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人類文明成為恆星文明的7大瓶頸,你都知道哪些?

2021-01-09 科學新視界

隨著幾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我們取得了非常重大的進步,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覺,只要我們這樣有條不紊的發展下去,我們就能慢慢的擺脫太陽系的束縛成為恆星級文明,進行恆星級別的的星球殖民,可是這未免過於樂觀了,仔細思考下人類文明的現狀,我們真的好像已經停止了基礎科學的進步。

負責的說,近幾十年來,我們都在「啃老本」,我們的基礎科學已經停止前進好多年了,我們現在的技術都是以往技術的深度研究,並不是新的東西。我們的的文明什麼時候才能突破成為一級恆星文明呢?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太陽系的所有恆星上都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呢?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離開太陽的懷抱去奔向未知的星空呢?

科學家,阻止我們人類進步的科學瓶頸主要有七個,只要我們能突破這七個技術的封鎖,我們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恆星文明,我們將獲得無限的資源,我們的文明壽命將無限增加。

第一個瓶頸:永遠50年後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可控核聚變的原理早在上世紀中葉就已經成型罷了,然後科學家們就預測,在50年內我們人類文明就一定能夠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可是50年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科學家們還在說50年後,可是新問題總比被攻克的問題多,我們發現對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越來越難了。

現階段無論是「慣性約束」還是「磁性約束」都看不到光明的前景,無論是託卡馬克還是仿星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無法攻克可控核聚變。在如此大的難度下,部分科學家們認為所謂的50年內可以攻克是指:全球的GDP加起來用來研究可控核聚變50年或許可以攻克。到那時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而這就與實際的發展相矛盾了,想要突破成為恆星文明就要成為掌握可控核聚變,想掌握可控核聚變就要先突破成為恆星文明。難道人類真的要被困死在太陽系嗎?

第二個瓶頸:材料學的發展

如今人類材料學的發展已經快要接觸到天花板了,如何研究出更耐磨,更耐熱的材料是別的技術突破的關鍵。

比如說計算機領域的電晶體摩爾定律已經不再適用了,因為我們的電晶體尺寸已經達到極限了,再小的話,電晶體的量子效應就要展現出結果了。除了這個領域外,人類的最強航天材料「碳納米管」也無法抵禦普通普通隕石的轟擊。材料的發展速度嚴重製約了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對於能量的索取。

當然現階段我們的材料學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我們的數學,物理和化學理論還能支持材料學再發展一些年,但是如果基礎科學在不突破,材料學也要停滯不前了。第三個瓶頸:電池技術的停滯

這個瓶頸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於材料學的相對落後導致的,材料學的進步速度支撐不了電池技術的突破。化學燃料的常規火箭推力幾乎是發展到了一個極限,火箭推力的上限已經出現了,航天技術很難再往前發展了。

在可控核聚變突破之前,電池技術的突破或許是航天技術突破的基點,科學家推測,石墨烯電池或將帶動電池領域的新一輪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四個瓶頸:二進位計算機的上限算力

現代技術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助,很多問題人類只能提供思路,而其中涉及到的龐大運算都需要計算機來解決,沒有足夠強大的計算機,現代科學就會停滯不前。

不僅如此,想要成為恆星文明,億足夠算力為基礎的人工智慧也是必須存在的。而現如今,矽晶體的潛力基本已經被挖盡了,新的計算機如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還遙不可及,在在這種情況下,7納米以上的矽晶體計算機還能進步幾代還不好說,但是本質上的計算邏輯卻是無法改變的,計算機的突破已經迫在眉睫了。

第五個瓶頸:全球糧食危機

現在全球人口大約是70億,而想要成為恆星文明,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口數量和星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而根據人口數據預測,本世紀末的時候,人類將迎來人口大爆炸。

科學家預計,在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下,假如人類無法突破進入恆星文明,人類可以依靠大規模減少肉類食物來度過本世紀末的糧食危機。

第六個瓶頸:基因哲學的突破

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的樹葉,世界上每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這點確實是真的。但是從大數據的角度分析,我們不能否認,人類的一些負面特徵是通用的。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基因裡的自私,殘暴,逃避和安於現狀是普遍存在的。在安居樂的和平年代,安於現狀這樣的負面特徵會嚴重的阻礙科學的進步,人類在這樣的社會大潮下真的很難進步。或許只有當大多數人能夠克服這種基因底層的惰性,我們才能達到族群進化的目的。

第七個瓶頸:壽命限制

在宇宙面前,人類的壽命真的太短了,一場恆星間的旅行,就算技術足夠,也要花費幾十代人的時間,而隨著速度的提升,這樣的情況也不會有太大的改善。除非我們能改變自己的生命形式。

