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上長包可不都是「針眼」麥粒腫還是霰粒腫得分清楚治

2021-01-13 瀟湘名醫

炎炎夏日,有些人一覺睡醒後發現眼皮上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隆起,便以為自己長了「針眼」。等到了醫院,醫生說那不是「針眼」,而是霰粒腫,「針眼」的真正名稱叫做麥粒腫。那麼究竟什麼是霰粒腫、什麼是麥粒腫?

受訪專家:北京市隆福醫院眼科醫師 趙海亮

麥粒腫和霰粒腫的區別

麥粒腫又稱瞼腺炎,是眼瞼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結節性炎症病變。其中發生在瞼板腺的叫內瞼腺炎,發生在眼瞼皮脂腺或汗腺的叫外瞼腺炎。麥粒腫是由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眼瞼腺體引起的急性炎症。

霰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是瞼板腺的特發性慢性肉芽腫性炎症。霰粒腫是瞼板腺分泌堵塞引起的無菌性慢性炎症。

麥粒腫會出現眼瞼紅腫、疼痛、出現硬結及膿點等急性炎症表現,膿點可破潰出膿。霰粒腫初期多無明顯症狀,眼瞼可觸及一個或多個圓形韌性腫塊,不紅不痛,眼瞼皮膚可隆起。

一個冷敷一個熱敷

麥粒腫初期可採用冷敷,如果出現硬結可採用熱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鐘。局部可以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和眼膏,症狀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麥粒腫的膿腫形成後可以切開排膿,促進炎症吸收,但是在膿腫未形成時切忌用手擠壓,以免引起海綿竇血栓或敗血症,引發生命危險。

中醫認為麥粒腫屬於「針眼」範疇,多因風熱之邪客襲胞瞼,氣血不暢,或過食辛辣炙煿,脾胃積熱,營衛失調,氣血凝滯所致;亦可因脾胃虛弱,餘邪未清,蘊伏之邪夾風上擾而反覆發作。通過辯證論治,採用中藥內服,或耳尖點刺放血,對於麥粒腫有較好療效。

霰粒腫有自愈可能,小的囊腫可能會自行吸收,早期可採用熱敷。如果長期不吸收,影響外觀和影響視力時,可以採用手術切除治療。對於反覆發作或老年發作的霰粒腫,建議切除物做病理檢查,以明確腫物性質。

平時注意飲食清淡

有的患者反覆出現麥粒腫或霰粒腫,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上下眼瞼裡有數十個瞼板腺,每個都有發生炎症的可能,因此日常護理很重要。

