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17年從科員升正廳 陷舊日曆風波

2021-01-18 閩南網

  一個半月前,安慶強推殯葬改革曾引發持續爭議,如今一張舊日曆再次把虞愛華推到了輿論風暴中心。

  一張舊日曆,一瓶高價礦泉水,再次把安徽省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推到了輿論風暴中心。

  7月10日,第十三屆安徽省運動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暨2014年安慶市職工運動會開幕式現場,虞愛華手拿一張廢棄日曆紙做講稿,照片傳至網上,收穫一片作風節約的稱讚。【安慶市委書記會議用35元一瓶覓仙泉礦泉水】


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講話照片中,其身後主席臺中放置了高檔礦泉水。

  僅隔一日後,網友便扒出,其身後主席臺上放置的,均是每瓶35元的高檔礦泉水,由當地一家礦泉水企業生產。

  網絡風向隨即大變,開始朝質疑其作秀的方向一路狂奔。

  一個半月前,安慶強推殯葬改革也曾引發持續爭議。知名儒家學者秋風(微博)的一封舉報信,更是直接把「火」燒到了這位安慶主官頭上。

  「如果是虞愛華要這麼做,我一點都不意外。」一位安慶本地官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這位哲學系出身的皖籍官員,常常出口成章。在安慶,他就提出,堅持「四手」,即「動手早、出手快、下手重、聯手幹」,把事情幹好、幹快、幹成。他還說,抓發展「急不得」,但「慢不得」、更「等不得」。

  一位熟悉虞愛華的安徽當地官員說,在日曆上寫講稿還真不算是虞愛華作秀,「他之前長期在省委宣傳部工作,養成了自己動手的習慣,以他的性格,拋開秘書,自己手寫講稿一點都不奇怪」。

  2013年2月,在擔任安慶市長還不到半年,虞愛華就被任命為安慶市委書記,省委組織部即評價其「爭先進位意識強」。

  無論是主政宣城還是安慶,「進一步增強爭先進位意識」,都是他在主持工作會議時的常用語,要「與好的比好、與快的爭快、與強的拼強」。

  「爭」、「急」、「快」成了解讀虞愛華這位市委書記的幾個關鍵詞。

曬成績單:N個增長與N年總量

  安慶人對虞愛華懷有一些期待,指望其能夠帶動安慶的發展。

  「安慶近年來發展停滯」,市民念茲在茲的憂慮,早已映照在統計數據裡。

  2008年,蕪湖GDP總量首超安慶,位居全省第二。三年間,蕪湖GDP年均增幅達到15.9%,而安慶則僅為12.3%,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被蕪湖趕超的這一年,安慶GDP增速更是跌到了谷底,成全省倒數第二。

  即使是省內「老三」的位置,作為人口大市,要算人均GDP,安慶至今仍是倒數,多少也令安慶人「臉面無光」。

  2012年9月,虞愛華的到來,似乎被不少安慶人賦予新的期待。

  這位現年49歲的本土官員,一直以來仕途順遂。1989年從安徽大學哲學系畢業後,他便進入合肥市委辦公室,工作了3年。此後的近16年時間,他先後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政協辦公廳工作。

  2006年,虞愛華升任省政協辦公廳主任,41歲便官至正廳。如果從其24歲參加工作算起,他僅用了17年時間就完成了從科員到正廳級的升遷,速度之快,一如他的處事風格。

  兩年後的2008年4月,他成為地方主政者,擔任宣城代市長、市長一共4年4個月。

  對於虞主政宣城期間的口碑,宣城本地論壇上的諸多留言可以作證:調動任命一經宣布,一邊是宣城人的戀戀不捨,一邊則是安慶人的翹首以待。甚至有多位宣城網友開玩笑,要搬到安慶去住。

  2012年8月30日上午,安慶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上,省委組織部官員代表省委宣讀決定:虞愛華任安慶市委副書記、提名為安慶市市長候選人。

  安徽省委對其評語包括:工作魄力大、開拓意識強、作風民主、工作實績較明顯等。半年後,他即被提為安慶市委書記,這種「火箭式提拔」的速度在安徽乃至全國都較為罕見。

  2012年初的宣城市兩會上,時任市長虞愛華作政府工作報告,曬出了執政宣城四年的「成績單」,頻頻與2000年撤縣建市以來多年的情況作比:2011年一年,完成生產總值接近建市後四年總量,增長14%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相當於八年總量,增長25%左右;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都超過七年總量,增幅分別為40%、30%和31%;實際到位省外資金超過十年總量,增長70%以上。

  此外,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18%左右和20%左右,增幅均為建市以來最高。

任務書、時間表、責任狀

  在宣城,有一個專有名詞:「虞氏速度」。

  在一次全市交通會議上,時任宣城市長虞愛華直斥交通建設過慢,要求「加快工作進度,動手早、下手快」。

  「老318修得罵聲一片,宣港路一修就十年!」這位經常上宣城論壇與網民互動的市長,還引述了一位網友的帖子:「我從談戀愛的時候開始修路,現在小孩上四年級了還在修路!」