面對無垠的星河,我們人類若是無法打破壽命的封鎖,就無法走得更遠。而隨著人口額爆炸,我們對資源的索取會越來越無節制,若是在太陽系物質耗費到一定程度,資源開採速度達到一個上限後,人類依舊無法突破壽命的限制,那就只能在太陽系內等死啦。

以上7個技術瓶頸就是人類面對的主要問題,科學界普遍都相信,只要我們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文明就能突破太陽的現實成為一個真正的恆星級文明,這就會為我們的人類贏得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宇宙。

除了以上小編提到的7個瓶頸,你認為人類還有哪些必須突破的技術呢?

相關焦點

  • 人類並不孤獨?某些恆星神秘消失,是否意味著有高級文明存在?
    人類並不孤獨?某些恆星神秘消失,是否意味著有高級文明存在?自然界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在不同的生物眼中,世界的樣貌也各有特色。像螞蟻這種生物,它們眼中的世界就很特殊。受自身因素的影響,它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的主人,人類在它們眼中根本就不存在。那麼我們是否也是這樣呢?
  • 人類現在是0.73級行星文明,未來能否達到最高級宇宙文明?
    從前的人類不懂事,渾渾噩噩的活在田園牧歌一樣的地球上,近200年來人類忽然開竅了,終於達到了0.73級行星文明。按照卡爾答舍夫等級劃分,宇宙文明共有三個等級。類型I ,行星文明作為行星能源的主人,可以主宰行星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
  • 二級文明有可能已經出現,距地球約1500光年,人類是喜還是憂?
    人類憑藉智慧的大腦從大自然的弱勢地位中,一步步成長起來,成為了地球新的霸主。人類在形成文明之後僅僅用了5000多年的歲月,就走進了科學發展的道路,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 如果人類有一天消失了,新的文明會知道人類曾經存在過嗎?
    有人猜測,過去的宇宙有可能的確非常熱鬧,有許多的智慧文明,可是這些智慧文明都在各種各樣的災難中滅絕消失了。如果宇宙中的外星文明都無法發展到永遠,在文明的發過過程中,會滅絕消失,那麼人類在未來有可能也會有這麼一天。於是有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有一天滅絕消失了,新誕生的文明會知道人類曾經存在過嗎?
  • 戴森球或被證實:一顆恆星在60年內突然消失,原因被指向外星文明
    【ALENG 自媒體】12月19日早間自媒體專稿,儘管相對於一個人的生命周期來說,宇宙萬物似乎是永恆的,但是即使是像太陽這樣龐大的恆星,它們總歸也要死亡,只不過對於人類文明的短暫歷程來說,人類尚無法經歷太陽走向毀滅的可怕結局。
  • 什麼是文明?知道打仗的文明才是文明!本就是文明成長的必經之路
    不過,在歷史上,兩大政治集團之間的軍事鬥爭也確實講究一定的行為規範。而且這個行為規範在歷史中被劃分成大致兩個階段。首先第一個階段是春秋戰國以前的歷史階段,被稱為貴族戰爭時期。貴族戰爭體現的是一種貴族精神,戰爭並不血腥,更像是一場運動會。所以,五十步笑百步並不是一種諷刺,而是事實,因為一個軍隊作戰失敗,撤退50步按照當時的作戰邏輯,是不會有人去追擊的。
  • 50億年後太陽生命結束,人類都還沒突破二級文明,那還有啥意義?
    第二、二級文明又是什麼等級?第三、假如真的沒有突破二級文明那麼人類該如何生存?分成三個問題後就非常明朗了,逐個分析即可!第一、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嗎?似乎已經沒有了,根據恆星發展的規律,太陽最多還有20-30億年的可利用壽命,並且在20億年後太陽即逐漸膨脹,儘管太陽溫度會有所降低,但體積更為龐大,地球獲得的輻射能反而會增加,人類真正能利用的時間不超過25億年!
  • 2012的瑪雅曆法 世界末日實為人類文明結束(圖)
    其實瑪雅人所說的2012年12月21日,指的應該是人類文明結束的日子,代表人類在精神和意識方面,開始覺醒和轉變,從而進入新的文明;把這個變化說成世界末日,想像力實在是豐富,不過也不要因而小看古瑪雅文明。事實上,瑪雅的天文和曆法,比全世界其他文明的天文曆法更先進,他們甚至幾千年前就算出2009年會出現日全食,這樣的神奇本領,真的讓人佩服。
  • 7500萬光年外,一顆恆星消失!地外文明或許存在?
    7500萬光年遠之外,一顆恆星突然消失,這令科學家很是奇怪,或許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嗎?關於地外文明諾獎得主費米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從宇宙的時間和空間上來說,地外生命必然是存在的,並且會存在比人類文明要高級的生命形式,但是它們在哪裡?
  • 銀河系裡有生命或文明存在星球有多少?看完你就知道了
    那麼人類就非常的好奇了,宇宙當中會不會也存在著跟我們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呢?或者說宇宙當中還存在著生命嗎?航空航天技術也是得到了發展,探測宇宙的方法也是變得多了起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去尋找地外生命。比如說在50年前的時候,人類就發射了旅行者一號跟旅行者2號,承載著人類的信息取到了太陽系之外,如今很有可能都已經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了,甚至說也有可能都走出太陽系了也說不定。
