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評測】Intel 6月推出了四代Core i和配套的8系列主板,目前除了H81之外基本都已經在市面有售了,這麼多款主板晶片,它們其實都有什麼不同呢?高端主板的性能會更強嗎?或者高端主板的功能會更好用?今天我們就收集了華碩的三款8系列主板,來一次8系列晶片的橫評測試,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高端入門沒區別?Intel 8系列晶片橫評
我們今天對比的主板包括B85、H87和Z87,應該會是8系列三款主力產品,而H81由於目前還沒有很具體的消息,因此我們今天就只說說規格和功能,具體性能測試目前還無法進行。
●8系列主板 + 四代Core i平臺架構簡析
Z87+四代Core i的架構圖
首先我們來看看8系列主板+四代Core i的平臺構成方式,四代Core i平臺的架構和三代Core i基本完全一致,主板晶片主要還是擔當傳統南橋功能,提供數據傳輸接口,以及外圍擴展支持,和以往不同的是,數字視頻/音頻輸出相關的功能也已經整合到CPU裡面,而主板晶片也升級了45nm工藝,似乎還帶來了一定的軟體系統兼容問題。
●四款8系列主板規格對比
8系列主板規格對比
Z87H87B85H81CPU插槽LGA 1150LGA 1150LGA 1150LGA 1150內存插槽最多4條最多4條最多4條最多2條磁碟接口4~6個Intel官方規劃,8系列在消費市場和商用市場都各有3款產品,不過實際操作上主板廠商一般除了消費市場3款,還會把商用市場的入門產品拉進來,因此我們一般說「8系列主板」會包括4款:Z87、H87、B85、H81,對應6/7系列的Z77、H77、B75和H61.
Z87、H87、B85應該不需要太多解釋,規格和7系列的對應產品差別不大,除了CPU插槽換成了LGA1150,主要就是升級了更多SATA3.0接口;H81和H61相似,是非常多閹割的產品,內存插槽最多2條限制了擴展,而SATA3.0和USB3.0雖然有提供,但數量較少,最後PCI-E居然還會限制成2.0版本,未知是否會帶來兼容性方面的問題。
●四款8系列主板功能對比
8系列主板功能對比
Z87H87B85H81配K系列超頻支持破解支持破解支持破解支持RAID磁碟陣列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AHCI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僅硬體支持I/O靈活配置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動態磁碟加速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智能響應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快速啟動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看完規格,我們再來看功能,8系列主板主要帶來了兩個新功能,I/O靈活配置和動態磁碟加速。
Z87/H87都能支持I/O靈活配置,可以讓主板在PCI-E通道數量和SATA3.0、USB3.0數量之間做平衡,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把主板的4條PCI-E通道選擇分配成額外2個SATA3.0和2個USB3.0接口,因此Z87/H87的SATA3.0和USB3.0數量是4~6個,視乎主板廠商的最終設定。而動態磁碟加速,據稱能夠強化SSD的性能,實現更大的SATA接口數據吞吐量。
H81/B85/H87破解支持K系列超頻
按Intel官方設計,只有頂級的Z87才能搭配K系列超頻,但實際上目前華碩、技嘉等臺系廠商基本都已經破解了H87等主板的超頻支持,也就是說H81、B85和H87在刷新BIOS後就可以搭配K系列CPU玩超頻。
算上破解超頻支持後,大家可以看到,H87和Z87功能基本已經沒有區別了,只差一個動態磁碟加速;B85方面繼續風騷,核心功能都有,絕對給力好選擇;而H81大家也看到了,基本上什麼功能都不支持。
其中H81的AHCI支持可能很多用戶都很關心,我們查閱了Intel官方多份資料,最終確認H81會提供硬體級的AHCI支持,但是它不能安裝Intel的RST驅動軟體(用於AHCI、RAID驅動和各種管理、優化功能),因此可能只能用微軟的AHCI驅動,或者使用「F6」驅動,比較不方便。
從總體的規格和功能來看,Z87毫無疑問是最高端的、最完整,但是H87和B85也已經很完善,那麼從實用角度出發,Z87能和H87、B85拉開明顯的體驗差距麼?下面我們就來開始今天的橫評測試。
評測平臺與評測方法介紹:
硬體平臺
CPUIntel Core i7-4770K
主板華碩 B85M-G
華碩 H87-PRO
華碩 Z87-A
DDR3-1600 4GB×2 9-9-9-24
硬碟西數 1TB,OCZ Vector 256G
顯卡AMD HD7770
