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個人在臨終時,臉色會表現得很苦,原因是什麼?

2021-01-10 李罕誦地藏經

有居士曾問出家師父:「人的本來臉色是青白色的,為什麼當他在臨終的時候,從他的臉上會看出來充滿了苦。然而當他念誦經文的時候,臉色又變得非常柔軟了,這樣看上去非常神奇的現象該如何解釋」?師父針對這一種現象,開示說道:當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他的內心對於死亡是非常恐懼的,而且十分捨不得離開,所以當面臨死亡的時候,他的臉色會變得很難看。

當一個人臨終之時,也就是他快要離開的時候,他的身體本身也是十分痛苦的,比如說呼吸對於一個人是極其重要的,停止呼吸這件事不論是說起來還是聽起來,我們都能理解到,這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當在這個時候,如果他的耳邊能聽到念佛的聲音,他的痛苦和恐懼就會煙消雲散了,恐懼感也會逐漸消失,也正是這樣,他的內心也就沒有了痛苦的掙扎,面部表情就會變得更加柔和。

這樣的原因又是為什麼呢?答案就是他的靈魂還存在世間,我們對此稱之為「暖」,這個「暖」和一個人的靈魂是連在一起的。既然要有「暖」,那麼也是說明了血液並沒有凝固,血液還在往上走,當其走到頭頂上,暖氣自然而然也會從頭頂離開了。

從頭頂離開,意味著這個人至少是要升天的,不會下地獄。我們為他念了佛,這種做法稱為助念,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就因此被超度了,身體還會變得非常柔軟,面色也變得十分紅潤。「暖」從頭頂出去之後,一個人的靈魂還能夠保持一段時間,「暖」雖然已經煙消雲散了,但是臉部的紅潤尚且尤在,血液也還存在著,並沒有凝固。

像這樣比較少見的情況,佛教徒中是有這種情況的,其它宗教也有。只要一種宗教信仰中,存在安慰、鼓勵、開導這幾種因素在其中,大概率都會發生這樣的現象。正所謂一種現象就是人死了,幾個小時後身體還是柔軟的,並不表示他已經前往了西方的極樂世界,他很可能再次回到人間,也很可能直接升到天國上去,但是所及之處也不一定就是佛國的一片淨土。如果死亡之人是有佛教信仰的信徒者們,他們也許會前往到佛國淨土,去參拜阿彌陀佛。

凡是修行,我們都會講究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能夠自利且利他的。佛教就是這樣,自己能夠從中得到很大的利益,也一定幫助他人得到相關的利益。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人,這也是佛門的一些常識。即使是閉關在深山,修自己的戒定慧,也是可以利益眾生,惠及他人的。南無阿彌陀佛。