  •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
    世界的萬物都需要太陽光的照射,如果太陽滅亡的話,地球生物也就不存在了,太陽真的會有毀滅的時候嗎?未來不遠太陽的壽命大概有100億年,而現在太陽已經生存了將近一半時間,在50多億年後,太陽溫度上升,地球也會由於溫度的升高而變成難耐的高溫環境,再也不適合人類的生存,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會面臨滅絕。
  • 科學家捕捉到1600光年處電波:有外星文明和人類處在同步階段!
    巴西隊科學家用望遠鏡觀察到一段1600光年處的電波,這個電波很快就吸引到所有人都關注了,有專家開始研究這個電波,他們在研究後,認為宇宙中或許存在一個和人類同階段的外星文明,這個外星文明距離地球1600光年。
  • 宇宙中有多少智慧文明,牧夫座空洞會是超級文明製造出來的?
    人類已觀測到的宇宙直徑至少達到了920億光年,宇宙誕生的時間是138億年,之所以測量的直徑會超過宇宙的年齡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超過光速造成的,當然有許多人想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顯然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是無法測量出這個數據的,不過科學家曾對天空中大熊座方向一片比較空曠的區域進行了
  • 太陽系這處「異常」,是高級文明刻意安排?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在隨後的幾年裡,各種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理論層出不窮,現代物理學的基石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應運而生,使人類對世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科技的幫助下,好奇的人類開始逐漸對地球的探索感到不夠滿足,無邊無際的宇宙開始成為新的探索目標。經過幾十年對宇宙的不懈探索,雖然我們知道了更多的奧秘,但有一個問題如鯁在喉: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在哪裡?
  • 瑪雅曆法顯示,在人類文明出現前,地球上就已有好幾代地球文明?
    在眾多超級英雄電影中,來自DC影業的《海王》與大多數超級英雄片顯得不太一樣,它借鑑了傳說中的古代文明——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構建起了電影中的故事背景。而且《海王》的上映也確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同時,很多觀眾都對那個存在於傳說歷史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若未來人類真的發現了外星文明,會發生什麼?
    半個多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都在茫茫的宇宙中找尋地外生命,在這期間,天文學家們也像浩瀚的宇宙深處中發送了大量的信號,包括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星際探測器,上面也都攜帶著包含地球坐標和人類文明情況的介紹信息。
  • 真的是外星文明向人類「打招呼」?
    按照宇宙的文明等級,人類目前還只是0.7級文明,連最低的一級星際文明都算不上。只有成為星際文明,我們才有能力走出太陽系去其他星系探索,才有可能近距離發現外星文明。可是要成為一級文明,需要能源的重大突破來完全取代目前的化石能源,而能夠取代化石能源並且還更強大的能源,那就是可控核聚變。只有實現了可控核聚變,能源的變革才算是發生了質的提升。
  • 一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一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4765,1974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我們都知道地球至今已經誕生
  • 以科學知識重建人類文明,7月新番《Dr.STONE新石紀》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很多人親身實踐證明過的真理在一些架空的娛樂作品中,主角最大的能力並不是身體、魔法能力而是頭腦中儲存的各種現代知識,只要有知識就能製作出各種工具大幅提升生產力在最新一期的《周刊少年Jump》雜誌中,講述世界被石化人類文明毀滅數千年後,石化狀態解除的主角憑藉自己與同伴的知識重建文明的少年漫畫
  • 仙女座星系中會不會有外星文明?
    關於外星文明,一直存在爭議,談論的時候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謠言,但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地球之外是的確存在外星文明的。也許仙女座星系中可能有先進的外星人。它比我們的銀河系更大,因此由更多的恆星組成。更多的恆星意味著更多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