軟體平臺系統軟體Win7 64位正式版
AMD催化劑13.4
Intel RST快速儲存技術12.6.3
-
評測軟體CPU/內存性能測試:
Fritz西洋棋測試
CineBench R11.5 x64
X264 FHD BenchMark 1.0.1 X64
WinRAR 4.20 X64
3D/遊戲性能測試:
新3DMark
光榮使命(1440x900,高,DX11,0AA)
塵埃對決( 1440x900,高,DX11,0AA )
磁碟性能測試:
AS SSD Benchmark
我們今天測試的主板包括B85、H87和Z87三款,具體型號為B85M-G、H87-PRO和Z87-A,都是華碩的產品。由於它們都可能有原生或破解的自動超頻功能,因此我們設置所有主板的超頻模式為手動,並且關閉華碩的多核優化BIOS選項,以便各款主板測試成績更接近普通主板。
測試平臺截圖(點擊下載魯大師)
今天我們的測試首先會對比三款主板的性能表現,然後再來是功能測試,包括B85超頻功能測試、動態磁碟加速功能測試和智能響應功能測試,應該能夠給用戶們一個全面、充足的對比參考。
8系列主板性能對比測試:
西洋棋測試
CineBench渲染測試
X264高清轉換測試
WinRAR解壓縮測試
首先我們來看日常應用性能的對比,如上方柱狀圖所示,三款主板晶片的性能表現基本一致,看不出明顯的區別。
3DMark 理論性能測試
光榮使命測試
塵埃對決測試
同樣的,在3D性能和遊戲性能方面,三款主板晶片也保持一致的水平,看不出明顯的區別。
總結,一如所料,四代Core i和之前的二代、三代一樣,主板晶片對基本性能表現沒有明顯影響,即使低端主板晶片,也能充分發揮高端CPU、顯卡的性能。下面我們再來看功能。
B85破解超頻功能測試:
測試用B85才三相供電
根據我們以前的經驗,玩超頻通常需要主板有非常強大的供電才行,而由於四代Core i帶來了新的整合VR設計,對主板供電的要求因此降低了,但是測試用B85三相供電帶頂級i7本來就讓人感覺挺「危險」了,現在還要超頻,能吃得消麼?
超頻設置很簡單
我們也沒打算要用B85挑戰極限超頻,因此散熱器只選了個小型的雙熱管風冷(安鈦克 戰虎A20 39¥),然後直接調整倍頻來超頻i7-4770K,讓主板自動調整電壓,我們嘗試的超頻目標是4.2GHz,超頻幅度20%.
成功開機進入桌面
超頻意外地順利,我們輕鬆啟動到了桌面,打開CPU-Z可以看到我們的確用這款3相供電的B85超頻到4.2GHz了。
西洋棋:提升12%
運行西洋棋測試,我們可以看到測試成績得到了12%的提升,成績還算是比較符合我們之前玩Z87超頻時留下的經驗預期。
X264測試,可以看到CPU降頻保護了
我們再來運行高負載的X264高清轉換測試,看看平臺的穩定性,結果雖然平臺通過了測試,但成績偏低,回頭一看,我們發現原來是CPU已經不堪負載,過熱降頻保護自己了。
調整CPU電壓
CPU超頻過熱通常都是電壓問題,因此我們重新進入BIOS,設置電壓到1.10V,然後再次進入系統。
成功通過X264轉換測試,提升12%
調整電壓後,CPU再次穩定通過X264高清轉換測試,成績達到26.9fps,提升12%,符合我們的預期。
雖然這款僅3相供電的B85看起來很弱,但實際上用它風冷超頻意外地順利,輕鬆調整下倍頻和電壓,超頻4.2GHz根本無壓力,看來8系列一般風冷超頻更多不是看供電用料,而是看BIOS選項、電壓控制等軟體優化有沒有做好。
另外,近期有傳Intel會封殺B85等主板的破解超頻,但目前還沒進一步消息,如果用戶不裝ME管理引擎,用現有的主板+BIOS+CPU,估計Intel實際也無可奈何,因此要這樣玩超頻的可能就要快點下手了。
動態磁碟加速功能測試:
需要打開BIOS選項
動態磁碟加速是頂級產品Z87的獨佔功能。默認設置下,基本所有主板都會關閉「動態磁碟加速」功能,因此我們需要在BIOS打開相關選項,目前我們見過的Z87主板都把這項選項作為「CPU功能」之一。
動態磁碟加速設置
設置完BIOS,並安裝新版的快速儲存技術軟體後,軟體就會顯示出動態磁碟加速設置,啟用後默認會自動進行調整,會自動根據Windows的電源設置來調整SATA接口性能。
連續讀寫性能對比
性能測試方面,我們首先進行SSD的連續讀寫測試,對比三種設置下的成績,我們可以發現基本沒有區別,表明三種設定下的磁碟性能一致。
4K性能對比
再來看4K讀寫,關閉加速和自動加速並沒有帶來什麼性能差異,而最大加速的表現比較奇怪,有時寫入顯示出明顯的損失,有時卻又有明顯改進,可見寫入性能穩定性不怎樣。
實際性能對比
最後我們來看實際文件複製測試,三種設定的性能表現基本沒有差距,如果沒有秒表,用戶應該感覺不出有不同。
總的來看,動態磁碟加速功能似乎沒有給臺式PC常用的SSD帶來什麼性能提升,相反可能會讓寫入性能更加不穩定,我們用2.5英寸SSD和mSATA SSD、OCZ SSD和Intel SSD測試過,結果都一樣,這功能坑了。
智能響應加速功能測試:
軟硬體配置需要
智能響應是Z68主板開始出現的功能,可以用SSD為機械硬碟加速,輕鬆實現大容量、高速的儲存。首先我們來看看智能響應的軟硬體需求,以往一般要i3/i5/i7系列的CPU搭配頂級主板才能啟用這項功能,現在Z87和主流級的H87都能提供支持,而且CPU方面也放寬了限制,至強系列也能用。
