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不止有KPI,也可以有吃和遠方。這兩年,有一個90後成都姑娘拍「辦公室野路子料理」視頻火了。
上班了,一群員工端坐於電腦前各懷心事地忙著。一個長髮姑娘探出頭,「偵察」一番發現老闆不在,一溜煙跑去衣帽間找出電熨鬥,開冰箱端走生菜葉和肥牛卷,從抽屜裡拽出錫箔紙。
就在工位上,姑娘用電熨鬥烤熟了肥牛卷,用生菜葉包好,蘸點作料,有滋有味大吃起來。一串令人咋舌的動作堪稱行雲流水,姑娘始終一言不發,滿屋同事也無人幹涉。
「電熨鬥烤肥牛」女主角本名叫周曉慧,拍這個視頻時,她剛從四川師範大學編導專業畢業半年。自此之後,她在烹飪「腦洞」之路上一往無前:飲水機煮火鍋、機箱攤煎餅、針織方便麵、花盆做叫花雞、瓷磚烤牛排……不小心「玩大了」,成為2017年火到不可收拾的短視頻網紅——「辦公室小野」。目前小野全網粉絲達8000萬,海外粉絲800萬,走在美國、新加坡和日本街頭都能被人認出來。
同樣按部就班遵循「朝九晚五」時間表,同樣蹲守無趣的辦公室格子間,為何職場新人小野卻發掘出創意的寶貝,還能發展成活力四射的事業?
小野高中是學理科的,因為熱愛電影,嚮往能全程見證作品誕生的導演職業,大學選擇讀編導專業。小到MV,大到30分鐘微電影,小野在校拍了不少片子,給現今的工作打下不錯的編導基礎。
大學期間,小野在電視臺實習過,待了兩三個月,感覺工作「三點一線,比較傳統和流程化,對未來規劃沒有挑戰性」。畢業後進入主打創意短視頻的洋蔥集團後,小野起初並不太順利,和搭檔嘗試過美食主題的直播、短視頻,效果平平。直至摸到「辦公室小野」這扇門,才猛然打開適合自己發揮的天地。
拍第一期「電熨鬥烤肥牛」時,短短幾小時,小野和搭檔就完成從策劃、去超市採購、回辦公室拍攝全套工序。第四期視頻「飲水機煮火鍋」,讓小野一下子火遍網絡,甚至名揚海外。
對編導幕後工作一片深情的小野,剛開始對出鏡這件事是拒絕的。「我又不是專業的演員,我不想去講話,不想靠演,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無聲的出鏡形式。我們沒有錄影棚,沒有經費,就在我的工位上做菜,搭檔用我的iPhone手機去拍,然後我來剪。」
無聲出鏡,本是性格使然,反而給「辦公室小野」帶來與眾不同的喜劇效果。相較於那些眉飛色舞講脫口秀的視頻博主,小野面無表情,極安靜、極冷靜地忙裡忙外,近乎於搞科研般的嚴肅感,和她手裡「腦洞」狂飛的料理創意形成巨大反差,自帶一種不言自明的幽默。
從一炮走紅至今,「辦公室小野」系列視頻質量穩定地持續輸出。在此期間,小野拿下了多個國內外短視頻創作領域的獎項;參加過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現場教嘉賓用化妝間物品製作創意美食;作為視頻創作者受邀參加在美國奧蘭多舉行的Playlist Live。
小野所在的洋蔥集團,原本打算主打「畫風小清新、有科學價值」的美食視頻,不料因小野的「反差創意」驚天一衝,抵達了內容創作的新星球。「辦公室小野」是洋蔥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一個爆款IP,如今公司坐擁的熱門IP已超過70個,全網粉絲2億多,播放量逾1000億。
小野坦言,不到兩年時間,她經歷過心境上的波折和改變。「在最開始所謂的『一夜成名』之後,我當然會比較激動,走在路上被人認出來,說實話,是有一點點小驕傲和迷失的。但是我的老闆提點了一句『最近小野你是不是有點飄了』,局外人看得清楚,自尊心很強的我馬上就覺得不對。」
小野說,內心愈平靜,就愈清楚想要的作品形態。「使命感和責任感會越來越重,我必須要在心智上不斷成長,不斷積累。如果我迷失的話,整個團隊就完蛋了。」
目前「辦公室小野」的團隊規模不算大,一共10多人,涉及「熬內容」的核心策劃僅兩三人,「我寧願招聘的人少而精,每個人戰鬥力非常強,工作到飽和,貢獻他的價值,這樣挺好」。
提及團隊一起頭腦風暴、熬製「梗」「包袱」的過程,小野說通常他們會首先確定想做的美食主題,比如做火鍋,第二步便是思考熱源是什麼,然後進一步反推出小野要使用的「不同尋常的辦公室工具」,再反推和設計劇情,寫腳本。實際拍攝時若誰有靈光一現,也會現場臨時調整。
作為不走尋常路線的「新興青年」,小野的經歷似乎證明了一點:當下的新媒體平臺足以安放任何一種才華,並給以豐厚的回報,但前提是你必須有才華。
以後「辦公室小野」是什麼樣子呢?小野說,目前大家只是看到一個不說話的古靈精怪的小姑娘在辦公室擺弄食材,但屬於她的未來,可能性真的太多了。
也許會和明星合作、自己做一檔美食綜藝、轉型做藝人……「不管是跨界合作還是轉型,這些我都挺期待,我都能接得住。」小野很自信地「透露」,她還有很多隱藏技能沒展示給大家看呢,來日方長,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