瞼板腺是眼瞼內分泌油脂的腺體,這些油脂分布到眼睛表面,起到防止淚液蒸發、潤滑眼睛的作用。年輕人油脂分泌旺盛,容易出現麥粒腫或霰粒腫,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從瞼板腺護理做起。平時要飲食清淡,避免高糖高油的飲食,多吃蔬菜,注意用眼衛生,不要揉眼,注意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避免熬夜。如果反覆發作麥粒腫或霰粒腫,建議堅持做眼部熱敷,或尋求專業眼科醫師幫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寶寶得了麥粒腫or霰粒腫?媽媽傻傻分不清
    /麥粒腫,等同於霰粒腫,把嬰兒的鬥雞眼等同於內斜視。認識麥粒腫(針眼)生了「針眼」的寶寶通常會鬧,讓媽媽看在眼裡煩在心裡。民間各種偏方煞是熱鬧,用針刺破膿包,躲在門後看針眼等。(紅腫有白色膿頭的麥粒腫)麥粒腫霰粒腫傻傻分不清很多媽媽都不會分辨麥粒腫(針眼)與霰粒腫,只要是寶寶眼瞼上長了小包塊,一律當做「針眼」來治療,以為等膿頭破了自然就會好了。事實上,麥粒腫不需要手術治療,但如果寶寶得的是霰粒腫,一個月還不見好,一定要看眼科醫生,做手術才能好哦。
  • 孩子眼皮上長「疙瘩」 警惕麥粒腫和霰粒腫
    紅網時刻2月14日訊(通訊員 周金芝)近日,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接診了幾例小兒麥粒腫及霰粒腫患者,最小的患者僅1歲10個月。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早期預防來避免遭受手術之苦。但很多家長在發病初期沒有引起重視,未及時帶孩子正規醫院就診,導致延誤治療,增加了治療難度。什麼是麥粒腫和霰粒腫呢?
  • 麥粒腫怎麼消除快?
    麥粒腫怎麼消除快?麥粒腫像長在眼皮上的「痘痘」,但大家可別當成痘痘去擠,這樣不僅不利於麥粒腫消除,還可能引發感染。北京希瑪眼科醫院給大家介紹麥粒腫的治療方法。   麥粒腫:長在眼皮上的「痘痘」  提起麥粒腫,可能很多人都會一臉疑惑,不知是啥。
  • 女子眼皮長包3個多月未消,實為霰粒腫
    記者徐睿捷,通訊員劉中華 李俊平 郭智勤,編輯溫碧瑩11月19日,25歲的王瑩(化名)因為左眼皮有個小包塊3個月未消到武漢市漢口醫院眼科就診,本以為找醫生開點消炎藥就可以,沒想到被診斷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這個包塊實為霰粒腫,需要手術切開排出積膿、清刮淤積物。
  • 孩子眼睛上長了一個包,醫生說的話讓家長嚇壞了,不可忽視的麥粒腫
    作者:寶寶知道 愛雲峰鄰居家發現自己的孩子右眼皮上面長了個小包,又紅又腫,而且孩子老是用手不停地去揉,鄰居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患的是麥粒腫,原因可能是經常用手揉眼睛,細菌乘虛而入,抵抗力下降。
  • 眼皮上長「針眼」,廈門8歲男孩眼睛流膿腫痛還發燒!醫生:立即住院...
    你長過麥粒腫嗎?就是老人們常說的「針眼」後來都是怎麼處理呢?廈門8歲男孩就因為眼皮上一個小小的「針眼」處理不當眼睛竟流膿腫痛還發燒最後要住院治療8歲的小翔(化名)眼皮上出現一個紅色小腫塊有一點疼起初父母都沒在意覺得他只是上火了幾天後紅色的小腫塊形成了一個大膿包小翔感覺不舒服就用手揉搓
  • 眼皮上有麥粒腫 是怎麼回事
    眼皮上有麥粒腫是怎麼回事?麥粒腫聽起來好像有些陌生,但它的俗稱大家都聽過——「針眼」。早些年,小孩長了「針眼」,大人一般會說是看了不該看的東西。當然,這只是玩笑,麥粒腫才不是那麼回事。開封市眼病醫院專家說,麥粒腫是皮脂腺和瞼板腺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的一種病症,分為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切記不可自行擠膿,以免引起併發症,應到正規眼科進行針對性治療。長麥粒腫的原因為什麼會長麥粒腫?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不注意眼部衛生,經常用髒手揉眼,導致葡萄球菌反覆感染眼部。一旦長麥粒腫,就更要避免用手揉眼,每日多次點眼藥水以促進消腫。
  • 針眼會傳染?手指拉眼尾可以消除?三大迷思:做錯恐引發感染風險
    針眼的正式學名是「麥粒腫」,是眼皮腺體發炎化膿所造成,若腺體阻塞後沒有發炎化膿的腫塊,則稱為「霰粒腫」。麥粒腫因為有細菌感染,急性化膿會引起紅、腫、熱、痛,當觸摸時會劇烈疼痛,翻眼皮才看得到的是內針眼,從外面可看到或摸到鼓起的腫塊,就是外針眼,只要有紅、腫、熱、痛等症狀時,就表示細菌感染嚴重。而霰粒腫是單純阻塞而鼓起的慢性肉芽組織,患者只會覺得有異物感。迷思1:被別人傳染針眼?
  • 2歲寶寶眼皮上長了一個疙瘩 長沙醫生提醒:疙瘩雖小但要及時治療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雙)2歲寶寶綿綿(化名)眼皮上長了一個疙瘩,家中老人說不要緊,是「偷針」,過幾天會化膿,用針一挑破把膿擠出來就好了,可是20多天了,疙瘩沒有化膿,而且越長越大。
  • 五歲男童眼皮長「小包」倆月不退原來是霰粒腫,久拖不治留疤
    楚天都市報11月4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 裴霓裳 彭怡曠)5歲的君君左眼上眼皮起了個「包」,剛開始爸媽還以為是被蟲子叮了,就沒有在意,沒想到兩個月過去了,「包」沒消退,還長了「芽」。兩個月前,君君左眼上眼皮有了小紅包,不痛不癢。家人忙著做生意,誰也沒在意眼皮上的這點事。
  • 在新加坡孩子眼皮上長了麥粒腫怎麼辦?
    身為父母的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親身或者身邊朋友經歷過這樣的事呢?新加坡華人醫生的華語水平有限,很多國內過來的寶寶們醫學方面的英文又不熟悉,生怕不能清楚理解醫生的話,我就在以下文章中把重點詞語直接翻譯了哦。這個眼皮上長的小包就是麥粒腫(stye),也是就俗話說的針眼,其實是一個很常見的眼疾,在小孩子裡尤其常見,主要是因為孩子揉眼睛細菌進去眼睛裡了,或者不注意眼睛衛生導致分泌油脂的瞼板腺(meibomian gland)阻塞了。