  他更是當場炮轟某些部門,「一年四季有多少會要開?過年要開茶話會、團拜會,老幹部慰問會,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又是各種接待會,接下來汛期到了,又要去守大堤,你們有多少人多少時間在工作?」

  虞愛華自己是一個「工作狂」。「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宣城幹部幾乎都會複述他的這句話。

  宣城市政府的多位工作人員稱,虞愛華「工作節奏非常快」,「星期六星期天基本都在工作,不在辦公室就在宣城工地上視察。」

  安慶多位官員及媒體人也給出了一致的描述,「他不單單是視察,還經常批評施工單位進度緩慢。」

  如何抓發展、促落實?「動手早、出手快、下手重、聯手幹」、「算著幹、現場幹、盯著幹」,類似的話他在兩地都曾說過。

  長期跟隨報導虞愛華的一位媒體人稱,虞愛華強調深入一線的「推土機工作法」。今年全國兩會剛結束,虞愛華一下飛機就趕赴工地現場,詢問「我不在這幾天,路修得怎麼樣」。

  在不少宣城官員和市民眼中,在虞愛華任上,宣城城市框架就此拉開,城市發展提速。「二環八射」道路工程持續推進,宛溪河整治、宛陵湖開發、敬亭山打造,均是得民心的惠民市容工程。

  當下的安慶,市政建設亦是如火如荼。安慶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市區市政公用設施投資是前三年的總和。」報告提到5個路段、39個渠化路口、8個交通環島的建成和改造,目前在推進的還有人民路綜合改造工程、康熙河水系治理工程等。

  為了迎接省十三運會,安慶市體育中心工程定於5月30日全面完工。7月10日,虞愛華拿著舊日曆當講稿的會議即是在此舉行。

  今年4月17日視察時,虞愛華還要求工程總承包商中建七局「一天都不能耽擱」,倒排工期、集中力量、打「殲滅戰」,並直接喊出,在資金結算問題上,可以「先幹後算、邊幹邊算」,相互「算帳不算計」。

  今年兩會期間接受人民網在線訪談,虞愛華談到幹部作風建設,直言,「幹部要敢於擔當,不能『濫做好人』,遇到困難就躲,遇到問題就繞。」

  「我們任何工作的部署,都有任務書、時間表、責任狀,什麼人幹,什麼時候幹,幹到什麼時候完成,推不掉。」虞愛華說,「路見不平一聲吼,吼完以後自己走」、「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回家睡大覺」,都不行。

