聖女貞德蒙難記》,布努埃爾的超現實主義影片《一條安達魯的狗》,茂瑙的《日出》,表現主義《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新現實主義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光聽這些冷僻的名字,就足以嚇退一大幫子人。

如果你還懂一點電影語言,分分鐘秒殺豆瓣影評家。「電影鏡頭,說到底還是《公民凱恩》的景深牛!蒙太奇?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的奧德賽階梯才是經典!」

《公民凱恩》是1941年的電影,據說用了兩臺焦距不同的攝像機進行拍攝,然後進行拼接,最終超越了電腦特效能達到的景深效果。

5/用精神分析解讀電影

如今這個世道,寫影評不扯上弗洛伊德、榮格和拉康,還好意思出來混嗎?

如果談巖井俊二《情書》只能說「浪漫」「唯美」,未免太過乏力,扯上拉康的鏡像理論談一談,立刻就不一樣了。「《情書》是拉康意義上的自我寓言,講述一個人絕望地試圖獲取或到達自己鏡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

記住,希區柯克是沒有黑點的。他開創了懸疑恐怖類型片之餘,影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也有非常高的造詣。在希區柯克作品《愛德華大夫》裡,J.B.說:「我才不相信弗洛伊德那一套!」這時,你必須要指出,事實上希區柯克非常善於精神分析,他在自己的電影中大量地討論了弗洛伊德提出的話題,比如釋夢、窺視、童年、戀母,堪稱電影界的弗洛伊德。

1945年,薩爾瓦多·達利為希區柯克拍攝《愛德華大夫》電影而特意創作了巨幅油畫《著了魔》(5米×5米),是目前全球現存的最大尺幅的達利油畫。

6/八卦學就是人類學

對八卦嗤之以鼻的愛好者恐怕沒法成為電影研究者。因為正如人類學家麥可·赫茲菲爾德說,八卦是理解文化價值保持或變遷的重要線索。

當別人談起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伊利亞·卡贊,你要若無其事地說道,1999年他獲得終身成就獎時, 還好些人不樂意呢!

斯科塞斯和德尼羅為他頒獎,卡爾·莫爾登和沃倫·比蒂站起來鼓掌,史蒂文·史匹柏坐著鼓掌,而艾德·哈裡斯和埃米·馬迪根夫婦坐在座位上沒有鼓掌。因為,他曾間接導致查爾斯·卓別林、奧遜·威爾斯等大咖流亡海外。

你看,八卦折射大歷史!

伊利亞·卡贊。

7/時刻把握時代的脈搏

年輕人不能像許知遠說的那樣不關心時代。談論種種電影流派,從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黑色電影、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還要注意到種種流派電影表現的社會問題。不要忘了胡適先生的指導,少談點主義,多關心社會。

所以,說起後現代,言必稱《大話西遊》就有點土了。《大話西遊》可以,它反崇高,展示邊緣性,甚至還有點後現代的神經兮兮。但是,光知道《大話西遊》,顯得你的觀影量嚴重不足,跟那些幻想意中人「穿著金色戰衣,腳踏七色彩雲」的淺薄文藝青年沒太大區別。

庫布裡克的《發條橙》才是最牛的。它是後現代主義電影的鼻祖,又帶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在社會批判和文學內涵上,都達到了後人望塵莫及的高度,「簡直就是神預言加神寓言啊!」

《發條橙》劇照。

8/專業名詞解釋爛片

所有爛片,幾乎都可以用「行為藝術」來解釋。

行為藝術是什麼?就是用一種奇奇怪怪的方式,讓大眾關注一些平常不關心的議題。就這一點來說,《逐夢土味圈》,啊不,《逐夢演藝圈》可以說是行為藝術的典範。

海報奇妙的配色,重複詠嘆的主題曲,簡單粗暴的臺詞,可謂當代爛片的佼佼者。與外面那些妖豔賤貨不同的是,別的爛片請各種明星大牌湊場,以宏大的電影畫面來掩蓋爛片的本質,以圖多收一點票房錢。

可是《逐夢》不同,它真的是有夢想的,因為它壓根兒就不在意票房,就為了道出娛樂圈的殘酷面目,不惜以土味標榜自身,是對當代爛片的有力嘲諷,完全可以跟杜尚籤名的那隻馬桶比肩。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可謂土出了境界。