條件合適會顯示啟用界面
裝上機械硬碟搭配SSD,在BIOS設置SATA為RAID模式,然後再裝系統,裝驅動,滿足好軟硬體需求之後,快速儲存軟體就會顯示出智能響應技術的啟用界面。
加速設置
啟用時軟體會提示用戶進行設置,智能響應最大能用64G空間來為機械硬碟加速,多餘的空間可以設置成另外一個分區,當成普通SSD使用。加速模式有增強模式和最大化模式兩種,前者優化讀取性能,後者優化讀取以外還優化寫入,但會有寫入中掉電丟資料的問題,而且寫入加速效果不明顯。
加速成功的界面
如果軟體沒有什麼報錯之類問題出現,一會之後快速儲存軟體就會顯示出加速成功的界面,如上圖所示。
孤島驚魂3遊戲載入:加速前15秒 vs 加速後8秒
使命召喚9遊戲載入:加速前25秒 vs 加速後5秒
我們用兩款遊戲的關卡載入對比了智能響應加速前後的載入時間差別,載入時間縮短明顯縮短了一半,甚至縮短到1/5,效果非常明顯。
智能響應已經被證明可以用SSD為機械硬碟提供長時間、明顯的加速效果,如今這項功能的支持越來越普及,對用戶來說是個好消息,如果未來小容量SSD價格能更低廉點,估計這項功能會成為用戶選擇H87/Z87的強力理由。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8系列主板無明顯性能差距
8系列主板核心規格與性能對比
Z87H87B85H81內存插槽最多4條最多4條最多4條最多2條磁碟接口4~6個首先從規格出發來說,除了H81實在閹割得很嚴重,對於一般用戶來說B85、H87、Z87規格差異並不大,都是夠用的,加上我們今天的測試沒有發現三者有明顯的性能差異,可以預期未來性價比高的B85必定會是最受歡迎的主板。
●以功能劃分級別的Z87不是很成功
8系列主板功能對比
色彩圖例:■好功能 ■作用不大的功能 Z87H87B85H81配K系列超頻支持破解支持破解支持破解支持RAID磁碟陣列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AHCI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僅硬體支持I/O靈活配置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動態磁碟加速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智能響應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快速啟動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配i5/i7超4倍頻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我們今天測試了超頻、動態磁碟加速和智能響應三項功能,結果發現Z87備受期待的動態磁碟加速沒什麼用,實在叫人失望。現在非K的i5/i7也沒有額外4個倍頻了,加上H81/B85/H87破解超頻支持的情況存在,實在讓Z87頂級晶片的處境非常尷尬。可以說,Intel這次以功能劃分級別的Z87不是很成功。
按目前這個形勢來看,其實買破解超頻的H87會是「完美選擇」,因為它有頂級Z87的各種好功能,又有比B85更好的用料,除了不能搞多卡,真是全能了。當然,這樣一來主板廠商就把Intel的市場劃分打亂了,Intel當然不會容忍,因此難怪Intel要放狠話說滅掉這些破解超頻支持,不過以目前情況來看,Intel其實不容易根治破解超頻的問題,且看未來會怎麼發展。
總的來說,這下Z87算是給廢掉了,如果不圖多卡和誇張的用料,破解超頻的H87已經是「完美選擇」,而破解超頻的B85會是「性價比首選」。至於H81嘛,主要就是雙內存插槽太BUG了,如果不在意這個,以及USB3.0接口偏少,其實也可以是一個「性價比之選」。
--
備註:估計很多玩家會問H81的AHCI「僅硬體支持」是什麼意思,我們這裡再備註解釋一下:H81會提供硬體級的AHCI支持,意思是它不能安裝Intel的RST驅動軟體(用於AHCI、RAID驅動和各種管理、優化功能),因此可能只能用微軟的AHCI驅動,或者使用「F6」驅動,比較不方便。
--
華碩 B85M-G主板賞析:
華碩 B85M-G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網購實價
華碩 B85M-G
三相供電
4個SATA3.0+2個SATA2.0
僅支持PCI-E 2.0 X16
I/O擴展
音效卡:ALC887
網卡:RTL8111G
華碩 H87-PRO主板賞析:
華碩 H87-PRO
華碩 H87-PRO
6相供電設計
6個SATA3.0
擴展插槽
I/O接口
音效卡:ALC887
網卡:RTL8111G
華碩 Z87-A主板賞析:
華碩 Z87-A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網購實價
華碩 Z87-A
8相供電設計
6個SATA3.0,帶EPU和TPU開關
擴展插槽
I/O接口
音效卡:ALC892
網卡:RTL8111G