相關焦點

  • 基層公務員晉升路:科員到正廳局級官員,大約需25年
    根據計算,從一個普通科員成長為一位正廳局級官員,大約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歲升到正處,45歲升到正廳,那麼你的仕途很可能將從此止步。 科員到縣處級幹部 正科級:28歲 升遷比例:4.4% 升遷關鍵:以儘量短的時間完成副處到正處的升遷 只要你好好「為人民服務」,按規定3年就可以從科員升至副科級,再3年到正科級。大部分人到此為止了。
  • 正廳17年後 蘇州老市長升副部
    原標題:正廳17年後 蘇州老市長升副部 在長三角經濟重鎮蘇州、常州工作13年後,蘇州老市長閻立已由廳局級升為副省級。 2月9日,政協江蘇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閉幕,閻立當選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 江蘇最年輕的正廳幹部年 僅39歲
    其中,萬聞華當選為新一屆團省委書記,張國梁、王偉、蔣敏、司勇當選為副書記。據悉,早在2011年,當時年僅37歲的萬聞華就已當選為共青團江蘇省委書記、黨組書記。此次是萬聞華二次擔任共青團江蘇省委書記一職。萬聞華,1974年生,現年39歲,博士學位。據省委組織部相關人士介紹,萬聞華此次當選團省委書記一職,成為江蘇最年輕的正廳。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首位「70後」正廳就是誕生在團省委書記這個崗位上。
  • 王劍鋒任青海省海西州委副書記、格爾木市委書記(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8月19日電 (任佳暉)據青海省《格爾木日報》消息,近日,格爾木市召開幹部大會,會上宣布:王劍鋒同志任中共海西州委委員、常委、副書記、一級巡視員,中共格爾木市委書記。 王劍鋒同志簡歷 王劍鋒,男,漢族,1970年4月生,山東龍口人,1993年6月入黨,1989年4月參加工作,研究生文化程度。
  • 合肥女子照顧植物人男友三年半,大愛牽動市委書記的心
    劉寧的故事,也牽動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的心,專程去看望她並讚揚「你的大愛令人溫暖如春」。選擇留下,是「不想讓自己後悔」2017年7月11日,年僅30歲的合肥小夥彭亞樓煤氣中毒,被母親葛玉梅和女友劉寧發現之後,緊急送到了醫院。因為中毒較深,他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在重症監護室裡一住就是半個月。後來,經過艱難的搶救,彭亞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卻遲遲沒有醒來。
  • 謠言落馬: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的壓力和仕途軌跡
    7月16日、17日這個雙休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陷入了一場謠言風波。7月16日上午,一條「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被中紀委立案調查」的文章,在網絡上傳播。7月17日下午3點23分,武漢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通過官微闢謠稱:上述「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被中紀委立案調查」的文章,首發帖使用的是境外伺服器,系境外媒體造謠,背後指使者用心不良。
  • [夜讀]「70後」市委原書記落馬,曾談前任被查「這個問題還不好說」
    劉強曾長期任職撫順,曾任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2004年任撫順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後任市長、市委書記,主政撫順長達10年時間。2013年1月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今年2月劉強被「雙開」時,被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提任副省級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搞有組織的拉票賄選活動。
  • 宿松縣82名同志被授予安慶戰「疫」好人稱號
    為鼓舞士氣,表彰先進,進一步激勵全市上下迎難而上、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3月9日,安慶市文明委印發《關於選樹安慶戰「疫」好人結果的通報》,授予1423名同志安慶戰「疫」好人稱號,宿松縣82名同志名列榜單。
  • 和賴小民關係匪淺的市委書記被「雙開」
    1月6日,據湖北省紀委監委消息:經湖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孝感市委原書記潘啟勝,違反政治紀律,培植個人勢力,串供堵口,偽造證據,轉移、隱匿贓物,對抗組織審查,搞迷信活動;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瞞報多套房產,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違反廉潔紀律,
  • 1982年出生的她,擬升正廳
    1月15日,雲南省委組織部發布21名省管幹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1982年10月出生的段穎,擬任省直單位正廳級領導職務。公示顯示:段穎,女,彝族,1982年10月生,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2004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
  • 13年正廳、3年副部的他,受賄超1億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2005年至2019年,被告人姜國文利用擔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哈爾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等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利用其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在工程承攬、項目推進、企業經營、訴訟執行和職務晉升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0395億餘元。
  • 原東莞市委書記、市長擢升情況(附:名單)
    原東莞市委書記 直接擢升副省職的有
  • 1982年出生,她擬升正廳
    公示顯示:段穎,女,彝族,1982年10月生,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2004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經研究,該同志擬任省直單位正廳級領導職務。資料圖(來源:雲南網)公開資料顯示,段穎2017年12月任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2018年8月,共青團雲南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昆明閉幕,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省委常委和書記班子,段穎當選為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副書記中排第一),她還任職雲南省青聯主席。
  • 「清晨街頭撿垃圾」的市委書記,落馬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時任新密市委書記的王鐵良曾因清晨在街頭撿垃圾,在當地引發關注。全文1012字,閱讀約需2分鐘 4月24日,據河南省紀委監委消息:河南省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鐵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永州市委機關舉行農曆戊戌新年升國旗儀式
    永州市委機關農曆戊戌新年升國旗儀式。   紅網時刻永州2月22日訊(記者 成文杰)2月22日上午,永州市委機關在辦公樓前坪舉行農曆戊戌新年升國旗儀式,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應雲致辭,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唐湘林主持升旗儀式。
  • 市委審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做好今年審計工作,要做到「四化」
    市委審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質量審計監督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6月4日下午,市委審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書記、市委審計委員會主任虞愛華主持會議並講話。
  • 這名「70後」援藏幹部,擬升正廳
    11月21日,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現任遼寧省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揮部黨組書記、總指揮(副廳級)、省援藏幹部總領隊邢鵬,擬提任為正廳級。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邢鵬是一名「70後」幹部,援藏期間任那曲市委副書記。
  • 【關注】一檢察長調任同級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今年7月1日,嘉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剛因病醫治無效,在嘉興逝世,享年55歲。陳剛逝世後,其留下的崗位空缺至今。在陳剛病逝1天後,7月2日,嘉興市主要領導有調整:原任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胡海峰跨市任麗水市委書記;原任麗水市委書記張兵任嘉興市委書記;原任寧波市委常委、北侖區委書記毛宏芳任嘉興市委副書記,並被提名為嘉興市長候選人,現已擔任代市長。在陳剛病逝後,新華社曾刊髮長篇報導《他「拼」到了生命最後一刻》,追憶陳剛。
  • 德州市擬表彰100名「擔當作為好書記(好幹部)」和99個「幹事創業好...
    公示指出,根據德州市委關於「擔當作為好書記(好幹部)」「幹事創業好班子(好團隊)」推薦表彰工作部署要求,在各縣市區、各部門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審核把關、組織考察、徵求意見、集體評審,研究提出了擬表彰對象名單,現予以公示。如發現有影響表彰的情形,可在公示期內向德州市委組織部反映(信函以當地郵戳時間為準)。反映問題要實事求是,應告知真實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