關注公號普眾禮佛,獲取更多有聲佛經。

相關焦點

  • 佛教:有人一生沒有信仰,臨終時卻能往生,是何原因?
    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念一句「阿彌陀佛」,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想要自己能現實中就得到利益,就要具備信、願、行,這3個必要條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少了也不行。由此可知,要想在這一生中,有所成就,求生淨土,就要勤修善根、積累福德、廣結因緣。學佛人在聽法師講經的時候,應該也聽到過,說是只要在臨命終時十念,就能往生。
  • 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
    在我們藏地,對於如何為臨終者念經,死後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樣處理亡人的屍體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後作什麼佛事……在這些事情上特別講究。其實這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佛教行為,對亡人有很大的利益。  人死的時候,就像從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獨自離開,在那個時候,錢財、地位、受用都沒有用,唯有正法最有用,可是很多人卻不重視以正法來利益亡者。
  • 佛教故事:近代六大高僧臨終開示
    天空突然飛來三顆金色的光圈,眾弟子們驚呼起來,有的看似三朵金色蓮花,有的看似曼陀羅花,有的看似白鶴、孔雀,有的看似吉祥鳥,有的看似妙音鳥……大家只是歡呼、驚叫、念佛,卻不及打開相機、錄相機,這時,天現奇蹟,降下兩道光柱,把山頂的萬佛塔照得通明,奇異的是兩道光柱並不垂直,而是有孤線的飄落而下,竟與蓮花缸前兩支點燃了的小小蠟燭相連。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瑞相。長老臨終遺偈寫道: 「一旦無常到,方知幻化身。
  • 佛教:「業障」重,會有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講的就是我們人活這一輩子,到死亡來臨時,財富、功名以及任何世間的東西你都帶不走,唯有你所造的「業」會一直跟著你,並決定你下一世的所要嘗受的「果」。因果是真實不虛的,善因會造就善緣和善果,惡因會造就惡緣和惡果。因果會影響我們的業力,善的因會造就我們擁有一個好的善業與善的習氣;而惡的因會造就我們擁有一個壞的惡業與惡的習氣。當一個人業障重時,就會擁有以下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 臨終時的注意事項
    但是臨終八小時之內決定不能有痛苦,縱然念佛,要是神識還沒有離開,一碰他就會生煩惱。他的太太一哭泣就擾亂他,因此不能往生。臨終雖然清清楚楚,但是動了感情,還有留戀,就不能走,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問:父母是伊斯蘭教,他們臨終時,學佛人該如何做才能對他們有利?
  • 佛教:一個人「福氣」來臨,會有這4大徵兆,看你佔了幾條?
    佛家講「一切唯心造」,心轉命就轉,一個人「福氣」來臨,會有這4大徵兆,看你佔了幾條?一、不再嗔怒,變得平和包容發脾氣是一個人最無能的表現,一個人心量越小,越成不了什麼大事,還往往傷害身邊的貴人,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生活難免有不如意的地方,若遇到障礙就撂挑子、抱怨牢騷,好運怎麼會願意靠近你?我們常講「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內心平和,才能顯現智慧,才能使問題得到化解。
  • 略論「玄奘法師」臨終的修持方法,這4方面對「往生」意義非凡!
    玄奘法師臨終的情況在玄奘法師的傳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下稱《慈恩傳》)裡,詳細記錄了法師臨終的過程及面對死亡時的處理方法。《慈恩傳》記載著法師在臨終時身體呈現善終的特徵,因此,關於玄奘法師的臨終情況與修持方法的內容,相信對於想獲得善終的人來說會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十二星座討厭一個人時,各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射手挺讓人意外
    文 | 老巫喜歡一個人時,對方做什麼都是好的;但討厭一個人時,對方做什麼都看不慣。下面看看十二星座討厭一個人時,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在感情上亦是如此,喜歡或討厭一個人時,也都會表現得很明顯。不過,當白羊討厭一個人時,就對其不理不睬,覺得與其多說一句話都要「炸毛」。2、金牛座:逐漸離你遠去。金牛不善言辭,大多時候喜歡和討厭都很難看出來,所以,當他討厭一個人時,往往都並不會當面說出來,可儘管表面看不出來,但他還是會找各種理由拒絕你,疏遠你,逐漸淡出你的生活。
  • 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 十種食物吃出健康好氣色
    臉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每個女生都想要自己的皮膚變很好,但是事情總不是那麼的如意,有的時候女生會因為臉色發黃而感到苦惱,那你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進行有效的調理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歷史:佛教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韓愈對佛教帶來了哪些影響?