9/掌握鄙視鏈

想吊打別人的電影鑑賞水平,你必須掌握鄙視鏈。

「《盜夢空間》不行,有了一點點哲學隱喻就被當經典了。那個能腳踩天花板的梗還是學谷克多的!庫布裡克也用過!」

「老謀子不行,美術出身敘事就是不好呀!」

「王家衛?他給安東尼奧尼提鞋都不配。」

「香港電影就跟香港音樂一個樣,都是跟別人學的,有必要看嗎?」

「我不看好萊塢。」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和費德裡科·費裡尼。

10 / 深夜發朋友圈討論電影

深夜才是分享電影的時刻。

發朋友圈的時候,下午三點和凌晨三點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因為深夜的黑暗最適合還原畫面的光影組合,不會被外界的光源破壞了質感。因為深夜熊孩子已經睡著,沒有人在座椅後面每分鐘問一次「媽媽,他在幹什麼」。因為導演大都拍片到深夜,雖然你不能拍片,但能看片到深夜,可以說是成功人士了。要知道,成功人士都痛苦,成功人士都失眠。

《銀翼殺手2049》海報。

綜上所述,一篇高逼格的朋友圈影評可以這樣寫:剛看完電影,翻來覆去睡不著,迷迷糊糊間我好像也夢見了電子羊。我想,我們人類的本質和命運可能都是一樣的,所有的一切都會消失在時間裡,就像眼淚融進了雨水。天快亮了,晚安,全世界。