  • 1歲半男寶眼皮紅腫,眼瞼裡長了十幾個「包」
    楚天都市報8月10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裴霓裳)1歲半的寧寧(化名)右眼紅腫一個月,後在醫院檢查發現竟是因眼瞼裡長了十幾個囊腫。家住青山的寧寧,在一個月前出現了眼瞼紅腫的情況,起初寧寧的爸爸媽媽以為是上火,就一直為他熱敷。但是沒過多久寧寧眼皮上越來越紅腫。
  • 得了麥粒腫,眼皮腫又痛?這些處理措施要學會
    眼科醫生:「是的,就是長了針眼,得了麥粒腫。」這位患者的情況就是患上了麥粒腫,這一種疾病十分常見,不少人都有遭遇過,但是處理起來也比較簡單。麥粒腫,俗稱針眼,又名瞼腺炎,是眼瞼腺體感染出現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往往由於機體抵抗力下降,髒手揉眼,細菌侵入眼瞼導致。可單眼或雙眼同時發病,主要的症狀有眼瞼皮膚的紅腫、發熱、疼痛,皮下可摸到硬結。
  • 散粒腫已長出肉芽圖片
    核心提示:霰粒腫是因瞼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瀦留的基礎上而形成的瞼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腫。又稱瞼板腺囊腫。是一種常見病,兒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該病進展緩慢,可反覆發生。可在眼瞼上可觸及堅硬腫塊,但無疼痛,表麵皮膚隆起。
  • 眼睛裡面長了個疙瘩 眼睛裡面長了疙瘩怎麼辦
    眼睛裡面長了個疙瘩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眼睛如果發炎或者被細菌感染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們需要搞清楚原因。那麼眼睛裡面長了個疙瘩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眼睛裡面長了個疙瘩怎麼辦?眼睛裡面長了個疙瘩我們一點也不能忽視,如果不積極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嚴重危害我們眼睛的健康,所以眼睛裡面長了個疙瘩的解決辦法很重要。
  • 連吃三天火鍋燒烤,女子眼睛紅腫刺痛得上「麥粒腫」
    近日,王女士來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就診,眼科主任姚靖經檢查,診斷王女士得了「麥粒腫」,俗稱「針眼」。麥粒腫是如何引起的?姚主任介紹,中醫認為,麥粒腫的發病多由於外感風熱之邪,觸犯辛熱燥膩之品,加之自身脾胃虛弱,脾胃積熱,火熱毒邪,多種因素交織所致。
  • 麥粒腫有2種類型,3種常見的治療方式,給眼睛做大掃除
    麥粒腫是眼科常見疾病,它是由眼瞼腺體發生感染引起的,也稱作瞼腺炎或針眼。引發麥粒腫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過度用眼、不注意眼部衛生、屈光不正或食用過多辛辣刺激食物等。在臨床上,麥粒腫有以下兩種類型。1、外麥粒腫它是睫毛毛囊部位或皮脂腺受到感染引發的炎症,發病通常比較急。剛開始時,睫毛根部及近眼瞼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發病兩三天可觸到硬結。這些硬結之後會慢慢變軟,形成黃色的膿包,等破潰排膿,就會慢慢好轉。2、內麥粒腫這是眼瞼板腺感染引起的化膿性炎症,癒合過程跟外麥粒腫差不多。
  • 眼睛長「痘痘」,紅腫又疼痛?麥粒腫:怪我怪我!
    麥粒腫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季節交替時更容易出現,比如受到環境中細菌或者過敏源的刺激。由於麥粒腫很常見,而且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很多人會忽略它,也不及時治療。然而,正是這樣的想法,導致麥粒腫變得越來越嚴重,最後甚至到了需要進行手術清除的地步。
  • 孩子長了針眼怎麼辦?不早點治療可能變大病,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文文1歲半的時候,得了麥粒腫。剛開始的時候,我發現文文左眼的上眼皮有點紅腫,因為是夏天,我以為是蚊子咬的包,就沒太在意。後來紅腫變得更加明顯,每天我給他洗臉擦臉的時候,他就會使勁躲避,不讓我碰。過了一周,文文的眼睛開始出現硬硬的小疙瘩,紫紅色的,我們覺得不大對勁,才帶他去醫院。醫生告訴我們是麥粒腫,並且需要切開一個小口,幫助把膿排出來。
  • 小「針眼」有大隱患!廈門一8歲男孩揉了下眼睛,然後……
    孩子眼皮上出現紅色小腫塊還有一點點的疼這是為什麼?多半是患上了麥粒腫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針眼」。雖然在醫學上是小小問題但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處理也會引起大麻煩。近日,廈門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患麥粒腫的8歲男孩小翔。患病初期,小翔父母都沒在意,覺得只是上火,幾天後,麥粒腫形成了一個大的膿包,小翔就用手揉搓,結果眼睛開始流膿,有腫痛感,等到眼睛紅腫得睜不開並伴有低燒,父母才警覺,帶小翔來醫院就診。廈門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楊暉經過檢查後發現,小翔是因過度搓揉麥粒腫而引發了眼瞼蜂窩織炎,隨即將其收住院進行抗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