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沒有可能將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改造成一個宜居星球?

2021-01-08 地理沙龍號

我們的太陽系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大行星有八個,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擁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個個頭比較小的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距離太陽較遠的四顆氣態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比較多,木星目前已知擁有79顆衛星,土星目前已知擁有82顆衛星,天王星目前已知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目前已知擁有14顆衛星。

也就是說目前太陽系的衛星家族總數有205顆,這些衛星的物質組成、體積質量、運行周期等差異巨大。如果從個頭上來看,太陽系體積最大的五個衛星分別是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木衛一和月球。土衛六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也是土星衛星家族中最大的衛星,直徑達到了5151千米,比太陽系的行星水星的個頭還要大。土衛六英文名為「Titan」,翻譯過來就是「泰坦」,或者叫「泰坦星」。我們為什麼對土衛六會有那麼大的興趣呢?除了土衛六的個頭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土衛六是太陽系衛星中,唯一擁有牢固的永久大氣層的衛星。

土星和土衛六

一顆衛星擁有大氣層,這就與地球狀況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土衛六表面的大氣壓大約為地球表面大氣壓的1.5倍,而太陽系中擁有大氣層的兩顆類地行星,金星表面的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火星表面的大氣壓不足地球的1%,從大氣壓這個角度來看土衛六的條件要優於金星和火星。不過,土衛六要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有一個致命的劣勢,那就是土衛六距離太陽十分遙遠,土衛六距離太陽大約1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等於1.5億千米),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十倍,因此土衛六隻能獲得很少的太陽輻射能量,土衛六表面溫度只有-179℃。

蜻蜓探測器登陸土衛六(模擬)

所以,改造土衛六成為宜居星球,主要的目標就是提高土衛六表面溫度和改造土衛六大氣成分。當然,對於目前來看是難以實現的,但是在將來也並非不可能,土衛六的大氣主要是氮氣,不過其表面可能擁有甲烷和乙烷海洋,甲烷和乙烷是溫室氣體,如果能夠想辦法提高土衛六表面的溫度,讓甲烷和乙烷進入大氣層,或許能夠產生溫室效應,從而提高大氣溫度,而溫度的上升能夠使更多的溫室氣體進入大氣,說不定能夠產生連鎖反應。

太陽系前二十大衛星

至於,如何提高土衛六的溫度,那就需要人類的高科技了,比如人造太陽技術,不過,在幾十億年之後,當太陽變成紅巨星不斷膨脹之後,土衛六或許就會獲得更多的熱量,從而變得宜居,不過那時候地球已經被太陽吞沒了。除了改變土衛六大氣溫度之外,還需要改變土衛六大氣成分,只有提高氧氣含量,才能適宜人類呼吸,而氧氣的獲得,只能通過綠色植物的種植,通過光合作用釋放,不過這一步估計需要在提高了土衛六表面溫度之後進行。

