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技術12億擔保違規 高管集體遭批 股價離奇二次「開掛」?

2021-01-20 騰訊網

文/每日資本論

曾1月漲約3.7倍,多股東密集減持。

「超材料第一股」的股價要二次開掛嗎?

1月15日開盤,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光啟技術)低開高走,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7.61元/股,上漲4.35%,總市值594.88億元。讓投資者動心的是,該股自去年12月31日跳空漲停後,4天3漲停,目前橫盤7個交易日。

這是光啟技術股價半年以來的第二波漲勢。2020年7月2日,光啟技術從7.17元/股開始上漲,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其股價飆升至33.4元/股,上漲了約3.7倍,可謂超級黑馬。而新一波連續漲停是其第二輪漲勢嗎?

但壞消息卻不約而至。近日,深交所公布的《關於對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的決定》顯示,經查明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光啟技術以定期存單形式為控股股東關聯方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累計發生額12.15億元,日最高合同金額12.15億元,佔光啟技術2017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16.14%。光啟技術未就上述擔保履行審議程序與信息披露義務。特對光啟技術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劉若鵬等高管通報批評。

超12億元的擔保可不是小數字,要知道2019年光啟技術的全年淨利潤不過才1.15億元,拿出這麼多錢給關聯方擔保還不及時信披,確實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

光啟技術成立於2001年7月18日,2011年11月3日在深交所掛牌,每股發行價11.18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8.78億股,持股比例40.76%。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為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劉若鵬為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大股東。

本次深交所通報批評的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和總經理趙治亞,均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高級工程師,中國國籍。趙治亞從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擔任「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3年11月至今任「全國電磁超材料技術及製品標準化委員會」委員、秘書長。

2015年是光啟技術的高光時刻。當年,光啟正式宣布入主龍生股份,隨之成為「超材料第一股」。這個龍生股份與光啟技術是同一年上市,是一家汽車座椅金屬零部件製造商,上市後一直業績平平,每年3000萬元左右的淨利潤在資本市場鮮人問津。到2014年底首發股份限售期已過,龍生股份的實控人俞氏家族便開始了瘋狂的減持之旅。2015年3月,俞氏家族將龍生賣殼給光啟技術。

入主龍生股份後,頭頂隱身衣、「鋼鐵俠」式飛行噴射包、臨近空間飛行器等光環,光啟技術股價就登上了直升飛機。自2015年3月26日7.8元/股開始,光啟技術便一口氣連拉19個一字板,然後再接再厲股價震蕩攀升,到當年6月3日,其股價已經摸高到120元/股,漲勢之猛令人咋舌。不過,之後,該股就進入了下行通道,一跌再跌,到2018年10月19日,股價跌到6.48元/股。

遺憾的是,儘管隱身衣、飛行噴射包等炫幻科技加身,但其業績卻找到不到什麼亮點。從其近5年的財報分析,其營收在4億元上下徘徊,淨利潤只有2019年突破了億元,而大部分年份其淨利潤只有幾千萬元,這與其近600億元的「身價」很不對稱。

更為重要的是,從光啟技術的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就很容易看出,其業績是好一陣壞一陣,業績很不穩定。截至2020年三季度,其營收3.24億元,同比增長16.15%;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32.31%。但其每股經營現金流為負值,對應應收帳款達4.32億元,同比多出了1.3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三季度光啟技術的貨幣資金為60.58億元,流動資產71.77億元,貨幣資金佔流動資金高達84.4%。而且,其貨幣資金在2016年時還只有3225萬元,到2017年時猛增至63.96元。一方面說明光啟技術短期償債能力強,但另一方面也說明該企業未有效利用資金。

那麼2017年光啟技術的貨幣資金為何會狂增60多個億呢?是其超亮眼的業績嗎?當然不是,儘管2017年光啟技術業績還比較好。但能夠一下子多了這麼多錢是發生了一筆高達68.38億元的定增,截至2019年,公司只花出去12.47億元,改變用途金額33.6億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總額59.2億元。

但「每日資本論」發現,光啟技術的研發費用一欄2015和2016年為空白,之後三年研發投入沒有一年超過8千萬元。2020年三季度其研發費用為5235萬元。問題來了,手握大幾十億,研發投入不過幾千萬,光啟技術這是唱得哪出呢?