    所以,假設一個人一生善惡各半,究竟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呢?來生究竟在六道哪一道投胎呢?如前所述,種子變成果報,一定要有緣的作用,投胎的緣,便是修行人常說的,臨終一念。因為這種心態即是福報,是善緣,會引發善的種子產生果報。而我們更常見的是另一種情況,將死之人病苦纏身,神智混亂,驚懼惶惑,六神無主。這種情況下,人慾樂觀亦不可得。究其原因,因一生只知享福,不知積福,福盡禍來。臨終惡緣引發惡性種子,便多半墮入惡道,如前所說,是自然過程,實非審判。是故,真正的佛法是絕對科學,實無半點迷信。天堂,地獄,實是自己一手創造。回頭來看韓老先生有沒有可能墮入惡道呢?
  • 佛教:「往生咒」說了什麼?
    佛講法圖這些咒之所以重要,真正的原因是它們記錄與傳承了佛或菩薩的真言,對於佛教的傳承來說,咒言其實就是另一種傳承,這種傳承已經超出的語言與文字的膚淺層面,直指佛法的本質那麼,「往生咒」說了些什麼呢?其實「往生咒」的全名是「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經」,這個咒是淨土宗的信徒最經常持誦的一種咒語之一,據說持「往生咒」的方法是應該清淨三業,即身口意悉皆清淨,包括沐浴,漱口,至誠一心,在佛前燃香,長跪合掌,日夜各誦念二十一遍,如此專注方可算是持「往生咒」。
  • 「色心二十四相」,佛說:有這些表現的人,「色慾」重,得警醒
    而那些學佛的人之所以不能夠明心見性,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妄想和執著障礙了他的自性本心。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經常妄想執著,慢慢的長時間就會變成自己的業障。而業障是會障礙自己的智慧的,會使人變得愚痴。而且業障也會使人找不到自己本來的真面目,更會使人回不到自己生命的最初。
  • 為啥有人臨終前,會說一些「胡話」?有哪些表現,說明快不行了?
    人在臨終前,為啥會說一些胡話,是知道自己要走了嗎?民間對人在臨終前說胡話的表現,認為是預知到自己要走了,這個當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從現代醫學上來看,人在臨終前,因為身體機能出現不可逆轉的衰敗情況,精神方面出現障礙。睡眠質量變差,記憶也容易發生混亂,把現在當作是出現的某個記憶片段,然後錯認身邊的人,導致家人認為他們在說胡話。
  • 佛教:一個業障深重的人,會有這三個表現,有沒有你?
    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曰: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學佛的人之所以不能明心見性,就是因為妄想執著障礙了自性本心。一個人的妄想執著,薰習久了,就會變成自己的業障,障礙了自己的智慧,變得愚痴,回不到自己生命的最初,找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 為何老人去世前會說一些胡話?醫生:老人臨終前,往往有4種表現
    那麼為何老人家去世前會說一些胡話?老人臨終前有哪幾種表現?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兩個問題。為何老人家去世前會說一些胡話?生老病死是自然不過的,其中死亡是每個自然人最後的歸宿。然而老人在臨終前的表現卻不盡相同,有的人會突然神採奕奕,有的老人會胡話連篇,而有的老人會冷漠驚恐。據了解,這種表現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臨終譫妄」,其發生率約為28%到83%。
  • 暗戀一個人有哪些表現?
    暗戀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心存愛意或者好感,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表現出來,具體原因通常是性格內向、害羞、害怕被拒絕、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有家庭等等。暗戀一個人時,內心深處盼望與這人見面,可真正與這人見面時,卻臉色發紅,說話語無倫次,緊張不安,吞吞吐吐,不知說什麼好。見面後離開時,卻常常懊悔自己表現不佳,想表達什麼卻又不敢表達,羞於表達,怎麼也開不了口,怕得到拒絕,怕自己的這個美麗的夢想被擊得粉碎。
  • 陳星橋:充分發掘佛教優勢資源 創新發展雙緣養老模式——從河北...
    (二)臨終關懷 集體助念老人和臨終者來安養院後,法師會及時登門探望、安慰,為他們講解六道輪迴之苦,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無條件救度的慈悲,告訴他們不要恐懼,念佛必蒙佛迎,必得往生極樂,脫離六道輪迴苦海,如《觀無量壽佛經》說,「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 無論男女,真心愛一個人,TA就很會看你臉色
    其實當一個人開始會從這方面去考慮時,就說明TA是真心愛你,才會從你的立場出發,照顧你的情緒。愛一個人就是會這樣,捨不得看到對方難過委屈,會很在意TA的感受,會願意去迎合你,說你喜歡聽的話。2、吵架時會看對方的臉色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無論是多好的關係,在一起久了,總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會有矛盾爭執的時候。
  • 《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佛教中的淨土法門,教人念『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十年,目的是要養成習慣,一旦臨命終時,一聲佛號就能與佛感應道交。隨憶念的業報,是由憶念決定他的去向。譬如一個人出去了,茫然地來到十字路口,東西南北,要去何方?此時忽然憶念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了。人臨命終,亦有隨憶念而受業報感應的。人之所以為人,固然由各人之業報所成。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