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旬,侯耀文通過于謙的師父石富寬搭橋,在一天晚上給郭德綱打了通電話,「我想收個徒弟,你願意嗎?」郭德綱受寵若驚,連連答應。
幾天以後,侯耀文欲收郭德綱為徒的消息便不脛而走,很多業內人士表示不解。
因為當時的郭德綱在圈兒內混得並不好,又是野路子出身,頻遭傳統相聲界排擠。甚至有些所謂的「前輩」還專程到侯耀文家告狀,「您可千萬不能收郭德綱當徒弟,這個人不行,以後是要吃大虧的!」但侯耀文就是喜歡郭德綱的相聲功底和賣力氣的勁兒,誰勸他也不聽。
2004年10月,侯耀文力排眾議,舉行隆重的收徒儀式,將郭德綱體面的收入「侯門」。隨後借著侯耀文的名氣和自己的才華,郭德綱迅速在北京紮根,並於2005年底開始逐漸躥紅。侯耀文對郭德綱疼愛有加,經常把他叫到家中徹夜長談,把酒言歡。
眾所周知,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並不是給他授藝,而是為了給他一個名分,好讓郭德綱可以在相聲界裡立足。更何況侯耀文不僅僅是侯寶林之子、中國傳統相聲的繼承人,同時還是中國曲藝協會的副主席。
侯耀文曾說:「以後不管郭德綱走到哪,大家都知道他是我的徒弟。哪怕走到天涯海角,大家都能給他口飯吃,給他個路費,讓他坐火車回來。」
而郭德綱也在自傳《過得剛好》裡寫道,「先生待我之情,如父子一般。」
也正因為如此,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可以在相聲界站穩腳跟,安穩度日。
但好景不長,2007年6月23日,侯耀文因心臟病突發去世,而此時的郭德綱正在安徽參加一檔綜藝節目的直播。接到噩耗後,郭德綱頓時淚如雨下,現場燈光璀璨,但他的內心卻暗淡悽涼。
節目錄製結束後,郭德綱買了第二天最早的一班飛機趕回北京,直奔靈堂,進屋便跪。
隨著師父侯耀文的離世,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又回到了當初被人罵、被官司纏身、被誹謗和污衊的日子。面對鋪天蓋地的新聞和各方勢力的排擠,他根本無力還嘴。
侯耀文過世後,郭德綱把遺像請到了德雲社後臺,用蠟燭香爐供奉著。他雖不迷信,但每逢節日總會給師父燒點紙錢,只願師父能在天上看著他們。
郭德綱始終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自己也說,德雲社有今日,一感祖師賞飯;二謝恩師栽培;三蒙觀眾捧場,自當盡心盡力感恩知足!
在被人罵多了之後,郭德綱慢慢地也想通了,也釋懷了,人生在世就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話笑話別人。
《過得剛好》,也是唯一一本郭德綱親筆自傳,剛出的時候一度賣斷貨,去年老郭又親自修訂了最新版,極其鮮明的郭式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文字獨特,語言風趣幽默,為我們營造了一份無與倫比的閱讀快感,這份快感和聽他的相聲作品一樣過癮!
當困境無法逃脫的時候,這本書也總能給你會心一笑的力量,書中沒有大道理,可嬉笑怒罵,皆是江湖。空了你也翻翻這本書,我覺得有意思。一杯咖啡的錢,找老郭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