敲黑板!光啟2017年向關聯方收購來的"光啟尖端"是公司超材料業務的主要實施主體,有業績考核目標:2017年-2019年,需要分別完成不低於0.37億元、0.41億元、0.44億元的業績承諾,光啟尖端各年實際完成的業績是3779萬元、4448萬元、7356萬元,累計約1.56億元。

而公司因為從事"超材料"業務,在2017年-2019年獲得的政府補貼以及理財收益分別是0.32億、0.84億、1.07億,累計收益2.23億元,要高於上述主業收益0.67億,是筆更划算的生意。

有網友在股吧裡這樣說道:「手握68億貨幣資金,為啥每個季度發生2000多萬財務費用……全年發生1億財務費用,是否這68億現金放在公司倉庫裡面,僱傭保安看護支付保安的工資?」

就在外界質疑光啟技術「不辦事」時,2020年5月25日光啟技術公告,公司擬通過下屬全資子公司以現金方式收購FiberNetworkLimited、InnovationPlanetLimited和GalaxyGiantLimited的下屬子公司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的海容通信合計7.52%的股權,交易對價2.63億美元,約18.74億元。

據介紹,海容通信是柬埔寨唯一的直埋骨幹光網和城域光網擁有者,在柬埔寨已經建成25個省市100%覆蓋;是緬甸最大的骨幹光網擁有者,已建成覆蓋緬甸90%以上省區的骨幹光纖網絡。2019年海容通信與菲律賓信息和通信技術部籤署備忘錄,是第一家在共享光纖和鐵塔政策框架下簽約的公司。海容通信是亞非歐1號組織成員之一,可以通過AAE-1海纜通達沿線19個國家,獨資擁有柬埔寨登陸站。

雖然光啟技術對外宣傳該收購可提升公司業績,但外界質疑本次交易存在關聯交易。深交所的關注函曾經問過這樣的問題:請結合標的公司最近三年股權轉讓、增資和改制的價格或者評估值,說明與本次交易價格的差異以及存在差異的原因和合理性,本次評估價格是否公允。據悉,該股權收購已經中止。

必須要提醒的是,在去年那波一個月漲3.7倍的行情中,光啟技術的多位股東密集減持。當時,深交所關注函表示,光啟技術披露合計持股 5%以上的非控股股東俞龍生及其一致行動人鄭玉英、俞旻貝擬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且近期光啟技術其他持股 5%以上股東存在減持股份情形。要求說明光啟技術是否存在以信息披露配合減持的情況。

