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5月15日消息:西湖邊的景多,人多,故事多。但最多的還是樹。不過最近有眼尖的西湖通發現了一件奇事,怎麼西湖景區裡有些大樹有了名字?
說是名字,其實是用大紅油漆寫的編號。這是惡作劇,還是新的管理手段?昨天本報記者特意一探這些神秘的數字,原來這些紅油漆寫的數字是西湖申遺成功後,西湖景區為茶園邊界的萬棵大樹戴上的護身符,為的就是杜絕毀林種茶。
有號碼的樹在一萬棵以上,大多在茶園邊
記者看到的第一棵有名字的大樹,是「24」號,和科比一個號碼。這是一棵胸徑大約40多釐米的大香樟,樹幹上用大紅油漆刷著阿拉伯數字24。而它的身邊還有幾個鄰居同樣枝繁葉茂,號碼一溜編到了29號。
西湖景區村民張先生昨天就在一邊的茶地裡精心修枝養護,他頭也不抬地告訴記者,自己這裡的樹還算少的:「一共只五六棵樹被編上了號碼,每棵樹還被拍了照片去。還有個像保證書一樣的書面材料,按戶都籤了字了。好比今年你家茶園的大樹長得這樣鬱鬱蔥蔥,有照片為證。如果過幾年發現它們不見了,或者枯死了,就要來調查,可能還要罰款……」
景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像張先生茶園邊那樣有名字的大樹大概在一萬棵以上,「我們整整刷了半年多。」不過由於是按區塊劃分編號,所以市民遊客們看到的號碼大都是兩位數。
西湖景區山林茂密,難道每一棵樹都有編號?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大部分情況下,景區工作人員是將村民茶園周邊的大樹編上了號碼,並建立了資料庫,每一棵大樹都有一張近照。這樣他們就可以進行實時監控。如果發現樹木出現了異常,將進行調查,並派有經驗的園林專家進行會診,究竟是蟲害還是病害,抑或是人禍。如果發現人為因素,將追究責任。
為什麼要圍茶編號?為什麼又要村民籤字?村民老俞告訴記者,在南面的茶山上尋尋,可能會發現原因。
茶樹與喬木,一場無聲的生存之爭
記者邀上從小在西湖邊長大的老杭州秦先生一起尋找答案。
走到和譚嗣同等人並稱「維新四公子」的陳三立先生墓邊時,答案呼之欲出。那是一場茶樹喬木之間殘酷的生存權爭奪戰,默默無聲而觸目驚心。
這裡有一片茶園圍墓而栽,大約數十畝大,分屬數家茶農,核心部位的一棵喬木原本就孤零零,如今只剩下骨架,分外悽涼,根部還長了黃褐色的菌類。
「那麼大一棵樹,怎麼死了?」秦先生問茶農。
「遮陰。」茶農的回答很簡短。
「這棵樹有點像桂花,如果沒枯沒禿,它的樹冠一定很大,相當於給附近50個茶蓬撐了一把大傘,陽光和露水就都擋住了,哪裡還長得出茶葉來?」秦先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低聲感嘆,「茶蓬是茶農們的命根子,一年到頭日曬雨淋地勞作,要是顆粒無收,農民心裡是什麼滋味?」
死去的這棵樹只是不幸中的一棵。春夏之交原本應該所有樹木都鬱鬱蔥蔥,可是,放眼這整片茶園,圍繞著茶園周邊的20多棵喬木都變成了光禿禿的「電線桿」,有的胸徑三四十釐米的大樹只剩了一半軀幹豎著。
幾十歲的楓楊、十幾歲的麻櫟……死去的喬木樹幹上都沒有編號。
茶園北面一棵大約三四層樓高的香樟倒被刷了個大大的「5」字,不過,它的樹冠很奇怪——西面龐大茂盛,東面卻像缺了一個角。
「那棵大香樟啊,死了四分之一。」路過的一位茶農指了指東面缺角的那部分樹冠的下方。記者走近一看,那裡的茶樹密密麻麻,簇擁著樹幹栽種,幾乎擁抱得透不過氣來。
毀樹的法子很多,老底子會用肥肉「燒」樹
隨後到來的綠化專家胡工撫摸著一根根光禿禿的樹幹,搖搖頭,一臉惋惜。「楓楊是剝了皮的;麻櫟是斷了根的;這棵櫟樹是因為土挖掉了做茶園梯田,根露出來乾死的……都是利益使然。」
至於那棵「骨架樹」是不是桂花,胡工也不能確定。他說,根據它根部的菌類看,已經死了兩三年了。至於那棵編了號的大香樟,胡工目測「至少七八十歲了」,不過他覺得那麼大的樹並沒有被剝皮,根系已經十分發達,可少了1/4,可能是前幾年被「下了藥」。
下藥?記者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秦先生卻點點頭說,小時候聽家裡的人講過:「老底子茶農嫌大樹遮陰,都會在樹下打幾個洞,埋肥肉到洞裡,沒幾個月,樹就慢慢被『燒』死了。」
肥肉又不是一把火,為什麼說樹會被「燒」死?
胡工解釋說,肥肉和菜籽餅等有機肥有點類似,比如施肥前,菜籽餅需要充分發酵,然後才能挖溝,埋進土裡:「因為發酵時,肥料會產生熱量,溫度上升,灼傷植物。埋肥肉燒樹就是這個道理。」
記者後來從村民老王處得到了證實:「肥肉比較貴,是老黃曆的辦法了。現在毀樹的人少了很多。如果想要弄死一棵樹,用草甘膦,多方便。」
草甘膦是一種除草劑,一般使用時需要以1:1000的比例加水稀釋。「如果直接把原液倒進土壤裡,那顯然就是給大喬木吃『砒霜』了,立刻就會被灼傷。估計一個月左右,大樹就會死亡。」胡工心疼地說。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次大樹編號、照片留存就是為了杜絕毀林種茶。這既是西湖申遺成功後對西湖景觀的保護,也是為了結束這場看不見的戰爭。
圍茶編號,只是保護西湖山林的辦法之一,另外還包括測繪茶園邊界、GPS定位茶園、樹林等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不過,很多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工作人員低調地表示:「我們希望默默做好這件事,抱歉,就不透露更多細節了。」
推薦閱讀:
貴州引進大樹前籤訂合同 913株香樟有了「護身符」
雲南:石林古樹1.5萬株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陝西:四部法規提請表決 60萬古樹將有「護身符」
貴陽:街頭小樹花壇加「金鐘罩」雙重護身(圖)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