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前,安慶強推殯葬改革曾引發持續爭議,如今一張舊日曆再次把虞愛華推到了輿論風暴中心。
一張舊日曆,一瓶高價礦泉水,再次把安徽省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推到了輿論風暴中心。
7月10日,第十三屆安徽省運動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暨2014年安慶市職工運動會開幕式現場,虞愛華手拿一張廢棄日曆紙做講稿,照片傳至網上,收穫一片作風節約的稱讚。【安慶市委書記會議用35元一瓶覓仙泉礦泉水】
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講話照片中,其身後主席臺中放置了高檔礦泉水。
僅隔一日後,網友便扒出,其身後主席臺上放置的,均是每瓶35元的高檔礦泉水,由當地一家礦泉水企業生產。
網絡風向隨即大變,開始朝質疑其作秀的方向一路狂奔。
一個半月前,安慶強推殯葬改革也曾引發持續爭議。知名儒家學者秋風(微博)的一封舉報信,更是直接把「火」燒到了這位安慶主官頭上。
「如果是虞愛華要這麼做,我一點都不意外。」一位安慶本地官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這位哲學系出身的皖籍官員,常常出口成章。在安慶,他就提出,堅持「四手」,即「動手早、出手快、下手重、聯手幹」,把事情幹好、幹快、幹成。他還說,抓發展「急不得」,但「慢不得」、更「等不得」。
一位熟悉虞愛華的安徽當地官員說,在日曆上寫講稿還真不算是虞愛華作秀,「他之前長期在省委宣傳部工作,養成了自己動手的習慣,以他的性格,拋開秘書,自己手寫講稿一點都不奇怪」。
2013年2月,在擔任安慶市長還不到半年,虞愛華就被任命為安慶市委書記,省委組織部即評價其「爭先進位意識強」。
無論是主政宣城還是安慶,「進一步增強爭先進位意識」,都是他在主持工作會議時的常用語,要「與好的比好、與快的爭快、與強的拼強」。
「爭」、「急」、「快」成了解讀虞愛華這位市委書記的幾個關鍵詞。
曬成績單:N個增長與N年總量
安慶人對虞愛華懷有一些期待,指望其能夠帶動安慶的發展。
「安慶近年來發展停滯」,市民念茲在茲的憂慮,早已映照在統計數據裡。
2008年,蕪湖GDP總量首超安慶,位居全省第二。三年間,蕪湖GDP年均增幅達到15.9%,而安慶則僅為12.3%,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被蕪湖趕超的這一年,安慶GDP增速更是跌到了谷底,成全省倒數第二。
即使是省內「老三」的位置,作為人口大市,要算人均GDP,安慶至今仍是倒數,多少也令安慶人「臉面無光」。
2012年9月,虞愛華的到來,似乎被不少安慶人賦予新的期待。
這位現年49歲的本土官員,一直以來仕途順遂。1989年從安徽大學哲學系畢業後,他便進入合肥市委辦公室,工作了3年。此後的近16年時間,他先後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政協辦公廳工作。
2006年,虞愛華升任省政協辦公廳主任,41歲便官至正廳。如果從其24歲參加工作算起,他僅用了17年時間就完成了從科員到正廳級的升遷,速度之快,一如他的處事風格。
兩年後的2008年4月,他成為地方主政者,擔任宣城代市長、市長一共4年4個月。
對於虞主政宣城期間的口碑,宣城本地論壇上的諸多留言可以作證:調動任命一經宣布,一邊是宣城人的戀戀不捨,一邊則是安慶人的翹首以待。甚至有多位宣城網友開玩笑,要搬到安慶去住。
2012年8月30日上午,安慶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上,省委組織部官員代表省委宣讀決定:虞愛華任安慶市委副書記、提名為安慶市市長候選人。
安徽省委對其評語包括:工作魄力大、開拓意識強、作風民主、工作實績較明顯等。半年後,他即被提為安慶市委書記,這種「火箭式提拔」的速度在安徽乃至全國都較為罕見。
2012年初的宣城市兩會上,時任市長虞愛華作政府工作報告,曬出了執政宣城四年的「成績單」,頻頻與2000年撤縣建市以來多年的情況作比:2011年一年,完成生產總值接近建市後四年總量,增長14%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相當於八年總量,增長25%左右;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都超過七年總量,增幅分別為40%、30%和31%;實際到位省外資金超過十年總量,增長70%以上。
此外,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18%左右和20%左右,增幅均為建市以來最高。
任務書、時間表、責任狀
在宣城,有一個專有名詞:「虞氏速度」。
在一次全市交通會議上,時任宣城市長虞愛華直斥交通建設過慢,要求「加快工作進度,動手早、下手快」。
「老318修得罵聲一片,宣港路一修就十年!」這位經常上宣城論壇與網民互動的市長,還引述了一位網友的帖子:「我從談戀愛的時候開始修路,現在小孩上四年級了還在修路!」
他更是當場炮轟某些部門,「一年四季有多少會要開?過年要開茶話會、團拜會,老幹部慰問會,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又是各種接待會,接下來汛期到了,又要去守大堤,你們有多少人多少時間在工作?」
虞愛華自己是一個「工作狂」。「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宣城幹部幾乎都會複述他的這句話。
宣城市政府的多位工作人員稱,虞愛華「工作節奏非常快」,「星期六星期天基本都在工作,不在辦公室就在宣城工地上視察。」
安慶多位官員及媒體人也給出了一致的描述,「他不單單是視察,還經常批評施工單位進度緩慢。」
如何抓發展、促落實?「動手早、出手快、下手重、聯手幹」、「算著幹、現場幹、盯著幹」,類似的話他在兩地都曾說過。
長期跟隨報導虞愛華的一位媒體人稱,虞愛華強調深入一線的「推土機工作法」。今年全國兩會剛結束,虞愛華一下飛機就趕赴工地現場,詢問「我不在這幾天,路修得怎麼樣」。
在不少宣城官員和市民眼中,在虞愛華任上,宣城城市框架就此拉開,城市發展提速。「二環八射」道路工程持續推進,宛溪河整治、宛陵湖開發、敬亭山打造,均是得民心的惠民市容工程。
當下的安慶,市政建設亦是如火如荼。安慶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市區市政公用設施投資是前三年的總和。」報告提到5個路段、39個渠化路口、8個交通環島的建成和改造,目前在推進的還有人民路綜合改造工程、康熙河水系治理工程等。
為了迎接省十三運會,安慶市體育中心工程定於5月30日全面完工。7月10日,虞愛華拿著舊日曆當講稿的會議即是在此舉行。
今年4月17日視察時,虞愛華還要求工程總承包商中建七局「一天都不能耽擱」,倒排工期、集中力量、打「殲滅戰」,並直接喊出,在資金結算問題上,可以「先幹後算、邊幹邊算」,相互「算帳不算計」。
今年兩會期間接受人民網在線訪談,虞愛華談到幹部作風建設,直言,「幹部要敢於擔當,不能『濫做好人』,遇到困難就躲,遇到問題就繞。」
「我們任何工作的部署,都有任務書、時間表、責任狀,什麼人幹,什麼時候幹,幹到什麼時候完成,推不掉。」虞愛華說,「路見不平一聲吼,吼完以後自己走」、「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回家睡大覺」,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