土衛六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還有一個星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民,它就是土衛六了
    土衛六是土星的衛星,雖然它是一顆衛星,然而它卻有著比地球還濃厚的大氣層(表面大氣壓是地球的1.5倍),而且上面有著比地球還要豐富的水量,還有甲烷等能源,這些條件是就連火星也不具備的,如果人類能往土衛六上移民的話,其可利用的自然條件比火星還要好一些。
  • 太陽系內3顆特殊的星球,改造後可供人類居住,有的比地球還富饒
    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系外宜居行星,倒不如把時間花費在改造太陽系以內的星球上,有些星球加以改造,還是可以居住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系內三顆有改造潛力的星球。第一顆 月球月球是大家最常見的一顆天體了,自古以來,人類就夢想著能夠在月球上面居住。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但是離著可以居住還差一段時間。
  • 太陽系內的第2大宜居星球竟是顆衛星,直徑3100km,比月球還小!
    火星一直被譽為人類的第2家園,很大程度的原因不是因為火星生態環境有多麼靠近地球,而是因為火星距離地球較近,以人類的實力,在短時間內是足以達到登陸火星的目的的,但若說太陽系內真正能成為地球第2的星球,或可能要說到一顆衛星,儘管直徑只有3100千米,比月球還小,但也是太陽系內的第2大衛星了。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有重大發現,知道後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而對於人類現在的科技來說,我們是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去探索的,想要尋找地外生命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而太陽系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地方,那就是有水,有自己生態系統的星球。人類剛剛走出地球的時候,將金星當成了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可是當我們到達金星,看到其惡劣的地獄環境之後,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被我們排除了。隨後,科學家又將火星當成了重點探索目標,猜測它上面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 星球物語|自帶光環的土星:比水還輕盈的星球
    土星是一個民族的記憶、一個部落社會的記憶,甚至還是一個個體生命的記憶。這種記憶或清晰或模糊,曾經引起過星象觀測者的玄思。記憶不是基於歷史,而是基於生命。在史前時期,記憶靠口口相傳。有了文字之後,記憶變得更加完整和可靠。土星略呈黃色,古代中國人根據「五行學說」中的「木青、金白、火赤、水黑、土黃」特徵,就將這個略呈黃色的漫遊者叫作土星。
  • 土星探測:人類又一次科學壯舉
    1781年發現天王星之前,人們始終把土星公轉軌道當做太陽系的疆界,再往外就是「天外天」的恆星世界了。土星直徑約6萬公裡,是地球的10倍,質量是地球的95倍,密度只有0.7,比水還輕,假如把土星浸在水裡它也不會沉下去。另外,土星有一個龐大的衛星家族,現在確認的有31個。 傅承啟:土星類似木星,屬於類木行星,即沒有固態表面的巨行星,是與地球完全不同的一類行星。
  • 土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
    組成和構造土星是我們人類用肉眼看到的最遠的行星了,土星的中心是一個密集的金屬核心,周圍是巖石和其他化合物,有強烈的壓力和熱量固化。被一層液氫中的液態金屬氫包裹,和木星的核心相似,但相當小。你知道嗎?如果你能把土星放到足夠大的水缸裡,它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很有趣吧?因為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平均密度小於水的行星。衛星土星也有很多的衛星,它的衛星團是由53個已知的衛星和9個臨時衛星組成。其中極富特色的就是土衛六(泰坦星)和土衛二。
  • 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多少宜居星球?
    1965年4月,美國科學院發布了一份報告草案:「鑑於目前所取得的一系列證據,我們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但三個月後水手4號傳回的第一張火星地表照片,卻顯示出了一個堪比月球表面的荒涼環境,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存在。
  • NASA要派無人機探索這顆星球,土星的衛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哈嘍大家好,上一期文章中,咱們介紹了太陽系最美的行星土星。今天,咱們來說說它為何被稱為最美行星,以及它周圍比較引人注目的衛星。土衛六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大衛星,因此又被稱為泰坦,也就是希臘神話中巨人的名字。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唯一擁有牢固的永久大氣層的衛星