如今,伴隨著光啟技術第二波的漲勢,會再次割韭菜嗎?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讚、轉發。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十年磨一劍,四萬字深度盤點深圳光啟
    (5)對內對外擔保2017年   2018年    2019年對內擔保(億)         3.0       3.0對外擔保(億)          無       無        無總之,本人才疏學淺,從上述三年數據中確實沒有看出或感覺到公司公司財務有造假嫌疑或向控股股東輸送利益的跡象。
  • 光啟技術(002625)龍虎榜數據(01-08)
    滬深交易所2021年01月08日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光啟技術因成為日振幅值達到15%的前5隻證券上榜。光啟技術當天收報27.38元,漲0.66%,成交額24.77億元,換手率6.18%,振幅15.95%。
  • 2.6萬股東今夜難眠,又有上市公司可能被ST,違規擔保1.61...
    1月3日晚間,中環裝備(300140,SZ)突然公告稱,公司目前存在違規擔保情形,需承擔的擔保責任金額為1.61億元,佔2019年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的7.30%,若公司不能在2021年2月3日前(含2月3日)解決上述違規擔保事項,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值得一提的是,近來中環裝備諸事不順,問題纏身!
  • 11月底股價創歷史新高,12月初完成一次減持 石大勝華6名高管欲再度...
    作為「特斯拉獨供商」的石大勝華,股價在2020年11月創下歷史新高后,包括公司董事長在內的6名高管,在時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欲再度頂格減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公司股價於11月25日創下歷史新高后,石大勝華高管團隊已在12月上旬完成一次減持。如今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石大勝華高管再次拋出減持計劃。視覺中國圖公司股價半年漲近兩倍12月10日,石大勝華就發布公告稱,郭天明等6名高管的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合計減持107.5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53%。
  • 光啟技術709基地即將投產,將緩解「訂單追著生產跑」
    12月28日,光啟技術709基地進行關鍵設備最終調試,為全面投產做最後的熱身。  709基地作為中國新一代超材料基地,從今年7月份項目封頂,到10月份試投產,再到如今即將全面投產,刷新了「光啟速度」。  超材料年產能將達48噸  據光啟技術方面介紹,今年以來,光啟技術一直處於訂單追著生產跑的狀態。
  • B站或於3月在香港二次上市,股價一年漲了4倍
    綜合國內國外媒體消息,B站確定將在香港二次上市,時間很可能就在3月。 1月12日,美國CNBC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B站已秘密在香港申請第二上市。早先CNBC還提到,此次B站上市可能籌集資金超過20億美元。 1月13日,騰訊《一線》進一步披露了B站香港上市的具體信息。據稱,B站計劃3月在港上市,此次上市保薦團隊為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高盛和瑞銀。
  • 黑加侖獎|招商銀行水逆2018:巨額罰款、股價大跌、熱衷風水
    為了淨化資本市場,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發起了「黑加侖獎|誰是違規之王? 2018年十大違規A股公司評選」,本期聚焦招商銀行。招商銀行被認為是最市場化的銀行,有「零售之王」的稱號,其深圳總部大廈,有風水師謂之「錢袋子」。錢袋子在2018年並不安穩。先是年中被合併後的銀保監會開出了巨額罰單,到了年末又迎來股價大跌。
  • 央行對第三方支付開巨額罰單,新大陸子公司4年被罰8次
    根據公告,針對國通星驛12項違法違規事實,央行福州中心支行對其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61.02萬元,處6710.02萬元罰款,合計罰沒6971.04萬元。新大陸表示,上述罰款將計入2020年當期損益,但表示不會對公司的業績造成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因業績大幅下滑,新大陸的股價「跌跌不休」。近5個月,公司股價累計跌去近18%,大幅跑輸大盤。
  • 高管辭職!股價大跌!4000億晶片龍頭被曝「內訌」,CEO心寒了
    高管辭職!股價大跌!4000億晶片龍頭被曝「內訌」,CEO心寒了:感到不再被尊重與信任!發生了什麼?高層任命、聯合CEO遞交辭呈、股價大跌、停牌……17小時內的一連串事件發生在中芯國際身上。下午復牌,中芯國際港股跌超8%,午間公告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球友評論道:高層內鬥,太寒我們小股東的心了。
  • ...卻7天連拉7個漲停板,股價暴漲95%……股民:妖股就是不講道理
    2021年開年以來,大盤藍籌股的發力讓很多投資者都忘了妖股的存在,然而,在周四市場陷入調整之際,有一隻股票卻已經連續走出7個漲停板,它就是宜賓紙業(600793.SH)。但支撐宜賓紙業股價「暴走」的並非業績,相反,公司在1月12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淨虧損達9800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69億元。
  • ...業績預虧9800萬 卻7天連拉7個漲停板 股價暴漲95% 股民:妖股就...
    但支撐宜賓紙業股價「暴走」的並非業績,相反,公司在1月12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淨虧損達9800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69億元。  除此之外,公司還接連公告,包括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高層先後遞交辭呈。
  • ...擔保業務;雲南督促P2P平臺依法良性退出;易乾財富分公司負責人...
    《補充規定》提到,未經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汽車經銷商、汽車銷售服務商等機構不得經營汽車消費貸款擔保業務,已開展的存量業務應當妥善結清。10月23日,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開出一張罰單處罰信息顯示,建行浙江分行共涉11項違規行為,其中信貸業務和理財業務是違規重災區。處罰決定於10月14日作出。
  • 內幕交易、業績下滑,遊族網絡再陷「高管投毒」羅生門
    12月23日,遊族網絡創始人林奇再被爆出遭高管投毒而住院,該事件迅速引起網絡熱議並引發羅生門。爆料出現後,遊族網絡方面先是「律師函警告」,而後聯席CEO怒斥假消息並否認「內鬥」。下午更是發布公告稱「林奇因身體不適入院,公司一切正常」。
  • 股價4個月被腰斬,市值「蒸發」超30億元,一則大消息又跌停20%!2.6...
    1月3日晚間,中環裝備發布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的提示性公告,並表示,鑑於公司目前存在違規擔保的情形,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需承擔的擔保責任金額為1.61億元,佔2019年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的7.30%。
  • 全新好上市29年保殼17年累虧3億 資本玩家輪莊市值僅剩15.83億
    2020年12月29日,全新好股價高開高走,最終收報8.60元/股,漲幅為1.18%。12月30日早盤,股價平開,半小時橫盤後閃崩,10時22分跌停,直至下午收盤,仍跌停。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即12月31日,全新好的表現為全天一字跌停。跌停板從年前延續至今,連續6個跌停板,股價從8.60元/股跌至4.57元/股,累計跌幅為46.86%。
  • 新力金融違規董事集體辭職鋪路重組
    (原標題:新力金融違規董事集體辭職鋪路重組)
  • 120億市值蒸發!泡泡瑪特遭官媒暗評,曾陷二次銷售風波
    如果把這句話放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可能會被改成「生活就像一盒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開出的是什麼。」12月11日,作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以38.50港元/股的定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後,其股價曾迅速拉升到77港元/股,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不過上市沒幾日,泡泡瑪特的煩惱便接踵而至。
  • 年內32次出手 楊惠妍33億港元增持碧桂園
    港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碧桂園於12月17日再度獲執行董事兼聯席主席楊惠妍增持344.5萬股股份,每股均價9.9972港元,涉資約3444.04萬港元。增持完成後,楊惠妍持有碧桂園股份上升至58.67%。這是楊惠妍自9月2日進行今年首次增持之後,第32次增持碧桂園股份。截至12月23日,楊惠妍在三個多月內累計增持碧桂園3.28億股股份,涉及總金額約32.789億港元。
  • 董事長被警方帶走11天公司秘而不宣,股價大跌24.5%,有人先逃?
    12月28日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下跌約24.5%,並且成交量顯著放大,是否意味著儘管公司未做信息披露,但部分投資者已獲得彭聰出事的消息,奪路而逃?董事長辭職前被帶走「彭聰是2020年12月28日上午11點被警方從公司的北京辦公地點帶走的。當時他被警方從辦公室帶出來的時候已經戴上了手銬,很多員工都看到了,公司的高管也都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