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在一起的時候,朋友們經常談到適可而止,快樂的時候也要適可而止,不快樂的時候也要適可而止。你的心態必須放在陰陽平衡的天秤上,而不能放在陰陽失衡的天秤上,這樣你才會超脫一些,走進大我境界,形成遠見與格局。最終,你才會看淡一切,也會看開一切。生活裡,常常有一些人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別人的一句話或者別人一個表情就可能影響了他的情緒,這樣的人至少是心態不好。其實,許多事情你都是不必在意的,別去在意別人的看法,你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世界雖然大,不同國家的人,不同種族的人,不同皮膚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但是人們幾乎是各自獨立的。這就是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的快樂你說了算。
快樂一天是一天,人最終的歸宿還是自己,依靠任何他人都是無濟於事的。誰好誰壞,孰輕孰重,冷暖自知。有的人從上大學到工作,幾十年後慢慢的老去了,還有的人到了退休年齡了便有些耿耿於懷,很不適應老去的自己,這些都是心態不健康的表現。我們不因老去而憂傷,更不能因為得失而惆悵。老子說的道法自然,有所為有所不為,他用深奧的哲理告訴你,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正像佛說的那樣隨緣而來,佛理也告訴你,當下即佛,人生就是吃喝拉撒睡,當下你做好最簡單的事情,就學會了真正去生活,真正去悟道。不必羨慕他人。
人到了一定年齡,一定要有胸懷和格局,結善緣與多做善事,同時當你活的輕鬆與隨意之時,才能最後活出一個正真的自我,並且活出一份好心情來。可惜一些人不明白不珍惜。記得,多年前的春晚,有個小品節目裡說,人生不過是一睜眼和一閉眼的功夫。這話雖然很形象,但是我們畢竟是要走過一生的,走過有意義的一生,時間一天一天消逝,所以才要且行且珍惜,不挑剔生活,也不去刻意追求那些所謂的高標準,懂得珍惜有吃有喝的日子,珍惜不愁吃喝的每一天。經常有人住著2室1廳,想著5室1廳,住著5室1廳,想著住豪宅別墅,可是你想過嗎?人躺下一閉眼睡著了就是一夜,誰知道你住的是金屋和銀屋呢?要珍惜眼前居有定所的安穩日子,無論房子大小,只要舒適那就是最好。
古語講,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生活其實是在平凡中擁有,在擁有中平凡,這是最好的一種平衡狀態。平時,在忙碌與紛繁的城市中,擁擠而雜亂的生活,影響了人們的心態與思緒,使大家的心漸漸遺失了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可以說,原本美好的日子,被一些無憂無慮的力量所牽扯,甚至導致我們忘記了,最好的日子便是以小見大,平凡裡才孕育著偉大。人生,千萬不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日子,這樣會導致我們忘記那些令人會心微笑的美好小事情,特別是疫情來臨之後,包括目前的美國股票熔斷,等等,都讓我們會不自覺地感覺世界正在崩塌和陷落,從而把我們真正的幸福忘在了路邊,丟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但事實上,美好的事情一直都在我們周圍,而且全部都是一些免費的。每個人是一條命,也只有一顆心,有人說當你把命照看好的時候,用自己的正氣與能量把心再安頓好,這樣無論是世事變遷,風雨雷電,那麼你的人生才能得到圓滿,平時說的心滿意足,主要就是心的把握與平衡。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把自己的命照看好,不要讓它免疫力變得低下,不要總是生病,保護好生命的安全,珍惜我們的平凡生活。幸福不是你擁有巨大財富,真正的幸福是積累靈魂的巨大財富,提升自己的內在能量與精神生活品質。人的修行之路,就是要在平凡裡自然生活,在自然裡追求萬物之靈的精神境界,不能成為物質的奴隸與犧牲品。
我記得當年在西單採訪佛學大師趙樸初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在夏季流著汗到我這裡來,你說你是採訪,我認為你是修行來了,你的滿頭大汗,說明了你的真誠,我今天要告訴你一個道理,你的每一個行為以及你的每一話,都是像佛一樣閃著光,千萬不要以為佛只在深山寺廟裡,更不要以為佛像自動放光茫照耀你,你要做佛與做禪,要珍惜他人,也要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當下的一切美好,包括你當下身上的汗水……是啊,當時正好是七月底與八月初,溼熱的難以忍受的時候,採訪趙樸初進行了一個半小時,我的體會是幸福就在當下的一切之中。(新華社高級編輯 楊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