    衛星又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兩大類,比如月球就是地球唯一的一個天然衛星,除了月球之外,我們地球擁有數量龐大的人造衛星,這些人造衛星和月球一樣都在不停的圍繞地球運行。唯一擁有永久大氣層的衛星之前我們介紹了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也是木星最大的四顆衛星,分別是木衛一艾奧(lo)、木衛二歐羅巴 (Europa)、木衛三加尼美得(Ganymede)和木衛四卡裡斯託( Callisto),這四顆衛星可以說是各具特色,各有性格。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太陽系中另一個氣態巨行星,也是環狀結構最漂亮的土星,來看看土星的衛星們。
  • 土星,一個自帶光環的 「人」,讓我們再次採訪充滿神秘的它
    目前科學家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有些人說是由於土星的巨大引力導致一些星體解體形成的。有些則說是有曾經有天體撞擊土星形成的額塵埃粒,還有人說早在土星形成時就自帶了。其實土星環是一共有七個,還有代號從裡向外依次是D.B.A.F.G.E.首先發現的是A.B兩環。不過更讓人驚奇的是NASA在2009年又發現的一個土星的更大的光環,這個光環可以容納10億顆地球,真的好大啊。
  • 宇宙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盤點4個離地球最近的有水星球
    科學家探索外星生命時,首先會想到以地球生命活動的特徵為標杆來衡量其它星球,比如找尋一些特別的氣體。在地球上的自然界通常只有生命活動才能產生磷化氫,因此,2020年9月14日科學家在金星40-60千米高空溫暖的大氣層找到磷化氫引起了一番轟動。雖然科學家已經投入了一部分精力尋找太陽系以外的生命,這次發現令我們對身邊這些太陽系最熟悉的鄰居,重新點燃了好奇心。
  • 蜻蜓旋翼機將在土衛六上探求地球上的「前生命化學」
    「蜻蜓」號無人機探測器將在土衛六上空進行多次飛行,並在著陸期間探索衛星表面。到土衛六的八年旅程將始於2026年。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略小於地球大小的一半,並具有朦朧的、稠密的大氣層。 非常適合蜻蜓號。美國宇航局本周宣布,將把一架代號為蜻蜓的旋翼機著陸器送往土衛六,歷時八年,將於2026年發射並於2034年著陸。
  • 超級宜居星球終於現身:外星文明程度令人類吃驚!
    在美國天文學會第227次會議上,天文學家公布了最新的系外行星觀測成果,我們已經確定了數千個系外行星的存在,並且將它們編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資料庫中還有許多沒有編號的,數量達到數十萬以上。
  • 水星是行星,卻沒有大氣層,這顆衛星的大氣卻比地球還厚,啥原因
    但是太陽系中還存在著4顆氣態行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4顆星球被認為並沒有固態表面,大氣層下面直接是被壓縮成液態的氫等元素的海洋,這是由於這類的星球由於質量較大,可以吸引氫和氦等較輕的氣態分子,而宇宙中這兩種元素非常多,因此氣態行星的表面可以積累大量的氫和氦元素,足夠多的時候,星球本身巨大的引力就會將下面的氫元素壓成液態,於是就形成了液態氫的海洋。
  • 太陽系十大衛星排行榜,月球排第五,十大衛星和地球相比都有多大
    衛星數量最多的是土星,加上最近剛剛新發現的衛星,它的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82顆。木星有79顆衛星,天王星有27顆衛星,海王星有14顆衛星,火星有兩顆衛星。而地球只有一顆就是月球。太陽系行星周圍的這些「月亮」有的非常的大,例如木衛三的體積比水星還大。我們把太陽系的衛星按照大小一個十大排行榜,看看有哪些衛星榮登太陽系十大衛星排行榜呢?
  • 尋找人類的知音?我國籌備「覓音計劃」,尋覓宜居星球和地外生命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行星,所有已知的生命物種全部位於地球上。科學家們已經將太陽系中的行星探索了個遍,包括一些矮行星和衛星等,沒有其它任何一顆星球具備我們地球這樣的生態環境。
  • 為什麼星際爭霸中科普盧星區會有那麼多宜居星球?
    作為星際玩家在玩星際爭霸的時候一定容易忽略一個設定,就是在科普盧星區存在著不少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然而實際上在現實世界當中我們人類目前所探索的宇宙中還沒有一顆是適合人類居住的。然道說泰倫人類就是這麼幸運麼,隨便一飛就能找到宜居星系?其實在這背後還藏著一個特殊設定,今天就聽大麥來和大家講述這個有趣的故事。在文章正式開始前呢需要先給大家說一說「文明層級」這個概念。
  • 若太陽死亡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
    地球上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這是一個真理,甚至延伸至我們所觀測到的所有天體。太陽是地球萬物生長之源,它釋放光線和熱量,傳遞給太陽系的每一顆星球,如果太陽死亡,太陽系將如何演變?會有哪些星球會倖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