要金句有金句,要氛圍有氛圍,要情懷有情懷,要思想有思想,曾經路過全世界的張嘉佳都要給你點讚。

相關焦點

  • 大師漢斯·季默加入《銀翼殺手2049》配樂團隊
    大師漢斯·季默加入《銀翼殺手2049》配樂團隊 時間:2017.07.3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銀翼殺手2049》:不要因為名字或者片長而錯過一個真正的好故事
    1982年的那部《銀翼殺手》,陰暗而潮溼;但不論你承認與否,它在科幻電影史上都已經封神。它的意義極大程度上在於顛覆觀眾認知,為「賽博朋克」電影開宗立派,並把有關人工智慧的人性與哲理拷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樣的電影,天生自帶嚴肅、人文以及哲學思辨的宏大史詩命題。曾經,它的續集被視為最難拍攝的電影。
  • 銀翼殺手絕不是為了讓你睡覺才上映的
    因為昨天差評君已經和大家說了,今天會去看《 銀翼殺手:2049 》,大家不負眾望的把劇情透了個底朝天,所以我今天壓根沒去看。。。才怪!昨天我特麼就買好票了!小小的劇透根本不能打消幾百年去看一次電影的熱情~不過昨天打開手機查票的時候,確實被嚇了一跳!這評分。。。???
  • 《銀翼2049》:是誰的小木馬,躺在空蕩的童年裡,贈我憂愁與歡喜
    2017年上映的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偉倫紐瓦所導演,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安娜德阿瑪斯、西爾維婭侯克斯等聯袂主演的科幻動作片。它是根據菲利普K迪克寫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而成的電影。
  • 《銀翼殺手》:戰艦在獵戶座的側翼熊熊燃燒
    雷德利·斯科特《銀翼殺手》,1982臺詞控第190期,這段臺詞來自偉大的科幻電影經典《銀翼殺手》。2019年,人類創造了高度成熟的「連鎖6型複製人」,他們的體能遠超人類,智商至少不低於人類。複製人在太空殖民地中被當做奴隸使用。一隻複製人小隊叛變了,其中4人潛回了地球,尋找他們的創造者,提利爾。複製人只有4年的壽命,他們在為自己的生命戰鬥。
  • 13部殺手類電影快速推薦 有你喜歡的嗎?
    這次來和大家分享幾部值得看的殺手類電影。熱血沸騰,還等什麼!本篇只是從主觀感受出發,排名不分先後,簡評不算影評,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但請輕噴!1、《這個殺手不太冷》提到殺手電影,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會像我一樣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這部經典影片,有些憨直的裡昂,經歷坎坷的小蘿莉,大大的盆栽,當然還有那個神經質的黑警,都讓人印象深刻。2、《老無所依》奧斯卡獲獎影片,精彩毋庸置疑,幾個老戲骨挑起的一部戲,不光熱血沸騰,看完還讓人有股說不出的滋味。
  • 著名演員魯特格爾·豪爾去世,曾出演《銀翼殺手》
    有著「荷蘭保羅·紐曼」之稱的他馳騁影壇整整五十載,雖常以反派配角出鏡,但往往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代表作《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中飾演的複製人羅伊。巧合的是,在這部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經典科幻片中,羅伊一角所設定的死亡時間恰恰就是在2019年。魯特格爾·豪爾魯特格爾·豪爾於1944年出生在荷蘭小城布洛克倫。
  • 音效剪輯師協會獎頒布 漢斯·季默以兩部電影領跑
    音效剪輯師協會獎頒布 漢斯·季默以兩部電影領跑 漢斯·季默以兩部電影領跑本屆音效剪輯工會獎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而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有據可考的第一部自1938年由楊小仲執導、韓蘭根主演的《六十年後上海灘》始,到十七年電影時期鮮為人知的、由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少兒科幻電影《小太陽》以及大躍進背景下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再到八九十年代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等,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多少帶有「裡程碑」的意味而名留古早中國科幻史。
  • 其實這些「賽博朋克風」電影,我們都看過……
    ,電影上映時,它的名字變成了《銀翼殺手》。最終,在《銀翼殺手》裡,觀眾看到了一個骯髒、破敗、人頭攢動的街市,佔據天空的是各式飛行車,以及閃爍著色彩的霓虹商業廣告牌,上面寫著漢字和日文假名。雷德利曾向劇組成員表示,他不是在做一部《2001太空漫遊》那樣的硬核電影,但日常的場景風格一定要讓人印象深刻。於是他將建築加裝為暴露著機械管道的改造風格,同時,讓整個城市場景多數時間都處於夜晚、陰雨和煙霧繚繞的狀態中。
  • 經典科幻小說改編電影《沙丘》中字預告公開
    電影《沙丘》放出了首部預告片。本片改編自弗蘭克·赫伯特的同名經典科幻小說,講述少年保羅·厄崔迪被命運指引,為了保護家族,開始了一場前往宇宙中最危險的星球的冒險。
  • 影史50部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但在了解這種不真實的過程中,他也知道了如何打破它——扭曲物理定律,看透代碼,並將功夫動作直接上傳到他的大腦中。這是史上最酷的電影之一,非常時尚,非常有遠見(特別是子彈時間的發明和使之成為可能的靜態攝像裝置)。此外,作為一部轟動的酷兒電影,這部由一對跨性別創作者創作的電影探索了內部和外部的現實可能是不同的,在重新評估這部電影時,它有了一層全新的意義。一個字:哇。
  • 巧克力工廠將拍成系列電影 高司令或出演威利•旺卡
    據報導,這次好萊塢計劃將威利·旺卡的故事拍成系列電影,並有意邀請《愛樂之城》男主、萬人迷瑞恩·高斯林來飾演威利·旺卡。而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片人大衛•海曼將擔任這個電影系列的製片人。儘管導演人選還未公布,但這部尚未開拍的新片已然成功地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 電影推薦:逍遙快活林,殺手似流星,一部少兒不宜的武俠片
    說到武俠片,自然離不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在那個電影製片廠的時代,以邵氏為代表,出品了眾多品質優良的經典武俠片,「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邵氏的四大武俠片導演李翰祥、胡金銓、張徹、楚原更是把武俠片的藝術水準大大提高,甚至獲得過很多國際大獎。
  • 專訪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嗡嗡嗡」是什麼聲音?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他大膽地突破傳統的配樂方式,將電子音樂的新技術融入到傳統音樂的創作中,成為領域先驅者。而他在電影中大放異彩的配樂已經可以拉一份長長的、沉甸甸的清單:《獅子王》《末代皇帝》《角鬥士》《敦刻爾克》《銀翼殺手2049》。《盜夢空間》中緊湊和激昂的配樂,讓我們沉浸在諾蘭的破碎夢境裡,跟隨劇情心情起伏不定。
  • 20億美元買下Oculus後,扎克伯格終於說清了Facebook要如何玩轉VR...
    Facebook新用法:VR社交之前就為VR行業斥資20億美金買下Oculus的Facebook CEO向來都是VR鐵粉,在這次大會致辭上也展露了自己對VR領域的野心。扎克伯格講述了他是如何與世界領導們分享VR技術,還在現場演示了Facebook為VR技術量身打造的新社交體驗。扎克伯格從現場「穿越」 到了辦公室和同事玩遊戲,還與夫人Priscilla拍了張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